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防外交

文貝:中俄聯(lián)手對抗是美國緊逼的結果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中俄關系雖然還沒有走到結盟的地步,但從中俄兩國總統(tǒng)2014年5月20日會談后簽署的《中俄關于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新階段的聯(lián)合聲明》可以看出,兩國不僅在軍事、能源、電力、航空、通信等領域合作越來越緊密外,在國際諸多問題上都凸顯了中俄政治合作。其中聯(lián)合聲明中“俄中打算對抗介入其他國家內政的行為,呼吁放棄單方面制裁語言、資助或者鼓勵旨在改變其他國家憲法體制的活動。”的語言,顯然指向的是美國在全球推行的強權政治,而“對抗”兩字則更具有敵對性。

中俄本不該走的如此之近。

  中俄目前政治上交集很少。俄羅斯是由共產黨執(zhí)政的前蘇聯(lián)解體而來的,是改變了國家性質的新型民主式政權。雖然蘇共失去了執(zhí)政地位,國內共產主義意識力量仍不可小覷。這種情況下,作為俄羅斯新的統(tǒng)治者理應對共產主義的復辟保持警惕,不應當與共產黨執(zhí)政的中國密切關系。俄羅斯新型的民主國家與中國社會主義國家政治體制交集很少,沒有結合的政治基礎。

  就經濟而言,俄羅斯與中國相互依賴度并不高。雖然中國需要俄羅斯能源,而俄羅斯需要中國的美元。但雙方的合作遠沒有與美國或歐洲更重要,經濟結合的前景并不大。

  軍事方面雙方沒有共同的安全利益。北約東擴危及俄羅斯的實力范圍,與中國卻不是切身利益。美國重返亞太戰(zhàn)略針對的是中國,與俄羅斯威脅也不直接。中國需要先進的國防裝備技術,也只是在受西方封鎖的情況下才不得不從俄羅斯采購,這些裝備技術并不是最先進的,只是其它道路被封鎖下的無奈之舉。

  社會方面,中國歷史上深受俄羅斯之害,民族矛盾較難彌合,與俄羅斯交好并不具備社會基礎和民意取向。

  歷史上中俄一直處于摩擦狀態(tài)。且不說俄羅斯是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及民族,即使在同為社會主義國家時期,中蘇蜜月期僅僅幾年,而且后來發(fā)展到兵戎相見的地步。

  顯然,中俄關系既沒有政治基礎也沒有更多的利益共同點,更沒有社會基礎。

美國獨霸天下的成功使美國企圖進一步控制世界。

  中俄兩國為什么發(fā)展到今天這種由分立到共存,又發(fā)展到如此全方位的合作關系呢?問題出在美國身上,是美國的緊逼把中俄推到了一起。

  冷戰(zhàn)結束以后,美國一霸稱雄,在世界上隨心所欲。不僅欺負小國,而且經常羞辱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世界大國。

  地緣政治指的是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關系到國家政治行為,其中既有政治訴求又有經濟利益。就大國而言,都有處己的勢力范圍和爭奪的重點地區(qū)。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1973年6月10日至10月26日)、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 1979年12月27日)、兩伊戰(zhàn)爭( 1980年9月22日至1988年8月20日)、海灣戰(zhàn)爭(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伊拉克戰(zhàn)爭(2003年3月20日)、多國軍事干預利比亞(2011年3月19日)、圍毆敘利亞(2012年),無論是美國、俄羅斯還是歐洲的法國等,都是以利益為中心地緣政治的表現(xiàn)。

  美國太強大了,在世界由兩個超級大國轉為美國一超獨大的情況下,它不僅要充當世界警察的角色,而且要壓制其它國家的挑戰(zhàn)和崛起。他要擠壓任何可能崛起的大國,壓縮別國的生存空間,從而維持自己的世界霸權地位。

  政治上對外輸出革命,把美國價值觀打扮成“普世價值”而讓世界各國學習。體制上推行自己的民主方式,其它任何形式的體制都被說成是獨裁或不民主而加以指責和討伐。它創(chuàng)造的恐怖主義代替了任何反抗,只要反對美國的就是恐怖主義,為武力解決提供借口。經濟上實行大國沙文主義,主導世界經濟規(guī)則,動轍舉起制裁大棒。軍事上依靠強大的武裝力量,對任何反對和抵抗者進行武力討伐。這種以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做后盾的強權政治收到了極大的效果,世界許多國家要么是依賴要么是懼怕,紛紛投靠到美國的旗下。既壯大了美國的實力,又使美國飄飄然,從而忘乎所以的展開對世界的全方位控制。

