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部:中國軍事年度報告
美國國防部5月25日發表其提交給國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力量問題的年度報告(2007年)》,全文如下:
概論
中國作為一個懷有全球抱負的地區政治與經濟強國的迅速崛起是今天的戰略環境中的一項重要因素——這一因素對本地區和全世界產生著重大影響。美國歡迎和平與繁榮的中國的崛起,鼓勵中國對全球體系的健康和成功承擔更大的責任,從而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際利益攸關方參與進來。然而,在中國領導人為自己國家采取的今后航向問題上,包括在中國不斷擴充的軍事力量以及如何動用這支力量等領域,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人民解放軍正在尋求全面的改造,從一支用于在本國領土上打長期消耗戰的人數眾多的軍隊改造成能夠與高科技敵手打贏短期、高強度戰爭的軍隊——中國稱之為“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中國在遠距離上維持軍事力量的能力目前還很有限。但正如2006年的《四年一度的防務評估報告》所說,中國“具有最大的潛力,可以在軍事上與美國競爭,并將能夠逐步抵消美國傳統軍事優勢的破壞性軍事技術投入戰場。”
中國的近期重點是準備應付臺灣海峽的緊急情況,包括美國干預的可能性。這一重點看來是其現代化計劃的一個重要的推動因素。然而,對中國軍事采購和戰略思維的分析結果表明,北京還正在生成應付其它地區緊急情況,譬如資源或領土爭端所引發的沖突的能力。
近年來,中國軍事改造的速度已經加快,范圍已經擴大,其刺激因素是中國國內的國防和科技產業中的仍然很高的投資率、外國先進武器的采購,以及軍隊的影響深遠的改革。中國軍隊不斷增強的軍事實力在改變東亞的軍事力量對比方面是一個主要因素;中國戰略實力的提高產生著遠遠超越亞太地區范圍的深遠影響。
中國的戰略力量現代化正在使戰略打擊能力得到增強。證明這一點的是2006年形成初步威脅能力(initial threat availability)的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中國的太空對抗計劃——突出的實例是2007年1月份成功地試驗了一件直接起飛的反衛星武器——對人類的宇航構成危險,并危及所有宇航國家的寶貴資產。中國繼續制訂區域封鎖(area denial)和反接近(anti-access)戰略,從而擴大了現代戰場傳統的陸地、空中和海洋方面,把太空和網絡空間也包括在內。
對于支撐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動機、決策和關鍵能力,外界的了解很有限。中國領導人尚未充分解釋解放軍軍事實力不斷提高的目的或要求達到的最終狀態。中國在某些領域中的行動看來與其宣稱的政策越來越不一致。中國實際的國防開支仍然大大高于官方披露的數字。中國軍事領域中的這種缺乏透明度的狀況將自然地和可以理解地促成國際上做出防范不明情況的反應。
第一章
重要的事態發展
“中國與世界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2006年中國的國防》
中國在過去一年里的幾項重大的事態發展與國會在2000財政年度的國防授權法案第1202條款(公法106-65)中提出的問題有關。
中國的大戰略、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方面的事態發展:
·北京于12月份發表了其自1998年以來的第五篇國防白皮書《2006年中國的國防》,以闡述中國的安全觀點、國防政策及其現代化計劃的目標。作為宣示性政策,這份文件反映了透明度有所改善,但卻沒有充分論及中國軍隊的構成或者中國軍事發展的目的和要求達到的最終狀態。
·北京于10月份發表了《2006年中國的航天》——這個報告的上一版于2000年發表。這份文件回顧了中國航天計劃的歷史,為今后的發展提供了道路圖。該文件還討論了中國在航天方面與各個伙伴國之間的合作。它在中國的航天計劃和太空對抗活動的軍事用途問題上保持沉默。
