西方能接受中國"和諧世界"構想嗎?
國際在線 www.crionline.cn 2006-06-20 09:40:03
作者:王鴻剛
《論語》曾言,為政之道,在于“近者悅,遠者來。”上海合作組織5周年峰會已經結束,與會各國媒體對“上海精神”的贊揚之聲仍不絕于耳;胡主席在“亞信峰會”上進一步地闡述了中國“和諧世界”的國際秩序構想,又在亞洲國家之中引起共鳴。若將上述孔子所言作更寬泛的理解,中國的外交已經做到了“近者悅”。中國的外交理念不但受到中亞國家的好評,中國十多年來在東南亞、東北亞的外交實踐,也同樣得到了曾經對中國懷有疑懼的國家的認可。但我們還要想想,我們的外交理念是否達到了“遠者來”的效果,得到全球其他國家、尤其西方國家的認同呢?
可能有人會問,我們的和諧理念得到周邊國家的認可已經足夠,我們為什么一定要得到西方國家認可?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要創建的和諧世界,應該考慮到各方的利益和感受。我們不能給人這樣的感覺,即中國打著創建“和諧世界”和“和諧地區”的幌子,有意排擠某些國家。我們不應拒斥任何合理的要求,也不會尋求將自己的理念強加于人,我們應該讓所有人,尤其是對我們不甚了解的西方人心悅誠服地欣賞我們的價值觀,認同我們關于“和諧世界”的構想——這是“創建和諧世界”的題中應有之意。
坦率地說,西方文化中也有“和諧世界”的理念,并與中國的理念有根本不同。因此,要西方人理解和認可中國式的和諧世界理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西方政治文化中的和諧,源于“人性本惡”和“叢林法則”的哲學假設,而中國政治文化則恰恰相反。西方文化習慣于從實力政治的角度理解和諧。這種和諧,并非源于對每個國家利益和意愿的尊重,而來源于對弱肉強食法則的尊重。從17世紀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到二戰后期初創的聯合國,無不體現著對達爾文學說的頂禮膜拜。目前,這種強國主導國際秩序的體系特征雖有所改觀,但其本質并無變化。而源于中國儒家傳統的和諧文化,不但強調人性本善,而且從一開始就主張在人際關系之中校正自己,是一種充分尊重“他者”的謙卑文化。若在“中心論”和“例外論”等以自我為中心的認識論框架下理解中國的和諧文化,自然會有困難。
如果上述所言的實力差別、即“量的差別性”構成西方“和諧論”的一個基礎,那么“質的同一性”則構成其另外一個基礎。簡單地說,這個“質”,就是基于“普世理性”的西方民主。在哲學層次,西方文化有一種追求普世性和同一性的強烈沖動;在政治層面,自命為西方文化的代理人則拼命地向全球輸出西方特色的民主制度。可以說,“民主和平論”就是在這樣的沖動下被炮制出的。而中國文化講求“君子不同而和”,并將“同而不和”視作很低的道德層次。因此,中國的“和諧觀”在體恤“量的差別性”的同時,也特別尊重“質的多樣性”,胡主席在耶魯所言的“一種顏色難以描繪出多彩的畫卷”,是這種境界的最好說明。
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對于和諧的理解確實存在本質不同。但是,這種分歧是否意味著西方人根本無法接受中國的“和諧世界”理論呢?
哲學思考的結果,從來都不是得出一個結論,而是挖掘出更多的疑問。關于西方能否接受中國的和諧世界觀,作者無法給出一個絕對確定的答案,而寧愿和讀者一起,在時間的長河中去思考和見證。中西文化雖有不同,但絕非沒有“最大公約數”。隨著二者的平等學習和相互借鑒,西方接受中國的“和諧世界”理念的那一天,是可以期待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