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成效有限困難不斷
楊鴻璽/文 《當代世界》雜志
2006年,在美國的不當政策 刺激下,恐怖主義與反恐問題繼續成為影響地區和世界安全形勢的重要因素,越反越恐的國際反恐困局愈加嚴重,反恐進入持久較量的相持階段。恐怖活動日益出現一些新動向和新趨勢,反恐繼續牽制美國的內外政策。2007年,反恐將依然是美國的戰略目標之一,并可能因此而繼續制造包袱。
國際反恐總體形勢沒有改觀,越反越恐的困局繼續呈現。2006年,美國繼續推動最初由其發起的國際反恐進程,但受到諸多因素掣肘而顧此失彼;美國反恐調門雖高,但反恐力度有所減弱,似有虎頭蛇尾之勢。國際反恐進程停滯不前,恐怖主義卻有新的發展。據統計,2006年,世界發生恐怖事件527起,6800多人受傷。目前,從中東到歐洲、南亞、東南亞,嚴重的恐怖事件依然不斷發生,西方國家挫敗多起可能引發嚴重后果的恐怖未遂事件。反恐日益對美英等國本身造成嚴重影響,反恐措施涉及到公民權利與隱私,影響民眾生活,沖擊民主、自由等西方傳統的核心價值觀,并加重了社會發展成本。宗教極端勢力繼續向巴基斯以及中亞國家滲透,地區局勢潛在不確定的因素繼續增加。
恐怖主義在歐洲和美國呈現本土化等新趨勢。目前,國際反恐形勢處于高位間歇平臺期,惡性恐怖事件仍有可能隨時發生。美英經歷了大規模“反恐”戰爭后,暫時無力發動新的“反恐”軍事行動。在此階段,由于某些地區存在利于恐怖活動的特定土壤和群眾基礎,極端分子或恐怖分子難以被鑒別和打擊。恐怖主義的情報搜集和遞送能力、襲擊計劃嚴密程度都繼續提高,突顯靈活性、隱蔽性和威懾性。歐美國家還面臨恐怖分子本土化的棘手難題,倫敦的恐怖未遂事件表明,歐美國的廣大穆斯林能否與當地社會成功融合、不被排斥和歧視仍是一大隱憂。
國際形勢發展也表明,反恐對全球大勢和美國對外戰略的影響有限。回顧過去5年,反恐對冷戰后國際關系的影響要遠低于預期,當前的國際總體形勢、總體格局和發展趨勢并未因恐怖主義和國際反恐而發生根本改變。國際社會面臨的非傳統安全因素日益上升,但不足以改變傳統安全發展態勢和國際大局。在美國高調反恐和國際社會虛多實少的配合進程中,國際政治、經濟、安全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依然存在并繼續發展。從美國方面看,反恐本身嚴重掣肘美國的對外政策,并使其愈加被動,但美國仍一邊打著反恐旗號謀取單邊霸權,同時并未放松對傳統安全問題的嚴重關切,努力在推進“民主自由”、反恐謀霸、防擴散等各領域保持戰略協調和平衡,力求兼顧其在中東、中亞、亞太、非洲和拉美地區的利益。
“文明沖突”正在成為西方世界的集體潛意識,嚴重惡化著國際反恐的軟環境。2006年9月前后,布什政府拋棄了此前的一些緩和言辭和表態,鼓吹“文明之戰”,改稱要堅定推進反恐、保衛國家安全,堅決反對和打擊“伊斯蘭法西斯主義”。美國政府正有意將反恐問題意識形態化、宗教化,將反恐定性為“西方自由民主社會同伊斯蘭法西斯主義”的決戰。布什、賴斯、切尼、拉姆斯菲爾德等人均在此問題上持強硬觀點。從2006年初丹麥報紙登載褻瀆穆罕默德的漫畫事件,到下半年羅馬教皇公開指責伊斯蘭教的講話,以及西方許多公眾對此類言行的支持和呼應,表明西方世界正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把“文明沖突論”付諸實踐,而人為制造“文明沖突”假象將為恐怖組織提供更多發展機會和土壤。美國的錯誤政策,加之在中東的嚴重偏袒政策,進一步激化了來自伊斯蘭世界的對立情緒,使本已惡劣的國際反恐軟環境雪上加霜。
導致當前反恐困局的內外因素依然沒有大的改變。國際反恐合作形式大于實質,存在諸多局限。幾年來,各國在聯合國框架內進行的反恐合作取得一些進展,但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反恐合作虛多實少,世界性反恐合作遠未實現。盡管2006年聯合國通過全球反恐戰略,但反恐戰略仍然是框架性的,恐怖主義定義依然沒有統一,全球反恐怖公約難以通過。美英一味強調技術和軍事手段反恐,依然遠離導致恐怖主義的根源性問題。美國一方面高調反恐,一面卻拒絕向中國引渡羈押的“東突”分子。外報有報道,美國的對車臣分裂勢力以及中亞的一些極端勢力態度曖昧。這都表明美國并未從當年培養本·拉登、薩達姆等地區勢力并最終受害的事件中吸取教訓。某種程度上看,美國的反恐戰爭和以色列對巴勒斯坦激進組織發起的“定點清除”具有一定的國家恐怖主義特征。但布什政府對此尚未予以重視或糾正。
美國中期選舉表明,布什政府的政治生命正越來越受到反恐的沖擊。美國在反恐問題上面臨的困境直接影響其全球戰略運籌余地和手段,美國軍事力量陷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已經無力在伊朗、朝鮮核問題上把握主動。伊朗、委內瑞拉、白俄羅斯、蘇丹等國也正抓住時機不斷刺激美國。以反恐名義發動的伊戰被證明師出無名,反恐帶來的諸多問題使美國民眾難以忍受,公眾質疑和反對迭起。美國軟實力和國際形象也因反恐而繼續受到嚴重削弱。民主黨抓住機會展開攻擊,共和黨內的一些重要人物也刻意與布什保持距離,卡特、布熱津斯基以及不少退役將軍等重要人物不斷抨擊政府的反恐政策。布什的威信繼續受挫,美國《新聞周刊》2006年10月民調顯示,53%認為民主黨將贏得國會多數,67%認為布什將國家帶往了錯誤方向。
2007年,反恐仍將是美國的戰略目標之一,繼續牽制美國的內外政策并影響國際時局。反恐曾是布什政府的執政強項,最終卻成為導致共和黨政府在中期選舉中落敗的重要因素之一。盡管布什政府仍有可能在該問題上面臨強大壓力和國會的有限制約,或將對其反恐政策進行微調,但反恐總體方向難以改變。美國仍有可能通過強化反恐戰略來制造新的“危機”,借以挽回民意、鞏固執政地位。如,美國2007年度的軍事預算達到創記錄的4480億美元,國會最終通過的數字可能還要高于這個數目,2006年下半年到中期選舉前后,布什本人和國務卿賴斯均表示要繼續推進反恐。短期內,反恐仍將是影響美國對外政策和國際形勢的重要因素。從中長期看,美國將逐步改變在反恐問題上的單邊主義和黷武政策,重新回歸多邊合作。2008年大選之后,反恐很可能將作為影響國際局勢的因素之一而存在,但反恐問題絕不可能成為美國政府的長期主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