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戰中倒下——從三個國際的終結看國際共運的發展
作者:呆子無名
在國際共運史上,有3個著名的國際組織:國際工人協會也就是第一國際(1864——1876)、第二國際(1889——1914)、第三國際即共產國際(1919——1943)。從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至今,科學社會主義和國際共運一直就沒有停止過,在科學社會主義運動發展過程中,這些應運而生、應時而亡的組織的命運,簡單點說,這三個組織的終結所包涵的信息,似乎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滅亡使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去做這個蓋棺定論的工作。
下面我們分條陳述。
一、第一國際——國際工人協會的終結
國際工人協會于1864年9月28日在英國倫敦宣布成立,1876年7月15日,最后一次代表大會在美國費城召開,宣布解散,共經歷12年的歷史。有人把1872年作為第一國際的終結時間,是從國際實際停止工作的方面來衡量的。但我們還是從國際本身的活動程序來考慮,因為正式宣布解散是1876年,所以這里采用這一時間作為第一國際的最后時間。
從國際的成立到后來的七次代表大會,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國際的活動軌跡。
第一國際歷次代表大會一覽表:
屆次 時間 地點 主題
成立大會 1864年9月28日 倫敦 支援波蘭人民的正義斗爭;決定成立工人階級國際組織;確定組織名稱為國際工人協會;
代表會議 1865年 倫敦 《成立宣言》
第一次 1866年 瑞士日內瓦 通過《共同章程》;制定國際的行動綱領
第二次 1867年9月
瑞士洛桑 無產階級革命道路;反對蒲魯東主義
第三次 1868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 所有制問題;反對蒲魯東主義
第四次 1869年 巴塞爾 反對巴枯寧集團篡奪國際領導權
第五次 1872年 海牙 反對巴枯寧集團分裂活動
第六次 1873年9月 日內瓦 堅持海牙大會的決議精神
第七次 1876年7月15日 費城 宣告國際解散
國際工人協會是適應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要求而產生的。
1864年9月28日,為了加強國際聯系和進一步支援波蘭人民的正義斗爭,英法德意波等國工人代表在倫敦圣馬丁堂集會。馬克思應邀出席大會,并被選進大會主席團。大會由倫敦大學歷史學教授愛德華•比斯利(1831-1915)任主席。會上,英國工聯代表奧哲爾宣讀了1863年英國工人致法國工人的《呼吁書》。法國工人代表昂利•路易•托倫(1828-1897)致答詞。英法兩國工人所表達的加強國際團結的愿望,受到與會者的歡迎。當法國僑民勒•呂貝代表法國工人向大會提出建立國際組織的倡議時,各國工人代表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在代表們的一致支持下,大會決定成立工人階級國際組織,并選出了由30多人組成的臨時中央委員會(后改稱總委員會)。奧哲爾當選為主席,威廉•蘭德爾•克里默(1828-1908)當選為總書記,馬克思當選為委員,兼任德國通訊書記。10月11日召開的中央委員會全會正式確定組織名稱為國際工人協會,簡稱國際。(第二國際成立后,被稱為第一國際)
國際成立以后,馬克思成為實際上國際的靈魂,雖然在后來的七次代表大會中他只正式參加了1973年的日內瓦代表大會。
馬克思受國際委托,制定了第一國際的《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奠定了第一國際的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使國際活動從一開始就有了明確的革命方向。
馬克思認為,“成立國際是為了用真正的工人階級的戰斗組織來代替那些社會主義的或半社會主義的宗派”,(馬選4p394)“要把歐美整個戰斗的工人階級聯合成一支大軍。”(馬選1p243)
《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成立宣言》)指出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經濟利益的根本對立,啟發了工人階級的思想覺悟。(2)(《成立宣言》中)強調奪取政權已成為無產階級的偉大歷史使命。(3)(《成立宣言》中還)闡述了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條件,即必須有一個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政黨的領導。(4)(兩個文件都)特別強調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團結的重要性。(5)(《共同章程》)明確規定了國際工人協會的目的、任務和組織原則。
第一國際前期支持和促進各國人民的革命斗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推動和支持各國工人的罷工斗爭;2.聲援和促進被壓迫民族的解放斗爭:波蘭反對沙俄的起義、愛爾蘭芬尼亞社的起義;3.推動和發展各國的民主政治運動。
國際在后來的發展中,在許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一,在實踐方面,國際動員和支持各國工人開展罷工斗爭,第一次實現了工人階級在國際范圍內的聯合與合作;打擊了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的反動統治,維護了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的利益;支持和參加了各國的民主政治運動,聲援和支持被壓迫民族的解放斗爭;顯示了國際無產階級聯合行動的威力,推動了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
