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Arm首席執行官西蒙·塞格斯接收CNBC采訪時表示,他希望監管機構能夠“看好”該公司與美國芯片制造商英偉達的交易。塞格斯表示,“全球許多司法管轄區都需要通過監管機構的批準。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監管者必須進行大量互動才能提供他們想要的信息。從技術上講,中國可以阻止這筆交易”。當被問及是否擔心來自中國監管機構的審批壓力時,塞格斯表示,“被一家美國公司收購并不會改變我們持續向世界提供技術的初心”。
ARM CEO說了不算
總的來說,西蒙·塞格斯的的意思就是表示收購不會涉及出口禁令,希望中國批準收購。鐵流認為,塞格斯之所以這樣表態,主要是屁股決定腦袋,代表的是大資本的力量,先表個態把審批監管機構糊弄過去再說。至于是否會涉及禁令,這個ARM CEO說了根本就不算說,必須是川普或拜登才有資格。
何況從歷史上看,ARM可謂是劣跡斑斑。2年前,川普升級制裁,ARM決定遵守禁令,BBC爆料了ARM的內部文件顯示ARM斷絕一切與H公司的合作。雖然國內ARM CPU廠商和一些媒體鼓吹ARM中立、自主,但從實踐上看,ARM也是屈從于西方政客的,談不上中立,至于自主就更是偽命題。誠然,一些網友認為國內ARM CPU購買了ARM V8指令集的永久授權,但這種商業授權行為根本無法對抗西方政客動用國家力量下達的禁令,西方國際可以用威脅國家安全的名義輕易將授權作廢。
ARM創始人Hermann Hauser就對英偉達收購ARM非常憂慮,認為將ARM出售給英偉達意味著ARM將受到美國CFIUS法規的約束,即便是英國企業也將受制于白宮。在寫給英國首相的信中,Hermann Hauser也提到,科技主導地位事關經濟主權問題,更是強大的貿易武器。
對于西蒙·塞格斯的表態,網友表示“信你個鬼”。
否決是“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
此前,彭博社報道,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幾家科技公司一直在與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溝通,希望該部門要么否決這筆交易,要么增加附加條件,確保它們能繼續使用ARM的技術。這些公司最擔心的問題在于,英偉達可能會強迫ARM停止與中國客戶的合作。
對于該事件,鐵流認為,即便能夠否決收購,也是“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而且否決之后大陸缺乏反制手段,這會使否決流于形式。長遠來看,還是應當放棄ARM技術路線,摒棄美國技術體系,另起爐灶,走獨立自主發展路線。
鐵流認為,當下,美國在各個環節加強對半導體產業的控制,此前要求臺積電在美國設工廠就是為了加強對制造環節的控制,即便本次英偉達收購ARM被否決,下一次也會有另一家美國財團或企業收購ARM,因為這能大幅加強美國對芯片設計環節的控制,這正是美國政府努力的方向,因此,鐵流認為,即便否決收購,也是“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美國強化對ARM的控制是大勢所趨。即便相關部門否決收購,就能完全避免ARM的美國化么?
更為關鍵的是,我國其實缺乏反制措施。
缺乏反制措施
有人說,如果英偉達不過相關部門的意見進行收購的話,那么,英偉達和ARM就要自絕于我國市場,因此只要相關部門部審批,英偉達的收購必然功敗垂成。
但問題在于,當下對于ARM和英偉達而言,在大陸市場完全是賣方市場,而并非買方市場。現在是我國諸多企業在技術上依賴于ARM和英偉達,而不是反過來。以H為代表的一大批企業高度依賴ARM授權,國內不少企業都對英偉達的GPU有依賴,如果說PC顯卡上還有A卡做備份的話,在人工智能方面,由于英偉達在軟件上的高投入,A卡是暫時無法替換N卡的。
當下,一些企業游說相關部門拒絕審批,就是為了避免英偉達收購ARM后帶來的卡脖子問題,生怕以后用不了ARM的技術。如果因為相關部門不批準,而英偉達卻執意收購,然后相關部門禁止英偉達和ARM在我國開展業務,這對依賴ARM授權的企業而言,無疑是釜底抽薪,徹底失去了購買ARM授權的機會。這么做無疑是給川普送上神助攻。
可以說,我們對ARM和英偉達沒有太多的反制手段,最嚴厲的手段——“禁止在華開展業務”壓根沒法用,因為一旦使用這項禁令,國內一批ARM芯片就要“休克”或“絕版”。在沒有強力反制手段的情況下,相關部門在決策上會比較被動。
與其臨淵羨魚 不如退而結網
一直以來,國內一些企業非常熱衷于將ARM標榜為自主,非常熱衷于“跟在洋人身后吃土”,言必“融入國際主流”、“融入全球產業鏈”。將ARM包裝為自主后,還利用政商關系,大肆進軍機關單位和國企市場。這會把我國IT產業引向歧路,成為ARM的附庸。
鐵流認為,從宏觀上看,ARM美國化未必是壞事,因為英偉達收購ARM后,ARM所謂自主的皇帝新衣將徹底暴露出來。從彭博社的報道來看,過去個別公司標榜ARM自主是偽命題,因為如果真能自主,壓根就用不著游說相關部門拒絕審批。反而應當是“任由英偉達收購,我自巋然不動”。
個別企業即便手眼通天,也只能在一段時間內騙一部分人,無法做到長期欺騙所有人,特別是在“ARM=自主”皇帝新衣被揭穿后,越來越多的人必然會認識到這個問題,認識到ARM技術路線的風險,認識到必須建立自主技術體系的必要性。
英偉達收購ARM,以及ARM與DAPPA深度合作,反而起到引導國內決策者和企業擯棄ARM,轉而建立自主技術體系上來,將極大地有利于構建 除wintel體系和AA體系之外的獨立自主的第三極。
如果付出一定代價達成妥協,個別企業反而會繼續把ARM包裝成自主沖擊相關單位和國企市場。正如2019年ARM斷絕與該公司合作之后,在兩邊家長談判局勢緩和后,該公司又找ARM背書鼓吹ARM CPU自主可控。
在當下國內有自主CPU托底的情況下,ARM并不是底線問題,而是一個可選,也可不選的問題。
我們必須對ARM技術路線的風險保持清醒認知,特別是在對自主性有較高要求的市場不宜倚重ARM。不能將建立我國自主的IT體系寄希望于ARM技術路線,而應當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