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我外交部發言人宣布,歡迎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人查克·舒默率領兩黨參議員代表團訪問中國。
舒默選擇在國慶節后訪華,這是來給中國送大禮包的嗎?
今年以來,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和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已經先后來華訪問。
至于取得了什么進展,給中美兩國帶來了什么實惠,仔細想想,還真是大腦一片空白。
此次舒默以國會多數黨領袖身份,率國會代表團訪華,會有不一樣的風采嗎?
首先,我們得聊一聊,美國國會代表團是干什么的?
美國國會代表團,代指一群因公務一起旅行的美國國會議員。
成員包括國會議員、議員的國家安全顧問、高級政策顧問或軍事外交立法助理,以及來自國務院或國防部等相關機構的官員。
而訪問的主題多種多樣,既有訪問其他國家、與外國元首會面的外事訪問,也有在各州視察軍事基地和工廠的國內訪問。
美國國會代表團主要的作用就在于:一是與外國政府建立關系并促成美國外交利益。二是完成國會委員會的相關實地調查任務,通過參觀和訪問,使得議員對某議題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收集未來立法或政策決策的信息。
那么,這次訪華的代表團成員有哪些?
領銜人物是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人舒默,還有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中的共和黨頭號人物—參議員邁克·克拉波。
民主黨議員方面,舒默邀請了民主黨參議員哈桑和奧索夫同行。共和黨參議員方面,包括了卡西迪、肯尼迪等。
其中,能起到關鍵作用的無疑是多數黨領袖、民主黨人舒默。
眾所周知,舒默是美國著名的對華強硬派,曾推動美國《芯片法案》、《通脹削減法案》的出臺。
今年5月,舒默又試圖推動一項新法案,以提高美國在技術、安全、涉臺等問題上應對中國的能力。
這項被多名美國參議員宣布的跨黨派提案被稱為“中國競爭法案2.0”,試圖通過限制投資和技術流向中國來贏得對華競爭。
毫無疑問,舒默就是該提案的操盤手,他還稱該提案將超越去年出爐的《芯片與科學法》。
舒默的行為,與美國政府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8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限制在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敏感技術領域的對華新投資,并要求美企就其他科技領域的在華投資情況向美政府通報。
9月3日,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接受美媒采訪時表示,美國將最大程度嚴格限制先進芯片出口中國,同時美國還會最大程度限制中國獲得最頂尖芯片的能力。
白宮新聞秘書皮埃爾聲稱,經過詳實的調查,認為華為旗下手機的芯片生產和設計并沒有抄襲美國技術,但是卻侵犯了美國未來的知識產權。
據路透社、美聯社報道,一位美國官員表示,拜登政府計劃最早于10月初,更新針對中國出口人工智能芯片和芯片制造工具的限制規定。
巧合的是,原規則于2022年10月7日,也就是去年中國的國慶節后發布,并美其名曰,這一政策旨在穩定經濟超級大國之間的關系。
其他消息人士稱,此次更新旨在根據荷蘭和日本的新規定,限制更多芯片制造工具的使用,并彌補人工智能芯片出口限制中的一些漏洞。
什么意思呢?就是進一步扎牢籬笆,利用高科技芯片打壓中國,直到把中國打趴下為止。
在這樣的背景下,舒默率團訪華是為給中國送大禮包而來嗎?
可以肯定的是,舒默率團訪華不是為了給中國送禮,而是為了美國國家利益而來。至于能不能放下居高臨下的姿態和中國談,這要走一步,看一步。
美國拜登政府上臺以來,熱衷于建立“小院高墻”,自始至終把中國列為頭號競爭對手,經常做一些讓中國難受的事情。
但美國政壇也不是完全鐵板一塊,他們分為兩派:一派為戰略競爭派,往往以國防和情報官員為主,專注于強調中國威脅論,期望改變美國的政策,與中國進行激烈對抗。
另一派則是接觸派。身份通常是外交官、學者或者商人。他們大多因為學術交流或者商業往來等活動曾經與中國進行過具體接觸,因此理解接觸的重要性,鼓勵政府“有限競爭”和持續對華接觸。比如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和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都是屬于接觸派。
今年上半年,隨著布林肯、耶倫和雷蒙多訪華,加深了對中國的認識,接觸派在內閣中的斗爭中話語權逐漸提升。
舒默雖然是國會領導,但是并不擅長外交政策。舒默在中國問題上長期以來一直是鷹派,在過去的十年間,焦點主要集中在貿易和金融領域。
從2021年開始,舒默的對華關注點從金融戰轉到科技戰。轉變的原因是,2022年中期選舉前受到他的選區——紐約州北部高科技地區的影響。作為多數黨領袖,他行使權力幾乎是強壓著參議院快速通過了美國半導體行業投資立法。
在國會中,舒默扮演著與中國進行科技戰的關鍵角色,他需要了解中國的情況。通過這次訪問,舒默可以與他邀請的議員近距離了解中國的發展現狀、科技政策、對美國的“威脅”,以及中國高層的態度。套用咱們的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從來很少出國訪問的舒默選擇來華訪問。
了解的后果,既可能是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新法案或是調整已有的草案文本。對此,我們當然不得不防,必須打起12分精神來。
但同時,溝通就可能增進理解。舒默訪華目的地有上海、北京。在上海,主要是跟在上海和華東地區的美國企業代表進行會談;在北京,主要是跟他們的對口單位人大進行會談。
這有助于了解和傳達美國商界的利益訴求,畢竟美國國會雖然是立法機構,也受商界的游說和影響。在中美開展投資和經濟對話的同時,國會議員訪華也有助于消除一些誤解,緩解商界的焦慮。
雖然美國反華派熱衷于建立小院高墻,“去風險化”。但是美國議員員并不希望中美發生誤判,雙方爆發軍事沖突。這將直接影響到自己的選舉利益和經濟利益。
比如說舒默,他個人凈資產高達8000多萬美元,收入來源主要包括國會薪資、游說、股市、房地產和商業風投。舒默等重量級議員,也都是與華爾街有密切關系的富豪。一旦中美發生沖突,他們的個人財富也有可能縮水。
再加上,在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被趕下了臺,2024年政府預算法案懸而未決,美國政府隨時都面臨關門風險的背景下,兩黨需要更多精力解決國內問題,此時可能需要一個“借坡下驢”的梯子。
對于拜登自己而言,為了競選利益,今年下半年也是美國改善和穩定對華關系的關鍵“窗口期”。
如此一來,就給溝通增加了積極的因素。
根據披露的信息,此次舒默除訪華外,還將前往日本、韓國,但是不包括中國臺灣,這也可以視作拜登對中方釋放善意,承認一個中國,沒有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再借機滋事、言行不一。
當然,中國也必須擦亮眼睛,不能被美國國會的這種訪問所誤導,以為中美關系會恢復“蜜月期”。
2024年是美國總統大選,隨著大選日益臨近,民主、共和兩黨必然使出渾身解數進行你死我活的爭斗,中國議題仍然是他們博得國內政治利益的、贏得選票的最好借口。
無論白宮和國會如何協調對華接觸,派什么人來華訪問,美國對華既有的長期對華遏制競爭戰略是不會改變的。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
要談,我們歡迎;要打,我們奉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