被擠壓下的俄羅斯忍無可忍。

  蘇聯(lián)曾經與美國在世界上分庭抗立,它依靠的是世界社會主義陣營和許多中小國家反帝反封建的情緒。蘇聯(lián)解體以后,曾經強大的東方集團頃刻間土崩瓦解。在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當政時,美國對俄羅斯采取的是懷柔政策,希望有一個親美的政權唯美國馬首是瞻。然而俄羅斯終究是世界大國,雖然建立了接近西方的國家政治體制,卻把獨聯(lián)體視為自己的實力范圍。而美國絕不允許強大俄羅斯像前蘇聯(lián)一樣東山再起,不僅沒有解散冷戰(zhàn)時期的北大西洋組織軍事集團,而且開始壓縮俄羅斯的生存空間。

  美國先是把東歐及原屬于蘇聯(lián)的波羅的海三小國的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一些國家拉入歐洲共同體,加入北大西洋組織以形成更大的軍事聯(lián)盟。后來開始歧解獨聯(lián)體國家(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白俄羅斯、格魯吉亞、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拉攏格魯尼亞和烏克蘭加入歐盟,進而打開俄羅斯勢力范圍的缺口。它不顧俄羅斯的利益和反對,出兵阿富漢,侵入伊拉克。推翻利比亞政權,染指俄羅斯的友好國家敘利亞。

  應當說美國的戰(zhàn)略是非常奏效的,它基本把俄羅斯困在獨聯(lián)體內,使俄羅斯失去了在歐洲、阿拉伯世界和非洲的發(fā)展空間。

  俄羅斯這只經過冬眠的“北極熊”在美國的壓制下終于忍無可忍,由忍耐而轉向反擊。格魯吉亞用兵和分裂烏克蘭,正是它展開反擊的開始。

美國公開戰(zhàn)略轉移于亞洲圍堵中國驚醒了“中國夢”。

  中國沒有稱霸世界的野心,也無挑戰(zhàn)美國的能力。歷史上中國從來沒有在世界上前出過,離開了毛澤東這位政治強人已經放棄了輸出革命的豪氣。這一點美國心知肚明。

  但是,在完成歐洲部署后的美國不知道從何方面考慮,突然高調重返亞洲。而且要建立亞洲新秩序,咄咄逼人的把矛頭指向中國。

  事實上美國從來沒有離開亞洲過,它在亞洲的盟友和仆從占據了多數(shù)國家。既然沒有離開過亞洲,為什么又高調宣布重返亞洲呢?顯然是向中國示威,是給那些仆從國打氣。

  美國這種高調重返亞洲帶來的是追隨美國的國家蠢蠢欲動,造成了亞洲局勢的動蕩。

  日本既是亞洲大國強國,又是美國在亞洲的依靠。在美國的鼓勵下,日本率先挑起了與中國的釣魚島爭端。它的意圖很簡單,那就是利用美國的支持解除二戰(zhàn)和平憲法的束縛,通過重整武裝再次稱霸亞洲,從而向中國發(fā)起新的挑戰(zhàn)。這一點與美國遲滯中國建設,防止中國崛起不謀而合。

  有了日本的榜樣,菲律賓雖然國弱兵少,卻想趁火打劫。它仗著與美國有協(xié)防協(xié)定,也開始蠶食中國的南海島嶼。

  聞雞起舞的還有越南。這個所謂的社會主義國家是依靠前蘇聯(lián)和中國的幫助取得政權的,由于長時期經濟不競氣,國內矛盾突出,企圖通過與中國的外交沖突轉移國內視線和向美國靠攏。這種行為客觀上配合了美國的亞洲戰(zhàn)略,獲得美國支持是現(xiàn)成的。

  美國的站臺給許多與中國有領土爭端的周邊國家以底氣,中國在領土爭端問題上的“四面楚歌”必將影響建設進程。因為中國公開宣稱要“韜光養(yǎng)晦”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領土爭端在國際關系中基本沒有和平談判的余地。雖然中國一再表示“擱置爭端、共同開發(fā)”這種示弱的態(tài)度,美國偏偏鼓動周邊國家觸動這條底線,讓中國在關鍵問題上做出選擇。

