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語:
中國民辦教師歷史悠久,業績輝弘,在中國教育歷史上占有光輝篇章。在長達半個多世紀中,為了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廣大民辦教師安貧樂教,從事著辛苦繁重的教育工作,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壯年乃至一生。
民辦教師是中國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世界其他國家沒有的一個特殊群體,他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
深諳中國歷史的毛主席曾經說過:“不但要懂得中國的今天,還要懂得中國的昨天和前天。”要“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行,即找出周圍不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¹
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民辦教師這個群體,我們查找了一些歷史資料。由于我國分為兩個階段,計劃經濟時代和市場經濟時代,所以民辦教師也打上了兩個不同時代的烙印,既“計劃內民辦教師”和“計劃外民辦教師。”
我們這篇主要講的就是“計劃內民辦教師”。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他們是如何在改革開放后淪為老無所養的一個廣大群體;從他們身上,反映的不單單是教師這個群體,而是整個制度的改變,是勞動人民重新淪為奴隸的縮影。
優秀教師為何“老無所依”(上):計劃內民辦教師
壹 民辦教師的序幕
關于中國民辦教師,一位日本學者這樣說道:“新中國根據‘以民教民’這樣的從解放前傳下來的革命傳統,開始招聘民辦教師。從此,民辦教師迅速增加,1957年民辦教師只是教師總數的7.5%,而在1958年達到了24.6%······不管在多么偏遠的山村都有學校和教師。這為掃盲教育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這位日本學者說的沒錯,“以民教民”是在解放前傳下來的。
一:土地革命時期
還在土地革命時期(既十年內戰,1927-1937年),中國共產黨就非常重視蘇區教育的發展:“蘇維埃文化教育的總方針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產主義精神來教育廣大的勞苦民眾,在于使文化教育為革命戰爭與階級斗爭服務,在于使教育與勞動聯系起來,在于使廣大中國民眾都成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蘇維埃文化建設的中心任務是什么?是厲行全部的義務教育,是發展廣泛的社會教育,是努力掃除文盲,是創造大批領導斗爭的高級干部。”²
大力發展蘇區教育,這既是革命的需要,也是為了從真正意義上解放農民,讓農民獲得知識以擺脫愚昧和貧困。為了實現上述蘇維埃文化教育的總方針,蘇區政府在極端殘酷的戰爭環境里,發動群眾辦學,廣開師資來源,以保證教育發展。
在當時,文化教育運動得到了群眾的熱烈擁護,群眾自己出錢出力來辦學,這是蘇區教育的一大特色。當然,效果也是很明顯的。
“根據江西、福建、粵贛三省的統計,在二千九百三十二個鄉中,有列寧小學有三千〇五十二所,學生八萬九千七百一個人,有補習夜校六千四百六十二所,學生九萬四千五百十七人,有識字組(此項只算到江西、粵贛兩省,福建未算)三萬二千三百八十八組,組員十五萬五千三百七十一人,有俱樂部一千六百五十六個,工作員四萬九千六百六十八人,這是中央蘇區的一部分的統計。
蘇區中許多地方,學齡兒童的多數是進入列寧小學校,例如興國學齡兒童總數二萬〇九百六十九人(內男一二〇七六,女八八九三),進入列寧小學的一萬二千八百〇六人(內男生八八二五,女生三九八一),失學的八千一百六十三人(內男三二五一,女四九一二),入學與失學的比例為百分之六十與四十,而在國民黨時代,入學兒童不到百分之十······”³
二:抗戰時期
抗戰開始后,為了及早奪取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急需提高民眾的知識和覺悟。但在戰爭的環境里,陜甘寧邊區和各抗日根據地經濟極度困難,師資嚴重匱乏。
為此,毛主席發出了號召:“廣泛發展民眾教育,組織各種補習學校、識字運動、戲劇運動、歌詠運動、體育運動,創辦敵前敵后各種地方通訊報紙,提高人民的民主文化與民族覺悟。一切這些,也必須拿政治上動員民辦與政府的法令相配合,主要的在于發動人民自己教育自己。”?
