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彌留之際最想念之人,一位未能及時授銜的大將。楊立三,湖南長沙人,他是人民軍隊后勤工作的創始人和卓越領導人之一。工農革命軍的第一面軍旗,就是楊立三設計的。他所作出的貢獻絲毫不比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將軍元帥差,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楊立三則主要負責糧草。毛澤東把楊立三介紹給彭德懷時說:“楊立三,是我們的糧草官”。一生掌控錢糧死后卻沒有留下任何財產!
長征過草地時,周恩來剛剛大病脫險,走不了路。楊立三主動請纓,要求自己來抬擔架。整整六天六夜,楊立三寸步沒離周恩來,雙肩都磨破了,在草地高原缺氧、隨處都有沼澤地的異常艱險環境中和只有草根樹皮充饑的情況下,硬是安全地把周恩來安全抬出了這片“死亡之地”。剛走出草地,楊立三自己便累病倒下了。這樣的感情讓周總理余生都不能忘記,一直耿耿于懷。
抗日戰爭期間,他歷任軍委總后勤部副部長、部長兼政委,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副參謀長、后勤部部長兼政委,一二九師勤務部長兼政委,邊區政府財委主任、冀南銀行董事長等職,千方百計籌措糧款,開展生產自救,組織武器裝備和生活物資的生產,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和財政支持。1939年,朱德、彭德懷打電報給毛澤東,要求派他到前線八路軍總部主持后勤工作。他堅決貫徹發展生產、保障供給的財經工作總方針,為保證軍需民食、實現收支平衡做了艱苦而有效的工作。1944年,他和滕代遠提出了八路軍生產節約運動著名的“滕楊方案”,明確提出“生產有分工,勞動有報酬,公私兩利”的方針,調動了部隊生產節約的積極性。部隊的藥品和彈藥都稀缺,是楊立三努力搞來了藥品和彈藥,為反圍剿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解決了我軍的后勤問題,立下了汗馬功勞。
解放戰爭期間,歷任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常委兼經濟部長、總后勤部部長、中央軍委總后勤部部長兼華北后勤部外線司令、華北財經辦事處副主任等職,為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和財經支持。楊立三還將地雷、手榴彈這些容易制造的武器在百姓間推廣,根據地里“村村會造地雷,戶戶有地雷”,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地雷戰。他卓有成效地領導了人民軍隊的軍工生產,并到山東與第三野戰軍共同部署了淮海戰役的后勤工作。在全軍后勤工作會議上,曾受到軍委副主席周恩來的表彰。
在前線的成功,永遠是有人給他們做堅實的后盾,提供衣物,糧食,武器。這個人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部長,國家食品工業部部長楊立三。他的一生,雖沒有在戰場上與敵人進行拼殺,但是卻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為革命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對于楊立三的功勞,彭德懷是如此評價的:“我們長期以來是‘小米加步槍’!米是立三同志組織籌措的,步槍是立三同志組織制造的。”楊立三用他的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在各路將帥心目中樹立起了一塊豐碑。其實按照楊立三的資歷與軍功,他是很可能被授大將的。只可惜,他功勛卓著沒能等到授銜的那一天。
1954年秋,他因患腦癌無法堅持工作,去莫斯科治療。當年11月28日病逝于克里姆林宮醫院,終年54歲。骨灰運抵北京后,12月7日全軍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周恩來總理主祭并作了長篇講話,頌揚他是人民軍隊后勤工作的創始人和卓越領導人之一,被公認為軍事財務專家。在為楊立三送葬的隊伍中,周恩來在隊伍最前面右邊扶靈,彭德懷在左執拂,在他們后面跟著賀龍、聶榮臻、鄧小平等開國元勛。上萬名群眾為其送行如此隆重的送葬隊伍,也算是極盡哀榮,足以證明楊立三的重要性。 而且,追悼會結束后,周恩來堅持要為他抬棺送葬:“我們共產黨人是無神論者,但不是無情論者,是楊立三把我從鬼門關抬出來的,我現在不送他一程,死人也會說話的……望來世我們還是戰友,下輩子我們還在一條戰壕并肩作戰。”到八寶山后,周恩來眼含熱淚與楊立三作了最后的告別,了卻了他為楊立三抬棺送葬的心愿,譜寫了一首共和國將帥生死情地感人新曲。其中表現出的古道熱腸,令人聯想到仗義俠士之風,并最足以印人肺腑。
為楊立三執紼引棺的,左邊是彭德懷、賀龍、陳毅、聶榮臻、葉劍英等人。右邊是周恩來、彭真、陳叔通、吳玉章、徐特立等人,能得到這么多開國元勛的禮遇,楊立三也該瞑目了。
這是共和國唯一一次超規格的葬禮。共和國總理以如此高的禮遇、如此隆重的儀式、如此深情的悲慟,辦理一個革命同志的葬禮,楊立三是第一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與鴻毛”,他,值得我們敬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