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正視核戰陰云下的臺海統一之戰
張志坤
俄烏戰爭一個突出特點,那就是核威懾粉墨登場,成為影響戰爭進程的重要因素。
一年多以來,俄烏戰爭中來自俄羅斯的核威懾活動空前活躍,具體表達形式包括“言”與“行”的兩個方面:在“言”的方面,不時有俄羅斯的軍政要人發出核打擊的咆哮;在“行”的方面,俄羅斯武裝力量頻繁進行核演習、提升戰備等級、戰略武器試射等活動。“言”“行”結合,構成了從未有過空前嚴重的核戰危機,造成強烈的核威懾態勢。
來自俄羅斯的核威懾激起了西方集團強烈的反響反應。他們一方面開動輿論機器,對俄羅斯揮舞核大棒的行徑進行強烈的輿論譴責和道義撻伐;另一方面則緊盯俄羅斯的核動向,小心翼翼地避免觸碰俄羅斯的核神經,避免造成同俄羅斯的核對抗,從而降低核戰危機。
這樣的情形極大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使人們真切地認識到,盡管迄今為止還看不到俄烏戰爭發展成為核戰爭的迫切危險,但核威懾已經強有力地影響和干預了俄烏戰爭的走勢與形態。因為如果沒有這個威懾,西方集團介入俄烏戰爭的強度與深度將更加嚴重,俄烏戰爭的強度、深度與廣度因此將不知道發展到怎樣可怕的程度。
這樣的情形還使人們清醒地認識到,俄烏戰爭的核威懾不會到此止步,今后還將繼續發揮作用,更很有可能進一步升級,使得核戰危機更加迫切、更加可怕。由此進一步推理可知,在核武器時代,有核大國參與其中的戰爭,核武器注定要粉墨登場,這將成為難以避免的事情。
這樣的情形更使一切愛國的中國人深刻地認識到,未來可能的臺海統一之戰也將是這樣。不管我們是否愿意,統一中國的臺海之戰都必將發展成為又一場核威懾背景與條件下特殊形式的現代戰爭,核戰陰云將始終揮之不去,必須予以正視。
因此,探討中國未來的統一之戰,就必須研究核威懾條件下戰爭行動所獨有的特點與特征。
其一,來自敵方的核戰爭可能性不容忽視
霸權打毀滅性核戰爭的沖動歷來比蘇聯、比俄羅斯更強烈。白宮和五角大樓不僅制訂有毀滅全世界的核大戰計劃,而且迄今都不肯做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恰恰相反,他們動輒就威脅使用核武器,經常揮舞核大棒,而且不管對方是有核國家,還是無核國家。冷戰時期這方面的例子因為時間較遠就無須列舉了,但人們還都記得,僅僅在前幾年,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就發出核咆哮,威脅要對阿富汗塔利班使用核武器(參閱筆者文章《對阿富汗威脅使用核武器,這是多么下作的行為》)。至于霸權主義國家核打擊中國的圖謀,可謂由來已久、野心勃勃、沖動強烈,始終都是一個巨大的危險。未來臺海統一之戰,如美軍直接介入在常規作戰中嚴重敗損,不排除可能求助于其強大的核武器,尋求用核戰爭危機挽回局面;更不能排除美國悍然對臺進行核武裝,利用“臺獨”代理人對大陸進行核威脅和核對抗,甚至不惜孤注一擲、魚死網破。
其二,霸權的核威懾必將參與到戰爭中來
美國核武器的武裝程度與水平遠遠高過俄羅斯,其核武器與常規武器之間的界限十分模糊。譬如其著名的戰斧巡航導彈,這種導彈既是常規打擊武器,也是核打擊武器;既可做戰術武器使用,也可做戰略武器使用。美國的許多核動力軍艦也是這樣,其航空母艦已經全核化,潛艇也已經全核化,上面都有大量的核設施與核裝備,而且這些東西注定要參與到中美之間的沖突與戰爭中來,這已經接近核戰邊緣了。在此基礎上,霸權當局還將進一步在“言”與“行”的兩個方面對中國揮舞核大棒,將比現如今的俄羅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而對中國造成更加現實、更迫在眉睫的核威懾。
其三,力量對比于我相當不利
