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的經歷,眾多老戰士在老戰士之家享受到了最可愛的人的應得到的幸福、榮光與快樂。也有許多老戰士隨著時間的推移,因為身體和年齡的原因慢慢從我們身邊凋零、離我們而去,然而我們不會忘記他們。比如陳遠友、劉靜波、胡中堂、張學海、陳善、冀儒炎、田成山、陳春祥、楊開德等等這些可敬的老人。我們相信天堂里沒有戰爭,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也會得到敬仰。他們沒有走,他們始終在我們這個光榮的隊伍里……”鄭州老戰士之家舉行成立10周年暨“牢記初心使命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雷鋒精神 攜手建功新時代”宣誓活動1月12日在鄭舉行。創辦人張愛蘭在致辭中回顧十年歷程時哽咽地說。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揮余熱,身體力行,發揚優良傳統,傳播愛國主義精神,紅色基因代代傳,弘揚雷鋒精神,攜手建功新時代,以實際行動向建國70周年獻禮!”當天,省軍區通信中隊報告大廳傳出老戰士鏗鏘有力宣誓的聲音,這是鄭州老戰士之家成立10周年慶祝活動中舉行的“牢記初心使命 傳承紅色基因 攜手建功新時代”宣誓活動中的震撼一幕。來自各地平均87歲高齡的80多名老戰士代表莊嚴舉起右手,以此表達他們發揮余熱,傳承紅色基因,建功新時代的信心和決心。
這些曾經在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屢立戰功的老戰士,十年來,始終保持革命戰爭時期昂揚的精神狀態,以老戰士之家愛國主義宣講團、老戰士合唱團和赴朝掃墓團為平臺,身體力行,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取得了可喜成就。開展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活動230場次,連續10批組團開展赴朝掃墓活動,建成口述歷史展覽館,接待參觀團體360多個,為傳承紅色基因,凝聚中國精神營造了濃厚氛圍。老戰士之家愛國主義宣講團和合唱團多次榮獲省市特別獎。
2009年1月14日,中國首個抗美援朝老戰士之家在鄭州中方園小區由省軍區首長揭牌成立,轟動全國,有多名共和國將軍、省市領導和有關部門關注并走進老戰士之家,為老戰士之家建設與發展指明方向。10年來,老戰士之家以口述歷史展覽館、愛國主義宣講團、老戰士合唱團和掃墓訪問團為依托,積極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活動,堅持“進機關單位、進園區社區、進軍營、進校園”把愛國主義精神傳播到每個人的心中。
張愛蘭說:“2019年我們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今天雷鋒活動中心也揭牌成立,這也開啟了老戰士之家愛國主義教育新篇章。我們要以慶祝建國70周年為契機,帶領老戰士,不負眾望,繼續發揮余熱,弘揚雷鋒精神,把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進行下去,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新時代!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重任。”
“通過今天的宣誓簽名活動,讓我又回憶起了60多年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時宣誓的情境,如今雖然時代不同了,但使命一樣光榮。作為一個經歷過戰爭的老戰士,深知戰爭的痛苦,和平的珍貴,我們要始終保持革命斗志和革命精神,保護好我們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我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榮立過兩次三等功,但功勞只能說明過去,當前,就是要聽從黨的召喚,身體力行,發揮余熱,把我們的紅色基因傳承下去,把中國革命的故事講好,建功新時代,為實現強國強軍夢不懈奮斗!”一位專程從蘭考趕來參加宣誓聯歡活動老戰士動情地說。
2008年11月,張愛蘭轉讓了經營多年的綜合超市,在鄭州當時比較有名氣的中方園小區租了三室一廳的民房,創辦起中國首個抗美援朝志愿軍老戰士之家。
十年來,“你為什么要自掏腰包創建這個家呢?”的問題常常被問及,事情還得從她父親的一個心愿說起。
張愛蘭的父親叫張增德,是一位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志愿軍老戰士,多少年來,時常在他面前提起曾經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們。2008年9月,在即將迎來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入朝作戰58周年的日子里,老父親的思念之情更加迫切,他用顫抖的手一次次拿出自己枕頭下面珍藏幾十年的一塊發黃的飛機降落傘布包對他說,他和一個叫陳春元的湖北戰友用高射機槍共同擊落了一架美軍戰斗機,這也是他們那個團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以來擊落的第一架美軍戰機。這一壯舉,大長了志愿軍的志氣,就連僥幸活下來的美軍飛行員都不相信這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用高射機槍把他打下來的。父親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然是意氣風發,充滿自豪。然后又長嘆一口氣說:“唉,五十多年了,要是能和你老陳伯再見一面,該有多好啊!”。父親感人的戰友情,深深打動了她,她將老父親尋找老戰友的想法反映給了河南電視臺都市報道欄目組。當天,記者就來到家里采訪了老人。
老人見到記者像是見到了救星,把積淀了幾十年的記憶一股腦兒倒了出來,并拿出來一個發黃的小本子,上面記著一排排戰友的名字,并指點著這個已經犧牲了,那個殘廢了,還有誰不知回來沒有。他對戰友的情意也深深打動了記者,為滿足老父親尋找老戰友并與其相聚的愿望,她和記者一道,踏上了為父親尋訪戰友的路程,先到尉氏、南陽等地,后又輾轉到湖北黃皮、武漢,就連中秋節她和記者都是在路上度過的。當時武漢正是高溫天氣,她們租住了簡易的旅社,每天在當地電視臺的配合下四處尋找,并隨時發到河南電視臺一些視頻資料讓父親確認。
經過多方核實查找,在武漢叫陳春元并且當過兵打過仗的就有7個,雖然最后終于尋到了父親老戰友陳春元的家,可惜老人卻早已去世了。當時我在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又為老父親感到遺憾。她想,要是老人還活著該多好啊。值得慶幸的是,老人的老伴還健在,老人的兒子也聽父親講述過同樣的故事,憶起過去,她們抱頭痛哭,老人的愿望終于實現了。盡管父親的戰友不在了,但她父親念念不忘的戰友情終于有了結局。此事經過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和湖北經視直播做了連續報道。《武漢晚報》也以《一塊傘布勾回憶,83歲老戰士尋戰友》為題做了長達一個多月的連續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2008年10月25日,為了讓父親與戰友的兒子見面,了卻老人家對戰友的幾十年懷念之情,陳春元之子應邀從武漢趕到鄭州,在抗美援朝入朝作戰58周年紀念日當天,在她和都市頻道及省軍區的共同努力下,讓老父親與老戰友的兒子相聚了。同時還邀請了全國各地的50多名老戰士,在河南省軍區國防教育基地舉辦了河南省規模最大的一次紀念抗美援朝58周年聚會和大型展覽活動,這也是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以來全國規模最大的一次,圓了眾多志愿軍老戰士的相聚之夢。老人還豪情滿懷地說:“只要國家有風吹草動,我還要再上戰場!”
張愛蘭說,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她將帶領老戰士,繼續發揮余熱,把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進行下去,以雷鋒為榜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新時代。應老戰士們的要求,今年將繼續開展追尋紅色記憶活動,到延安區、到韶山去,到湘潭去,到朝鮮去,身體力行,發揚傳統,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再立新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