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長征是歷史上第一次偉大創舉。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
征是播種機,它把共產主義的種子,播種在大半個中國的土地上。”
話說毛澤東跟隨第1大隊行軍,沿著小水溝向六盤山上爬去。他身穿一件藍布長袍,精神煥發,健步前行,一邊與戰士們談古論今,一邊觀賞六盤山的美景。他還對耿飚說:
“聽說西北有‘四馬’,今后要注意這些‘6條腿’了。你這個參謀長要發動參謀到戰士中去,調查一下他們打騎兵的體會,還要向當地的老鄉了解敵人騎兵的特點,進行研究,總結出一套打騎兵的經驗。”
耿飚報告說:
“敵人騎兵速度很快,但是只要把馬打趴下了,騎兵多半摔個半死。”
毛澤東笑著說:
“這叫‘射人先射馬’嘛!什么東西都有個規律,有一長必有一短。所以你們要通過調查研究,總結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來。你們可以編一個‘打騎兵’的歌子,讓大家學。”
隊伍越過一道山崗后,毛澤東轉身招呼身邊的人員說:
“休息一會兒吧。”
六盤山山峰奇特險峻,山路盤旋多重,傳說六盤山從山上到山下,共有34個盤旋彎道,主峰高達2942米。此山過去有鹿,人們上山順著鹿的足跡走,故名鹿盤山。久而久之,被叫作六盤山了。
此時,千軍萬馬云集在六盤山,先頭部隊已經登上了山頂,紅旗迎著西風,飄揚在最高峰。毛澤東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習慣地用右手摘下帽子,伸開雙腿,挺直腰板極目遠眺。六盤山的景色實在太美了。他望著眼前的景色,心情異常興奮,高興地對身邊的人說:
“這里真是個好地方呀,以后可以好好寫一寫。你們看,天高云淡,紅旗漫卷,大雁南飛,六盤山的景色多好呀!”
毛澤東坐在那里久久不忍離去,心中的詩句不斷涌出,串成了一首通俗的鼓動詩《長征謠》: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
同志們,屈指行程已二萬!同志們,屈指行程已二萬!
六盤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風。今日得著長纓,
同志們,何時縛住蒼龍?同志們,何時縛住蒼龍?
這首《長征謠》很快就在紅軍隊伍里傳開了。后來,毛澤東于1935年12月在瓦窯堡的窯洞里,用鉛筆將這首《長征謠》修改成了著名的《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且說毛澤東和戰士們又出發了,走了不一會兒,天空布滿了烏云,疾風也一陣緊似一陣,竟然嘩啦啦地下起雨來,眾人的衣服全都淋濕了。
陳昌奉前幾天不知怎么腿又腫了起來,這兩天雖然消了腫,身體還是很虛弱,快要到達山頂時,他覺得頭昏眼花,一步也挪不動了。毛澤東問他怎么啦,他說:
“主席,這座山恐怕我過不去了。”
說著一頭栽倒在地上。毛澤東趕忙把他扶起來,以為他又犯了瘧疾,讓警衛員把衛生員叫來,拿藥給他吃。陳昌奉要毛澤東先走,他說他休息一會兒再走。毛澤東說:
“陳昌奉,這里空氣稀薄,又在下雨,你不能在這里休息,無論如何要堅持翻過這座山。”
說罷,他便要和曾先基架著陳昌奉走,可陳昌奉渾身發抖,一步也邁不開腿。毛澤東又問他:
“你是不是冷啊?”
陳昌奉說:
“冷,全身直哆嗦,骨頭縫里也發涼。”
毛澤東拿出自己的大衣,說:
“來,你把我的大衣穿上,再喝一點熱水,暖和暖和就好了。”
陳昌奉一把抓住毛澤東的手說:
“不,我不穿,我能走。”
他掙扎著想走,終因身體太弱,剛邁一步又昏倒了。當他醒來時,看見曾先基就站在旁邊,端著一只水碗,自己身上已經穿上了毛澤東的大衣。毛澤東問他:
“好些了嗎?”