第二,在思想理論方面,廣泛傳播了馬克思主義,擴大了馬克思主義在工人運動中的影響。國際的《成立宣言》、《共同章程》以及歷次代表大會上所通過的決議,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原則。第一國際成立時,馬克思主義只是多種思想流派中的一個流派,不占主導地位。國際通過對各種非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流派的批判和斗爭,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在工人運動中的指導地位。國際以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思想教育工人,使各國工人群眾在罷工斗爭中,特別是在普法戰爭和巴黎公社期間,既加強了無產階級的國際團結,又提高了無產階級的斗爭信心。
第三,在組織建設方面,國際在英、法、德、意、比、荷、西、俄、美、瑞士、塞爾維亞、奧匈帝國等17個國家建立了支部,教育和訓練了自己的階級隊伍,為歐美各國培育了一批優秀的工人活動家,積累了組織工作經驗,為各國無產階級以后建立自己的獨立政黨奠定了組織基礎。
第四,第一國際留下了寶貴的經驗教訓。如工人運動要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原則的指導;要堅持工人階級的內部統一戰線策略,堅持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相結合(國際經歷了“求同存異”、“求同立異”、“存同克異”的過程);要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國際作為各國工人聯絡和合作的中心,制定了統一的斗爭綱領和策略,同時尊重各國支部的獨立性和自主權,在不違背國際的統一綱領和大會決議的前提下,容許各自制定適合本國情況的斗爭策略和行動綱領。
然而,考察國際的發展,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正是國際內部的右傾勢力最后導致了國際的終結。
國際產生以后不久就必須同各種機會主義做斗爭。先是同蒲魯東主義、共聯主義,后是同拉薩爾主義,最后是同巴枯寧主義,正這些右傾機會主義最終斷送了國際的前程。
蒲魯東主義產生于19世紀40年代,在50、60年代在法國工人運動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它是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思潮和無政府主義思潮的典型代表。
比埃爾•約瑟夫•蒲魯東(1809-1865),出身于法國柏桑松城郊的一個小資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農民兼木桶匠,他在12歲以前是在田野里長大的,5歲就當了放牛娃。他的家庭在高利貸的盤剝下,債臺高筑,迅速破產。這使他對高利貸終生憎恨,把高利貸者看做是野獸,使他后來成為主張“無息貸款”的理論家,以反對“利息奴役”作為自己的目標。蒲魯東主義的主要觀點:
(1)宣揚唯心主義的先驗論和英雄史觀。(2)頑固地維護小私有制,竭力主張建立以個人所有為基礎的“互助制”社會。(3)宣揚改良主義,鼓吹建立“人民銀行”是實現“互助制”社會的根本途徑。(4)鼓吹階級調和,反對無產階級進行階級斗爭、政治斗爭和暴力革命。(5)反對任何國家和政府,鼓吹無政府主義。
以上幾點,概括起來,一句話,蒲魯東主義的核心,就是幻想用和平的改良方法,使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倒退到已經滅亡或正在滅亡的小手工業生產制,從而“把世界歷史的時鐘倒撥一百年。”(馬選2p483)恩格斯說:“整個蒲魯東主義都滲透著一種反動的特性,厭惡工業革命,時而公開時而隱蔽地表示希望把全部現代工業、蒸氣機、紡織機以及其他一切傷腦筋的東西統統拋棄,而返回到舊日的可靠的手工勞動上去。”“如果這個蒲魯東主義的反革命一般真能實現,世界是要滅亡的。”(馬選2p479-480)
早在1847年,馬克思的《哲學的貧困》就從理論上批判過蒲魯東主義。第一國際成立后,蒲魯東雖然在1865年就死去了,但法國的蒲魯東主義者既是國際的創始人,又是國際法國支部的領導人,他們總想按蒲魯東主義的原則來塑造國際,指導國際的活動。因而在國際的幾次大會上,都引起了激烈的分歧和爭論。
第一,關于國際的性質和組織原則問題。在1865年的倫敦代表會議上,蒲魯東主義者按照無政府主義的觀點,主張任何會員只要愿意,都可以不經選舉出席國際的代表大會,參加辯論和表決。這樣就意味著改變第一國際的性質和組織原則,使它變成僅僅是一個辯論的場所。但是,他們的提案遭到多數代表的反對,被否決了。
第二,關于如何對待民族解放運動的問題。1865年召開的倫敦代表會議,圍繞民族解放問題進行了辯論。馬克思及其擁護者從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出發,把民族解放斗爭與無產階級革命事業聯系起來,認為工人階級必須關心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建議把波蘭問題列入議程。法國和比利時的蒲魯東主義者,則從民族虛無主義和沙文主義出發,認為民族問題是一種“陳腐觀念”,波蘭民族獨立與無產階級無關。無產階級只需要關心“社會革命”,而無需過問民族問題。會議經過辯論,通過了要在民主基礎上恢復波蘭獨立的決議。
