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兒子朱琦是抗戰干部,在前線作戰中因腿部中彈致殘,曾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七分校隊列科科長。解放戰爭勝利前夕,朱德在百忙中見到了朱琦和兒媳,非常高興。談話中,朱德問:“土改工作結束后,你們有什么打算?”朱琦表示想去鐵路工作。朱德說,你到鐵路不能當官,要從工人學起。于是,團級干部朱琦到石家莊鐵路局當了工人,先當鐵路練習生學技術,然后當火車司爐,三年后當火車副司機、司機。后來朱琦調到天津鐵路局,雖然擔負一定的領導工作,仍經常駕駛機車。有一天,他回家說,我見到爹爹了。朱琦的夫人問:“在哪里?”朱琦高興地說:“在我開的火車上。”朱德的家教、家風在讓我們感動的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個樸素的道理:管理教育好自己的家人,是黨員干部的應盡之責,更是興業之基。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些黨員領導干部的家教、家風卻出現了另一種景象:給家人說一些歪道理,授一些潛規則,傳一些關系哲學,謀一些不義之財。比如,劉鐵男教育兒子“要學會走捷徑”;徐其耀也在家書中教育兒子“做人就是把自己作為一個點編織到上下左右的網中,成為這個網的一部分”。這種變味的親情教育,與黨紀國法相背離,與崇德向善相脫節,看似愛子顧家,實為害子敗家。
家庭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場,家教是人生價值的奠基石。作為社會的基本細胞、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對養育人格健全的社會個體至關重要,對國家、民族、社會的繁榮發展不可或缺。家教嚴不嚴、家風正不正,不僅影響一個家庭的發展,還關乎社風民風,乃至國家、民族的命運。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好的家風可以讓人立德、修身、齊家、成就事業;壞的家風則會讓人棄德、壞身、毀家、事敗名裂。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特別強調制定和傳承家規、家訓等道德方面的規范。清朝的曾國藩就非常注重家風培育。曾國藩從小受家庭的影響,治家很講究家規、家風。他是半耕半讀發奮苦學而成才,為國家建功立業,做了大官,位高權重,可謂拜相稱侯??墒窃鴩獏s處處恪守謙虛謹慎的品格,再三告誡自己的子孫后代,必須是“半讀半耕”,要勤儉持家,以繼承祖先的優良傳統。曾國藩要求他的子孫們、子弟們經常參加農事勞動,不許他們仗勢欺人,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即使家里有奴婢,子弟們也不能夠隨便差使。他用這種家風家規來修持自己,整飭家庭。曾國藩秉承父祖治家之道,嚴格要求曾紀澤、曾紀鴻兄弟二人,使得二人后來一人成為外交家,一人成為學者。其后孫輩出了曾廣鈞那樣的詩人,曾孫輩又出了曾寶蓀、曾約農那樣的教育家和學者。曾家代代有賢人,這與曾家代代嚴守家訓,恪守正道密不可分。
習主席諄諄告誡黨員干部,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領導干部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在全黨全軍持續抓作風建設、全社會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我們都應把家教家風作為反腐倡廉的一個“檢驗場”,用心打造健康向上的家庭,經營純潔清廉的家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