陳昌奉說:
“好了,走吧。”
毛澤東說:
“好樣的,這才是紅軍的戰士。走!”
傍晚的時候,毛澤東和戰士們下了六盤山,宿營在一個小村子里。
1935年10月7日這一天,陜甘支隊指戰員們一鼓作氣,全部翻過了萬里長征中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盤山。
10月9日晚,陜甘支隊先遣部隊趕到甘肅省鎮原縣北部的三岔,殲滅了距三岔5華里的南山灣堡子敵保安隊。
三岔街上只有10多家私人雜貨店,住戶不多。街北有一所天主教堂,土木結構,面闊3間,面墻用磨磚砌成。
10月10日,陜甘支隊主力部隊先后到達三岔。
是日晚,3個縱隊及司令部均在三岔及其附近宿營。毛澤東住在天主教堂的磚瓦房內,周恩來、彭德懷住在教堂旁邊的窯洞里,張聞天、王稼祥、博古等住在一華里外的窯洞里。第1縱隊林彪、聶榮臻等宿營在三岔街上,2、3縱隊彭雪楓、葉劍英、李富春、鄧發住在離三岔街5華里的山崗土窯里。
就是在這天傍晚,毛澤東在三岔街天主教堂內接見了紅26軍騎兵團參謀長劉約三等人。
原來在這三岔境內有一座老爺山,山上有座古廟,這古廟在陜甘寧三省都很有名氣。據廟里的老和尚說:老爺山的雞一叫三省都可以聽到,所以老爺山又稱為“雞叫三省山”。廟里經常有不少來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燒香拜佛。
10月10日這一天,駐扎在老爺山的紅26軍騎兵團團長康健民、政委高錦純、參謀長劉約三得到了一個令他們極為興奮的消息,燒香拜佛的善男信女們紛紛傳言,說共產黨毛主席率領的天兵天將在六盤山前青石嘴子一舉消滅了東北軍騎兵第7師19團,還說見到隊伍上的人在到處打聽劉志丹的情況。康健民、高錦純、劉約三便在一起商量,決定以劉志丹的名義給毛澤東寫信,歡迎紅軍和毛主席進入陜北。
劉約三,曾用名劉宗漢,1903出生于陜西保安縣金鼎鄉小蒜川村一個農民家庭,7歲入私塾讀書,1927年畢業于綏德省立第4師范學校,先在保安縣教書,后任保安縣教育科長。
在榆林、綏德上學期間,經常和劉志丹、曹力如、王子宜等同學研究馬克思主義,探討中國社會問題,1928經劉志丹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受中共組織派遣,同吳岱峰到山西呂梁地區組織游擊隊,9月被迫撤回陜北,加入西北反帝同盟軍,任2支隊供給主任。1932年2月,他任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供應部長。8月,劉約三隨楊重遠、閻紅彥騎兵大隊到三原截獲一批鴉片,又用鴉片換回大批布匹、棉花、糧食、藥品,解決了部隊急需。1933年11月,劉約三任紅26軍42師總后勤處主任。紅軍離開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時,劉約三留下領導后方工作。1934年,劉約三任保安、安塞、合水、慶陽4縣游擊隊總指揮,在陜甘邊襲擊地方民團,創建革命武裝。11月,他任紅26軍騎兵第1團參謀長,和楊森率騎兵團智取長武縣城,配合慶陽支隊奇襲環縣,戰果卓著。1935年2月,紅26軍和紅27軍聯合反擊蔣介石的第二次“圍剿”。劉約三等帶領騎兵團迂回作戰,沿途警戒,保護軍委和后方機關安全轉移。
且說高錦純用半張麻紙很快就寫好了信,劉約三叫上李志俊,帶著6名戰士就出發了。他們馬不停蹄,四處打聽,終于在甘肅鎮原縣三岔找到了陜甘支隊。中央警衛部隊的哨兵遠遠發現了劉約三這一小隊騎兵,大聲喊道:
“你們是干什么的?站住!”
劉約三勒住馬,大聲回答說:
“我們是劉志丹派來給毛主席送信的!”
