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國家都有戰略假想敵,只是敵對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任何國家的武裝力量都以戰爭和戰斗為核心職能,都要準備對外作戰,這也是古今中外皆一致的規則。當代中國也不例外,中國正在準備對美對臺作戰,有對印、對日作戰的預案,也有南海、朝鮮半島等地的應變計劃,這也是基本常識,對此不必諱言。如果沒有這些,或者有所缺位缺失,那倒是十分嚴重的問題了,相信我們的國家絕不會出現有這樣的失誤。
從這個意義上說,現如今廣泛議論對臺作戰和對美作戰,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對此完全不必大驚小怪,好像這就破壞了和平統一大政方針一般。實際恰恰相反,如果中國上下廣泛議論研究對臺對美作戰問題,這將造成巨大的戰略威懾,十分有助于兩岸統一,這就如同當年“深挖洞”所產生的威懾一樣,如果在未來戰爭我們只搞當年國民黨那種片面抗戰把戲的話,那必將受到嚴厲的懲罰。不管什么現代化戰爭、高技術戰爭,任何時候都離不開全民動員和全民支持。
既然如此,那么我們這些民間不懂軍事的人等就也可以放下包袱,本著愚者千慮的精神無所顧忌、無所拘束地議論一番對臺對美作戰問題了。
一、要立足于大規模作戰,立足于長期作戰
民間議論對臺作戰有一種不好的傾向,那就是把這場戰爭想象得太過容易,在不考慮美軍參戰的情況下,有人甚至設想24小時就能解決問題!
這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簡單輕松了。如果未來真能達成這樣的戰果,當然很好,但對臺作戰準備卻堅決不能以此為出發點,而必須立足于大規模作戰,也必須立足于長期作戰。這是因為:
第一,臺軍有相當規模,也有一定的戰斗力,是正規的武裝力量,并非烏合之眾,不可能一觸即潰。對于兩岸之間的戰爭,他們有長期準備,從戰場建設到彈藥準備,都有雄厚的積累,對此必須料敵從寬,不可盲目自大、低估敵人的力量;
第二,任何形式的作戰,都要有一個發動、發展與縱深推進的過程,未來對臺作戰不會有什么“一擊必殺”、“點穴成功”之類的可能,這等設想可能是因為一些人武俠小說看多了,憑空想象出來的東西。事實上,無論選擇何種作戰樣式,完成對全臺的占領與控制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封鎖困死臺灣當局固然需要較長時間,火力摧毀臺灣軍事實力也需要反復覆蓋打擊,至于敵前登陸、兩棲作戰,那更是復雜多變的戰斗過程,不要說什么24小時占領臺灣全島,能24小時之內實現登陸并成功控制灘頭陣地,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第三,“先為不可勝”,要做好最充分的準備。
所謂廟算,一個重要的內涵是“先為不可勝”,要把一切不利和最壞的可能,都一概設想思考周全并準備到位。為此就要做十分充分的準備,要最大限度地預留機動預備力量以及一切戰事需求備份。須知,大陸其實是以未戰之兵而臨大陣,武裝力量從上到下都沒有直接的戰場經驗,在這種情況下打大仗打惡仗,注定要有種種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因此必須預留十分充分的后手與后勁。
總之,對臺作戰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輕薄輕佻,而必須慎之又慎、重之又重才行。
二、要做好被嚴密封鎖的準備,也要做好被空前孤立的準備
對臺作戰的同時,必須準備對美作戰,這是連傻瓜都知道的事實;美國是空前強大的敵人,許多方面都擁有明顯的優勢,這也是基本性的客觀事實。在這樣兩個事實的前提下,我們就只能在局部地區和局部領域奪取優勢,以贏得主要目標和主要方向上的勝利,其它方面一定程度的被動與失利在所難免。
在不可能擁有全面優勢的情況下,未來的對美戰爭就不能謀求全面和全盤地打敗美國,也不能謀求全面出擊,更不能謀求一戰而勝,而應把進攻與防御有機結合起來,確定哪些地區、哪些領域應立足于抗擊防守,同時在哪些地區和哪些領域堅決出擊,只有把這二者的關系好,才能取得對美戰爭的勝利。具體地說,如下幾個問題必須引起高度注意:
第一,要準備應對美國的軍事封鎖
全球海上運輸依然在美國的控制之下,中國海上武裝力量所能控制的海域只限于中國近海少數區域,而在大多數近中海區,中國固然可以使用多種手段破壞,美國方面的使用與控制,但同時自己也不能有效地加以使用。至于更遠的大洋,則基本上屬于美國及其同盟國家的天下。剛剛有點遠洋海軍模樣的中國相當一段時間內還不可能派出海上艦隊去同美國做大洋爭衡,冒險同美國爭奪遠洋控制權很不明智、也不現實。在這樣的背景與條件下,美國就完全有能力對中國發起遠距離封鎖,掐斷中國的遠洋運輸線。任何人都不要以為美國能手下留情,不會對中國這樣干,恰恰相反,美國一直處心積慮在做這個準備,完全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因此,一旦同美國發生武裝沖突,中國就必須做好被美國軍事封鎖的準備。這將極大地考驗中國對外聯系通道的韌性與彈性,極大考驗中國原料來源的多樣性與持續性,極大地考驗中國自給自足的能力,這將關乎中國是否能避免“挺而不堅、堅而不久”之類戰略陽痿病癥。
第二,要準備應對霸權集團的戰略孤立