·2007年1月,中國瞄準自己的一顆氣象衛星試驗了一枚垂直發射的反衛星導彈,從而顯示出中國攻擊在地球低軌道上運行的衛星的能力。這次試驗危及所有航天國家的太空資產,對人類的航天活動構成了危險,因為它造成了空前大量的太空垃圾。
·2006年的證據表明,中國修改了1993年的《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這是人民解放軍的軍事戰略和軍隊發展的指導性文件。該指導方針的具體內容不得而知。
·在3月份在北京的會晤期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2006年為“俄羅斯年”。這是兩位領導人在不到12個月的時間里的第5次會晤。在2005年的 聯合軍事演習基礎上,兩位領導人同意加強軍事交流,于2007年舉行8項軍事合作活動。
·2006年中國簽訂的新的能源合同呈現出最大幅度的年度增加,包括與沙特阿拉伯和幾個非洲國家簽訂的新的協定,從而反映出對能源和資源需要的關注。2006年中國拉攏非洲國家的高潮,是11月份在北京舉行的有來自53個非洲國家當中的48個國家的國家元首和代表出席的首腦會議。
·2006年3月,中國正式啟動了第11個5年計劃(2006-2010),包括大規模地號召,到2010年把單位GDP的能源消耗量減少20%、到2010年使中國的GDP比2000年的水平翻一番,以及到2020年達到GDP總額4萬億美元。這項計劃強調協調一致的發展和加強內陸農村地區的投資與城市化,以解決收入差距和社會動亂問題。
·據世界銀行說,2006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大經濟體。按照世界銀行的“阿特拉斯”模型所衡量的國民生產計算,中國經濟以0.004%之差超過了英國。
·官方的報告稱,2006年,“群體性事件”的數量減少了22%。盡管如此,矛頭主要指向地方上的政策和官員的這些事件反映出,在財產權和被迫拆遷、勞工權利、養老金、污染、腐敗和警察的粗暴態度等問題上,民眾仍然對官員的行為不滿。
與中國的亞太地區戰略相關的事態發展
·中國對朝鮮7月份在日本海上空發射彈道導彈及其10月份的核試驗做出了反應:它投票支持了聯合國安理會第1695號和第1718號決議,并繼續努力利用外交手段,具體而言就是中國主辦的六方會談來解決朝鮮的核計劃問題。參加會談的除中國外,還有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和朝鮮。會談于2007年2月就實施2005年9月發表的朝鮮半島非核化聯合聲明的最初步驟問題達成協議。
·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11月份對中國的訪問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緩和了東京和北京之間的緊張關系。然而,仍然存在的摩擦來源包括東中國海的領土爭端、尖閣列島/釣魚島爭端和中國試圖阻止日本實現其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席位的訴求等問題。
·2006年10月,人民解放軍海軍的一艘“宋”級柴電動力潛艇在日本附近海域距離美國航母小鷹號很近的地方鉆出水面。這起事件表明,美國加強美中兩國在相距很近的地方活動的海空部隊安全的努力是重要的。2006年,這些努力帶來了與解放軍聯合舉行的一場分為兩個階段的雙邊搜救演習(一個階段在美國近海進行,另一階段在中國近海。)。
·2006年,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各伙伴國聯合進行了兩次反恐演習,并于6月份在上海舉行了上合組織成立5周年紀念活動。
·中國正在加強自己在亞太經合組織、東盟和東盟地區論壇中的作用。美國鼓勵參與的這種增加,并與中國合作,共同主持了有關防止核擴散問題的一次東盟地區論壇研討會。2006年10月的東盟峰會期間,中國總理溫家寶建議中國和東盟擴大安全和防務方面的合作。