李志俊接著說:
“我們是迎接毛主席來的!”
于是,警衛戰士就領著他們來到三岔天主教堂內毛澤東的住所。此時,毛澤東剛洗過腳,鞋襪還沒有穿上,劉約三將信遞給毛澤東,毛澤東接過信一看,立即赤腳拖著鞋子走出門,站在臺階上大聲喊道:
“好消息!好消息!劉志丹同志派人給我們送來了信!”
住在天主教堂隔壁房子里的周恩來和彭德懷聞聲趕來了。不多時,張聞天、王稼祥、博古、林彪、聶榮臻也來了。眾人圍坐在毛澤東的住房里,劉約三向他們作了口頭匯報。
毛澤東根據劉約三提供的情報,給彭雪楓、葉劍英、鄧發等人拍發電報,通報了三岔和環縣一帶的敵情,部署了明天的行進路線。
這天晚上,周恩來將劉約三安排在老年隊休息,老年隊長蕭勁光和徐特立、董必武、林伯渠、謝覺哉高興得連飯也忘記吃了,一直和劉約三聊了大半夜。
10月11日,陜甘支隊來到三岔境內的老爺山與紅26軍騎兵團會合。
10月12日,陜甘支隊兵分兩路進入環縣境內。毛澤東等隨第1縱隊經車道鄉楊家店子(今魏洼村)、楊掌村、劉園子村,虎洞鄉沙井子村,小南溝鄉天子渠村一路前行。第2、3縱隊過演武鄉、合道鄉、虎洞鄉,向鄭家灣挺近。
一望無際的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陜甘支隊在這段路上行走得很艱難。“紅軍官兵要順著陡峭的溝壁溜下去,然后再爬上來。本以為過了這道溝就可以走平路了,誰知道緊接著又是一道巨大的溝壑。”
10月13日,陜甘支隊兩路人馬會合于鄭家灣。
10月14日,陜甘支隊進抵環縣洪德鄉河連灣村,遭到了國民黨守備營和地方民團的阻擊。1縱隊4大隊1連連長毛振華率部反擊。
據河連灣村展覽館記載:“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烈戰斗,紅軍戰士成功拔掉了國民黨和地方民團的頑固據點。但可惜的是,毛連長在戰斗中不幸中彈犧牲,倒在了距離陜北革命根據地只有幾天路程的地方。這一年,他剛滿20歲。”
10月15日,陜甘支隊1縱隊經孟家灣、曹家灣向耿家灣行進;2、3縱隊則從玄城溝出發,經祁家原、許家原向興隆山(亦稱東老爺山)進發,并于當日夜宿此地。
據興隆山附近的村民說:“當時,聽說東老爺山又來了隊伍,分不清白軍、紅軍的附近村民,紛紛嚇得跑到村外去躲藏。后來聽說是紅軍來了,村民們就又回來了,因為紅軍為老百姓做好事,村里人老早就聽說了。”另據《中國共產黨環縣歷史》記載,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雖一路行軍打仗,飽受敵人追擊和饑餓、勞頓之苦,但仍嚴守紀律。在興隆山宿營期間,戰士們吃完飯已經半夜了,但全部露營在廟宇之外,司令部和機要人員則住在土坯砌筑的禪堂內,對神龕和殿堂廟宇秋毫無犯。
10月16日,陜甘支隊繼續前行,陜北就在不遠的前方了。
10月17日清晨,毛澤東率部由張家灣子動身,向吳起鎮方向挺進,將要進入陜北境內時,迎面看到山上有一塊大石碑,上刻“分水嶺”3個大字。毛澤東走近去彎腰看看碑文,興奮地說:
“走下山,就是陜西了,就是我們的根據地了,就是長征走過的第11個省了!”