  中國“韜光養(yǎng)晦”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方略不是冠冕堂皇,而是實實在在的國策。在眾敵環(huán)伺的情況下,中國不得不重新審視這種“自以為是”的方針,不得不轉變姿態(tài)以應對。終究主權問題高于一切,任何執(zhí)政者都不敢大意。這是美國希望看到的,讓中國陷入周邊爭端,無法安下心來發(fā)展經濟。中國是無奈之舉,即使經濟上去了,喪權辱國的歷史責任會抵消一切。

  美國成功了,它讓俄羅斯不得不面對地緣政治的崩潰而自救,讓中國在亞洲四面受敵。

中俄面對共同的敵人聯(lián)手對抗是現(xiàn)實選擇。

  出兵格魯吉亞讓俄羅斯嘗到了逞強的甜頭。俄羅斯長期受美國擠壓已經喘不過氣來。位于歐亞兩洲交界之高加索山地區(qū)的格魯吉亞自蘇聯(lián)解體后建立了親西方政權,在美國的支持下開始醞釀部署加入北約組織,構成對俄國的半包圍。俄羅斯對此甚為不滿,于幕后支持格魯吉亞國的少數(shù)族裔南奧塞梯及阿布哈茲獨立。在格魯吉亞出兵鎮(zhèn)壓的情況下,俄羅斯果斷出兵,直逼格魯吉亞首都城下。此戰(zhàn)顯示了俄羅斯維權的決心和能力,也使普京作為強硬總統(tǒng)揚名于世。

  烏克蘭事件使俄羅斯更清楚的認識到國家所處的危險。2012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候選人米特·羅姆尼宣稱:“俄羅斯是美國最主要的地緣政治競爭對手”。這個觀點在美國政界得到許多人的認同,其潛臺詞是俄羅斯是美國的主要“敵人”。

  美俄在敘利亞和伊朗問題上的尖銳對立,使兩個大國的矛盾擺到了桌面。由烏克蘭國內矛盾引起的克里米亞入俄和烏克蘭俄族人的反抗,引起了美國與其歐盟盟友對俄羅斯實施了經濟制裁。這種相互對立是冷戰(zhàn)以來前所未有的,而且是美國和歐盟一致采取的集體行為。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深感僅靠松散的獨聯(lián)體遠遠無法對抗強大的西方集團,必須聯(lián)合更多力量以打破這種圍攻。

  如果說中美之間在朝鮮和伊朗問題上尚有合作的話,在亞洲周邊領土問題糾紛上美國單邊支持與中國對立的一方激怒了中國。

  在中日釣魚島爭端上,美國堅定的站在日本一邊。在中菲島嶼爭端中,美國與菲律賓之間的新安全協(xié)議使中美緊張局勢進—步惡化。加之美國長期支持臺灣孤懸海外,對臺灣提供武器支持。讓中國看到美國不僅是亞洲動亂的罪魁禍首,而且敵對中國的態(tài)勢基本形成。這種情況下,妥協(xié)及和平相處根本做不到。中國因此一面強化軍隊建設,準備迎接未來可能的軍事沖突和挑戰(zhàn)。一面和處于同樣形勢的俄羅斯交好,形成與俄羅斯共同的利益集團以對抗美國。

美國同時壓迫中俄的國際戰(zhàn)略值得商榷。

  冷戰(zhàn)時期,美國成功的分化了共產主義陣營,使中蘇兩個大國沒有形成合力,從而成功的瓦解了共產國際勢力。

  尼克松總統(tǒng)任上的國務卿基辛格曾在自己的回憶錄《白宮歲月》里寫道:“我們與潛在敵手的關系應該是這樣的,那就是我們對它們兩個當中任何一個的選擇永遠要比兩個敵手之間互相的選擇要多。”。他的意思是采取措施,使美國與蘇聯(lián)和中國的關系永遠要比蘇聯(lián)與中國的關系親密。這是多一個朋友遠比多一個敵人要重要,或者即使不能成為朋友,也不使其成為敵人或者敵人的幫兇。

  1989年1月上臺執(zhí)政的美國第41任總統(tǒng)老布什雖然在國內經濟方面沒有作為,卻由于在外交上的成功而青史留名。他的“超越遏制”戰(zhàn)略表面上是積極同蘇聯(lián)發(fā)展關系,加強美蘇合作。實際上是促使蘇聯(lián)逐漸實現(xiàn)“自由化”。他抓住蘇聯(lián)總統(tǒng)戈爾馬喬夫的“新思維”所提供的歷史機會,運用經濟、政治、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等手段,特別是以經濟援助為誘餌,用“和平演變”的方式,最終改變蘇聯(lián)制度的基礎。由此帶來的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變色”和蘇聯(lián)的解體。如果當年美國不是改變冷戰(zhàn)思維,采取這種“超越遏制”的和平演變方式,世界政治格局不一定會發(fā)展的如此之快。