·2006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進行了10年來中國國家元首對印度的首次訪問,從而表明,中國重視改善與印度的關系,同時還要維護與巴基斯坦的戰略關系。
中國軍事力量方面的事態發展
中國正在尋求實現對其軍隊的長期和全面的改造,以提高其力量投射、反接近和區域封鎖能力。與在近期內注重臺海進攻性應急預案相一致,中國在與臺灣隔岸相望的軍區部署了最先進的系統。
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 中國正在開發和試驗進攻性導彈,組建新的導彈部隊,對導彈系統進行質量升級,并開發對抗彈道導彈防御力量的方法。
·到2006年10月,中國已經把大約900枚具有機動能力的CSS-6和CSS-7短程導彈部署在臺灣對岸的軍營之中,導彈增加的速度為每年100多枚。這些導彈的較新版本的射程和命中精度得到了提高。
·中國正在通過增添生還能力更強的系統來實現其射程較遠的彈道導彈力量的現代化。具有公路機動能力的、使用固體推進劑的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于2006年形成初步威脅能力,并很可能會在近期內形成作戰狀態,如果它尚未做到這一點的話。一種射程較遠的改進型號——東風-31A——預計將于2007年形成初步作戰能力(IOC)。中國還正在研發從潛艇發射的新型彈道導彈JL-2(IOC 2007-2010),用于部署在正在開發的一種新型“晉”級(094型)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上。
·中國繼續探索利用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執行反接近任務,包括反航母和陸地攻擊,并正在開發偵察與通信系統,以改善指揮、控制和瞄準。
海軍力量。 中國海軍包括72艘主要戰艦、大約58艘攻擊潛艇、大約50艘中型和重型兩棲運輸船只和大約41艘海岸導彈巡邏艇。
·2006年年底,中國獲得了兩艘俄羅斯制造的“現代”II型導彈驅逐艦。這些導彈驅逐艦裝備著反艦巡航導彈和廣域防空系統。其特點是,質量要比中國早些時候從俄羅斯采購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有所提高。
利用“晉”級(094型)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和2005年開始海上試驗的“商”級(093型)核動力攻擊潛艇,中國正在建造和試驗第二代核潛艇。
·中國從俄羅斯提貨,獲得了兩艘“基洛”級潛艇,從而完全履行了2002年簽訂的購買8艘潛艇的一項合同。中國投入使用的“基洛”級潛艇有12艘,其中最新的裝備著超音速的SS-N-27B反艦巡航導彈和線導及尾流自導魚雷。
·解放軍海軍最新的戰艦“旅洲”級(051C型)導彈驅逐艦為對空作戰而設計。它將裝備俄羅斯制造的SA-N-20艦對空導彈系統。該系統由“墓碑”相控陣雷達控制。SA-N-20使解放軍目前的海軍防空系統的射程增大了一倍多,從而標志著中國艦載防空能力的重大改善。
·“旅洲”級導彈驅逐艦是對“旅洋”I型(052B型)和“旅洋”II型(052C型)導彈驅逐艦的持續不斷的開發的補充。“旅洋”I型裝備著俄制SA-N-7B“灰熊”艦對空導彈和YJ-83反艦巡航導彈。“旅洋”II型裝備著一個基于國產HHQ-9艦對空導彈的防空系統。
·2006年,中國開始生產其第一艘導彈護衛艦“江凱”II型(054A型)。“江凱”II型將裝備中程HHQ-16——目前正在開發的一種垂直發射的海軍艦對空導彈。
·在2006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國軍方和文職官員聲稱中國想要建造一艘航空母艦。
空中力量。中國擁有700多架 作戰飛機部署在臺灣的一個不加油的作戰航程內,并擁有可以使這一飛機數量大大增加的機場能力。人民解放軍兵力結構所包括的許多飛機都是比較陳舊的機型的改進型(例如經過重新設計的、航程得到延長的B-6轟炸機)。然而,比較新的飛機在其武庫中所占的百分比不斷增大。
·人民解放軍空軍正在把F-10多用途戰斗機部署在作戰部隊之中。F-10是第四代飛機,將成為今后幾十年中中國首選的飛機。