10月18日,陜甘支隊抵達位于吳起鎮西北部頭道川邊的鐵邊城鎮,距吳起鎮尚有35公里。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周恩來、博古,以及林彪、聶榮臻、楊尚昆等在這里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說:
“我們已到陜西,到保安尚有四五天路程,需要一天休息才好。這幾天沒有飯吃,不得不走,到前面有糧地方休息。我們要把保安變為蘇區。過去敵人對我們是追擊,以后會改為圍剿。我們要打破這圍剿,須在敵人圍剿前做很多工作。”
10月19日上午,陜甘支隊先頭部隊進入吳起鎮。
吳起鎮位于延安市西北部,西北鄰定邊縣,東南接保安縣,東北有靖邊縣,西南是甘肅省的華池縣。這里因為白色恐怖嚴重,老百姓不知道來的是紅軍還是白軍,能躲的都躲起來了,鎮里已經是十室九空,但墻上留下來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標語和鄉蘇維埃政府的牌子,還是令先頭到達的戰士們歡呼雀躍:“我們到家了!”
中午時分,3架國民黨軍飛機追蹤騷擾。就在這個時候,毛澤東等也到達了吳起鎮。
張村長將毛澤東安排在一戶長工的窯洞里。這是一棟面寬4間的大窯洞,窯洞頂上是高高的山坡,山坡上長著稀疏的松樹和灌木。不遠處是一個殘缺的古城堡和烽火臺。毛澤東住在窯洞左側第1間,沒有門板,只是扎個高粱籬笆遮風擋雨。由于勞累過度,他剛一住下就生病了,盡管身體不適,他還是堅持著接待了謝覺哉領來的陜甘邊的龔逢春、馬福冀和赤安游擊隊隊長兼政委張明科。
龔逢春,1908年出生于陜西城固,1927年至1928年,先后就讀于馮玉祥部在西安舉辦的軍官學校和陜西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曾參加中共和共青團組織領導的學生運動,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5月,龔逢春轉入陜西警備第一旅,1933年隨警一旅到西安,7月在陜西耀縣參加了王泰吉騎兵團的起義,后在新成立的西北民眾抗日義勇軍從事政治工作。1934年夏,他任紅26軍42師政治部主任,同年冬,調任中共陜甘邊特委委員、宣傳部部長。1935年3月,他任陜甘邊游擊隊安塞5支隊政委;10月調任陜甘邊2路游擊隊政委,得知中共中央和紅1方面軍到達吳起鎮的消息后,即與游擊隊指揮馬福冀迅速趕到吳起鎮,和張明科一起向毛澤東匯報了陜甘邊和陜北蘇區的基本情況。毛澤東問張明科:
“你是哪里人?”
張明科回答說:
“就是本地人。我曾在劉志丹家當過長工,后來,又跟上劉志丹參加了革命。”
毛澤東又問道:
“劉志丹現在哪里?”
張明科頓時顯得有些緊張,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毛澤東覺得蹊蹺,在他的追問下,張明科看了看龔逢春,這才說劉志丹已經被關押起來了。毛澤東忙問:
“什么時候關押的?為什么?”
張明科說:
“關起來十幾天了。到底是啥原因,我也不知道。”
坐在毛澤東身邊的周恩來問道:
“關在什么地方”
龔逢春這才開了口,說:
“關在瓦窯堡。聽說關押了好幾百人,很快就要處決。”
毛澤東聞言大吃一驚,這個消息使他坐臥不安。他讓張明科拿著他的“雞毛信”,馬上去追尋先期入陜的鄂豫皖紅25軍領導人徐海東、程子華。
是日晚,陜甘支隊各部進駐吳起鎮。成仿吾在回憶錄里這樣描述了當時的情景:“傍晚,剛吃過晚飯,司令部命令各縱隊都進駐吳起鎮及附近村落。大家聽到這個命令,莫不十分高興,因為就要回到紅區了。很多人忘記了幾天行軍的疲勞,像小孩一樣,連跳帶跑,直往吳起鎮跑去。但是,當我們進入吳起鎮時,群眾誤以為是匪軍又來騷擾,倉皇逃避一空。我們在街上與窯洞內外,到處發現‘中國共產黨萬歲!’‘擁護劉志丹’的標語,確定這已是陜北紅區的地方了。大家興奮地不約而同地說:‘我們真的回到自己家了!’于是四處去找群眾,半天找著幾個老頭、老太太,卻語言不通,講什么都說:‘解不下’,我們的同志誤以為群眾‘害怕’,因為音很相近。戰士們首先把街道打掃干凈,貼上各種標語,如‘北上抗日,收復失地!’‘與二十五、六、七軍會合,一致抗日救國!’不久那些老人又找來了一些群眾。很快當地的支部書記與鄉政府主席回來了,他們和戰士們熱烈握手,戰士們把鄉干部們圍起來,差一點把他們舉上天空,口里說著南腔北調,但一張張的臉上表現出十分激動的心情,有的人熱淚久久掛在臉上。鄉干部們很熱情地和部隊的負責同志研究解決各種需要。第二天早晨,全鎮的男女老少都回來了,見了我們一個個笑容滿面,不斷地說:‘啊!原來是咱們自己人!’”