  奧巴馬總統(tǒng)上臺不到一年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很多人對他的世界和平抱有期望。然而沒過多久,他在競選中的口號被放置腦后,實行的卻是加快控制世界的步伐。他沒有消彌世界地緣方面的戰(zhàn)火,而是全面出擊點火生事。沒有利用中俄存在的矛盾從而使之分化,而是通過敵對把兩個大國俄羅斯與中國推到—起。

  拉一個打一個是國際關系中的有效手段之一,美國作為稱霸世界的超級大國,力量再大出難以應對世界第二和第三大國的聯(lián)手對抗。最合理的選擇是選擇一個大國作敵手,安撫另一個大國使之中立。

  就中俄而言,俄羅斯才是美國的真正對手。一方面是俄羅斯力量強大,是當前世界唯一能與美國分庭抗立的強國。另一方面俄羅斯不僅威脅對美國舉足輕重的歐洲,而且涉及到美國核心利益的阿拉伯世界和非洲。中國雖然把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吹的神乎其神,其實是外強中干。不僅沒有牢固的工業(yè)基礎和強大的軍事力量,而且國內矛盾突出。根本沒有能力或無暇與美國爭鋒。

  美國瓦解俄羅斯勢力范圍的獨聯(lián)體國家相對于在亞洲圍堵中國更容易一些。因為原共產主義陣營的東歐國家入歐普遍提高了生活質量,而獨聯(lián)體國家發(fā)展比較緩慢。美國轉移戰(zhàn)略移師亞洲并挑動中國的周邊國家給中國制造麻煩,充其量使中國心里不舒服。任何人心里都清楚,在目前情況下,包括日本都不足以挑戰(zhàn)中國。如果說中國是潛在敵人的話,可能是半個世紀以后的事。

  有些人認為美國重返亞洲是經濟利益的需要,然而經濟利益與和平環(huán)境息息相關。一個動亂的亞洲損害的不僅是中國的利益,對美國的經濟利益也不利。

  美國敵對使中俄聯(lián)手究竟是美國世界戰(zhàn)略的誤判,還是總體戰(zhàn)略中的一部分,目前各有各的看法。就中國目前情況而言,雖然中國從鄧小平的 “韜光養(yǎng)晦”,到江澤民和胡錦濤時代的“和平崛起”與“和平發(fā)展”,發(fā)展到現(xiàn)在習近平時代的“新型大國關系”。但是,這些治國方略的本質都不包含著對美國的挑戰(zhàn)。充其量是要求世界能公平一些,照顧到一些中國的“核心利益”。而中國的“核心利益”無非是主權和領土完整,從理論上來理解還是沒有離開中國的“中庸之道”。而美國緊逼中國的副作用基本現(xiàn)顯出來了,那就是中俄關系的密切、中國加強軍事力量反制,中美關系的倒退。

  還有一點則是美國直到現(xiàn)在沒有想到的,那就是中國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反彈。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在200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的演講中,不僅對世界戰(zhàn)后和平認為是依靠“美利堅合眾國公民的鮮血和軍力”實現(xiàn)的,而且把矛頭指向了中國,認為“鑒于文化大革命的種種恐怖,尼克松與毛澤東的會晤似乎不可饒恕。”這種話不僅羞辱了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也否定了中國社會主義的奠基人毛澤東,暴露了他仇視中國社會主義的思想。

  相比之下普京遠比奧巴馬聰明,他在《真理報》發(fā)表講話;"中國的毛澤東主席是人類社會的偉大領袖,毛主席搞的不是個人崇拜,而是人民崇拜!因為他贏得了絕大多數(shù)人和許多正直善良的外國領導人由衷的和發(fā)自內心的崇拜!"且不說普京所言是否真心,他的話確實計好了許多對毛澤東懷有感情的普通百姓。