與軍事斗爭較量的同時,兩國之間政治與外交搏斗也將空前白熱化,其中突出的一點,就是美國將在全球范圍內最大限度地孤立中國,一大批中國的所謂戰略伙伴國家這時將露出真面目,他們將跟從美國發起對中國的各種制裁封鎖,尤其是那些被中國媒體曾屢屢大肆渲染“倒向”中國的日本、英國、法國、德國等,他們甚至還有可能組成二十一世紀的“新八國聯軍”,一起前來討伐中國。而真正敢于公開站在中國一邊的國家將為數寥寥。屆時很大的可能是,一大批國家同美國站在一起與中國敵對,相當數量的國家在中美之間徘徊觀望,而中國身邊則只剩下幾個難兄難弟,這還是因為他們的處境比中國還困難,否則也說不定也要另找出路了。一時間,中國將陷入相當孤立的境地。當然,這樣的狀態能持續多久,取決于對美斗爭的進展與進程。
這也是中國必須做好準備加以應對的情況。任何人都不要為此前中國外交“車如流水馬如龍”一般的景象所迷惑,“花月正春風”式的和平外交到了歲寒時節,就要“水干塘見底”地露出其可憐的真面貌了。
第三,統一之后無戰事是一種幻想
許多人以為,只要大陸收復臺灣實現統一,就等于是一勞永逸解決問題了,今后就將華夏無戰事,中美無戰事,乃至亞太無戰事,中國就可以永享太平歲月、高奏“霓裳羽衣”之曲了。
我們說,這樣的想法未免太過單純幼稚。事實上,臺灣問題只是中美戰略斗爭的一個要地,也是中美漫長較量歷程中的一個節點、一個回合,不管在這個回合中遭受怎樣的挫折與失敗,美國都不會就此對中國收手作罷,相反,不論臺灣問題上勝負輸贏,在臺灣問題之后,霸權都還將長期和更加凌厲地打壓中國。對此完全可以這樣說,中國實現統一之后的中美戰略斗爭將更加激烈、更加艱苦,并且還遠未進入到戰略相持階段。
筆者多次說過,在這個問題上,一切愛國的中國人民必須丟掉幻想,必須充分認識對美作戰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全面性,而不能對此有任何投機取巧、偷工減料的行徑,任何機會主義的態度都將貽害無窮、蒙羞史冊。
三、要牢牢掌握臺海戰爭的主動權和主導權
臺海問題上,大陸屢屢為臺灣當局所逼迫,屢屢被霸權美國所霸凌,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樣的事實說明,大陸在臺灣問題上打主動仗和奪取主導權的斗爭還顯得很不夠,此前一個時期的和平攻勢一度搞得很熱鬧,但迄今為止成效不彰、作用有限,這是我們必須直面的現實,對此不能采取掩耳盜鈴、一味歌功頌德的態度。
如何變被動為主動,這其中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政治、經濟、外交等各個方面,從軍事角度看,存在如下幾個問題:
一是不能賭氣一戰
戰爭不是賭博,不能拼運氣、看手氣,而必須謀定而后動。如果因為敵人的挑釁而激怒激憤,為此賭氣一戰,那就大錯而特錯了。毛主席在《論持久戰》中說過,一切無把握的戰役和戰斗應避免決戰,賭國家命運的戰略決戰應根本避免。孫子也說過,“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二是不能被動應戰
什么時候開戰,進行怎樣的作戰,這個主動權應該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能被動應戰,或者被人家逼到墻角后不得不去拼死一搏,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可能將要相當被動。失去戰爭主導權的后果歷來十分嚴重,這是一條基本的戰爭法則。為此,今后的方針應轉變為主動求戰,不妨在外島或相關水域先行打上幾場小規模的戰斗,以此練兵、練戰、練膽量,同時也給敵人造成真正的戰略壓力;
三是要不要誘敵深入值得研究
很多人有這樣的設想,即一旦對臺訴諸戰爭,大陸就要將武裝力量前出至臺海以東,在那里建立一條軍事隔離帶,阻止美國武裝力量進入,將其隔斷在臺海之外而不得其門而入,拒外敵于國門之外,對臺灣關門打狗,由此將美國武裝干涉的企圖粉碎,從而順利實現拿下全臺灣的戰略目標。
竊以為,這樣的設想不可謂不好,如果真有這樣力量,當然也堪稱是可行的方案。
但在此之外還有一種思路,那就是人民解放軍歷史上慣常的作戰思路,即誘敵深入,將外國侵略者放進來打的辦法。
現在,美國軍事力量正日益進入臺灣,照目前的光景,今后的規模將越來越大,程度將越來越深。大陸抗議歸抗議,嚴正歸嚴正,實際卻無法阻止。既然這樣,那就不妨把美軍放進來,立足于對臺進行長期封鎖打擊,進行全面地圍點打援。可以想象,如果有幾個師的美軍被困在臺灣,這將給美軍背上怎樣沉重的包袱,僅僅彈藥消耗補給以及相關的海上運輸,就足以讓美國西太平洋海空力量疲于奔命、不堪重負,這時的戰場形勢,就不是美軍掐斷我們的補給線,而是我們要掐斷美軍的補給線了。反之,如果美軍在臺灣島內無甚負擔,而對臺海局勢遠程遙制,對我進行遠距離打擊、后發制人,則大陸就要內外兩線作戰、海陸兩個戰場拼斗了。如果是這樣,同樣也面臨很多問題。
所以,未來的臺海戰爭究竟是御敵于國門之外,還是誘敵深入圍點打援,對此必須進行全面深入地考慮設計。
總之,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任何時候都是對臺對美作戰最根本的原則。從這一原則出發,中國的統一之戰必須是謀定而后動。據報道,2021年11月20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他預計中國大陸不會在未來十年內“武統臺灣”。當然,他的這個估計說了不算。兩岸統一的主動權、主導權在我,相信中央運籌帷幄、心中有數,謀策在先、勝券在握,決心堅定、加緊推進,勝利一定屬于英雄的中國人民。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