俄羅斯與它的核對手美國可以說勢均力敵,他們之間的核威懾具有戰略均勢的特點。但中美之間卻完全不是這樣,兩者之間的核關系完全不對等、不平等,力量對比于我相當不利。這就意味著,中國完全不可能對美國發出核威懾,而美國甚至可以隨心所欲地威脅中國,其中直接而現實的危險就是霸權可以冒險搞低級別核戰爭。譬如在戰區搞核爆炸或者使用低當量戰術核武器,這樣做將置中國于兩難,要么就此全面升級同美國打核大戰,拼一場你死我活,要么啞巴吃暗虧,忍辱負重承受嚴重的損失。中國核力量在總體規模與戰術靈活性兩個方面都遠不如美國,這就極大限制了中國在核威懾問題上的可選項。
有鑒于此,從底線思維出發,未來的臺海統一之戰就必須把核戰爭的危險性與危機性擺上應有的位置,為此做好萬全之備。
首先,要抓緊加強和完善中國核戰爭防護體系
中國特色的核戰爭防護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加強國家彈道導彈防御武器系統建設,使之能有效擊落來襲導彈,保護重要戰略目標;二是加強全國性的核防護設施建設和戰備工作。在毛澤東時代的基礎上,把中國現代核備戰工作擺到議事日程上來,下好戰略先手棋,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平戰結合的全民核戰爭防護體系。
其次,要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核反擊預案
中國掌握核武器的初衷,就是為了在遭受核打擊的時候進行反擊,中國不會主動使用核武器,也不會威懾使用核武器,這既限制了中國的諸多核權力,也對中國的核反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國的核反擊力量應該隨著形勢的發展空前強大起來,幾十或上百枚洲際武器難以遏制霸權核戰爭沖動,相反可能還使他們的核野心更加膨脹活躍。中國應該立足于自身已經空前強大的工業制造能力,大力發展新型遠程核打擊系統,改善中美核力量對比,使之更趨于平衡。在此基礎上,也可以考慮適當公開一些中國的核反擊目標,顯示中國的強大不屈的決心和意志。
其三,要對臺“擁核”采取斷然摧毀措施
臺灣屬于中國領土,不允許臺灣“擁核”是國家反分裂的強制性要求,是事關國家主權和安全的底線原則。在國與國關系上,中國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并不適用于內政,即不適用于臺灣。一旦臺灣“擁核”,或者美國協助“臺獨”當局“擁核”,那就不單是嚴重違背《核不擴散條約》問題,而是觸犯《反分裂國家法》“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的嚴重分裂行為,中國大陸可采取包括核打擊手段在內的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此,中國政府應向全世界宣告,絕不容許臺灣地區部署核武器,一旦觸碰大陸底線,解放軍必定采取斷然措施,予以徹底摧毀。
其四,要攻守結合鑄造中國特色的核威懾
在核戰爭問題上,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取守勢,總是帝國主義對中國磨刀霍霍、躍躍欲試,而中國則總是說核戰爭打不得、打不贏也不能打 ,總是以受害者的面目出現。當然,如果打核戰爭,中國固然是受害者,但卻不一定是最大受害者,中國應該宣示自己有能力給敵人造成更慘重的毀滅,這是應有的核威懾。因此,在核威懾問題上,要攻勢與守勢相結合,在宣傳輿論上取攻勢,可以適當示形于敵,亮出若干殺手锏進行震懾,在實際運作層面則以守勢為主,不主動挑起核戰爭,不挑動那種危險的核邊緣把戲。
最后,還不可忽視核領域統一戰線的作用
任何戰爭都有敵我友,核戰爭與核威懾也不例外。如果未來在臺海統一之戰的時候發生嚴重的核對抗,中美之外還有第三方,第三方的不確定性也能構成一種威懾,這其中包括俄羅斯、朝鮮,某種程度上還包括伊朗,他們也可以活躍起來,在某種程度上同中國形成核戰爭統一戰線,這將對中國形成有力的支援。這件事也需要未雨綢繆,早為之計。
總之,深入研究核威懾條件下的臺海之戰,這是中國實現國家統一不可忽視的重要謀劃。雖然計重機深,等閑難以與謀,但愚者千慮還總是必要的事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