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音的罪惡史
國際廣播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才出現的。蘇聯是首先用外國語向外國人進行國際廣播的國家。1929年10月,莫斯科廣播電臺最先播出德語節目,接著又在11、12月先后播出法語和英語節目。1933年,希特勒掌握了德國的政權,由納粹主義分子掌權的德國開始用英語、德語向北美地區進行廣播,宣傳法西斯主義。1935年,意大利在入侵埃塞俄比亞后也開始對北非和中東地區進行阿拉伯語廣播。同年,日本開辦了對夏威夷和美國西海岸地區的日語、英語廣播。英國廣播公司1932年也開始了以大英帝國殖民地為對象的對外廣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為了對抗德意日軸心國的宣傳,1938年它首先開辦了阿拉伯語廣播,同年又開辦了對拉美地區的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廣播,隨后又開始德語、法語、意大利語的廣播。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時,世界上已有 25個國家開始進行國際廣播。第二世界大戰期間,國際廣播成為交戰雙方進行心理戰的重要工具。英、美、蘇等國的對外廣播對瓦解法西斯主義國家的士氣和鼓舞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信心做出了突出貢獻。然而,在二戰結束后,隨著冷戰帷幕拉開,國際廣播便變成了西方國家為自己外交政策服務,進行反對共產主義國家的意識形態斗爭的重要工具。
美國是西方發達國家中進行國際廣播較晚的一個國家。美國主要的國際廣播電臺——美國之音,始播于1942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國際廣播在規模上相對小于一些西方國家。二戰結束以后,特別是冷戰開始以后,美國國際廣播得到了迅速的加強和發展。如今美國已成為世界上進行國際廣播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美國國際廣播在冷戰時期是美國進行心理戰的主要工具,它現已成為宣傳美國政府對外政策極為重要的途徑,擔當著對外傳播美國價值觀念——美國式自由民主、自由市場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的重任,同時又是美國進行反共宣傳。攻擊社會主義國家和制度的主要武器。
美國的國際廣播主要有兩套機構,即眾所周知的“美國之音”與“自由歐洲電臺”和“自由電臺”,此外還有專門對古巴廣播的馬蒂電臺和對亞洲廣播的“自由亞洲電臺”。除了“自由亞洲電臺”外,它們都隸屬于美國新聞署國際廣播局,通過廣播董事委員會獲得由政府提供的經費。美國新聞署的國際廣播活動是美國政府對外廣泛地宣傳美國對外政策、國內政策的重要國際媒體。
美國之音的建立
美國之音是美國主要的國際廣播電臺,也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際廣播電臺之一,迄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目前,美國之音使用包括英語在內的52種語言,估計每周擁有世界各地約8600萬的聽眾。作為美國重要的對外廣播電臺,根據美國官方的政策,美國之音的任務是向世界各地的聽眾“報道世界各地的新聞,介紹并解釋美國的政策、社會情況和各種風俗習慣”,爭取他國人民理解、支持美國政府的政策,維護美國國家利益,并謀求其領導世界、建立霸權統治的全球利益。
英國廣播公司的對外廣播和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國際廣播電臺都是由國內廣播的擴展而設立的。美國之音的設立與這些國家國際廣播的開設在這一點上完全不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前,美國政府沒有自己主辦的廣播電臺。美國的廣播業從一開始就完全由私人經營和控制。它們作為一種企業,通過播出廣告和銷售節目而獲取利潤,對向美國以外地區進行廣播沒有什么興趣。通用電器公司和威斯汀豪斯公司雖然早在 1923年就曾試驗過進行國際廣播,但主要目的是為了試驗和完善它們的發射設備,所播出的內容只是轉播它們在美國國內電臺的節目。第一個完全面對外國聽眾進行國際廣播的美國廣播電臺是WLXAL電臺,它于1933年在波士頓城外開始進行對外廣播。但它的所有者沃爾特•萊姆主要視其為一所國際無線電通訊學校和國際和平的倡導者。30年代中后期,美國對外廣播活動不斷增加。到30年代末哥侖比亞廣播公司(CBS)、全國廣播公司(NBC)、威斯汀豪斯、克羅斯利(Crosley)、通用電器公司都開辦了國際廣播業務。但是它們的節目很少是專門為外國聽眾制作的,只有CBS和NBC兩家對拉美地區用西班牙語進行一些新聞廣播和偶爾播出一些紀實節目。而且大部分電臺缺少對其他國家有親身了解的工作人員,發射設備功率也不足,收聽效果不如多數歐洲國家進行國際廣播的電臺。
