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火神山雷神山兩所醫院的建設過程,被國內眾多媒體稱贊為“中國速度”“建設奇跡”,3萬多管理和作業人員,一億多網民“云監工”,僅僅十余個晝夜,兩家全功能呼吸系統傳染病專科醫院相繼投入使用,很大程度緩解了武漢地區床位緊張而難以收治感染者的局面。
1月23日—2月2日
10天10夜
火神山醫院建設完成交付
1月25日—2月5日
經過持續建設
雷神山醫院具備交付條件
毫無疑問,在這一宏大工程的背后,那些不知其名的一線建設者們,和各地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一樣,都理應成為抗擊疫情的功臣,他們也是危機下的逆行者。
但近日,在武漢疫情得到緩解之時,那些建設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工人卻陷入了某種窘境。3月18日,《財經》雜志一篇題為《火神山工人想回家:至少9人確診,生計暫難為繼》的報道引發輿論關注。據報道,火神山、雷神山交付使用后,相繼撤離的一些工人在當地集中隔離,截至3月14日,最后的377名工人都已隔離滿14天。但他們既未接到可以返鄉的通知,也不能離開隔離點,隔離結束后將面臨失去收入的困境(隔離期內可獲補助約5000元/人),隔離期滿后補助不再發放,現在一天的住宿費加上伙食費,至少要花掉120元錢;同時他們也不能被視作“滯留人員”,享受不到300元/天的專門補助。經過多天協調后,3月20日晚,武漢城鄉建設官方微信發布通報稱,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滯漢參建工人將陸續返鄉返崗。
而與務工人員艱難返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3月19日,第一批41支援助湖北的醫療隊踏上了返程,武漢人民熱情歡送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回到家鄉后,還有省領導以多種方式歡迎白衣戰士,褒揚他們這一個多月來的艱苦作戰。
同為抗疫英雄,同樣是前往疫區支援的逆行者,受到的待遇卻天差地別,不免讓人寒心。與此同時,微博上爆料出的另一則消息同樣讓人憤懣。
截止3月10日,武漢市內的方艙醫院已經全部休艙,在正式休艙后,要進行最后的清潔和消毒,這個收尾工作不是由醫護人員進行的,而是外包給了武漢的環衛工人。據微博網友爆料,環衛工人每日的工資是一天500,但是最后到手卻成了一天150。
這兩則報道,一則官方已發布公告,而另一則到現在還沒有聽到后續解決的消息,微博上的有關言論卻已經都被404了,甚至發布該消息的博主都被某些人針對了。國內疫情如今已經得到了基本的緩解,但這期間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不應隨著疫情的消退而被再次掩蓋。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早在2月18日,就有報道稱火神山工人工資被拖欠。
還有此前《南風窗》的報道。
再如最近兩天的武漢保安勞務糾紛問題。
除了這些報道之外,是否還有更多沒有被報道出來的,我們不知道。但是大家應該都熟悉此前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的問題。事實上這些問題背后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屬于外包人員。
所謂外包,百科給的解釋過于術語化,令人費解,按照筆者的理解,外包簡單說就是企業或單位把一部分業務承包給第三方(多為另一家公司),這個第三方負責派遣人員為外包方(即原企業或單位)工作,被派遣人員的勞動關系、工資派發都由第三方公司負責,原企業或單位只與第三方公司進行對接。
勞務外包制度最直接的作用,就是為了節省成本。如今不止一般企業會發展外包業務,就連政府部門如今也在大力發展外包,政府通常會把機關的后勤性服務、行政工作相關的技術服務、為企業、市民、各類市場組織和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性服務等通過外包的形式,承包給有關市場主體(即外包公司),并根據其提供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評估后為其支付服務費用。筆者所在縣的這一發展傾向就很明顯,比如會把城市環衛等業務承包給第三方公司,以減少政府財政支出。上文報道中的武漢環衛工人問題,應該也是類似的,這其實也就是民間俗稱的“甩包袱”。
在這一制度下,企業或單位的成本降低了,自然也就會導致在這一制度下的外包人員的待遇大打折扣。知乎上“外包員工和正式員工真的差別很大嗎?”這一提問下有回答簡單說明了這一問題。
外包員工與正式工之間的差別比較大。具體表現如下:
1、同工不同酬,這是最為詬病的一點,但這并不是最嚴重的。同樣都是助理,底薪也就幾百塊的差別。但是在社保公積金方面的差距,就會比較明顯。很多公司正式工都會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前12個月平均收入”的標準作為繳納基數,甚至還會有補充公積金;但是對于第三方員工而言,基數按照最低,補充公積金更是奢望。
2、獎金差別。這一點的差距比較大。以我司為例,外包員工(俗稱第三方員工)年終獎就是年底固定2個月,如果部門領導比較認可,可能會多爭取一些,但不會超過4個月;而正式員工年終獎最差也有6個月。