毛主席的號召得到了廣大的響應,但當時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不過很快就進行了調整。
陜甘寧邊區在1943年以前,教育工作重質而忽略了量,把一些學校合并,未注意到邊區是農村分散的環境,村與村之間相隔很遠,而每一村的人口也很少。這樣,不但不能使群眾普遍入學,反而加重了群眾的負擔,自然會引起群眾不滿,認為上學是一件苦事。
1943年后,邊區教育在總結以前工作經驗、教育的基礎上開始走向正確的道路,這就是:以考群眾辦教育的“民辦公助”辦學道路,既每村都有一個民辦的村學。到1944年,邊區的民辦公助小學就有三百多個了。
三: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各解放區民辦教育游離進一步的發展,教師從選聘到報酬的給付,其民辦的性質也越來越明顯。
自此,民辦小學的師資除一部分是由原公辦小學的教師轉化而來,大部分是農民群眾自己選拔的新教師。這些新教師大多是貧苦農民出身的知識分子和進步塾師。他們的文化、業務水平不高,但工作積極熱情,生活作風艱苦樸素能密切聯系群眾,很受群眾的歡迎。其具體過程是由校委會物色人選提名,經學生家長評議確定后,再報請區、縣政府審批委聘。這種教師任用的辦法的好處是可以密切聯系群眾,有利于解決辦學上的各種實際問題,特別是經費問題和教師生活問題。
現在來看,我們不得不感嘆當時人民群眾已經有著一定權力了,單單教師聘選,連家長都參與進來了。從教育方面,我們也看到了共產黨勝利的法寶——群眾路線。
四:總結
從土地革命、抗戰到解放戰爭時期,經過二十來年的探索和實踐,紅色區域逐漸走上“民辦公助”辦學道路。依靠群眾力量來推動教育事業,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這一教育路線,不僅對革命戰爭的勝利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更具有意義的是,為教育極其落后的中國找到了一條解決師資短缺、教育投入不足等問題的有效途徑。這可以看作是新中國建立后民辦教師隊伍出現的歷史序幕。
貳 計劃經濟內的民辦教師
1949年新中國誕生,為掃除“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國家鼎立發展教育,由于財力不足及其它因素子制約,國家采取了集體辦學、以民教民的“兩條腿走路”辦學方針。在開國大典的前一個月(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明確提出,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實行普及教育。”
雖然公立小學有了一定的發展,但限于國家貧窮,財力不足,還不能普遍地滿足廣大群眾的需求,特別是1951年土地改革后,農民群眾迫切要求送子女上學。于是,國家在積極創立公立小學的同時,沿襲革命年代紅色區域的辦學經驗,鼓勵和支持群眾辦學,為新生的共和國減輕經濟負擔。這樣,民辦學生、民辦教師應運而生,并隨著發展逐漸挑起農村教育和掃盲教育的大梁。
1952年至1957年,全國中學民辦教師約1.5萬人,小學民辦教師在7至15萬人之間浮動,最高也沒有超過中小學教師總數的7%。
1957年至1966年,短短幾年時間學齡年齡入學率就由1956年的41.7%飆升到80.3%,小學教師由188.4萬人增加為225.7萬,人民辦教師增加了12.5萬人。
1966年是那十年的開端,其在教育戰線上的反映就是,以階級斗爭的思維邏輯來管理教師隊伍,以革命群眾運動的方式來發展教育。
1968年11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山東省嘉祥縣馬集公社馬集小學教師侯振民(公社教育組長)、王慶余(公社教育組成員)的一封信。信中“建議所有(農村)公辦小學下放到大隊來辦,國家不再投資或少投資小學教育經費,教師國家不再發工資,改為大隊記功分,”“教師都回本大隊工作。”主要有以下五條:
1、從根本上改變了那種縣文教局領導中心校,中心校領導高完小,高完小領導各小學的修正主義教育路線,使小學直接在大隊黨支部的領導下進行工作。
2、有利于對知識分子的再教育。過去教員與社員之間有一條溝,總是格格不入的,這就是小知識分子存有資產階級思想的緣故,輕視貧下中農,不能很好地為貧下中農服務,貧下中農也就不愿意接近他們。如果小學由大隊來辦,教師再隊里是教員,又是社員,是毛澤東思想的宣傳隊,又是斗私批修的戰斗員,也能經常參加勞動,聯系群眾,既有利于知識分子的改造,對大隊工作也能起到些幫助作用。