第三,關于無產階級解放的道路問題。這是要不要參加政治斗爭的問題。1866年9月召開的日內瓦代表大會和1867年9月召開的洛桑代表大會,就無產階級革命道路問題開展了爭論。日內瓦代表大會主要是通過《共同章程》,制定國際的行動綱領。大會宣讀了國際委托馬克思寫的《臨時中央委員會就若干問題給代表的指示》,《指示》中指出,國際的基本任務是使各國工人在反對資本的斗爭中聯合起來,并納入共同的軌道,切實開展經濟斗爭和政治斗爭,以促進工人運動的發展。蒲魯東主義者提出了一個對抗《共同章程》的《備忘錄》,反對工人罷工,反對政治斗爭,反對暴力革命,鼓吹建立合作社,通過和平手段就能實現社會主義,主張把國際變成一個“世界合作社”之類的組織。大會否決了蒲魯東主義者的提案,通過了馬克思起草的《共同章程》。在洛桑代表大會上,蒲魯東主義者企圖推翻日內瓦大會的決議,在會上大肆宣揚“交換銀行”和“合作社”是無產階級解放的根本途徑。由于蒲魯東主義者人數多,使大會通過了關于建立人民銀行給工人發放無息貸款的決議。這個決議充滿了蒲魯東主義的觀點。但大會在討論政治斗爭問題時,通過了《關于工人階級的政治斗爭》的決議,捍衛了無產階級解放的正確道路。
第四,關于所有制問題。洛桑大會沒有把所有制問題列入議程,但已就這個問題進行激烈的爭論。1868年9月召開的布魯塞爾代表大會,著重就所有制問題展開了討論。法國代表昂利•托倫竭力宣揚“土地歸農民,貸款給工人”。大多數代表駁斥了這種觀點,通過了關于全部生產資料公有化的決議。
布魯塞爾大會后,蒲魯東主義者在國際內部的影響日益削弱,蒲魯東派內部分化出來了以瓦爾蘭(18391871)為代表的左翼,接受馬克思主義。托倫后投靠凡爾塞政府,終于被國際開除。
工聯主義是19世紀中葉英國工人聯合會的改良主義路線和政策的總稱。
工聯是英國工會聯合會的簡稱。1860年5月,倫敦各行業工人為支援建筑工人罷工,成立了倫敦各業工會聯合會,不久,這個聯合會就成了全國性的工會領導機構,成為英國工人運動的領導中心。
首先應該肯定,工聯的成立本身,是英國工人運動進步的表現。因為它把地方的分散的工會運動、工人組織統一起來,加強了工人階級的團結,提高了工人的戰斗力。但是,工聯是英國熟練工人組織的聯合會,用收取高額會費來限制廣大群眾參加,它是上層工人的互助團體(60年代其會員不超過英國全部產業工人的10%)。工聯有一套關于工人運動的路線和政策,被稱為工聯主義。其主要觀點可以概括為:為謀取部分工人的眼前利益,忘記推翻資本主義的根本大計,以階級調和代替階級斗爭,以和平改良代替無產階級革命,以民族利己主義代替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工聯主義實質上是資產階級思想體系在工人運動中的反映。
第一國際內部與工聯主義的分歧和爭論中,有兩個重要問題:一是關于工會運動問題,實際上是工人運動的道路問題。工聯主義者反對為增加工資而罷工,硬說提高工資會引起物價上漲,罷工沒有意義。二是關于如何對待愛爾蘭民族解放運動的問題。奧哲爾堅持資產階級沙文主義立場,公然反對愛爾蘭民族解放運動。馬克思和國際堅決批判了工聯主義的背叛行為,總委員會于1867年通過了廢除主席一職的決定,取消了奧哲爾的職務。1870年總委員會宣布與《蜂房報》斷絕關系。以后,工聯主義者堅持錯誤路線,反對巴黎公社革命,越走越遠,后公開聲明退出國際。
巴黎公社失敗后,國際反動勢力對第一國際進行大規模進攻,國際的活動陷入困難。在巴黎公社革命前就已開始的巴枯寧的分裂活動,這時上升為主要危險。
巴枯寧主義是19世紀60年代產生在意大利、瑞士、西班牙等國的一個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流派,其創始人就是陰謀家巴枯寧。
巴枯寧(1814━1876)出生于俄國一個貴族地主家庭,其父親是沙皇政府的外交官,其母親是高級軍官的女兒。巴枯寧從小受家庭影響很深,總想出人頭地往上爬。他14歲進彼得堡炮兵學校,19歲(1838年)畢業后當了沙皇的軍官。1840年后到德國、瑞士、法國留學,受到各種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思潮的影響,特別是受到蒲魯東無政府主義的影響和魏特林依靠少數人密謀暴動思想的影響很大。
蒲魯東的主要觀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宣揚個人絕對自由,鼓吹“各階級的平等”(自由觀)。
2.反對一切國家,否認任何權威(國家觀)。
3.反對進行任何政治運動,主張依靠流氓無產階級的盲目暴動來達到廢除國家的目的(途徑道路)。
4.巴枯寧主張在他理想的無政府社會里實行“集產制”(經濟社會)。
5.鼓吹以“廢除繼承權”為社會革命的起點(革命起點)。
巴枯寧的理論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為:從廢除繼承權開始,依靠少數人盲目暴動(社會清算),一舉廢除國家(反對任何權威和集中),建立個人絕對自由、各階級平等的無政府狀態的社會(集產制為基礎的)。
以上,我們可以看到,巴枯寧主義不過是一種改頭換面的蒲魯東主義,巴枯寧主義和蒲魯東主義一樣,都是小資產階級觀點的反映,所不同的是:蒲魯東主義代表了19世紀40年代由于資本主義的發展而破產,但還希望挽救自己地位的小資產階級的心理,因此表現為溫和的改良主義;巴枯寧主義則反映了50━60年代由于資本主義大工業的迅速發展而徹底破產、無法自救的小資產階級的絕望心理、盲目破壞的情緒和立刻復仇的思想。因此表現為異常激進的超革命形式。所以列寧說:“無政府主義是絕望的產物,它是失常的知識分子和游民的心理狀態,而不是無產者的心理狀態。”(lx1p218)從思想根源上來說, 則是極端的個人主義思想和唯心論形而上學,這是無政府主義世界觀基礎。
巴枯寧主義的危險,并不在于他的理論,因為他的理論之荒謬顯而易見,而且簡單得五分鐘就能背熟。但“如果說他在理論上一竅不通,那末他在干陰謀勾當方面卻是頗為能干的。”(mx4p395━396)巴枯寧對于國際的真正危險在于的他的陰謀活動。
國際布魯塞爾代表大會(1869年9月)以后不久,和平同盟在伯爾尼召開了代表大會。會上巴枯寧提出一系列荒謬的議案,遭到慘敗,轉而投奔國際加入國際的羅曼語區分部(在日內瓦)。巴枯寧決定要完成國際中的變革并把它變為自己的工具。巴枯寧背著倫敦總委員會建立了所謂的“社會主義民主同盟”,這個團體的綱領就是他曾經向和平同盟的伯爾尼代表大會提出的那個綱領。因此,這個團體一開始就自稱是宣傳巴枯寧特有的深奧哲理的“宣傳團體”。這個“同盟”的理論綱領只不過是一種無恥的把戲。問題的實質在于它的實際組織,也就是說,這個團體應當是一個在日內瓦設有中央委員會的,即受巴枯寧親自領導的國際性的團體。但同時它又是國際工人協會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一方面,它的分部應當有代表出席國際的“應屆代表大會”(在巴塞爾),另一方面,此外還同時舉行自己的代表大會,單獨地開會,等等。(馬克思:《機密通知》(1870年3月28日左右)。《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303—304頁。)