·根據在最初生產的一批蘇-27SK(F-11)飛機之后與俄羅斯簽訂的一項聯合生產許可合同,中國正在生產多用途蘇-27SMK/“側衛”(F-11A)戰斗機。中國所使用的多用途蘇-30MKK/“側衛”戰斗轟炸機及其海軍型號蘇-30MK2飛機不斷增多。
·中國的飛機所裝備的空對空和空對地導彈、衛星和激光制導的精確導向武器和巡航導彈的先進陣列不斷擴大。
·中國的第一種國產的攻擊直升機Z-10即將試飛。Z-10將裝備“紅箭”8E反坦克導彈,從而使其作戰性能相當于歐洲直升機公司制造的“虎”直升機,但卻比AH-64“阿帕奇”直升機遜色。
·對FB-7戰斗機計劃的改進將使這種比較陳舊的飛機能夠執行夜間海上打擊行動和利用Kh-31P(AS-17)抗輻射導彈和KAB-500激光制導武器等經過改進的武器。
防空。在今后幾年里,中國將獲得第一個營的俄制S-300PMU-2地對空導彈系統。S-300PMU-2的攔截射程據說為200公里。它提供了針對戰術彈道導彈的更大殺傷力和更加有效的電子對抗措施。中國還正在開發國產的HQ-9防空導彈系統——射程為150公里的一種基于相陣列雷達的地對空導彈。如前所述,這種導彈的一種海軍型號(HHQ-9)將部署在“旅洋”II型導彈驅逐艦上,一種垂直發射的海軍艦對空導彈(HHQ-16)將部署在“江凱”II型導彈護衛艦上。
地面力量。 中國擁有大約140萬地面部隊兵員,其中40萬人左右部署在臺灣對面的3個軍區。中國一直在利用坦克、裝甲運兵車和新的火炮對這些部隊進行改進。2006年4月,中國將首批新式第三代主戰坦克ZTZ-99提供給北京軍區和沈陽軍區的部隊。
兩棲力量。 解放軍部署了一種新式兩棲突擊車,并開發了對現有車輛的一系列改進,包括漂浮箱和外置引擎。其比較新式的兩棲車輛在汪洋大海上使用的穩定性和性能有所改善。兩棲訓練的增加,包括一年內的若干次演習,正在使中國兩棲力量的能力得到加強。
中國軍事學說的發展
·中國繼續重視在“信息化”條件下作戰的能力,注重一體化聯合作戰、聯合后勤系統和遠程機動能力。
·2006年6月,解放軍頒布了新的指針,以加強實戰訓練和在演習中更多地使用模擬器與假想敵。
·2006年12月,解放軍第二炮兵、海軍、空軍和地面部隊指揮學院的領導人簽訂了一項合作教育協議,從而為聯合職業軍事教育鋪平了道路。
·2006年12月,國防動員委員會頒布《全民國防教育大綱》,以實現中國各地國防教育的標準化。這種教育的目標包括“喚起愛國主義……提高公民的國防責任意識。”
關于臺灣威懾力量所面臨的挑戰的評估
2006年臺灣海峽地區沒有發生武裝事件,大局仍然是穩定的,就像2005年的絕大部分時間的情況一樣。對于臺灣總統陳水扁于2006年年初決定取消“國統會”和“國統綱領”,北京做出了負責任的反應。然而,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及其在臺灣對岸部署先進的軍事力量的活動并沒有減緩,力量的對比繼續朝著有利于大陸的方向轉變。此外,由于臺灣為計劃于2008年3月舉行的下一屆總統選舉做準備,緊張局勢還可能加劇。
·臺灣看來正在扭轉防務開支不斷減少的趨勢。2005年,臺灣領導人宣布了到2008年把防務開支上調到占GDP3%的計劃。2006年這一數字約占GDP的2.4%。2007年的防務預算撥款申請達到占GDP2.8%的水平,計劃中的2007年補充性預算申請預計將使這一數字增加到2.85%。
·臺灣放棄了利用一項特別預算來采購美國2001年批準出售的主要防務系統的策略。它而是將設法在正規防務預算和補充預算范圍內為這些項目撥款。然而,臺灣的立法院尚未通過這些撥款法案。
·依據《與臺灣關系法》(公法96-8 (1979))的各項條款,美國繼續提供防務用品、服務和訓練方面的援助,以使臺灣能夠保持充分的自衛能力。2006年9月,臺灣對4艘“基德”級導彈驅逐艦當中的最后兩艘進行了提貨。
第二章
認識中國的戰略
“冷靜觀察,站穩腳跟,沉著應付,韜光養晦,善于守拙,絕不當頭。”——鄧小平的24字戰略
概述
中國領導人并沒有明確提供一項勾勒出戰略目標及其實現手段的總的“大戰略”。這種含糊其辭可能反映了隱藏戰略計劃的故意做法,以及中國領導人自己在長期目標和戰略問題上的不確定性、分歧和辯論。盡管如此,根據戰略傳統、歷史格局、聲明和官方文件、對某些軍事實力的注重和最近的外交努力,還是有可能就中國的“大戰略”做出一定概述的。