3、真正落實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在農村,則應由工人階級的最可靠的同盟軍——貧下中農管理學校。”由于教育權奪回到貧下中農手中,學校是自己的學校,就能使小學教育工作不脫離政治,不脫離生產勞動,不脫離三大革命運動。教育工作就能與生產勞動、實際、群眾緊密地結合起來,培養出來的接班人,才是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4、教師都回本大隊工作,一些被清出去的地、富、反、壞、右分子就可回本大隊監督勞動改造。地富子女回本大隊教學,也便于受到群眾監督。
5、可以減輕國家負擔。現在大部分小學還是國家辦的,小學教師是一支龐大的隊伍,我們馬集公社是一個僅有21000多人口的小公社,有十四處公辦小學,其中五處高完小,共有教職員51人,每年國家要負擔工資20000多元,修建非3000多元,吃商品糧9792公斤。如果大隊辦,國家就可減輕23000元和9792公斤糧食的負擔,就可以利用這些錢糧支援工業、農業生產,支援國防建設。”
這就是著名的“侯王建議”。
很快,“侯王建議”引起了國家辦學體制的調整,將大批公辦學校改為民辦,大批農村公辦小學教師被下放回原籍,改拿工資為記工分,本人及其子女被轉為農村戶口。
這個建議的特點首先就是將公辦小學下放到大隊,打破了特權階層對教育的壟斷,讓工農子女和官僚階層的子女可以享受同等的教學水平。
其次是讓群眾監督進行監督,對知識分子的改造起到很大作用。
由于國家的推動,民辦教師成幾何倍數發展。在1977年,我國小學民辦教師總數量達到了歷史頂峰,達到491萬,占中小學教師總數的52%。
叁 凄涼的后半生
30年的風風雨雨,30年的坎坎坷坷,幾百萬民辦教師用他們的辛勤書寫了共和國一個特別的時代。
他們樸實無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為我國農村教育事業、掃盲事業,農村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本來,民辦教師的養老是由國家負擔。改革開放后,由于社會性質的改變,國家不想擔負這個群體的養老,那么這批人該如何處理?
一:國家機器開動
為了不承擔計劃內民辦教師的養老責任,國家以民辦教師人數太多,不利于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為由,從1978年開始對民辦教師進行治理和整頓。
整頓方法就是“關、招、轉、辭、退”:從業務能力、專業知識程度等各方面對民辦教師進行考核,確定留用者的民辦教師資格;淘汰部分經培訓仍不合格的民辦教師(辭);關閉新增民辦教師的口子(關);將部分優秀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轉);把年輕的有培訓前途的民辦教師招收到師范學校學習(招);實行高退休民辦教師制度與退養政策等(退)。
簡單來說,就是以各種方法減少民辦教師的數量,我們拿“民轉公”來說。
1979年10月31日,國家作出決定將邊境136縣、市中小學民辦教師分兩批全部轉為公辦教師。雖然這兩批“民轉公”只是在局部區域內進行的,但它牽動了當時全國400多萬民辦教師的心。然而,當他們真正踏上“民轉公”的道路時,才發現這是一條“難以上青天”的渺茫之道。
“民轉公”給民辦教師們帶來的最大痛楚就是僧多粥少,面對幾百萬民辦教師大軍,每年轉正指標,幾乎都是百里挑一。有時還一停幾年。
由于僧多粥少,“民轉公”工作不得不設置層層關口進行篩選,有年齡限制,有考卷成績要求,還要交費。因此,能夠“民轉公”的只是極少數幸運者,對多數民辦教師來說,“民轉公”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夢。
可以看到,這是赤裸裸的欺騙和搶奪,本來就是由政府承擔對民辦教師的養老,他們利用國家機器劃個標準,將大部分民辦教師給劃出去,只承擔轉成了“公辦教師”的各項待遇。
國家的政策是強有力的。根據國家教委有關部門統計,從1978年到1993年,全國大約有94.1萬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總計減少民辦教師248.9萬名,既由1978年的464.5萬下降到1993年的215.5萬。這十五年是改革開放后對民辦教師的整頓時期。
二:由教師到撿破爛的身份轉變
79年以前,當時是農村的集體經濟制,實行分工,集體分糧,民辦教師沒有耕種矛盾。尤其是1967年至1977年那十年,民辦教師和公辦教師基本沒有差別。可是1979年以后,一切都變了: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了,工分沒人記了,口糧每人分了,收入也開始不穩定了。民辦教師有責任田,也要忙于種地,搞教學就很難集中精力了。