巴枯寧企圖利用在巴塞爾召開的第四次代表大會(1869.4)實現奪取國際領導權的目的。為此目的,巴枯寧采取三項措施:一是要求把繼承權問題列入大會的議程,挑起爭論,企圖把他們的觀點加給國際;二是極力破壞總委員會的威信,公開登報指責總委員會“失職”(因為經費不足,沒能按計劃每三個月發一次通訊)等等,要求把總委員會從倫敦遷到日內瓦去(那里是他們的老巢),以便置于自己的控制下;三是在會上拼湊多數,直到偽造代表證。
1872年日內瓦代表大會開會前夕,由于巴枯寧的陰謀分裂,西班牙國際委員會分部已經完全瓦解,英國工聯主義把持了分部,美國聯合會第12分部被開除出國際,俄羅斯分部由于由于涅恰耶夫的機會主義路線也右傾化了,德國德維爾澤在德國的活動使國際委員會德國聯合會充滿了拉薩爾主義分子。
“在工人階級斗爭的歷史中,我們第一次在工人階級內部遇到了一個秘密陰謀,其目的不是要摧毀現存的剝削制度,而是要摧毀為反對這種制度而進行最堅毅斗爭的協會本身”(恩格斯《代表總委員會向海牙代表大會提出的關于社會主義民主同盟的報告》,《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158頁。)
日內瓦代表大會由于大多數馬克思主義者的堅持,最終取得了對巴枯寧及其追隨者的勝利,但國際力量實際上已經被嚴重削弱。在這屆大會上,恩格斯宣布國際總委員會的駐在地從倫敦遷至紐約。
這一決定實際上意味著國際從臺前退往幕后。
對于這一決定,有很多解釋。
“鑒于馬克思給歐洲的形勢,我認為,暫時讓國際這一形式上的組織退到后臺去,是絕對有利的。”“國際只能以新的組織形式復興,它在某些國家的基礎不是由持各種觀點的任務所組成的支部和聯合會,而是群眾性的無產階級政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608頁。)
恩格斯在大會上說明,他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巴枯寧分子的分裂活動和小資產階級流亡集團的破壞活動,已經使總委員會在倫敦的工作非常困難。而且倫敦八年來都是總委員會的駐在地,“也終究需要換一換地方,以免出現我們不希望出現的僵化現象”。此外,在歐洲,迫害工人運動的警察恐怖手段變本加厲,在某些國家,如法國,國際工人協會的活動幾乎已經完全停頓了。(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著《恩格斯傳》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355頁。)
但是,當馬克思用敏銳的目光展望未來時,他不能不得出結論說,對資本主義的第2次打擊不會在第一次打擊之后很快地就進行,當時復雜的歷史形勢也說明了這一點。“……英國工人被帝國主義的利潤腐化,巴黎公社已遭到失敗,法國的資產階級民族運動剛剛(1871)獲得勝利,半農奴制的俄國仍然沉睡不醒。”
馬克思和恩格斯正確的估計了時局,了解了當時國際這一形勢,了解了要慢慢開始社會革命的任務。(《列寧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4頁。)
至此,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國際工人協會的終結固然可以說是資本主義勢力的過于強大,但我們還可以找到更加有說服力的理由,那就是國際內部機會主義勢力的從中作祟。陰謀家巴枯寧在國際內部的分裂行徑在機會主義的土壤里生根發芽、枝繁葉茂,直至最后葬送國際工人協會。一個強大的國際,在馬克思恩格斯眼前活生生的被瓦解了。這樣看來,科學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即使在其創始人的手中都難逃挫敗的命運,更不要說在馬克思恩格斯以后,命途多舛。
二、第二國際——社會主義國際的終結
1889年7月14日,即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攻克巴士底獄100周年紀念日,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巴黎隆重開幕了。
1914年8月,醞釀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第二國際背叛巴塞爾反戰決議站到了資產階級政府的立場上,充當帝國主義戰爭的幫兇。
第二國際大多數領袖背叛社會主義,意味著這個國際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破產。
第二國際是在與右傾機會主義的斗爭中建立起來的。
第一國際解散后,“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國際主義精神,一直銘記在各國工人階級的心坎里。當國際工人運動重新高漲的時候,一些工人運動活動家就曾倡議重建國際工人組織。當各國社會主義政黨還在為新的國際進行辯論的時候,法國的“可能派”糾合了英國工聯和美國勞動騎士團等組織以及一些國家的無政府主義者,于1888年在倫敦召開了世界工人代表大會,以成立新的國際組織。很明顯,他們企圖利用各國工人要求加強團結的愿望,搶先成立國際組織,從而控制國際工人運動的領導權。然而,德法兩國領導人卻未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傾向同他們妥協、和解,停止了對新國際的籌備工作。在恩格斯的批評幫助下,黨的領導人終于積極地進行新國際的籌建工作,決心迅速采取行動以掌握召開國際代表大會的主動權。1889年2月,德、法、比、荷等國代表在海牙召開了會議,決定于同年7 月在巴黎召開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