具有中國特色的戰略
處于中國總戰略核心的是中國共產黨維持統治的愿望。對喪失政權的一種根深蒂固的恐懼影響著領導層的戰略觀點,驅動著其多項選擇。作為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失敗的替代,中共將自己的合法性建立在經濟業績和民族主義兩根支柱基礎上。其后果是,國內的經濟和社會困境可能會導致中國試圖鞏固對它的支持,通過刺激民族主義情緒,從而可能會使其在外交和安全事務方面的行為比我們在其它情況下可能預期的還要咄咄逼人。
中國領導人和戰略家很少利用西方式的“目的-途徑-手段”結構來探討戰略。他們而是從兩個核心概念角度來討論戰略:“綜合國力”和“力量的戰略架構”。這些概念影響著中國戰略計劃人員如何評估安全環境、估計中國在世界上的相對地位,并做出調整,以便把地緣政治方面的主流趨勢考慮在內。
綜合國力。 中國的戰略計劃人員利用綜合國力分數來評估中國相對于其它國家的地位。這種評分所依據的是對領土、自然資源、經濟繁榮、外交影響力、國際聲望、國內凝聚力、軍事實力和文化影響力的質量和數量上的衡量標準。中國主要的非軍方和軍方的腦庫采用了有關綜合國力的稍微不同的標準。例如,200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份報告運用經濟、軍事和外交的計算方法,認為中國在世界強國當中位居第六。
從80年代初以來,中國領導人一直認為,他們的國家發展戰略就是提高中國綜合國力的訴求。他們強調經濟增長和科學技術領域中的創新,認為這對加強綜合國力具有核心重要性。這項戰略的一項關鍵假設是,經濟繁榮和穩定將使中國獲得更大的國際影響力和發揮更大的外交作用,并使中國軍隊更加強有力和現代化。
官方的《解放軍報》2006年4月的一篇評論在一定程度上闡明了綜合國力、軍事現代化和中國的國際地位之間的關系。“隨著中國的綜合實力逐步增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是要努力建設一支與中國的地位相當和能夠勝任捍衛中國發展利益任務的軍隊,以使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鞏固。”
“力量的戰略架構。” “力量的戰略架構”或者“勢”大致可以理解為“力量的組合”,但西方沒有與之直接相當的詞。中國的戰略計劃人員對“力量的戰略架構”做出不斷的評估,以應付潛在的威脅(例如在臺灣問題上涉及美國的潛在威脅)并抓住有可能促成國家戰略調整的機遇( 例如蘇聯的解體)。
中國領導人說,21世紀最初的幾十年是一個“20年的機遇期”,就是說,地區和國際條件總的來說將是和平和有利于經濟、外交與軍事發展的,因而有利于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崛起。與這一概念密切相關的是“和平發展”的活動,以減輕外國對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及其全球計劃的擔憂,通過宣稱,中國的崛起將是和平的,沖突并不一定是一個新的強國出現的必然結果。
穩定、主權和戰略
維持中共的永久統治影響著北京對中國國內政局和國際環境的看法。政權的生存同樣影響著黨的領導人如何看待中國周邊地區——例如朝鮮和中亞等——的不穩定。這種動蕩的局勢可能會升級或外溢到中國境內。對維持合法地位的關注還影響到北京如何處理中國的陸地和海洋領土要求的地位問題,因為對中國主權的任何挑戰都可能會削弱黨的實力和權威。
中國近年來已經解決了與許多鄰國之間的領土爭端。然而,與日本在東中國海、與印度在兩國接壤的邊境地區,以及與東南亞各國在南中國海上的爭端卻依然存在。雖然中國試圖防止這些爭端破壞本地區關系,但是中國官員偶爾發表的講話卻突出表明了中國在這些方面的決心。例如,胡主席2006年10月對印度進行具有歷史意義的訪問前夕,中國大使孫玉璽對印度報界說:“你們所說的阿魯納恰爾邦全都是中國領土……我們對其全部提出領土要求——這就是我們的立場。”
均衡、立場和戰略