特別是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民辦教師的工資收入比例迅速下滑,平均不到公辦教師工資的三分之一,同工不同酬的負面效應愈加突出。而民辦教師亦教亦農的身份,使他們除了像公辦教師一樣經常因扣發集資、捐款拿不到全額工資外,還要像農民一樣交納各種附加費用,這無疑雪上加霜,民辦教師幾乎就要成了農村里的赤貧階層。更為甚之,這種“赤貧”的身價,又連鎖反映導致了世人對民辦教師的鄙視、乃至欺凌。所有這些,使農村基礎教育的矛盾一下子突現出來了,民辦教師隊伍的生存進入極其艱難的階段。
我們前面說過,有一種減少民辦教師的方式是辭退,而民辦教師平時把整個身心都撲在了教學上,不具備其它方面的特長,所以一旦被辭退,會給生活帶來極大的困難。
例如:遼寧省遼陽縣被辭退的一位民辦女教師,工齡十幾年,丈夫沒有穩定工作,加之上要養老,下要養小,全家人主要靠她微薄的工資來維持日子,生活十分艱辛。她在承擔著全家生活重擔的情況下,刻苦學習,努力工作,1991年取得了中師學歷,被評為小學一級教師職務,十幾年來,從教低年級到高年級,且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她想通過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績來擺脫困境。突然傳來被辭退的消息使她的希望破滅了,也使她的生活雪上加霜,難以為繼,只好靠撿破爛為生,后來又向他人高息借了幾百元錢和丈夫做起青菜生意。?
三:空蕩蕩的條文
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無孔不入,為了利益最大化,擁有特權的官僚越來越把目光盯向民辦教師的補助費,于是,民辦教師那僅有一點的微薄收入開始被名目繁多的集資、捐款、攤派等瓜分。這導致民代辦教師不僅工資很低,而且不享有福利待遇。
另外,隨著民辦教師逐漸到了退休年齡,民辦教師的養老、醫保、轉正等問題一直沒有落實。
雖然《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草案)的說明》明確規定:“特別對民辦教師,他們在比較艱苦的條件下堅持工作,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今后,無論在什么地方,在政治待遇和社會地位上,包括晉升職務、推選先進,對民辦教師和公辦教師一視同仁。”
但這只是個空蕩蕩的條文,沒有任何更加具體的指示,各部門完全可以通過踢皮球來擺脫民辦教師這群燙手山芋。
四:總結
說起民辦教師,我們就會想到民辦教師的孿生姐妹“赤腳醫生”,兩者都是發動群眾,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分別為我國的教育和醫療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樣,兩者也一樣的老無所養,以至于有教師為了生存靠撿破爛為生。
遼寧省的民辦女教師反映的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民辦教師這個群體的一種普遍現象;民辦教師這個群體也不是特殊情況,像國企下崗工人、赤腳醫生也和民辦教師的情況一樣,所有福利都給統治階級以各種形式收回,這是資本主義復辟的必然結果。
參考資料:
1:《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801頁
2:《毛澤東同志論教育工作》,第15頁
3:《毛澤東同志論教育工作》,第13、14頁
4:《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1937年7月23日)——毛澤東
5:《中國民辦教師現象透視》,第53頁——孟旭、馬書義
優秀教師為何“老無所依”(下):計劃外民辦教師
原編者語:
“教了一輩子書,退休后卻不是老師,沒有享受一個老師真實的退休待遇,老后連溫飽都成了問題。”這就是民辦教師的現實狀況。
前文已經講了“計劃內民辦教師”(點擊左上角的鏈接可以閱讀),這一篇主要是講“計劃外民辦教師”。在這里,我們看到的是供求規律在教育界再現,看到的是政府如何一步步蠶食“民辦教師”的權益的。
壹 計劃外民辦教師
上篇我們已經講了,1978年后,國家為了不承擔對計劃內民辦教師的養老,以民辦教師人數太多、不利于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為由,從1978年開始對民辦教師進行治理和整頓,到1993年整頓完成。
整頓是強有力的,這15年內計劃內民辦教師由1978年的464.5萬下降到1993年的215.5萬,總計減少民辦教師248.9萬名。
這樣做的后果使我國教育的舊問題再次出現,農村教育的發展與師資匱乏、教育投入不足之間的矛盾再次成為我國教育的主要矛盾。
這不是我們新中國初期的問題么?好不容易發動群眾自主辦學,經過三十年的艱苦奮斗才將這個矛盾得以解決。幾百萬民辦教師給削減掉,那我國的教育該怎么辦呢?