就在第二國際召開大會的同一天,法國可能派也在巴黎召開自己的大會。由于這次大會是拼湊起來的大會,毫無影響力和號召力可言。所以可能派最后不得不接受國際的各項決議。
第二國際歷屆代表大會如下:
屆次 時間 地點 主題
第一次 1889年7月14日 巴黎 國際勞工立法,工人階級的經濟斗爭與政治斗爭、廢除常備軍以及“五一節”罷工示威游行等問題
第二次 1891年8月 布魯塞爾 工人階級如何對待軍國主義和戰爭
第三次 1893年8月 蘇黎世 社會民主黨的政治策略和對于戰爭的立場
第四次 1896年7月 倫敦 殖民地和土地問題
第五次 1900年9月 巴黎 米勒蘭事件;譴責殖民主義
第六次 1904年8月 阿姆斯特丹 米勒蘭入閣事件;關于工人政黨統一問題
第七次 1907年8月 斯圖加特 無產階級如何對待戰爭;譴責殖民政策
第八次 1910年8月 哥本哈根 戰爭和反對軍國主義;合作社問題
非常代表大會 1912年11月 巴塞爾 反對戰爭威脅
從上表可以看出,國際的活動:反對資本主義和軍國主義的斗爭、反對無政府主義和右傾機會主義的斗爭、把工人階級的經濟斗爭和政治斗爭相結合、譴責殖民政策、加強工人政黨的統一領導等。
我們可以發現,第二國際并沒有屈服于來自資產階級的壓力,他的終結正是由于國際內部的右傾化的不斷發展。
列寧在《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中這樣說:“在一切國家中,工人運動都必然(而且已經開始)經歷一種斗爭,即正在成長、鞏固和走向勝利的共產主義首先而且主要是同本過的(每個國家的)‘孟什維主義’,也就是同機會主義和社會沙文主義的斗爭。”(《列寧選集》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第二版,第4卷第244-245頁。)
第二國際內部各種反馬克思流派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自有其深刻根源。
19世紀90年代,自由資本主義迅速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資本的集中和壟斷使大批小生產者破產而進入無產階級隊伍,他們把小私有的傳統觀念,絕望思想和激進情緒等帶到工人隊伍,助長了工人運動中的無政府主義思想。法國的無政府工團主義者、荷蘭的紐文胡斯分子,德國的“青年派”等便是這股思潮的代表。在意、奧、西、瑞士等國也有一批無政府主義的擁護者。針對這種情況,在第二國際的前四次代表大會上,馬克思主義者同無政府主義者進行尖銳的斗爭,最后通過決議把無政府主義者驅逐出第二國際,在思想上和組織上戰勝了無政府主義,保證了工人運動的健康發展。
無政府主義思潮在第一國際時期,以巴枯寧為代表,就是國際的最主要敵人之一,由于巴枯寧的陰謀直接促成了第一國際的解散。巴枯寧去世后他的影響也消失了,但無政府主義的土壤沒有消失。
在第二國際反對無政府主義的斗爭中,恩格斯嚴厲批判了德國黨內的“青年派”。
德國黨的領導人倍倍爾和李卜克內西等也同“青年派”進行了斗爭。
第二國際前期在反對無政府主義斗爭的同時,右傾機會主義有所增長,尤其是在影響大、威信高、力量強的德國黨內,右傾機會主義逐漸成為主要危險。因此,在1891年,恩格斯就注重了對德國黨內右傾機會主義的批判。
為了更有效地反對德國黨內日益滋長的右傾機會主義,1891年上半年,恩格斯連續采取了三項重要措施:
第一,公開發表《哥達綱領批判》一書。于1891年1月迫使考茨基在他主辦的《新時代》雜志上發表了15 年前馬克思寫的《哥達綱領批判》一書。
第二,寫了《〈法蘭西內戰〉導言》一書。1891年3月, 為紀念巴黎公社革命20周年決定出版《法蘭西內戰》德文第三版,恩格斯為了總結公社革命經驗和批判德國黨內的“庸人”,為該書寫了一篇導言。
第三,寫了《1891年德國社會民主黨綱領草案批判》(《愛爾福特綱領草案批判》)一書。于1891年6 月寫了《愛爾福特綱領草案批判》。
由于第二國際時期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向橫廣方面擴展,革命水平不免暫時降低,右傾機會主義不斷滋長,尤其是第二國際的一些領導者,不僅對右傾機會主義沒有進行得力的批判,而且讓他們“牽著走得太遠”。在兩個世紀之交,右傾機會主義逐漸在國際內部占了上風,給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帶來嚴重危害。
1893年恩格斯立遺囑時,把全部手稿和書信遺贈伯恩施坦和倍倍爾,并把伯恩施坦作為遺囑執行人之一。1895年8月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施坦為19世紀末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和資產階級議會民主發展新情況所迷惑,1890年,《反社會民主黨人非常法》廢除后,他積極鼓勵同資產階級實行“妥協”、“聯盟”。從1896年10月-1898年6月,在《新時代》發表文章,修改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1899年3月出版《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對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進行了全面系統地攻擊和“修正”,這本書的出版受到國際資產階級的極大歡迎,沙皇政府的警察局把它列入“工人讀物”,以致伯恩施坦自己承認:“我已被馬克思主義的敵人尊奉為馬克思主義的‘毀滅者’了。”伯恩施坦公開要求改變黨的無產階級性質,同資產階級和解,提出黨不應該是無產階級的政黨,而應該是“一切富有真正仁愛精神的人”的黨。
伯恩施坦的階級合作、階級調和的機會主義思想在國際內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899年,法國社會黨人米勒蘭參加法國反動的資產階級政府,同鎮壓巴黎公社的劊子手加利將軍合作。引起了著名的米勒蘭事件的大討論。馬克思恩格斯都不主張拒絕利用合法的斗爭形式為工人運動爭取權利,但放棄自己的立場和原則的入閣卻是他們一向反對的。從米勒蘭入閣事件來看,這恰恰是國際內部機會主義分子的政治投機。他們的作為給那些機會主義者做了很壞的榜樣。