30年代末期,美國國會就有人提出建立由政府開辦的國際廣播電臺。來自紐約州的眾議員伊曼紐爾•塞勒對拉美地區的法西斯廣播宣傳表現出極大的憂慮,并于1937年11月提交了一項議案,建議海軍設立一個短波廣播電臺,以“促進美洲大陸共和國之間的進一步了解”。在1938年5月國會舉行的聽證會上,塞勒說:“狡詐、討厭、充滿陰謀的節目正在破壞自由,削弱民主。……世界正在受到宣傳的毒害。”然而,塞勒的提案很快遭到了美國全國廣播協會、通用電器公司、威斯汀豪斯和哥侖比亞廣播公司的反對。全國廣播協會主席馬克•埃思里奇對眾議院海軍事務委員會說,;塞勒議案“所提出的是納粹哲學”,并指出這會使“政府可以隨時使用私人機構的設備”。因此,塞勒方案未能獲得通過。
隨著歐洲局勢的惡化,美國的私人國際廣播電臺開始加強對南美和歐洲的廣播。然而,這些私人電臺并沒有對自己的節目做出調整以適應聽眾的要求,沒有找到最佳的時間,也沒有在政治態度上相互達成一致。1941年12月 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次日,美國正式宣布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了報道戰爭的進程,更好地動員和組織對敵人的斗爭,同時抵消德、意、日的法西斯宣傳,美國政府征用了幾乎所有進行國際廣播的私營廣播電臺(據說所有這些電臺短波發射機的功率只50千瓦),組建了編輯和播出組織,正式開始進行官方的對外廣播。
這個由眾多私營電臺拼湊組成的代表美國政府的對外廣播電臺從一開始廣播就被稱為“美國之音”。美國新聞協調局制作處的豪斯(他是美國之音的第一位臺長)主持制作了第一個德語節目。1942年2月 24日凌晨2時30分,美國之音第一次用德語從美國紐約向歐洲播出了15分鐘的節目。它宣布:“美國之音現在開始廣播。今天是美國參戰以來的第79天。今后每天的這個時候,我們將向你報道關于美國和戰爭的消息。這些消息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但是我們將向你報道真實的情況。”在一周之內,美國之音又用法語、意大利語播出節目。同年6月,美國之音又開辦了漢語普通話和廣東話節目。隨著戰爭的進展,美國之音的設備逐漸改善,語言種類和廣播時間都有了明顯的增加。1942年戰時新聞處成立后,美國之音便開始歸屬該機構。
對于美國之音的廣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起的作用,我國一位研究美國對外政策的學者給予了比較客觀地評價,“戰時美國之音無論是在揭露、戳穿法西斯的陰謀上,還是在報道同盟國勝利,動員與組織人民投入反法西斯戰爭方面均有建樹。從總的方面而言,它展開的宣傳攻勢具有積極向上的進步意義,為最后粉碎法西斯勢力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更為重要的是,美國之音在二戰中發揮的作用為美國政府確立了利用國際廣播為對外政策服務的先例。
美國之音與冷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對于美國政府是否仍需進行對外宣傳活動,美國國內產生了分歧。前面我們已經提到,杜魯門政府認為,美國政府仍有堅持對外宣傳的需要,而國會卻對此表示反對。作為美國對外宣傳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美國之音”的去留也自然成為戰后國內有關政府對外宣傳活動討論的重點。被任命為負責公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威廉•本頓1945年9月發表講話,力主繼續保留美國之音。他認為,繼續保留美國之音將是美國的聲音傳遞到那些實行新聞檢查國家最有效的方式與途徑。同年12月31日,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寫信給杜魯門,要求繼續保留美國之音,“許多國家關心這一強大的新的媒介的發展,它使我們能直接接近其他國家的人民,而他們需要了解美國的人民及美國的政策”。
