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沃爾瑪工人罷工 圖片來源:http://solidarity-us.org
1970年代新自由主義浪潮興起后,工人組織工會、集體談判和罷工的權利受到打擊,傳統的工會斗爭形式面臨嚴峻危機,發達國家的工人運動陷入低谷。通過建立民主的組織結構和實行普遍的會員教育,智利工人建立起擁有強大組織力量的工會,同時也抑制了工會斗爭官僚化、精英化的傾向,為智利工人展開持續斗爭注入了不竭的力量。
引言:智利沃爾瑪工人的工會斗爭
2006年11月,在經過幾個月秘密的組織和動員后,智利沃爾瑪倉庫工人掀起了一場罷工,罷工的緣起是倉庫管理層無視工人提高工資、改善工作條件的訴求,200名工人參與了這場罷工,工人們占領并封鎖了倉庫的出入口,導致倉庫員工和車輛無法進出,從而使整個倉庫的運轉陷入癱瘓。公司很快對罷工作出回應,在警察的幫助下對工人進行鎮壓,并試圖通過在工人內部制造分裂重新奪回對倉庫的控制,面對廠方的進攻工人開始采取更為靈活的策略,他們分成多個小隊持續騷擾倉庫電力系統的運行,破壞倉庫冷藏系統的正常運轉,而倉庫中的一半貨物都是易腐爛的生鮮商品,必須依賴冷藏系統才能儲存。經過工人們持續一個月的激烈斗爭,公司終于屈服,同意與工人坐到談判桌上。從這次罷工開始,智利沃爾瑪倉庫工會得以建立并日漸壯大,而受到沃爾瑪倉庫工人罷工勝利的鼓舞,沃爾瑪零售工人也開始了組建獨立工會的斗爭。
本文將介紹紐約城市大學穆尼奧斯教授2017年出版的《自下而上構建力量:智利工人與沃爾瑪的較量》一書,該書介紹了智利沃爾瑪工人自2006年以來建立民主工會、與沃爾瑪開展工會斗爭的經過,智利沃爾瑪工人的工會斗爭是新自由主義時代全球勞工運動的縮影,對于我們思考新自由主義時代全球勞工運動的發展具有啟發意義。
新自由主義的“試驗場”與反工會的“堡壘”
通過建立民主自治的獨立工會,開展富有戰斗性的工會斗爭,智利沃爾瑪工人成功地迫使沃爾瑪公司做出讓步,獨立工會得到公司的正式承認,工人的工資福利取得穩定增長,勞動條件獲得極大改善,工人們也不再無端遭受管理者的刁難和辱罵。考慮到智利沃爾瑪工人所處的政治和經濟環境,能夠取得這樣的斗爭成果令人不可思議。
沃爾瑪是全世界最臭名昭著的非工會化企業,以其堅決的反工會態度和大量雇傭非規范就業工人聞名,沃爾瑪每年花費巨資聘請專業顧問制定反工會策略,并對管理層進行系統的反工會培訓,通過解雇、誹謗、起訴等各種手段阻撓工會進入,甚至不惜以關閉門店為代價抵制員工建立工會的嘗試。美國沃爾瑪成立五十年以來,至今還沒有任何工會能夠成功進入,可謂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
沃爾瑪。圖片來源:搜狐
智利則是全球最早實施新自由主義改革的國家,被稱為“新自由主義的試驗場”,自1973年皮諾切特在美國支持下發動軍事政變、建立獨裁政權以來,智利政府實行了一系列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包括推行私有化改革、實施出口導向產業政策、削減社會福利開支等,與此同時智利政府還通過一系列舉措打擊阿連德時期高漲的勞工運動,包括抓捕工會領袖、制定有利于資方的勞動法、限制工會成立和罷工舉行等。這些政策在智利民主化改革之后得到延續,智利工人的工會參會率也從1973年的34%下跌至1987年的11%,并在以后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2013年智利的工會參會率仍只有14%。在這樣惡劣的政治和經濟環境下堅持抗爭的智利沃爾瑪工人憑借怎樣的斗爭策略才得以讓沃爾瑪在他們面前折腰?他們籍以戰勝沃爾瑪種種反工會策略的力量根源于哪里?