成立于1884年的英國改良主義團體費邊社,主張采取緩慢漸進的策略來達到改革社會的目的,他們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可以而且正在通過點滴改革逐步想社會主義演進,社會主義者的任務是設法把自己的思想“滲入”到各政黨和各社會階層中去,他們最初反對建立獨立的工人階級政黨,后來由于工人群眾要求開展獨立的政治行動的呼聲日益強烈,改而支持建立獨立的工人政黨,并在1900年幾集體成員身份加入了勞工代表委員會。一戰前后,費邊社費邊社會主義逐漸成為工黨的理論和政策基礎。
列寧在《怎么辦》的注釋里說:“英國的費邊社分子,法國的內閣派,德國的伯恩施坦派,俄國的批評派,都成了一家弟兄,他們彼此稱贊,彼此學習,大家一起攻擊‘教條式的’馬克思主義。”(《列寧選集》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第二版,第一卷,第224頁。)
第二國際內危害最大的機會主義分子莫過于考茨基。列寧在《第二國際的破產》里對他展開了最系統的批評。
考茨基生于1854年,死于1938年,德國和國際工人運動理論家,第二國際機會主義派別領袖之一。
考茨基的一生可以分為3個階段:1881年前,他是激進民主主義者,1881年會見馬克思恩格斯以后轉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1914以后直至去世,成為機會主義者。
作為馬克思主義者的考茨基,寫過不少優秀的馬克思主義作品,他主編的《新時代》曾是第二國際時期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陣地。1895年恩格斯逝世以后,考茨基被認為是第二國際的主要理論的代表。從1900年巴黎會議以后,愈來愈嚴重地暴露出中派主義觀點,在黨內原則爭論中持折衷調和態度。并于1910年與R.希法亭、O.鮑威爾等人形成第二國際中的中派集團。在國家問題上越來越傾向機會主義。1914年一戰后,曾在德國社會民主黨一會黨團建議在表決是否支持政府軍事預算時棄權,以中派主義掩護并支持社會沙文主義者的公開叛賣行為。1914年9月發表《帝國主義》一文,提出“超帝國主義”論。還要求黨服從機會主義者的領導,同帝國主義合作,鼓吹社會和平主義,十月革命后,寫文章歪曲馬克思主義、攻擊蘇維埃政權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
對考茨基歪曲馬克思主義的手法,列寧這樣描述:“無論考茨基或譜列漢諾夫,都不敢向自己的讀者提起這個決議(這里指巴塞爾反戰決議——作者注),他們不是對決議只字不提,就是引用(象考茨基那樣)其中次要的地方,而回避整個重要的內容。”(《列寧選集》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第二版,第二卷,第615-616頁。)
對考茨基為戰爭辯護方面,列寧批評道:“他們裝出博學的樣子,拿出大量假的馬克思引文,引證1813年和1870年的戰爭(普列漢諾夫)或1854年-1871年、1876-1877年、1897年的戰爭(考茨基)的‘實例’,——老實說,只有毫無社會主義信念、毫無社會主義良心的人才會看了這種論據‘信以為真’,才能不把他們稱為空前的詭辯、虛偽和對社會主義的糟蹋!” (《列寧選集》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第二版,第二卷,第617頁。)
列寧認為:“考茨基所提出的‘超帝國主義’的理論是最精密最巧妙地以科學性和國際性偽裝起來的一種社會沙文主義的理論。” (《列寧選集》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第二版,第二卷,第630頁。)
“考茨基把馬克思主義糟蹋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他成了不折不扣的牧師。” (《列寧選集》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第二版,第二卷,第637頁。)
正是考茨基為帝國主義戰爭的辯護,使得第二國際巴塞爾決議在帝國主義戰爭到來之際形同廢紙。
第二國際的背叛自己的信念,背叛了斯圖加特及巴塞爾大會上通過的莊嚴的決議,僅僅是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這個歷史時代的產物,這個時代——從西歐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革命的完成階段進到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階段的過渡時代——的客觀條件產生了并培植了機會主義。
第二國際的終結是機會主義的“杰作”,教訓是深刻的,它表明,如何正確堅持馬克思主義是擺在科學社會主義面前的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從第一國際、第二國際的發展來看,各國無政府主義、機會主義是國際工人運動的大敵。
所幸的是,第二國際并不只產生了機會主義,也產生了布爾什維克,第二國際27個政黨中就有24個黨的領導集團站到了資產階級政府的立場上,在僅有的3個堅持反戰的政黨中,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堅持正確的路線方針,1914年10月,列寧為布爾什維克黨中央起草《戰爭和社會民主黨》宣言,揭示了戰爭的帝國主義性質,尖銳批判了第二國際機會主義領袖的背叛行徑,提出了“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口號,制訂了無產階級政黨在戰爭中的正確革命策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僅有堅持正確路線方針的3個政黨中,就有1個獲得革命的勝利,改寫了世界歷史、創造了人類了歷史的新紀元,這就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偉大力量!