以前面對這個矛盾,我國采取的是以民教民、發動群眾來解決;改革開放后,我國采取的是招收臨時工,既代課教師,也就是計劃外民辦教師。
一:代課教師和原民辦教師的不同
代課教師與原民辦教師雖然都具有民辦性質,但二者的性質是根本不同的。
原民辦教師打上了那個時代的烙印,特點是集體辦學、以民教民;目的是使文化教育為階級斗爭服務,使教育與勞動聯系起來,讓廣大人民群眾獲得知識以擺脫愚昧和貧困,從而真正的當家做主。
代課教師的特點是廉價、臨時性。比如因為別的老師生病、休產假等,臨時找他們來代替上課,所以代課教師還說不上是職業化教師,他們不在教師正式編制之內。正因為代課教師是“臨時性”,不屬于國家正式教師編制,代課教師實行的待遇是“誰聘誰出酬金”,村聘村出錢,鄉聘鄉出錢,縣聘縣出錢,國家沒有統一的財政補貼,而且代課教師的工資普遍只有公辦教師的三分之一。
可見代課教師已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民辦教師,他們是教師隊伍中最邊緣化的人群。但是在現實中,代課教師慢慢的由“臨時性”變成了長期性。就他們在實際中發揮的作用來看,他們就是原來意義上的民辦教師。所以,人們通常又將二者稱為“計劃外民辦教師”和“計劃內民辦教師”。
二:代課教師的瘋狂發展
上個世紀80年代農村吸收新的民辦教師的門被關死之后,公辦教師又一時補充不到,鄉村只好聘用非計劃內民辦教師,即代課教師,來應對教育的發展。于是,在廣大農村特別是落后的鄉村,與民辦教師逐漸減少的同時,代課教師開始出現并發展壯大起來。
尤其是全面改革開放后,在利潤的刺激下,代課教師呈幾何倍數發展。1991年我國已經有59.6818萬民辦教師,1996年上升為91.8568萬,到1997年已經突破百萬大關,到達100.5490萬。
面對代課教師這類更廉價的勞動力,通過這些恐怖數據我們看到的是資本對剩余價值的瘋狂追求。連代表官方喉舌的報刊都不得不發聲制止了。
《人民教育》1996年第9期登載到:“最近,一些地方民辦教師來信反映,他們具有縣以上教育行政部門頒發的民辦教師資格任用證書的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多年的計劃內的合格民辦教師,在未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情況下,被鄉村隨意辭退,且鄉村將他們辭退后,又擅自任用了一批計劃外民辦教師。”
三:供求規律在教育業再現
我們知道商品經濟有一條規律,叫做供求規律,商品的供給和需求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比例關系,其基礎是生產某種商品的社會勞動量必須與社會對這種商品的需求量相適應。
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對這一商品的需求減少;供過于求,價格下跌,對這一商品的需求增加。
教育業私有化后,自然也不能擺脫這一規律。當教師靠出售自己的勞動力,成為一種商品出現在自由市場,他們的命運也就必然受這一規律左右。
改革開放后初期,計劃內民辦教師的門被關死,公辦教師又一時補充不到,教師急缺,代課教師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缺。同時,教育界進行了一次大改革,高考恢復后,師范學校也開始大力發展。
到1995年,全國高等師范學校、中等師范學校分別達到236所和897所。與1980年相比,高等師范學校在校生由33.8萬人增加到58.3萬人,中等師范學校在校生由48.2萬人增加到84.8萬人。從1980年到1995年,全國高等師范學校和中等師范學校共培養了551萬畢業生。
到1995年,計劃內民辦教師的差不多200萬加上代課教師的近100萬和師范畢業生的500多萬,師資力量已經達到800多萬了。這個時候,教師的數量出現了過剩。
面對教師過剩,國家使用了老套路。就像以計劃內民辦教師人數太多、不利于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為由,將一大批不能轉正的計劃內民辦教師劃出體制內,不承擔其養老結果。
現在,為了緩解教師這種供過于求的情況。1995年12月12日國務院令第188號正式發布,這就是教師資格條例,條例的第一條明確指出是“為了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候開始,教師必須獲得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才有從教的權力。