雖然1946年、1947年國會通過的撥款法案仍使美國之音得以繼續存在下去,但卻遭到了許多國會議員特別是共和黨議員的強烈反對。他們極力想減少對美國之音的撥款,甚至主張完全解散。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之音經費預算遭到縮減,人員編制減少,其廣播人員由原來的41人減少到1946年的24人。對外廣播使用的語言也由40多種減少到不到30種,每周節目的廣播時間隨之大量減少。美國國會所提出的反對戰后繼續保留美國之音的原因為:(1)政府不應在國外傳播新聞;(2)國務院不應壟斷短波廣播;(3)美國國務院,包括美國之音,雇傭了許多不值得信賴的人,不能依靠他們為美國在國外樹立一個“公正”的形象。在1947年國會舉行的一次聽證會上,對美國之音持反對態度的、來自紐約州的眾議員約翰•泰伯進一步指出:“這些廣播所造成的弊大于利。它們并沒有制約共產主義的擴散。本來是為了贏得對美國尊敬的宣傳,卻被用來批評私營企業,表達政黨的觀點,歪曲美國生活的真實情況。”
就在美國國內就美國之音的去留進行激烈爭論之際,1946年3月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富爾頓發表“鐵幕”演說,拉開了冷戰的帷幕。一年之后。杜魯門也在國會推出了遏制蘇聯的“杜魯門主義”。1947年,由于冷戰激化,蘇聯開展了強大的輿論攻勢。冷戰的爆發淹沒了國會中反對美國之音繼續存在的聲音,而要求維持和擴大美國之音的呼聲越來越高。4月,美國國會通過了《1948年美國新聞教育法案》,即《史密斯—蒙特法案》。該法案正式授權政府經營屬于官方的廣播電臺,進行對外廣播宣傳,以支持美國的對外政策。這項法案正式確立了美國政府進行國際宣傳和教育交流活動的合法地位,成為美國之音及政府其他的對外宣傳活動的主要法律依據。因此,“冷戰”的需要成為美國之音繼續存在的關鍵性因素,使美國之音避免解散的命運,并成為了冷戰過程中美國實行意識形態戰略的重要工具。
冷戰不僅挽救了美國之音的命運,同時也極大推動了美國之音的迅速發展。隨著冷戰的進一步加劇,美國國會開始把美國之音看成是美蘇對抗的重要武器,是實行美國對外政策的重要工具。五六十年代是冷戰的第一次高峰期,在這一時期,美國之音不遺余力地進行反共宣傳,在意識形態的冷戰中采取了進攻的架勢,并因此獲得了重大的發展。1947年2月,美國之音開始對蘇聯廣播,每天為1小時。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之音加強了中文的廣播。為了滿足冷戰的需要,美國國會增加了對美國之音的撥款,用以改善設備,加強美國之音的對外廣播活動。這個時期的美國之音所用語言的種類達到40多種,超過了二戰期間的水平。
1953年,艾森豪威爾總統為加強美國政府的對外宣傳活動,成立了美國新聞署。美國之音便成了美國新聞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年多以后,它的總部由紐約遷到了華盛頓。艾森豪威爾指示,美國之音的主要任務是“利用廣大的無線廣播網與共產主義作斗爭”,重點是“鐵幕和竹幕背后的國家”。為了更有效地針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意識形態戰,美國對盟國的廣播大規模減少。到1955年除了全球英語廣播外,完全取消了對西歐各種語言的廣播。50、60年代,亞非拉地區各國民族獨立解放斗爭取得了重大勝利,許多國家紛紛從殖民地、附屬國的地位中解放出來,贏得了政治上的獨立。美國為了與蘇聯爭奪自己在這些地區的影響力。國家作為美國之音廣播的重點對象,美國之音也因此增加了阿拉伯語、印度語等10幾種亞非地區民族語言的廣播。
美國之音在冷戰期間所播出的節目,隨著國際形勢的需要不斷做出調整。根據《史密斯—蒙特法案》,它的主要內容為新聞廣播、宣傳美國的政策及介紹美國的社會文化、政治經濟。在新聞廣播和新聞評論中,美國之音大肆地進行反共宣傳。這類反共宣傳引起了許多國家政府和人民的反感和抗議,聽眾數量銳減。針對這一情況,50年代后期美國新聞署開始對美國之音節目進行了調整。1958年,新上任的美國新聞署長喬治•艾倫提出要進一步發展全球英語節目。他認為,針對具體地區而運用的民族語言的廣播易于使聽眾將這種廣播視為美國的宣傳。如果美國之音能用英語對全球進行同樣的廣播,可以使聽眾增加對它的信賴。1958年底,英語節目的廣播時間,包括重播,每天為16小時。為了擴大廣播的效果,1959年10月美國之音還推出了特別英語節目。特別英語節目的基本詞匯為1500個(后來降到998個),都是國際廣播中的常用詞匯,每分鐘以65個字的速度播講。