  美國擠壓中國戰(zhàn)略幫了倒忙。中國改革開放之后的“西化”思潮愈演愈烈,幾近到了逼宮的地步。然而在美國堅持與中國為敵的情況下,民族主義情緒壓倒了這種政見之爭,使親美派逐漸失勢。尤其是近期美國司法部拙劣的以“網絡竊密”起訴中國五名軍官,連國內親美派都抬不起頭來。照此演變,世界各國都可以起訴美國網絡司令部司令甚至美國調查局情報主管,也可以起訴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支持美國情報局搞竊聽,這些事實已被美國人斯諾公開,遠比美國通過滲入中國網絡發(fā)現(xiàn)被竊的證據更充分。

  美國高調在亞太部署兵力的做法與實際效果正相反。現(xiàn)代軍事裝備并不需要預先配置,發(fā)生緊急情況從本土調兵并不會遲到。而明目張膽的增加兵力部署只會讓它國產生戰(zhàn)爭的聯(lián)想,從而強化軍事力量,形成一輪軍備競賽。中國近幾年軍事裝備的騰飛,與美國的緊逼有很大關系。

  美國的問題不是戰(zhàn)略選擇上,它稱霸世界和將重點向亞太轉移的目標很明確,全世界都知道。問題出在中美分歧的管理上。兩個大國尤其是不同政治體制國家之間存在分歧很正常,人為放大這些分歧還是盡可能地使分歧不至于影響兩國關系是個講智慧的問題。在共同利益上尋找結合點,在各自的核心利益上互相尊重,是建立大國關系的立足點。美國支持日本、菲律賓等國侵占中國領土觸及的是中國的核心利益,這是中國無法忍受的。

中俄聯(lián)手對抗美國改變的是世界格局。

  世界二戰(zhàn)之前是多極世界,二戰(zhàn)后逐漸形成了以美蘇兩霸為中心的兩極世界。蘇聯(lián)解體后,以美國為標志的單極世界形成。也許正應了那句“物極必反”的規(guī)律,當美國把世界霸權發(fā)揮到極致時,盛衰的轉換就在醞釀中出現(xiàn)。

  美國雖然很強,卻由于多頭出擊而使力量分散。況且世界不僅僅有俄羅斯和中國,其它地緣仍不能丟棄。當美國把主要精力轉向亞太時,歐洲作為整體的聯(lián)盟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形成世界不可忽視的一極。中東地區(qū)的阿拉伯國家雖然在美國的高壓下出現(xiàn)暫時的平靜,卻由于宗教矛盾和政治體制各異(7個君主制國家, 15個總統(tǒng)制下的共和制),隨時都可能出現(xiàn)動亂。在美國 “重返亞洲”的情況下,中東、中亞和非洲已經出現(xiàn)美國影響力降低的問題。而且美國撤出的真空很可能被俄羅斯、中國、歐洲所填補。事實上中國現(xiàn)在所提出的“海上絲綢之路”和“陸地絲綢之路”正是一種 “向西看”的戰(zhàn)略考量。就戰(zhàn)略重點而言,中東地區(qū)對于美國的重要性并不比亞洲弱。失去中東的控制對美國而言是不可想象的。

  俄羅斯不會坐等美國完成世界戰(zhàn)略部署,它不僅會向美國的勢力范圍滲透,也會進入亞洲給美國添亂。同時,曾經的大國榮譽感會使它利用一切機會和可能收復被美國和西方搶走的地緣政治利益。

  在2014年5月上海亞信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場講話中指出:“安全應該是普遍的,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否則就會像哈薩克斯坦諺語說的那樣“吹滅別人的燈會燒掉自己的胡子。”

  誰在吹別人的燈?是美國,燒掉自己的胡子指的也是美國。其實是在警告美國,不要為所欲為地總想“吹別人的燈”,它的代價是燒掉自己的“胡子”。

  種種跡象表明,至少從目前的局勢看,中俄關系將是中國和俄羅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外交戰(zhàn)略的基石。兩國不僅提出“世代友好永不為敵”,而且中俄“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成為兩國交往的主基調。這種互相靠攏,互為依托,互相支持,相互撐臺,共同抗衡歐美壓迫和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應有的影響力,表現(xiàn)的不僅是“新型大國關系”,而是對美國單極世界的一種挑戰(zhàn)。

  雖然說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但是,面對美國的擠壓,中俄兩國領導人站在戰(zhàn)略的高度采取了務實的選擇。