看到沒?理由何其像。用你的時候可不管素質不素質,當你成為負擔后,就以各種理由將你踢走。
條例雖然發布了,但是到1997年后才開始大力整治。自此,代課教師又呈幾何倍數下降,到2003年,代課教師已經由97年的100.5490萬下降到了54.2878萬。
貳 謝老師
隨著師范學校的發展,教育行業基本有著穩定的師源了,95年教師資格條例的確立也將一批為中國教育業發展做出貢獻的“低素質”人員(95年以前的代課教師)清理了。
這里再簡單說一下,教師資格條例的確立并不代表代課教師就不存在了。像大批公立學校,里面還是有著很多代課教師,這個教師資格證確立的目的只是為了緩解當時教師過剩的情況,提高代課教師的門檻——需要取得教師資格證。
也就是說,在公立學校代課和在私立學校任教的我們統稱為代課教師,既計劃外民辦教師,我們的謝老師就是代課教師大軍中的一員,而且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一位教師。
一:超長的工作量
1992年,謝老師懷著夢想來到深圳從事教育教學工作,1997年5月入戶深圳,2016年10月在深圳羅湖社保局辦理退休。
整整24年,謝老師在教師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默默地為深圳的教育事業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知識。
在一定程度上人們往往對教師職業存在誤解,以為教師工作量僅限于每周要上的幾節課工作特別輕松,實際上教師可能是晚上要工作到12點之后的比例最大的群體。
實際上,教師的工作量無法估計。完全無報酬的情況下,晚上回家加班、留單位加班、暑假的周末加班,國慶節只一天假,都是極普通的事。
我們拿謝老師的學校來說:
1、上課節數
謝老師學校的代課教師平均每周上課21~25節,這還只是上課節數,而備課,所花費時間平均為上課節數的四倍,新入行教師可能要高達十倍。
2、上課時長
老師白天上課時間是7:30至4:30分,但是4:30分學生放學后,老師還要繼續留在學校工作;晚上上課時間是17:00~21:00。平均下來,老師們每天在校時間長達14個鐘,工作時長達到12個鐘。
3、其他事情
為第二天上課做準備:備課 、寫教案、做課件、準備教學道具等;迎接各種評比、考核和檢查;勤雜事務和學?;顒右惨獏⒓?。尤其是在考試前后,老師流水批改試卷,一般工作到晚上11點以后。
二:最低的工資
代課教師雖然工作量很長,但工資一直很低。從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中,教育系統職工平均收入在國民經濟15個行業中排名一直在第10位和第13位之間徘徊,而且大部分年份較全國職工年平均收入低。
以上說的是整個教師隊伍,在這個低待遇的教師隊伍中,還包含著一個近乎“赤貧”的階層,這就是民辦教師(代課教師)。本來,對民辦教師待遇,國家有過明確規定,不能低于當地農民中等以上收入水平。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發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要》第45條明確要求:“各地要改進民辦教師工資管理體制和統籌辦法,增加民辦教師補助費,改善民辦教師待遇,逐步使民辦教師與公辦教師同工同酬。”然而,這只是一個響亮的口號,因為文件沒有更具體的規定,又如何落實呢?
我們拿深圳來說,深圳公辦學校在編教師月平均工資:16000元~20000元,另加獎金;而深圳私立學校教師月平均工資:3000~4000元,除了工資 沒有如何福利。
上面那條綱要出了25年,同工不同酬,增加民辦教師補助還只是一個口號而已。
三:老無所養
我們前面已經分析了,代課教師的工資普遍不高,不光如此,代課教師所承擔的工作業務比公辦教師更繁重。在教育界,代課教師詮釋了什么是“干最臟最累的活,拿最低的工資。”
也就是說,代課教師普遍沒有多少積蓄,他們的養老只能靠政府,而且政府必須承擔他們的養老。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
謝老師24年從教生涯退休金僅僅1392元,每月扣醫保163元,在深圳,這么點退休金簡直連乞丐都無法生存。為此,謝老師只能向政府職能部門反應,但是整整2年之久都沒有解決。相關負責人是這樣說道:這是深圳政府歷史遺留問題,因為在以前沒有社保政策,退休金是與社保年限掛鉤的。
可以看到,這只是個借口。把教師退休金與社保年限掛鉤顯然不合情理,自相矛盾的。難道,歷史遺留問題就不需要糾正、改正嗎?