1961年美國入侵古巴,接著1962年美蘇之間又爆發了“豬灣危機”。在這種緊張局勢下,美國之音配合美國的對外政策,大大加強了對古巴、蘇聯、東歐的廣播。英國(泰晤士報)稱美國之音進行一次“摧毀性的廣播轟炸”。1962年2月26日,在美國之音成立2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的演說中,肯尼迪對美國之音予以特別的重視。對美國之音在過去20年的活動,他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它給了人們以堅定的信念和希望,使美國的安全和自由事業都得到了好處。他還強調指出,美國之音“是政府的一只臂膀,因此也是國家的一只臂膀”,要“以一種最有利于看待民主制度和美國的方式,把我們的情況向全世界報道”,“報道我們的基本信念”,并且“要和我們的敵人的宣傳進行競爭”。
70年代,國際關系,特別是東西方關系進入緩和時期,美國之音為配合美國政府的緩和政策,對外廣播的用詞和語調也趨于緩和,并在節目安排上進行了調整。但美國之音作為意識形態斗爭主要工具的地位并沒有改變,調整只是為了更好地為美國對外政策服務而采取的更為靈活的方法。
為了改變美國之音自50年代以來因赤裸裸的反共宣傳而招致的惡名,在美國新聞界和美國之音內部的強烈呼吁下,1976年7月12日,在福特當政時期,美國國會通過了《美國之音章程》,明確規定了美國之音必須為美國的長遠戰略利益服務以及應該遵循的宣傳原則。這個章程篇幅不長,文字簡練,全文如下:
通過無線電廣播與全世界人民建立直接溝通渠道對美國的長遠利益是必要的。為了取得成效,作為美國新聞署所屬的美國之音必須贏得聽眾的注意與尊敬。美國之音的廣播應遵循以下三條指導原則:
第一,美國之音應該始終作為權威性的、聽眾信任的新聞來源,美國之音的新聞必須準確、客觀,并且力求全面。
第二,美國之音代表整個美國社會,而不代表美國社會中的某個階層。因此美國之音在介紹美國制度與思想時應該做到內容廣泛,報道全面。
第三,美國之音應清楚地、有效地闡明美國的政策,同時也報道對這些政策所發表的認真負責的意見和評論。
《美國之音章程》中所說,“準確”、“客觀”、“全面”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在附合美國對外政策的前提下,進行所謂“客觀”的報道。如果一旦與美國政府的對外政策產生矛盾,美國之音就會毫不吝惜犧牲其所謂的“客觀性”,維護美國國家利益。
70年代對美國之音的廣播時數及所使用的語言數量來說是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1970年美國之音以35種語言平均每周播出860多小時節目;到1981年10月美國之音的播出時間為每周904小時,所使用的語言為39種。從這一數字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之音的對外廣播活動是沒有太大的變化的。
里根當選總統以后,美國對蘇聯采取了強硬立場,使美蘇冷戰出現第二次高潮。里根一向以保守主義而著稱,是一位堅定的反共主義者,他本人又從事過多年新聞廣播工作,因此十分重視美國之音的對外廣播活動。在競選美國總統時,里根就表示要就美國制度對共產主義的“優越性”“向全世界宣傳”,“要同共產主義的宣傳”作斗爭。他說,美國之音、自由歐洲電臺和自由電臺是“真理的燈塔、自由的象征,是告訴鐵幕后面的人們不要放棄希望的工具”。1982年2月24日美國之音成立40周年,里根在紀念儀式上發表講話,稱贊“美國之音是給那些生活在共產黨政權之下的人民和獨裁暴政統治之下的犧牲者帶來了希望”。在他任職期間,美國政府以“進攻”的姿態進行了反共宣傳,傳播所謂美國式的“民主”。里根在1982年春天在英國議會發表的講話中宣布:“美國將加倍努力促進國際民主勢力的發展。”美國國務卿舒爾茨對此解釋說:“在一些由共產黨統治的國家,最近的世態發展表明,我們面臨著一個民主改革和革命的新時期,共產黨社會的弱點日益明顯,人民對自由的渴望仍然很強烈。共產黨政權對人民的情緒和經濟方面所作出的讓步,可能播下改變共產黨政權的種子。”他還認為:“共產黨國家民主化的一個主要因素歸根結底應該是其內部勢力。我們不想煽動暴力或破壞共產黨政權,但我們也不忽視共產黨國家中謀求進行和平改革的人士和組織,從道義和戰略上來說,滿足他們求援的要求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必須幫助他們進行爭取自由的斗爭。”“美國政府在這方面一直很活躍;我們的電臺廣播已經成為共產黨國家里的替代性自由新聞。”