除了中國為維持本國邊境地區的穩定和提出領土要求所做的努力之外,北京還尋求推進自己在“更大范圍的周邊地區”,包括中亞和中東的戰略利益。這一重點背后的安全目標包括保持獲得資源和市場的機會,以及形成在本地區的勢力和影響力,以便在遠離中國邊境的地區抗衡其它強國,包括美國、日本和印度,并與之競爭。
類似地,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戰略尋求確保獲得資源和市場的機會,在聯合國等多邊機構中加強自己的影響,以及限制臺灣的外交空間。為了加強這些關系,中國強調其作為發展中國家領袖和能夠同情當地對全球化的影響所感到的不滿以及對“南北”差距不斷擴大的看法的國家的自詡地位。
資源需求和戰略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其對確保獲得市場和自然資源,尤其是金屬和礦物燃料機會的依賴正在對中國的戰略行為產生更加緊迫的影響。中國目前既不能保護自己的外來能源供應,也不能保護能源供應的通道,包括中國的原油進口當中的大約80%所途徑的馬六甲海峽——胡主席把這一弱點稱之為“馬六甲困境”。
雖然中國2/3左右的能源依靠煤炭,但其對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不斷增加。2003年,中國成為石油的全世界第二大消費國和第三大進口國。中國目前進口40%以上的石油(2005年大約每天250萬桶)。到2025年,這一數字可能會增加到80%(每天950萬桶—1500萬桶)。中國于2006年開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到2015年,北京計劃使儲備達到國際能源機構所規定的90天供應量的標準。但是,由于物流和運輸網絡很差,所以這一儲備仍然可能會被證明是不夠的。
核發電和天然氣占能源消費當中較小的、但卻不斷增加的份額。中國計劃到2010年把天然氣使用量從占總消費量的3%增加到8%。類似地,中國還計劃到2020年建造大約30個1000兆瓦的核電反應堆。
中國對外來能源進口的依賴在一些重要方面影響了其戰略和政策。它尋求與安哥拉、中亞、乍得、埃及、印尼、伊朗、尼日利亞、阿曼、俄羅斯、沙特阿拉伯、蘇丹和委內瑞拉簽訂長期的能源供應協議。中國利用經濟援助、外交上的好處,在一些情況下還有出售軍事技術來進行能源交易。此外,中國滿足自己能源需要的愿望導致其與在從人權、支持國際恐怖主義到擴大核武器等問題上無視國際規范的國家加強聯系。
在過去幾年里,中國還向橫跨重要的海上通道的國家提供經濟援助和軍事合作。對這些通道的擔憂還促使中國尋求獲得有助于其確保資源在國際航道上暢通無阻的航海能力。
影響中國戰略的其它因素
經濟改革。 經濟上的成功對于中國作為本地區和全球范圍的強國的出現具有核心重要性,并且為其軍隊實力的不斷增強奠定了基礎。然而,基本的結構性弱點卻威脅著經濟增長。人口方面的變化和社會動亂使已經很虛弱的社會福利體系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如果經濟出現挫折或者下滑,就可能會導致國內動亂,以致可能會更加依賴民族主義來保持民眾的支持。
政治改革。 在2005年10月發表的《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中,中國領導人重申了“人民民主專政”,并宣稱中國“反對無政府主義的‘大民主’”。然而,要求政治自由化的內部壓力依然存在。黨的領導人給持不同政見者定罪,對媒體和互聯網實施審查,鎮壓獨立工會,壓制藏族和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騷擾該政權所不承認的宗教團體和教會。中共對中國境內的任何未經許可的組織持警惕態度,即使其并非屬于政治性,因為它擔心這些組織可能會為有組織的反對派提供便利。
非傳統的安全挑戰。 非傳統的安全挑戰,譬如流行病(例如艾滋病和禽流感等)、系統性的腐敗(據中國官方報紙說,僅2006年頭8個月,就有17500名以上的政府官員由于貪污腐敗而受到起訴)、國際犯罪和販毒,以及環境問題(例如污染、缺水和可再生資源的消耗殆盡)都可能會使中國的國內動亂加劇,并構成本地區局勢緊張和動蕩的根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