勞工的“破壞性”力量:組織力量與結構力量
穆尼奧斯教授認為,作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被統治階級,工人的社會力量本質上是一種“破壞性”力量(disruptive power),工人的力量源于其制造破壞的能力(capacity for disruption),換句話說,由于工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處于被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工人缺少足夠的社會資源來與資產階級進行競爭式的較量,不過資本主義統治秩序的維持同樣需要工人的合作,因此工人可以通過破壞資本主義社會的正常運轉迫使統治階級做出妥協和讓步。罷工最直觀地體現了工人所具有的這一社會力量,罷工給企業生產帶來的巨大破壞力是對企業主的巨大威懾,是迫使企業主向工人妥協的重要手段。
Escondida銅礦工人曾舉行為期43天的罷工,智利礦業損失近10億美元。chilecn.com
作者進一步分析了工人社會力量的決定因素,她沿用了歐林·賴特的理論,認為工人的社會力量由工人擁有的組織力量和結構力量所決定,組織力量指的是由于工人集體組織的形成而產生的力量,結構力量指的是由于工人在經濟結構中所處的關鍵位置所產生的力量,后者由市場談判力量和工作場所談判力量兩部分組成。這里作者著重分析了工會的組織力量,作者認為,工會的組織力量由工會的戰略能力、民主程度和戰斗性水平三種因素決定,工會的戰略能力指的是工會根據具體斗爭形勢設計有效戰略的能力,與工會的斗爭經驗、組織結構、決策過程、掌握的信息和資源數量、動員水平有關;工會的民主程度體現為工會正式民主程序、自下而上的組織結構和工人對于工會日常事務的參與程度;工會的戰斗性水平指的是工會采取直接的對抗性、破壞性行動迫使雇主滿足工會要求的能力,有助于鍛造工人之間的同志關系、培育工人的集體認同感和階級意識、樹立工人對于自身力量的信心。作者認為,在工人組織力量中最重要的因素,同時也是智利沃爾瑪工人斗爭中最為突出的因素是工會的民主程度,正是憑借扎實的基層民主建設、自下而上的組織結構以及工會會員對于工會日常事務和重大決策的普遍參與,這些幾乎沒有任何資源的工會才有底氣和資本與世界上最大的跨國企業相較量。
在對工人社會力量的決定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作者將工人的“破壞性”社會力量區分為“生產力量”和“符號力量”兩種類型,前者指的是工人破壞生產過程的能力,例如罷工、怠工等,后者指的是借助符號手段干擾公司正常運行的能力,例如通過游行集會等方式給予公司輿論上的道德壓力。這兩種社會力量同時也是兩種不同的行動策略,作者通過介紹智利沃爾瑪的倉庫工會和零售工會這兩個案例,進一步分析了這兩種行動策略在智利沃爾瑪工人斗爭中的實際運用。
倉庫工會:“生產力量”與民主建設
隨著零售行業規模的擴大和零售巨頭的興起,過去分散化的倉儲形式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大規模、集中化的倉儲配送體系,商品存儲于集中分布的倉庫之中,然后由物流統一配送至各家商店,例如整個智利沃爾瑪的商品都存儲于位于圣地亞哥的三座倉庫里。倉儲行業的集中化分布給予了倉庫工人前所未有的結構力量,倉庫工人一旦發起罷工,會造成整個零售行業供應鏈的癱瘓,給零售行業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雇主根本無法承擔工人集體行動的代價,倉庫工人因此具有極強的談判和議價能力。除了強大的結構力量之外,倉庫工會還投入了大量精力構建自身的組織力量,部分工會領袖之前有過參與工會運動和社會運動的經驗,他們意識到傳統的智利工會運動的精英化、官僚化導向,特別是與政治黨派的結盟使工會成為脫離工人的空中樓閣,嚴重阻礙了工人運動的發展,只有建立真正民主自治的工會才能在與公司的斗爭中取得成功。