為了保證美國政府的外交政策的順利實施,美國之音的陳舊設備需要進行更新。因此,里根早在1982年7月19日就建議使美國的國際廣播系統現代化。美國新聞署署長威克也向白宮提出了一份關于美國之音現代化計劃的報告。同年12月7日,威克在卡薩布蘭卡就此發表講話說:“為了提高美國之音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宣傳效果,5年內將花費10多億美元改善其發射技術設備,要在宣傳上占據主動地位,讓全世界都知道美國做的好事。”1983年,國會通過了美國之音的現代化計劃,總耗資估計多達15億美元,預計在1991年、1992年完成。1987年2月24日,美國之音電臺在成立45周年的紀念會上播放了里根發表祝賀講話的錄像帶。里根在講話中重申,他將“像肯尼迪重視太空計劃那樣重視美國之音的現代化”。80年代末期,由于美國政府財政赤字過于龐大,不得不壓縮開支,美國之音現代化計劃被迫延緩,完成計劃時間延至1994年以后。同時,所需工程費用又進一步上升到18億美元。美國之音經過現代化改造,到80年代末所發出的信號已經強大得多了。
80年代美國之音配合美國對外政策,廣播節目得到迅速發展。從8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政府先后與斯里蘭卡、摩洛哥、泰國、博茨瓦納、伯利茲、以色列、波多黎各等國的政府洽談,要求在這些國家設立大功率的發射臺和轉播臺。與此同時,美國之音也相應地增加了廣播語種。到1988年10月,美國之音廣播所使用的語言已從1981年的39種增加到43種,每周的播出時數也從904小時增加到1209小時。另外,1985年10月15日,美國之音在停止向西歐廣播30年后還重新開始每天24小時用英語向西歐廣播,并計劃用法語、德語、意大利語等6種語言廣播,目的是“改變多年來美國的新聞信息在歐洲青年中傳播不足的狀況”,加強歐洲青年及對美國有誤解的人,正確理解“美國的政策和過去所共有的價值觀念”。
冷戰后的美國之音
1989年東歐劇變,1991年蘇聯解體,整個世界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世界進入了“后冷戰時代”。在冷戰結束后,美國成為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美國自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國際新秩序的領袖。美國政府認為,美國有義務在全世界推行它的價值觀念、經濟制度、政治制度,以建立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美國在贊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民主制度對共產主義的“勝利”的同時,不得不面對新的世界格局所提出的挑戰。例如,地區沖突以及許多國家民族沖突的加劇,要求美國做出真正的反應。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之音在進入90年代后,為更好地服務于美國的對外政策,又進行了調整。
在東歐劇變和獨聯體成立后,美國之音繼續向這一地區進行新聞廣播和傳播其他信息。幾乎所有前蘇聯和東歐地區新成立的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政治制度和民主思想的影響,甚至有些東歐國家的領導人希望西方幫助自己建立新的民主政治制度,例如捷克共和國的瓦茨拉夫•哈韋爾。美國之音迅速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在其廣播節目中不斷介紹民主制度和經濟制度在西方怎樣運作和發揮作用。
此外,美國之音還繼續向世界其他地區擴大新聞和信息傳播。1991年3月25日,美國之音開始了每天15分鐘的藏語節目,為此中國政府向美國提出了嚴正抗議。1992年4月25日,還開播了針對伊拉克和伊朗聽眾的庫爾德語節目。1991年前南斯拉夫共和國分裂后,美國之音于1993年2月21日把其對前南斯拉夫的廣播分成了克羅地亞語節目和塞爾維亞語節目兩部分。這兩個節目和斯洛文尼亞語節目都增加了播出時間,以保持其對巴爾干地區聽眾持續穩定的新聞與信息傳播。1996年,美國之音又增加了波斯尼亞語的廣播。它還利用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的當地電臺廣播美國之音的節目。1996年10月1日,克羅地亞的調頻101電臺開始轉播美國之音的克羅地亞語節目,成為薩格勒布首家播出國際節目的電臺。同年,美國之音的塞爾維亞語廣播又增加了30分鐘的中波廣播,從而使其塞爾維亞語廣播每天達到兩個半小時。1996年4月22日,美國之音設立了通過線路向波斯尼亞播出的15分鐘的直播節目,并通過衛星傳給當地的廣播電臺。同年晚些時候,美國之音的波斯尼亞語增加到30分鐘,隨后開始對波斯尼亞進行直接廣播。
