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片皆來源小品《真假老師》
生活就是一個大舞臺,藝術來源于生活。
這兩年,家政工人系列小品——家政工那些事,登上了央視春晚的大舞臺,其中著名小品演員賈玲演的家政保潔員,獲得了觀眾熱烈的掌聲。
在2018年春晚小品《真假老師》中,一位五年無差評的家政保潔員在小雇主“差評”的“威脅”下,偽裝成“假媽媽”來應付老師的家訪。
當小雇主的父親回家時,保潔員轉眼又變成家訪的“假老師”,當“假老師”將“口角”說成是“摳腳”時,我們可以從中看出該劇的編導把保潔員的文化水平給編得太低了,似乎家政工人就是目不識丁。這是否對家政這個勞動群體有些不公平?雖然說真正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但也要給有尊嚴的勞動者一點點尊重吧!
當小雇主的父親面對著保潔員偽裝的“假老師”,態度可謂是“尊師重教”,而面對著被兒子說成是家政保潔員的家訪老師時,說話的態度簡直就是“180度的大轉彎”。在這里,可以看出對家政保潔這個行業的歧視,還是具有普遍性的。
最后是這位“文化水平特低”的家政保潔員道出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陪伴,不是錢。“我以為留守現象只是在農村,沒想到你們城市里也是普遍的啊”,這種現象在中國社會也是普遍存在的。
這位小雇主很大方地拿出二百元給保潔員,說是演出“勞務費”。保潔員倒是不貪財,只要了一百元,但后來,她把門把手拉壞了,又把這一百元還給雇主了,這部分情節就脫離了現實。為生活奔波的勞動者——家政保潔員,她們干的每一單,家政公司都是要收提成的,難道她回家政公司自掏腰包交提成嗎?這里的藝術就不是來源于生活了。
那么讓我們再看看2019年春晚小品《啼笑皆非》,它給人的感覺就是讓人哭笑不得。
經過努力打拼,小賈終于獲得了“金牌保潔員”的榮譽。突然有一天,小賈的胳膊疼(去醫院掛號費50元,還得花高價的醫療費。醫生說是睡覺壓的,開了點藥就消費了二百左右),但又接到新訂單,本來打算保住金牌的榮耀讓客戶取消訂單,但來到客戶家,卻發現客戶正在投訴上一個保潔員。因為上一個保潔員說自己胳膊疼,要取消訂單。為了不讓自己像上一個保潔員一樣被投訴,小賈只能忍著疼痛接單干。
當她發現客戶的茶幾上有滿二百減一百的家政服務廣告單時,就雇了一個,既能替自己解決訂單,還賺了差價。
當劇情達到最高潮時,這位保潔員道出:“投訴是你作為消費者正常的維權手段,但絕不是你無理要求服務人員慣用的伎倆。”確實,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客戶的投訴是不可忽視的。作為消費員,你的投訴也許會決定家政服務人員的去留、薪資、信譽等,這些都是與客戶評價直接掛鉤的。
總之,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換位思考,互相體諒彼此的不易,多一些理解,少一點指責,要做到把問題解決到最好。
“作為一個服務人員,好好干活得了唄,一天到晚的盡瞎猜,一句也沒猜著。”這句臺詞不是家政服務人員工作的真實寫照。家政服務人員接單到客戶家就是干活,干完這單就接下一單,哪里有“瞎猜”的時間啊!在這個高消費的城市里奔波著,為了掙點辛苦錢還得面對生活的壓力、房租、高價的水電費......
劇情的最后,客戶好“大方”啊。不知道是哪個家政公司的金牌保潔費用一小時二百元?是否有“天價”之收費也?雖然說藝術是可以加工的,但是加工得太夸張,也就失去了真實的生活寫照了。
這兩個小品有個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是在“投訴”的威脅下發生的,通過藝術加工,客戶一出手就是“二百元”的“天價”保潔費。如果現實生活中的客戶都這么“大方”,那么在家政服務行業這個大市場里,就不存在各種“糾紛”問題了。
希望來年的春晚節目——關于家政工那些事的小品,在給人們增添樂子的同時,也能尊重勞動者,給她們一個真實的寫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