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The Better India
2011年6月16日,聯合國全球勞工組織(ILO)以壓倒性贊成投票通過了《189號家政工人公約》,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項關于“實現家政工人體面勞動”的公約。對于世界各地的家政工人而言,這無疑是一項重要的成就:這項帶有法律效力的公約保障了她們的工作時間和產假等權益,也正式賦予了她們集體談判的權力。
看似弱勢的家政工人如何推動了這項國際公約的頒布?她們如何團結起來并組織了這次全球運動?為了解答上述問題,社會學家Jennifer Fish花了6年的時間跨越5大洲進行田野調查,寫下了《全球家政工人團結起來!一場爭取尊嚴和人權的全球運動》(Domestic Workers of the World Unite! A Global Movement for Dignity and Human Rights,2017)一書,向我們展現了家政工人團結行動背后的行動策略。
國際勞工組織估計,2013年全球有超過5.2千萬到1億的工人在提供家政服務。數據顯示,約83%的家政工位女性,17%是外國移民工人。與產業工人相比,她們通常處于勞動力市場更為邊緣的位置,大部分屬于非正規就業,基本的勞動權益都很難得到保障。此外,家政工人通常是分散在各個雇主的家中,通常彼此缺乏聯系,很難采取一致的集體行動,因此也常常被視為無法組織起來的群體。但事實上,恰恰是這群最“弱勢”的家政工人形成了全球性的團結行動,并最終取得了突破性的勝利。
Fish認為,家政工人取得成功的第一步是建立全球家政工人組織(International Domestic Workers Network, IDWN),為集體目標的形成提供了組織基礎。IDWN成立于2006年,是第一個家政工人的全球性組織,包括超過4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家政工人網絡。IDWN的出現使得各國的家政工人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更好地分享自身的經驗,建構全球性的工人身份認同,并形成統一的目標。在成立之初,IDWN的目標就是將家政工人的斗爭提上世界人權運動的議程,并為家政工作建立第一套全球通用的勞動保障標準。
在成立之后,IDWN開始積極爭取其它非政府組織(NGO)的支持,將家政工人運動變成影響更為廣泛的全球性社會運動。IDWN通過突出家政工人的女性、少數族裔、外來移民、非正規工人等身份,爭取女權組織、人權組織和勞動權益組織等NGO的支持。工人活動家強調,IDWN不僅僅是在爭取家政工人的權益,同時也是在反對輕視女性從事的家政勞動,爭取性別公正;反對現代奴隸制和歧視移民,維護基本人權;反對剝削非正規就業工人,保障勞動權益。這一行動策略使得其他NGO紛紛被動員起來,形成了力量強大的全球同盟。
與此同時,IDWN還積極爭取了國家的支持,使得一些政府和重要政客也成為了家政工人運動的支持者。一些曾有過激烈的爭取社會正義的運動的國家(如巴西、南非、美國、澳大利亞、阿根廷)的代表在國際勞工組織中支持了家政工人的訴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國際勞工組織的國家代表中,一些女性代表堅定地與家政工人站在一起,她們利用自己在機構中的職位將女性的聲音和女權主義價值在國際舞臺中表達出來。她們提高了政策制定實踐中各方的性別意識,也使得國際勞工組織更加具有性別視角,更加關注女性權益。
不僅如此,IDWN也推動了雇主代表同意《189號家政工人公約》的通過。工人活動家的主要策略是發起一場關于“道德的斗爭”(moral fight)。她們強調,缺乏對家政工人的勞動保障,背后反映的是雇主缺乏同情心;她們還喊出“家政工人的權利就是人權”的口號,要求雇主代表為保障人權承擔道德責任。在對家政工人公約進行三方集體談判時,IDWN的代表還詢問雇主代表個人對家政勞動的依賴程度,強調家政工人對雇主家庭的貢獻,從而讓雇主代表在投票時感受到道德的壓力。
通過上述策略,家政工人們成功地推動國際勞工組織中的國家、雇主和勞工代表通過了189號公約,使得家政工人成為全球勞動治理中的重要力量。
這本書通過豐富的田野資料向我們講述了家政工人的抗爭,對于我們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工人運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不過,作者對于家政工人運動的前景可能過于樂觀了。在書中,她沒有進一步地討論《家政工人國際公約》應如何落實,這一公約是否能切實保障各個國家中家政工人的合法權益。接下來需要更細致地調查《189號家政工人公約》在現實中的作用,真正發揮它的法律效力,保障家政工人的尊嚴與權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