1996年7月15日,針對厄爾特里亞和埃塞俄比亞聽眾,美國之音增加了奧羅莫語和提格雷尼亞語的廣播,從而成為美國之音播出的第49種和第50種語言。提格雷尼亞語是厄立特里亞使用的語言之一,而奧羅莫語為埃塞俄比亞最大的族群所使用的語言。美國之音運用這兩種語言與1982年開播的阿姆哈拉語共同向這一地區進行廣播。1996年7月15日,它還在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資助下,向中非地區開播了基隆迪語系中的kirundi語和kinyarwanda語節目,使其廣播語種達到52種。美國之音向這一地區已有英語、法語和斯瓦希里語的廣播,這兩個新語種的播出勢必增加它在該地區的聽眾人數。最初這兩個語種每周的廣播時間僅為30分鐘,而到同年11月它們開始一周七天進行廣播,并在一個月后將周六、周日的播出時間增加到1小時。
美國之音在1996年對巴爾干和中非地區的廣播中還增加了難民熱線節目。克羅地亞語、塞爾維亞語難民熱線于1996年8月14日開播,基隆迪語和Kinyarwanda語的難民熱線也于同年11月30日開播。美國之音向這一地區的廣播,為聽眾能夠與自己因戰爭或個人原因而離散的朋友和家人團聚,提供了機會。
1997年2月阿巴尼亞首都地拉那及其他城市發生了騷亂。美國之音的阿爾巴尼亞語廣播成為該地區人民獲取新聞的一個重要來源。同年3月,阿爾巴尼亞的城市騷亂演化為內戰,阿爾巴尼亞政府將地拉那、愛爾巴桑、吉諾卡斯特、斯庫臺、庫克斯地方電臺播出的美國之音阿爾巴尼亞語節目減少為很短的時間。在阿爾巴尼亞危機的高峰時期,美國之音通過短波和中波頻率增加播出時間,以最大限度地向阿爾巴尼亞人民提供盡可能多的新聞。
1997年2月,美國新聞署的國際廣播局還與亞洲衛視廣播公司簽訂了一項合作協議,這使美國之音和其他美國民間的國際廣播公司可以利用亞洲2號衛星播出自己的節目。
美國之音就其歷史來說,主要是一個國際無線電廣播電臺。然而,9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之音開始嘗試利用廣播與電視同時聯播節目。第一個這樣的廣播和電視聯播節目是1994年9月18日通過衛星向中國播出的“中國論壇”。兩年以后,美國之音的阿拉伯語部與世界網電視部和在倫敦的中東廣播中心共同合作播出了又一個廣播和電視聯播節目“與西方對話”。這兩個節目的成功播出使美國之音大受鼓舞。在世界網電視的支持下,美國之音在其總部設立了一個電視演播室。1996年10月18日,其第一個節目法爾西語廣播與電視聯播節目播出。此后,美國之音又播出了阿拉伯語、波斯尼亞語、英語、漢語、塞爾維亞語、西班牙語的廣播與電視聯播節目。美國之音俄語部、泰語部、土耳其語部還為這些國家的當地電視臺制作節目。
由于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國際互聯網絡日益成為人們進行通訊和獲取信息的主要手段。這一新的媒體也為美國之音的新聞廣播提供新的機會。1994年美國之音成為世界上首家利用國際互聯網絡的國際廣播電臺。起初,美國之音的網址只以兩種簡單的文本形式提供信息。1996年,美國之音在國際互聯網絡上增加了自己的網頁。目前,該網址可以提供美國之音的新聞、英語新聞廣播專線、美國之音的廣播節目表和頻率表。美國之音播出的多種節目、數字化音頻資料以及中文節目和克羅地亞語節目的文本,其他語言節目的文本不久也將出現在該網址上。
隨著21世紀的到來,美國之音將會繼續采用新的、更先進的技術手段,吸引世界各地的聽眾,以便更好地為美國的對外戰略服務,宣傳美國的政策,充當向外國宣揚美國政治制度、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工具。在談及新世紀目標時,美國之音認為,“對組成美國之音的成千上百的工作人員來說,其傳播綜合、及時、真實信息的目標將一如既往。美國之音將繼續播出自由之聲,成為世界上成千上百萬聽眾的希望的燈塔。”作為美國公眾外交的工具,它的目標并非是中立的,也非像其自夸的聽眾的 “燈塔”。這從它的節目內容可以得到驗證。
美國之音的節目內容