而且《教師法》的不明確,也成了政府推諉、踢皮球的借口。比如:
《教師法》第三十條規定:“教師退休或退職后,享受國家規定的退休或退職待遇??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適當提高長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小學退教師的退休金比例??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適當提高長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小學退休教師的退休金比例。”
《教師法》第三十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改善國家補助、集體支付工資的教師同工同酬,具體辦法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規定。
但是,關于民辦學校:
《教師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社會力量所辦學校的教師的待遇,由舉辦者自行確定并予以保障。”
把民辦教師的待遇推給社會力量,這不是赤裸裸的逃避責任么?而且,深圳公、民辦教師工資待遇巨大落差,則更令人心酸、令人心寒、令人憤怒!面對著“老無所養,投訴無門”的情況,這進一步加深了民辦教師的不滿。要知道,深圳公辦在編教師退休金高達每個月1.8萬,深圳民辦教師退休金卻只有1392元,12倍巨差。
公民辦教師都是教書育人,都是為國家培養人才,學歷相同,資格證書相同,僅僅因為學校性質不同,養老金卻有12倍巨差。民辦教師本身就沒有多少積蓄,單靠微薄退休金生活,吃了上頓沒下頓,吃著今天愁明天,一直在溫飽線上掙扎,度日如年,難以煎熬。
連教師都成了赤貧階層,淪落到老無所養的地步,這不得不說是個極大的諷刺。
四:優秀教師
現在有一種普遍看法,認為公辦教師比較正規,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1996年9月9日,國家教委在全國開展了首屆“中華掃盲獎”的評選推薦活動。根據評選結果,國家教委決定授予10名個人“中華掃盲獎”特等獎;授予189名個人和98個農村中小學、農村成人學校等單位“中華掃盲獎”,并向獲獎個人、單位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
在獲得特等獎的10個人中,有3個人是管理人員,7人是教師,在這7名教師中民辦教師就占6名。
我們的謝老師也是獲得多次榮譽證書的一位優秀教師,連教育局都多次頒發獎狀承認她的貢獻。
可以看到,代課教師雖然生活艱辛,但并沒有影響他們對教育事業的摯愛,他們安貧樂教,不斷專研進取,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比公辦教師更出色的成績。
同樣,我們看到的是榮譽和待遇的嚴重不匹配,尤其是和公辦教師的差距更加讓我們感到不公。
叁 結尾
謝老師只是深圳諸多代課教師的一員,這里講講他們和大陸代課教師的不同。深圳的代課教師、民辦教師和內地其他地方的代課民辦教師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內地的代課老師很多是指在公辦學校暫時性的代課老師,是公辦學校暫時缺人,到外面請來臨時代課的。而深圳的代課老師是在公辦學校長期代課,甚至一代幾十年直到退休;
內地的民辦教師指的是沒有學歷,一般是高中畢業生,留在了公辦學校教書的,所以大都在農村地區。而深圳的民辦教師指的是在深圳的民辦學校即私立學校教書的教師,深圳的這批代課教師民辦教師都是正規大學畢業,有教師資格證書,有學歷有職稱,很多是高級職稱的,是十幾年前深圳的公辦民辦學校從內地招考進來的,都是通過學校自己的考試筆試面試和試講進了深圳的公民辦學校的,進了公辦學校的就叫“代課老師"或"臨聘老師",進了民辦學校的就是民辦教師了。
由于深圳的公民辦學校當時沒給這批老師買社保,后來雖然買了,但按最低標準買,所以等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錢很少,還有多種其他原因,如社保局對退休金的不合理的計算法等造成這批老師的退休金很少。
也就是說,內地大部分代課教師是95年頒布教師資格條例后以提高教師素質為由清理掉的對象。而深圳的代課教師則是有著教師證、高學歷的師范生,統稱民代辦。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他們有很多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老無所養。
從對計劃內民辦教師的清除,再到對低學歷的民辦教師清除,現在輪到了對師范生的清除。政府的邏輯只有一條:如何不承擔民辦教師的養老。
無論是計劃內民辦教師還是計劃外民辦教師,他們絕大多數幾十年默默地耕耘在基礎教育的園地上,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澆灌著一代又一代新人的成長,培養了無數人才。
我們強烈要求政府快速推進拉近公民辦教師退休金的差距,設定基本養老金參照各地區平均工資,比如:深圳社平均工資9309元/月,教齡50~100元/月,控高補低。公民辦退休金要和情和理,讓每個退休教師老有所養,能共享祖國溫暖的懷抱?! ?/p>
如果政府還是繼續踢皮球、互相推諉,這只能是加深雙方的矛盾。到時,民辦教師將聯合起來以自己的方式做出行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