3、福利待遇。這一點的差距也比較明顯。各種節假日福利,正式員工自不必說,而外包員工純粹看預算和領導的關愛程度。如果遇到比較好的領導,即使公司沒有預算,也會自掏腰包給外包員工節日福利;但這畢竟是少數。從公司制度上并沒有保障。此外,比如年度體檢、車貼、通訊補貼等,外包員工即使有,標準也不可與正式工待遇相提并論。
4、晉升發展。對于外包員工來講,這一點的差距也比較大。我了解的幾個地產公司,外包員工晉升機會非常小,至少比正式工慢一拍。畢竟晉升意味著調薪成本。
5、勞動權益。以上四條都屬于寬泛的勞動權益,但這里特指的是被裁員的概率。每當行業形勢和公司業績不好,外包員工都是首當其沖被裁員的對象。
6、各種參會資格。參與年會對于外包員工來說比彩票中獎都難;即使是部門全員會,很多缺乏同理心的管理者也不會邀請外包員工。
正因為外包員工與正式工待遇的巨大差別,所以大部分外包員工的融入感肯定不強,總覺得自己是二等員工,比正式工低人一等。所以一個公司大部分外包員工會抱團,一起吃飯、上下班。反而進一步強化了自我的身份認同。
其實這一回答所反映的還算是外包條件相對較好的環境下的狀況,就現實而言,很多農民工群體的處境通常更加悲慘。以典型的建筑行業為例,這一制度通常被稱為人們所熟知的“包工制”,而這一行業的一個突出特征是,在包工制的基礎上往往會出現“層層分包”的現象(如房地產行業在拿地后,開發商會找建筑公司,建筑公司會找勞務公司,勞務公司再找大工頭,大工頭再找小工頭,小工頭再找一線工人……)。通過這一形式,資本將工人化整為零從而以便于管理,同時強化了資本的剝削,“層層分包的用工體制下,一個工程被層層分包,大小老板都想從中分一杯羹,而工人處在利益鏈條最低端,忍受最強烈的壓迫。”
又由于建筑行業的工程款項往往不是一次性給完的,通常是完成整個工程后,才會補發全部工資(在此之前都會由中間人先墊付一部分工人在做工期間的基本生活成本,而最底層的工人事實上完成的整個工程絕大多數的勞動墊付),這也是前幾年建筑工人待遇惡劣并普遍被欠薪的一個主要原因。當時有學者驚訝地發現,這些建筑工人“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勞動強度大,吃住條件差,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們竟然不能按月拿到工資,甚至辛辛苦苦一年下來連工資都拿不到”。
上文中的火神山工人、環衛工人以及保安都有類似的狀況。如中建三局把勞務費發給直接對接的勞務公司或班組,再由他們向下分發給一線工人,于是就出現了拖欠工資、中間人抽成的現象,這個“中間人”究竟有多少層,我們也難以得知,但在舉國抗疫的關頭,全國人民的關注下都能出現這些狀況,足以說明這一問題的嚴重性。而在抗疫以外的日常工程中,這一現象又不知該嚴重到何種程度?
在這次疫情中,一線建筑工人是作出了巨大犧牲的,他們晝夜奮戰建設“戰地醫院”,最緊張的時期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幾乎每天都吃泡面,曾為了吃到一點熱飯菜而冒風險翻墻出去等志愿者送餐。在2月4日火神山醫院收治第一批病人后,現場仍然在繼續施工;2月15日,武漢下大雨,火神山醫院的個別區域,包括病區,出現了天花板漏水的情況,也需要半夜緊急組織工人進去維修。這都是有被感染風險的,他們很多人都“做好了被感染的心里準備”。環衛工人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的工作本來就是每天上班,全年無休,疫情爆發后,全市3.6萬名環衛工人始終戰斗在一線,執行城市公共場所消毒和垃圾收運處置任務,他們始終與醫院、街道、公共廁所、居民區以及醫療廢物等打交道,因而他們的感染風險非常大,據統計,被感染新冠肺炎的一線環衛工人有57人,其中一人不幸去世。再加之這些一線工人的防護用具及措施都遠不及一線醫護人員,因而他們所承擔的風險以及所作出的犧牲都絕不比前線的醫護人員少。
圖:火神山建設工人席地休息,爭分奪秒工作
經過兩個月的舉國抗疫,國內疫情已經得到了明顯的好轉,援鄂醫護人員返程、方艙醫院休艙、武漢新增確診人數歸零……這種種的跡象都說明我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在這一偉大功績的背后,那些被贊歌掩蓋的“黑暗”同樣需要關注和解決,畢竟任何光鮮的臺面背后,都離不開無數默默付出人員的努力。而被許多人稱之為“勞務外包人員”的他們,就是這一群體的最典型代表,他們是舉國抗議的幕后英雄,不應該被區別對待,更不應該被拋棄。
從來就沒有什么“中國奇跡”、也沒有什么“基建狂魔”,都是血肉之軀用生命筑成的堡壘。沒有這些一線工人,整個抗疫大廈都將成為沒有根基的空中樓閣。一位環衛工人在采訪中這樣說道,“我知道,跟那些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比起來,我們很渺小,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但戰士要上戰場打仗,沒有槍,‘裸奔’怎么行呢?”
我想我們如今應該也可以說一句:你們和醫護人員一樣,作為勞動者,都是真正的英雄。
參考文章:
《財經》雜志:《火神山工人想回家:至少9人確診,生計暫難為繼》
南風窗:《人在囧途之修火神山的農民工》
騰訊網:《武漢一線環衛工人:每天都在直面危險,防護不足,請關注一下我們》
郭宇寬:《“包工隊”模式再認識:合約性質、 制度約束及其利益相關者》
知乎用戶:“外包員工和正式員工真的差別很大嗎?”提問回答
百科詞條:“外包”、“政府外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