三、第三國際——共產國際的終結
1919年3月2-6日,在莫斯科舉行了共產國際第一次代表大會,共產國際宣布成立。1943年6月8日,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召開最后一次會議,宣告解散。共產國際歷時24年,其間共召開七次代表大會,詳情如下表。
第三國際歷次代表大會一覽表:
屆次 時間 地點 主題
第一次 1919年3月2-6日 莫斯科 共產國際成立;共產國際綱領和共產國際宣言;徹底批判和清算第二國際機會主義者背叛無產階級專政學說
第二次 l920年7月 彼得格勒 制訂國際策略路線;“打倒中派”策略;制定“21條”;制定并通過了《共產國際章程》。
第三次 1921年6月22日至7月12日 莫斯科 統一對世界革命形勢的認識,確定共產國際和各支部在新形勢下的任務,制定出正確的斗爭策略
第四次 1922年 11月5日至12月5日 彼得格勒 進一步研究和貫徹“三大”確立的路線,即爭取工人階級大多數的方針和工人統一戰線策略問題
第五次 1924年6月17日至7月8日 莫斯科 在新的形勢下,制定共產國際的新策略;在組織上“布爾什維克化”:
第五次擴大會議 1925年3月21日至4月6日 莫斯科 討論并通過《共產國際所屬各國黨的布爾什維克化》提綱
第六次 1928年7月17日 莫斯科 提出“第三時期”理論;規定了共產國際的任務,通過了共產國際綱領和章程
第七次 1935年7月25日至8月25日 莫斯科 研究當前國際局勢和總結過去工作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制定共產國際在反法西斯斗爭中的策略方針
共產國際脫胎于第二國際,它是以在與第二國際機會主義做斗爭中成長起來的布爾什維克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國際工人組織,與第二國際比較,它具有鮮明的反右傾向,從而也使自己具有了相當的左傾色彩。
共產國際在24年的活動中,召開了7次代表大會,13次執委會。領導過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產黨的4百多萬黨員,為世界無產階級解放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它同第二國際機會主義進行了堅決的斗爭,捍衛并且廣泛地傳播了馬克思主義;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與各國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的結合;幫助近60個國家建立了共產黨;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制定了新的戰略策略,規定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斗爭的理論、路線和政策;正確地把日常斗爭和實現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治斗爭結合起來,推動了整個世界革命運動和東方的民族解放運動結合起來,推動了整個世界革命運動的發展。在其后期活動中,及時地提出了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方針,號召和領導各國黨廣泛地團結群眾,對法西斯主義進行了堅決的斗爭。
共產國際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第一次在執政條件下的組織,24年間,它在處理黨與黨、黨與組織、黨與國、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方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剛才我們說過,共產國際脫胎于第二國際,因而,在很多方面,它是對第二國際的否定。第二國際沒有自己的綱領,也沒有發表宣言,在組織方面相對松散。作為一個組織,缺乏綱領和宣言,也就意味著缺乏鮮明的號召和旗幟,所以從第二國際成立的原因到它后來的舉措看來,更多的是與偽馬克思主義者的意氣之爭。缺乏嚴密的組織和紀律,也正是第二國際中后期成分嚴重不純、機會主義猖獗的重要原因。所以共產國際一大就鮮明的提出了自己的行動綱領,國際二大上提出了自己的基本任務,發表了大會宣言,制訂了一條完整的策略路線,并明確的提出了加入共產國際的21條。
出于對第二國際叛賣行徑的憤怒,加上蘇維埃政權面臨的嚴峻國際形勢,共產國際成立之初,不可避免的帶上了左傾發展的痕跡。它認定資本主義到了崩潰的邊緣,世界革命形勢高漲,各資本主義國家到了一推即倒的地步;在要求組織純潔的時候,提出了“打倒中派”的策略;在組織建設上,要求高度統一的領導,在協調各國力量的同時也壓抑了各國黨支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到國際三大時,開始糾正一些錯誤做法,四大時,國際提出了一系列正確的做法。國際的發展走上正軌;但五大和六大2次代表大會,卻又使國際走上左傾道路,而且更加嚴重,以六大為標志,共產國際的左傾發展達到頂峰,而且從這屆大會,我們可以看到,共產國際已經成為蘇共政治斗爭的工具。
共產國際五大對社會黨的態度:由于夸大了革命態勢,所以,左傾冒險主義和盲動主義的策略路線也隨即形成了,而且,統一戰線中的宗派主義傾向也越來越嚴重。其突出表現是,把社會民主黨不加分析地全部劃入資產階級政治力量的范疇。在組織上“布爾什維克化”:這次代表大會為了從組織上保證實施新的策略,克服各國黨存在的“左”和右的錯誤,加強各國黨的建設,增強戰斗力,提出了“布爾什維克化”的口號。布爾什維克化的另一個實際內容是,要遏制某些支部的獨立自主傾向。季諾維也夫在報告中認為,如果各國黨的布爾什維克化不是一句空話,共產國際就應該有鐵的紀律,就應該根除社會民主主義、聯邦主義、“自治制”等殘余,無條件地執行共產國際的一切決議。這個口號一提出,就要求各國黨無條件地、絕對地服從共產國際,不能有絲毫獨立自主精神。
這樣,共產國際的中期活動,一開始就充滿了明顯的“左”的宗派主義和大黨主義色彩。其結果,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在推行“布爾什維克化”的過程中,有 50個共產黨的領導人被撤換。
1928年7月17日,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開幕。大會討論和估計了世界形勢,并在這一基礎上提出了“第三時期”理論,所謂“第三時期”理論,指的是新的革命高潮即將到來和資本主義制度即將崩潰時期的理論。這次大會規定了共產國際的任務,通過了共產國際綱領和章程等。這次大會所確立的基本理論和策略,使共產國際徹底轉向了“左”傾宗派主義和教條主義,是全方位“左”傾的一次大會。這次大會為了配合斯大林在國內的政治斗爭,提出了反右的任務,實際上他們的矛頭是當時國際的領導布哈林,聯共(布)黨內對布哈林的批判,也把歐美國家的共產黨直接卷入了進來,形成了一個國際范圍內的反對右傾機會主義的斗爭風潮。從這個角度來看,共產國際不是工具化了,又是什么?所以共產國際的命運是可以想象的了。