根據美國政府宣傳的需要,美國之音的節目,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國內國際新聞報道與分析等時事類節目;另一類是介紹美國社會文化、政治經濟各方面的專題性節目。美國之音的新聞時事節目約占全部廣播節目的60%左右,主要包括國內國際要聞、新聞分析、時事報道和評論,其來源主要是:西方各大通訊社,包括美聯社、合眾國際社、路透社、法新社以及它們的地區性組織;《紐約時報》、《洛杉礬時報》、《華盛頓郵報》及其他美國全國性的各種主要報刊和雜志;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外國廣播情報處監聽各國電臺廣播的資料;以及美國之音駐世界各地記者發回的報道。所有這些新聞最后全部交由一個龐大的新聞中心處理。該中心有近200名工作人員,他們精心選擇,每天編發近200多條的新聞。所有語言節目的前5條新聞,均由新聞中心統一安排,各語言廣播不得隨意更改。
時事類新聞節目是美國之音廣播的基本組成部分,一直為美國官方所重視的,因為它代表著美國政府的觀點,起著向外國介紹和解釋美國政府政策的作用。因此。美國之音特別注意這類節目的選擇。在選擇這類節目時,除了考慮到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不與美國對外政策發生矛盾外,重點報道社會主義國家的“陰暗面”的東西和持不同政見者的活動與言論,并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反共和所謂的“民主”、“自由”、“人權”的宣傳。美國之音播發的評論(又叫社論)最具典型性。它直接宣布或解釋美國政府的政策(特別是對外政策),完全代表美國政府的立場。里根總統時期,美國之音新上任的臺長約翰•休斯從1982年5月開始將美國之音以前每月播發3至4篇社論改為幾乎每天一篇社論。“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今天。“
美國之音的專題節目如《談談美國》、《今日美國》等節目主要介紹美國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情況。這類節目雖然不像時事新聞節目那樣直接宣傳美國政府的政策,但其目的仍然是服務于美國的戰略利益,意在通過介紹美國社會文化和政治經濟制度,使外國聽眾理解美國政策所產生的社會背景,從而贏得他們對美國政策的理解和支持。由此可以看出,專題節目廣播具有間接性和長遠性。為了爭取更多的聽眾,近20多年來美國之音專題節目的面貌已與50、60年代赤裸裸的反共叫囂大不相同,在節目的制作上更注意知識性、趣味性,并表現出友好、客觀的面孔。美國之音的專題節目很多,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1)為了取得聽眾好感,在外國民眾中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利用美國先進的物質文明和科學技術和所謂的“民主”、“自由”及文化的多樣性,全面廣泛而又系統地介紹美國的情況;(2)憑借美國強大的勢力和較高的生活水平,宣揚美國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
美國之音目前用50多種語言向世界廣播,共分成6個區域語言的廣播,即非洲、拉丁美洲、歐洲、東歐、北非中東與南亞、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美國之音廣播的廣泛性。幾乎在世界上大多數地區都可以聽到美國之音的廣播。這一特點反映了美國的全球戰略,反映了美國為爭奪世界霸權而進行的全球性意識形態戰略。但美國的對外政策又是有重點的,在意識形態的斗爭中,美國之音的廣播同時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前蘇聯、東歐以及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是美國之音廣播的重點對象,即使在前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之后,美國仍針對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反共宣傳。前蘇聯、東歐國家也仍然是重點對象,只不過目前更注重報道這些地區的民主化進程。美國之音不僅在區域上注意其廣播的針對性,在內容上也是如此。美國之音對不同國家廣播宣傳的內容是不相同的。同樣對社會主義國家,對蘇聯、中國:東歐也是各不相同的。對第三世界國家也各有區別。例如,對非洲,美國之音認為非洲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經濟落后、土地貧瘠、糧食奇缺、饑荒嚴重,所以它特別注重經濟報道。
(摘自《輸出美國:美國新聞署與美國公眾外交》)
「 支持烏有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