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頻逼大關中國制造承受壓力
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年初跌破每桶50美元關口后,一路走高。11月7日,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達到每桶98.62美元的歷史高位,此后油價多次沖擊100美元大關,11月22日一度升至每桶99.29美元。
盡管一直未過一百美元“坎”,但仍在90美元之上高位徘徊。扣除通貨膨脹因素,目前實際油價已與上世紀80年代創下的歷史紀錄不相上下。高油價凸顯能源壓力,給包括中國在內的能源消費國帶來更大壓力。
高油價重構國際關系
由于受到通貨膨脹、匯率波動、定價方法,以及原油品質等因素的影響,2007年的油價是否達到“歷史新高”尚有爭議,但油價從年初一路走高沖擊一百美元大關的事實,重新界定了高油價的標桿。普遍認為,能源需求旺盛成為推動此輪油價高漲的主因,這保證了油價發展仍舊未脫離正常的軌道。世界能源需求居高不下、美國進入降息周期、美元持續疲軟等似乎在為油價波動營造更大的想象空間。
但不可否認的是,高油價在損害石油消費國現實利益的同時,也在侵蝕著石油生產國的長遠利益,世界能源格局從單向的依賴轉向共生,高油價使得世界各國因能源而聚焦的共同利益增加,國際事務演進增加了新的制衡變數。
今年油價高漲與去年最大的不同,就是推動油價走高的動因中沒有去年如黎以沖突一樣顯著的地緣政治緊張事端。地緣危機沒有引發,油價都能沖擊百元大關,那美國就要重新評估其相關地區戰略,如若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將對國際石油市場造成何種影響?特別是在次貸危機陰影籠罩下,美國到底對油價還有多大的承受能力?
所以,美國“適時”拋出一份國家情報評估報告,認為伊朗早在2003年就停止研發核武器,顯然是在為自己找臺階下。與此同時,美國說服其他國家共同制裁伊朗的所有努力正在瓦解,伊朗期待已久的擴大石油供應所需的資金技術指日可待。其后美針對中國與伊朗簽訂石油開發合同的指手畫腳顯得蒼白可笑,但油價的回落也許才是美國想要的真正效果。
數年油價的持續走高,使得世界財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了重新配置,財富地位的變化也打破了一些國家的心態平衡。比如俄羅斯憑借能源強勢,在處理與相關國家關系上,已開始表現出簡單化傾向。在這一點上,歐佩克的態度值得借鑒,它通過加強環境保護和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來穩定“能源需求”,樹立正面國際形象創造共贏。
世界經濟通過成本消化、價格補貼、能源替代等機制,努力建立新油價水平下的動態平衡。當然,建立新平衡的過程也可能損害一些原有的經濟生態,比如美國對生物燃料的偏愛并沒有對油價產生明顯的影響,卻推動世界糧食價格大幅攀升,而中東地區國家的主權財富基金也對國際金融體系提出新的課題。這種動態平衡調整的頻率和幅度是有限的,面對今年如此劇烈的價位變化,調整機制經受住了考驗,但世界經濟發展整體放緩,以及緬甸、印尼等地因燃料漲價而引發的局部紊亂也暗示整個體系已顯疲態。
對中國而言,持續走高的國際油價進一步凸顯中國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缺乏彈性、國內煉油企業生產動力不足的老問題。甚至一度造成部分地區出現油荒。然而前10個月我國成品油出口卻同比增加了30.4%,或許價格補貼雖可部分緩解矛盾,但依靠市場機制才是最終解決問題的“正道”。□(倪建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