1928年-1933年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導致了一部分資本主義國家法西斯化,共產國際在應對這一變化時是及時而準確的,1935年共產國際七大制定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及其領導的反法西斯斗爭,標志著共產國際的活動達到高峰,次后,共產國際在急劇變化的世界局勢下轉向式微,一步一步的退出了國際政治舞臺。共產國際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解體。
共產國際的解散是大國相互爭斗、相互利用的結果,在彼此勾心斗角的較量中,共產國際成了最具悲情的犧牲品。
長期以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敵視社會主義政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營壘虎視眈眈。當歐洲法西斯勢力日益得勢,英法美等國采取綏靖政策,極力要把這股禍水引向社會主義蘇聯,蘇聯多方尋求解決之道,英法等國不予理睬,面對步步逼近的窮兇極惡的法西斯勢力,斯大林迫不得已與法西斯德國簽定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德條約的簽訂,對世界形勢,對國際無產階級的反法西斯斗爭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對蘇聯來說,條約的簽訂粉碎了英法挑動德國進攻蘇聯的陰謀,擺脫了東西兩線夾擊的險境,推遲了蘇德戰爭,贏得了戰備時間。對德國來說,條約簽訂實現了希特勒“先西后東”的戰略,為其擴大戰爭,大規模西進放開了手腳。蘇德條約的另一個嚴重的后果是蘇聯外交戰略的重大變化和共產國際策略的大倒退。蘇聯把蘇德條約視為歐洲兩個大國的友好條約,給國際形勢帶來根本變化,德國日趨和平;英法反對蘇德條約,成為和平的威脅。蘇聯大肆宣揚蘇德友好,指責英法侵略。共產國際追隨蘇聯外交政策,拋棄了“七大”的反法西斯方針。
至此,共產國際的歷史使命被徹底扭曲。在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潮流下,共產國際逐漸成為歷史的絆腳石。
1939年9月,法西斯德國首先進攻波蘭,繼而西行,英法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自己遭到法西斯的全面進攻,1941年6月22日,德國希特勒進攻蘇聯,1941年12月7日,日本法西斯進攻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的任務要求英法蘇美等大國不得不聯合起來,特別是蘇聯國內戰場的嚴峻局勢迫使斯大林千方百計尋求西方國家的支持,為了不讓法西斯挑釁蘇聯和英法美的關系,也為了不給英法美等國以指責蘇聯的口實,斯大林終于解散了共產國際。
“斯大林解散了共產國際,對西方各國來說,共產國際始終是好斗的共產主義的直接威脅。共產國際是列寧于1919年創建的一個促進世界革命的機構,斯大林從列寧手里把共產國際繼承了下來。對于斯大林這樣一位國際主義的反對者和‘在一國首先建成社會主義’理論的發明者來說,共產國際是個累贅,再說,在眼前這一緊要關頭,它是有損俄國的利益。斯大林解釋說,取消共產國際的決定是‘正確的和及時的’。這會堵住納粹宣傳機器的嘴,不讓他們再散布謊言說俄國共產黨干涉別國內政,陰謀‘使它們布爾什維克化’,這還會促進愛好自由的國家的事業,不論它們政治和宗教信仰如何,促使它們團結一致共同抗擊法西斯主義。共產國際的解散,受到了西方的歡迎,被看作是為同蘇俄達成真正的諒解掃清了道路。”(《斯大林——歷史人物》 (英)伊恩.格雷著,新華出版社,1981年版,第466-467頁。)
1943年5月26日,中國共產黨受到《關于提議解散共產國際的決定》后,立即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一致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解散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提議解散共產國際的決議》,當天晚上,中央書記處在延安召開1000人參加的干部大會,毛澤東作《關于共產國際解散的問題》的報告,毛澤東在會上說,共產國際的解散,不是為了削弱各國共產黨,而是為了加強各國共產黨,使各國共產黨民族化。(《黨建八十年 中華擎天柱》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6月版 第243-244頁)
從中國共產黨的反應來看,共產國際對各國的民族化已經不準備有所作為。在衡量各國共產黨和西方勢力之間的支持方面,說斯大林拋棄共產國際是一點也不過分的。二戰中間,在指導和領導各國反法西斯、爭取民族解放和獨立方面,共產國際的力量不是應該分散,恰好相反,應該是加強才對。我們后來看到,二戰結束后不久,歐洲在對蘇聯的漫長邊境線上,降下了一層厚重的鐵幕,莫斯科不得不拼湊華沙條約組織應對,此后更建立九國情報局,重組社會主義陣營,不幸的是,九國情報局也和共產國際一樣,成為蘇聯對抗大國的工具而不是從無產階級自身命運的解放出發來制定各項政策,這和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宗旨是大相徑庭的。一個國際工人組織成為政治斗爭的工具,它的命運似乎也只能是那樣的了,不知道是否還有更好的命運?
四、結束語
國際工人協會在與無政府主義及其陰謀家的斗爭中瓦解,社會主義國際在與機會主義斗爭中傾覆,共產國際在與大國沙文主義作戰中終結,我們看到,國際工人運動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決不順利,右的東西害死人,左的東西也一樣害死人,不管是左的還是右的,都會對國際工人運動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造成危害。三個國際終結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來自敵對陣營的進攻而是來自自身的分裂。
記得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的《共產黨宣言》里面就提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口號,他們在著作中曾經明白的告訴我們,無產階級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如果他們不聯合起來推翻整個資產階級的統治,他們就不能求得自身的解放。
資本主義在其發展歷史上,也曾經多次反復,歷經艱難,社會主義在其發展過程中歷經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傷悲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只是我們應該記住:在我們的前面,有一盞明燈,照耀著我們的前程。不管是千軍萬馬還是孤軍奮戰,那盞明燈始終是我們的力量之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