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郭嘉薇 9月4日上午,衛建林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來自理論界、文化界、教育界、新聞出版界、有關黨政部門的同志、朋友共500多人,灑淚送別這位中國人民的忠誠兒子、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杰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著名學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王偉光、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賈廷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穆虹、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張全景、中央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滕文生、國家安全部原部長許永躍、中央文獻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國務院外事辦公室主任原主任劉華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夢奎等有關領導同志以及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于偉國的委托代表參加衛建林同志遺體告別儀式。
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敬獻花籃和花圈。
衛建林同志是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因病于2016年8月30日23時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7歲。
衛建林同志是山西聞喜縣人,生于1939年9月,197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8月參加工作,曾在紅旗雜志、天津市委黨校、國務院財貿小組工作。1979年至1987年,歷任中央書記處研究室副研究員、研究員、副局長、局長。1988年1月任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研究員,同年7月任中央黨史研究室局長。1989年7月任中央組織部黨建研究所研究員,同年10月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2003年8月退出領導崗位后,任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顧問、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等職。2009年4月退休。
衛建林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衛建林同志自幼隨父母輾轉山西抗日戰場,在中條山老百姓的哺育下長大,具有堅定的群眾立場和深厚的群眾感情。緊密結合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實踐,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思想武器,在意識形態領域為勞動大眾立言、為民族復興吶喊,是他的畢生追求。
衛建林同志始終牢記并自覺奉行黨的宗旨,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以律己、作風樸素、淡泊名利,性格耿直、關心同志,作風嚴謹、顧全大局,光明磊落、襟懷坦白,對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要求嚴格,表現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清正廉潔的高尚情操。
衛建林同志數十年如一日為黨工作,恪盡職守、勤勉為公,在中央政策研究室組建籌備以及擔任室副主任期間,協助室主要負責同志,主動承擔急難任務,創造性開展各項工作,多方面招攬人才,在建隊伍、帶隊伍、強隊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多次參與中央重要文件、領導同志講話的起草工作,留下不少名言警句,如“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人民需要文藝,文藝更需要人民”等等。在信息反映、決策咨詢、調查研究中,他形成了很多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成果,為黨中央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衛建林同志是一位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在他身上,沒有絲毫庸人氣息和鄉愿作風。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一向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不計毀譽、嫉惡如仇,與損害人民利益的錯誤思潮進行毫不妥協的斗爭,始終是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仰者、社會主義的熱忱實踐者、人民利益的勇敢捍衛者。
衛建林同志勤奮好學、潛心鉆研,涉獵廣泛、學貫中西,功底深厚、筆耕不輟,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階段,依然堅持學習、思考和寫作,在文藝、哲學、史學、政治經濟學、國際關系學和第三世界發展研究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留下了數百萬字的文章和著作。代表作有《曹雪芹論》、《明代宦官政治》、《歷史沒有句號》、《全球化與共產黨》、《全球化與第三世界》、《衛建林文集》等20余部。他的文章,視野開闊、立意高遠,思想深刻、見解獨到,開闔自如、跌宕有致,氣蘊飽滿、語言精妙,堪稱大家風范。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衛建林同志的一生是為黨的事業無私奉獻的一生,是為共產主義不懈奮斗的一生,是為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
衛建林同志永垂不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