  這種結果并不是中俄兩國發(fā)展的必然,而是被美國逼到了一起。

美國并沒有多少政治資源來應對中俄聯(lián)手。

  面對中俄聯(lián)手,美國并沒有多少政治資源可以利用。它所依靠的力量仍然是歐洲、日本、澳大利亞這些傳統(tǒng)富國,隨著形勢的發(fā)展,俄羅斯、中國、巴西、南非、印度等新興國家正在經濟上拉近距離。西方式的“普世價值”在一些民主國家產生的社會矛盾和不穩(wěn)定,以及美國的橫行霸道下已被許多國家懷疑或厭惡。美國最有力的武器并經常使用的是經濟牌,在經濟全球化下這是一個兩敗俱傷的武器。美國多年來一貫采用的干涉政策由于烏克蘭、埃及、阿富汗、伊拉克、敘立亞出現(xiàn)的動亂而廣受批評。它有能力推翻一個自己不喜歡的政權,卻難以建立一個穩(wěn)定的親美政府。它可以挑動小國給中俄制造麻煩,卻在重大國際問題上離不開中俄的參預。

  世界是大國統(tǒng)治的,游戲規(guī)則只有取得大國的共識才能推行,小國只是陪襯。世界秩序其實是大國關系,只有大國之間和平共處世界才能安全。美國恰恰忽視了這一點。

  美國這種挑動小國給中俄找麻煩,從而全方面遏制中俄的全球戰(zhàn)略違背了這一規(guī)律。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擠壓俄羅斯和在中日釣魚島問題上選邊站,是促成中俄聯(lián)手的直接誘因。

  離開了中俄兩個大國的配合,美國將在世界上步履艱難。

分化中俄關系應當成為美國戰(zhàn)略的首選。

  窒息俄羅斯籠絡中國。

  對美國稱霸世界最大的障礙不是中國而是俄羅斯,俄羅斯不僅實力強大,而且危及美國的重點地區(qū)歐洲和中東。在沒有收拾掉俄羅斯的情況下高調向亞洲出擊是否明智值得探討。

  對俄羅斯可以重點進攻,摧毀松散的獨聯(lián)體體系,在國內培植反對派和挑起民族矛盾。進而壓縮它的生存空間和發(fā)展空間,這是一種窒息戰(zhàn)略。

  對中國這個歷來強調中庸的社會主義國家,采取籠絡限制的方針。利用中國人要面子和專注于經濟建設的特點。在臺灣問題上繼續(xù)堅持不支持獨立也不支持統(tǒng)一的方針,繼續(xù)消費中國。在領土問題上公開表明維持現(xiàn)狀的立場,約束那些自私自利且狗仗人勢的“小弟兄們”的搗亂行為,避免刺激中國翻臉。在日本復避軍國主義的問題上,公開反對日本改變和平憲法,維護二戰(zhàn)成果。這樣的態(tài)度既有道德收獲,又可以避免日本坐大成為另一個向美國挑戰(zhàn)的世界大國。

  分化中俄關系。

  分化中俄關系是美國當務之急。政治上在中俄不同的政治制度上做文章,經濟上給中國以甜頭使之遠離俄羅斯。軍事上引誘中國采購西方武器裝備,從而使中俄軍事上依賴度降低。社會上加快“和平演變”,培養(yǎng)代理人,使中國后院起火。這些都是美國能夠做到的,其效果遠比對抗要好。

  中俄聯(lián)手共度難關。對中俄而言,在沒有聯(lián)手之前,大家都可以各自找食吃。在安全這個共同利益達成一致的情況下,應當保持外松內緊的關系。對外不益過于張揚這種聯(lián)合,以防造成其它國家的過分警惕。對兩國之間應加強磋商,強化協(xié)調。重要國際問題保持一致,關鍵時刻出面站臺,小事情上仍然各行其是,也就是求大同存小異。

中俄聯(lián)手對抗美國的結果尚難預料。

  對抗的直接結果是中美俄在國際上不配合,是“逆反”,是國際關系上的不正常。是軍備競賽,是戰(zhàn)爭的危險。是世界經濟的衰退,是國際社會的混亂。這樣的結果影響的不僅僅是中俄,美國也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至少不能像以前那樣為所欲為。

  目前來看,中俄聯(lián)手馬上終結美國獨霸天下的世界格局為時尚早。世界整體局勢的轉換需要引子。這個引子除了經濟危機以外就是戰(zhàn)爭行為,通過戰(zhàn)爭使力量對比發(fā)生變化,從而產生一個新的世界形態(tài)。

  2014.5.23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心情表態(tài)

  • 1
  • 2
  • 3
  • 长篇小说《黑与白》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9.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yè)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shù)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fā)問!
红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