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烏克蘭危機今年遭遇西方世界制裁的俄羅斯同中國進一步加強合作,與中國就共同成立一家評級機構達成一致,希望借此打破歐美對資信評級的壟斷地位。
俄羅斯財長Anton Siluanov昨日訪華期間稱,聯合評級機構最初將評估中俄投資項目,以圖吸引大量亞洲國家的投資者,隨著該機構不斷發展及樹立威信,其評級觀點會逐步吸引其他國家關注。
Siluanov未透露成立該機構的具體時間表和詳細條件,但知情者向英國《金融時報》透露,中國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和一家俄羅斯政府支持的機構可能參與。
Siluanov當天透露,中俄還商討了其他經濟合作方案,包括給予在俄中資企業稅收優惠、貨幣互換及其他貿易協議等,其中貸款與貨幣政策是重點之一。
評級機構提供全球各主權國家、企業及相關資產的信用評估,本是投資者的重要參考指標。本世紀金融危機爆發后,三大西方權威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標普)、穆迪與惠譽就因未及時公正評估金融機構發出預警而飽受質疑,聲譽掃地。
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與南非五個“金磚國家”此前就計劃成立自己的評級機構和聯合銀行,擺脫三大西方評級機構對發展中經濟體不公正評估的影響。
今年3月歐美國家對俄羅斯施加制裁后,標普與惠譽分別將俄羅斯信用評級前景降至負面,穆迪將俄列入降級觀察名單。標普還在4月將俄羅斯評級降至僅比垃圾級高一級的BBB-級,俄羅斯國債收益率一度因此創歷史新高。俄政府拒不承認標普的降級決定,稱其有政治企圖。
面對貸款成本上升的嚴峻形勢,俄羅斯財政部5月宣布暫時避開全球債市融資,減少在國內發債。俄羅斯副財長Sergey Storchak當月稱,俄擺脫對西方國際評級機構的依賴、建立自己的評級機構“只是時間問題”。
早在2012年,中俄評級機構就提出過聯手抗衡西方同行的構想。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此前曾提到,2012年10月23日,大公國際表示,該公司將與美國獨立評級機構Egan-jones和俄羅斯信用評級公司RusRating組成新評級機構“世界信用評級集團”,與標普、穆迪和惠譽展開競爭。
莫斯科的咨詢公司MacroAdvisory合伙人Chris Weafer評論認為,西方制裁已迫使俄羅斯加快行動,減少對西方的依賴,近來俄烏關系緊張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