亞馬遜有40個倉庫的面積超過100多萬平方英尺。rongdaitong.cn
智利沃爾瑪倉庫工會主要通過建立民主的組織結構和實行普遍的會員教育來實現工會的民主自治。倉庫工會的組織結構包括以車間為單位的工會小組、工會委員會和會員大會,其突出特征是工會事務的集體決策。工會會員平時參與所在工會小組和工會委員會的日常討論,每三個月還要參加會員大會,會員大會上全體會員要對工會的重大問題進行討論和表決,每個人都有權在大會上發言,工會領導層不能表達個人偏好并對會員意見進行引導,只能陳述各種選擇的利弊得失,在討論結束以后全體會員進行匿名投票,從而做出集體決策,同時工會會員也有權在大會上發起動議補充大會議程。會員大會給予每一個工會會員以參與討論和決策工會重大事務的權利,同時也向工會會員展示了工會強大的集體力量,激發了強烈的集體認同感,工會會員在參與會員大會的過程中也受到了政治教育,因此,沃爾瑪倉庫工會的會員大會出席率往往能夠達到80%以上。
沃爾瑪倉庫工會實施的另一項重要舉措是開展普遍的會員教育,工會領導層意識到60%以上的會員都是具有消費主義價值觀的年輕人,他們缺少工人的階級意識和工會認同感。新入會的會員被要求參加為其十周的政治教育課程,課程內容包括勞動法、勞工史、工人的權利、工會的斗爭策略、領導力培訓等,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工會課程對于葛蘭西“控制生產”概念的講授。葛蘭西認為民主的工廠委員會能夠讓工人真正獲得對于生產過程的控制,而不再僅僅受管理者的支配,倉庫工會運用這一概念收集倉庫生產過程的信息,包括倉庫的布局、商品的運送流程、產量和生產力、可以制造破壞行動的關鍵位置等,從而勾勒出生產過程的全貌。對于倉庫生產過程的掌握成為他們進行集體談判時的重要籌碼,幫助他們戳穿公司掩蓋產量和利潤增加的謊言,并成功挫敗沃爾瑪試圖通過建立新的無工會外包工倉庫來打擊工會的努力。工會課程的開展還是一項反對工會精英化的努力,它確保了工會內部的斗爭經驗和知識不僅僅為少數精英所掌握,每一位工會會員都具備組織和參與工會斗爭的能力。
通過建立民主的組織結構和實行普遍的會員教育,沃爾瑪倉庫工人成功建立了一個知識為所有人而不只是少數精英所掌握,同時每個人都相信自己具有行動和決策能力的工會,大多數會員在加入工會五年以后都具備擔任工會管理崗位的能力,沃爾瑪倉庫工會因此具有強大的組織力量,能夠一次次贏得與沃爾瑪較量的勝利。
零售工會:“符號力量”與靈活戰略
與倉儲行業不同,零售行業的分布相對分散,沃爾瑪在智利有著300多家門店,其中既包括擁有超過400名雇員的大型超市,也包括僅有10名雇員的小型商店,在這些門店中更是分布著超過80家工會,這種分散性給零售工人工會的建立和罷工的開展帶來了極大困難,沃爾瑪零售工人不像倉庫工人那樣擁有強大的工作場所談判力量,要想讓公司在他們面前屈服,他們必須訴諸其它戰略。零售工會被迫采取更為靈活的斗爭策略,他們也必須對工人日常工作中的矛盾更加敏感和積極,通過在勞動場所內的一次次小規模斗爭,他們得以逐步積攢起強大的工會組織的力量,不過與倉庫工會相同,他們也積極踐行了民主自治的理念。
零售行業作為服務業的優勢在于工人與消費者和公眾的直接接觸,工人可以借助公司對于品牌形象的重視建構自身的“符號力量”。沃爾瑪零售工會采取的斗爭戰略是在公司門店和總部門口開展集會抗議活動,他們拉起橫幅、喊起口號、散發傳單,向消費者控訴沃爾瑪對他們的非人道對待,打擊沃爾瑪的公眾形象,給沃爾瑪以輿論上的道德壓力。同時,由于零售行業中工人較為分散,這些集會活動也是零售工會招募會員和開展會員教育的重要途徑,集會活動的公開性不僅起到了動員工人參與的作用,還成功動員了社區成員參與其中,而集會斗爭的成功也培育了工人的組織能力、動員能力和團結意識。
反思過去,展望未來
自1970年代以來興起并席卷全球的新自由主義浪潮對于全球勞工的命運產生了深遠影響,正如大衛·哈維所言,新自由主義是一次資本主義統治階級力量的重建,借助對于國家機器的掌握,資產階級在全球范圍內對資本主義體系進行了一系列激進的變革和調整,從而顛覆了凱恩斯主義下勞動力市場的游戲規則,剝奪了工人階級經過長期斗爭贏得的經濟社會權利,削弱了工人階級自衛和反抗的能力,而發達國家的工人運動也在新自由主義的打擊下陷入低谷,傳統的工會斗爭形式面臨嚴峻危機,工人運動似乎已經不再是反資本主義運動中的主力軍。智利沃爾瑪工人的工會斗爭重新喚起對工人階級自身斗爭力量的關注,它向我們展示了新自由主義浪潮下工人仍然具備強大的結構力量和組織力量。盡管資本主義進行了一系列變革和調整,但是只要資本主義不滅亡,工人與資本的斗爭就不會停止,正如西爾弗(Silver)在《勞工的力量》一書中所說,資本轉移到哪里,勞工與資本的沖突很快就會跟到哪里。智利沃爾瑪工人的工會斗爭向我們展示了服務業工人所具備的斗爭力量,它向我們證明了,只要踏踏實實地進行組織和教育,只要真正做到自下而上的工人民主參與,只要在斗爭中采取靈活多變的策略,即使是在工人較為分散、組織較為困難的服務業,即使是沃爾瑪這樣的龐然大物也一樣會在工人的力量面前折腰。
智利工人聯合中心(Workers United Center of Chile)主席Barbara Figueroa號召勞動者聯合起來。 圖片來源:搜狐
智利沃爾沃工人的工會斗爭也為全球勞工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反思歐美國家工人階級波瀾壯闊的百年勞工運動史,一個難以忽視的問題是工會的精英化和官僚化趨勢。隨著工會斗爭從單個企業走向整個行業的聯合乃至全行業的聯合,特別是在工會開始與政治黨派結盟以后,工會組織日益依賴外部資源,并開始建立科層制組織結構,運動的領導者不再是兼職從事甚至不再是工人出身,而是以運動為業,成為職業化的工會運動者。這種趨勢的出現當然與專業社會運動組織對于組織高效運行的要求是分不開的,科層制的組織結構和專業化的從業人員能夠極大提升組織的運行效率。但是這種趨勢的出現從長遠來看對于勞工運動的發展是不利的,它造成權力和知識過度集中于精英手中,一方面精英開始具有自己的獨立利益,做出一些背離工人利益的決策;另一方面是工人對于工會的參與度和認同感直線下降,工會參會率逐漸降低,工會真正的力量來源日漸萎縮。這種趨勢逐漸形容惡性循環,最終造成了工會組織中精英與群眾的分離與對立,而工會組織對于外部資源的依賴也日甚一日。當外部政治環境發生劇變,外部資源紛紛撤離,工會組織也自然就成了無本之木,在外部敵人的打擊下一敗涂地。這也是智利沃爾瑪獨立工會主動與全國性工會和政黨堅決保持距離的原因。因此當下的世界勞工運動應當吸取這一慘痛教訓,避免重蹈歐美勞工運動的覆轍,而智利沃爾瑪工人的工會運動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向我們展示了真正的工會民主絕不是由少數精英的民主,不是代議制民主,而是建立在充分的工會會員教育和工會日常參與基礎上的集體決策民主。正如智利沃爾瑪工會所展示的,這種民主的建立決不是可以一朝一夕完成的,其背后是艱巨的一對一式組織,經年累月的對話、討論和參與。而工人的這種民主參與,才是工會不竭的力量源泉。
參考文獻:
Muñoz, C. B. 2017. Building power from below: Chilean workers take on Walmart.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哈維, 大衛. 2010. 新自由主義簡史.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西爾弗, 貝弗里. 2012. 勞工的力量: 1870年以來的工人運動與全球化.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