再說蔣介石早在陜甘支隊即將進入陜北的時候,就命令東北軍和馬鴻逵、馬鴻賓的騎兵進行堵截,殲滅紅軍。當陜甘支隊到達吳起鎮后,那些騎兵也就跟蹤而來了。他們自恃人多勢眾,裝備精良,以騎兵為主力先行,步兵隨后跟進,氣勢洶洶向吳起鎮殺來,準備一舉殲滅陜甘支隊。
毛澤東覺得若讓國民黨的騎兵一直跟進陜北,對陜北蘇區十分不利。他對第1縱隊的林彪、聶榮臻說:
“要想辦法打它一下。”
為此,毛澤東在蘇維埃鄉政府的窯洞里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聽取了有關的情況匯報,定下了打擊尾追之敵的決心。他對支隊以上的干部們說:
“后面的敵人是條討厭的‘尾巴’,一定要把這條尾巴斬斷在根據地門外,不能引狼入室,不要把敵人帶進陜甘根據地,禍害老區人民。是的,正如蔣介石所料,我們的確很疲勞,本該休整一下,但敵人不答應,不過他們也疲勞。”
毛澤東號召大家堅決打好這一仗,作為與陜北紅軍會師的見面禮。他親自進行了戰斗部署:以第3縱隊干部團阻擊敵人,掩護主力部隊的集結和展開;以第2縱隊為左翼;由第1縱隊在正面向吳起鎮西北部的敵騎兵進行突擊。他還親自給一部分參戰部隊進行了戰斗動員,他說:
“敵人如此猖狂,我們要狠狠打擊消滅他們!”
10月20日,帶病出征的毛澤東躺在擔架上,由警衛員抬著過了洛河,爬上平頂山大峁梁,親自指揮一場步兵打騎兵、疲勞對疲勞的入陜第一仗。
這一天,國民黨軍騎兵分兩路由頭道川、二道川分別進入陜甘支隊陣地。
10月21日清晨,彭德懷遵照毛澤東不把追兵帶進陜北蘇區的“砍尾巴”部署,指揮陜甘支隊主力在吳起鎮頭道川兩邊的山嶺上和溝道里伏擊馬鴻賓的第35師騎兵團。頃刻間,槍聲、手榴彈爆炸聲響成一片,火光閃閃,打得國民黨軍暈頭轉向,紛紛落馬。不久,東北軍白鳳翔的騎兵先遣團趕來,亦被陜甘支隊打亂,掉頭逃命。陜甘支隊主力部隊乘勝追擊,利用土崗深溝,將國民黨軍分割包圍。與此同時,國民黨軍另外3個騎兵團又被擊潰。
吳起鎮戰役先后擊潰了國民黨軍5個騎兵團,俘敵700余人,其中有馬術教官、獸醫和會釘馬掌、修馬鞍子的工兵,并繳獲一批輕重武器,戰馬200余匹。
毛澤東在巡視戰場時,獲悉了前線捷報,高興地說:
“步兵打騎兵,步兵追騎兵,實是軍家一大創舉。”
興奮之余,他吟詩一首:
山高路險溝深,大軍縱橫弛奔。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
后來,彭德懷在回憶錄中說,他曾把詩中最后一句改為“惟我英勇紅軍”。
這一天,吳起鎮軍民召開了慶功大會,毛澤東在會上講話說:
“我們從瑞金算起,長征的時間,是1年零2天,總共走了367天。如果連夜行軍就不止這個數了。我們走過了閩、贛、粵、桂、黔、湘、滇、川、康、甘、陜11個省;走過了五嶺、烏蒙、夾金山、岷山、六盤山和渡過了瀟水、湘江、烏江、金沙江、白龍江、赤水河、大渡河、渭水河以及雪山草地等萬水千山,最多的走了兩萬五千里;經過了苗、瑤、彝、回、藏民族地域;攻占過60多座城池,籌款數百萬元,擴紅數千人,建起幾百個縣區鄉蘇維埃政府。這是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長征。敵人總想消滅我們,我們并沒有被消滅,現在,長征以我們的勝利和敵人的失敗而告結束。我們完成了空前偉大的使命。長征是歷史上第一次偉大創舉。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它把共產主義的種子,播種在大半個中國的土地上。它將載入史冊。我們中央紅軍從江西出發時,是8萬人,現在只剩下1萬人了,留下的是革命的精華,現在又要與陜北紅軍會師了,今后,我們紅軍將要與陜北人民團結在一起,共同完成中國革命的偉大使命。”
接下來,陜甘支隊宣傳隊隨著慶功會的鑼鼓,唱起了自編的《勝利到吳起之歌》:
九月里來刮秋風,紅軍來到吳起鎮。為了救國救人民,打罷步兵打騎兵。
吳起鎮人和赤安游擊隊也在慶功會上唱起了《運鹽歌》:
綠綠的大地,藍藍的天,趕著毛驢去運鹽。
白鹽產在定邊縣,它是咱老百姓的生命線。
組織起來去運鹽,駱駝毛驢幾百頭,跟咱紅軍一搭走。
慶功會結束后,毛澤東指示部隊給赤安游擊隊、赤衛隊、鄉村干部、地下黨員發了繳獲來的槍支彈藥。毛澤東不忘張明科的功勞,特意贈給他一支手槍。
定邊縣、赤安縣人民送給紅軍300只羊,50頭豬,還有衣服、毛毯、羊毛。亂石川地下黨員賈生才、金進石、梁榮組織群眾,不分晝夜給紅軍運來了3萬斤糧食。
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吳起鎮舉行擴大會議,毛澤東、張聞天、博古、王稼祥、周恩來、鄧發、李富春、聶榮臻、劉少奇、葉劍英、凱豐、賈拓夫、彭德懷等出席了會議。毛澤東作了關于目前行動方針的報告。他說:
“陜甘支隊自俄界出發已經走了2000里,到達這一地區的任務已經完成。現在,全國革命總指揮部就放在這里,敵人對我們的追擊堵截不得不告一段落。現在是敵人‘圍剿’,我們的任務是保衛和擴大陜北蘇區,以陜北蘇區領導全國革命。陜甘晉3省是發展的主要地區。現在以吳起鎮為中心,第一期向西,以后向南,在黃河結冰以后可向東。要極大地注意同西北同志的關系。當前世界革命進入了新的階段,帝國主義到處沖突。日本帝國主義侵占華北,反帝運動高漲。反帝革命在全國醞釀,陜北群眾急需革命,這是粉碎敵人‘圍剿’的有利條件。粉碎敵人圍剿還需有好的領導。”
在討論中,鄧發、李富春、聶榮臻、劉少奇、葉劍英、凱豐、博古、賈拓夫、張聞天、彭德懷先后發言。他們著重闡述了下列主要問題:1、粉碎敵人圍剿,保衛與擴大陜北蘇區。2、擁護榜羅鎮會議決定,使陜北成為領導全國革命的中心。3、打通國際路線,取得蘇聯援助。關于這個問題,劉少奇發言說:打通國際路線,取得聯絡,現雖不能派部隊,但用電報或通訊,與之聯絡是很重要。博古說:取得聯絡,求得指示,是很重要,長期失去國際聯絡是損失。張聞天說:打通國際路線,無論如何要打通,主要是政治幫助,與之發生直接聯系。
毛澤東在會議結束時又作了結論,他說:
“結束1年長途行軍,開始了新的有后方的運動戰。提高戰斗力,擴大紅軍,解決物質問題,是目前部隊的中心工作。要加強白區、白軍工作和游擊工作的配合。要尊重地方群眾的意見,不要自高自大地壓制他們。動員群眾,主要依靠地方工作,不依靠他們沒有辦法。”
與會者一致同意毛澤東所作的報告和結論;還正式批準了榜羅鎮會議的戰略部署,宣告了中央紅軍長征結束。
10月25日,毛澤東出席陜甘支隊團以上干部會議,他在會議上講話說:
“1、勝利地到達目的地,一年來的奮斗能得到如此成績,并獲得粉碎新的‘圍剿’的個性條件,是由于黨的領導正確。2、目前革命形勢是已經到了拂曉前夕。3、當前的主要任務是:進行軍事政治教育;爭取群眾,擴大紅軍;改善生活,充實被服。”
就在10月25日這一天,徐海東率領的紅15軍團發起富縣(原鄜縣,素有“塞上小江南”和“陜北小關中”之稱。1964年因“鄜”字生僻,改為富縣)榆林橋戰斗,全殲國民黨東北軍第107師的第619團等部,俘獲其團長高福源。
此前,徐海東曾從報紙上看到一條消息,說“毛匪流竄固源、西峰鎮等地騷擾。”他立即派手槍團戰士到甘肅省西峰鎮一帶偵察,一路追蹤,終于在吳起鎮與陜甘支隊取得了聯系。徐海東喜出望外,找來經濟部長問道:
“我們現在有多少錢?”
經濟部長說:
“有1萬元邊幣。”
徐海東說:
“中央紅軍到了,他們一路上很辛苦,把這些錢都送給他們,一點也不要留。”
說罷,他找來財務科長傅家選,讓傅家選代筆給毛澤東和彭德懷寫了一封信,匯報了紅25軍到陜北以后的情況。
原來早在7月份,徐海東率領紅25軍逼近西安附近時,從國民黨的報紙上得知中央紅軍和紅4方面軍在川西會師,并開始北上。徐海東提出紅25軍應離開陜南西征北上,迎接紅1、紅4方面軍。他說:“只要能牽制敵人,保證主力紅軍順利北上,即使我們這3000多人都犧牲了,也是光榮的,對全國革命也有意義。”鄂豫陜省委同意了他的提議,決定紅25軍立即北上。1935年8月,紅25軍到陜北與劉志丹領導的陜北紅軍會合。9月18日,紅25軍與陜北紅26軍、紅27軍組成紅15軍團,由徐海東任軍團長,程子華任政委,劉志丹任副軍團長兼參謀長,高崗任政治部主任,副主任郭述申。由聶鴻鈞任西北軍委主席。10月1日,紅15軍團在勞山戰役中殲滅東北軍第110師近兩個團和師直屬隊全部。
信中還說:
“中央領導和中央紅軍來到陜北,我們內心無比喜悅,我們堅決擁護黨中央領導,擁護黨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確主張。”
傅家選寫好了信,徐海東馬上派手槍團偵察員將錢和信送往吳起鎮。
徐海東,1900年6月17日出生于湖北省黃陂縣灄源鄉會夏店里滾石嶺會一個窯工家庭。他有5個哥哥、3個姐姐,全家10多口人,只有幾間破草房,過著貧苦的日子。父親和哥哥在窯廠里拼命干活,賺的錢只夠全家糊口。徐海東9歲時才進了由本家舅舅當教師的一間學堂。老師給他起個學名叫徐元清。徐海東性格剛烈,從小爭強好勝,因在學堂里和地主家的少爺發生摩擦,遭到教師的訓斥,從此離開學校,12歲便進窯廠干活,這一干就是11年。1925年4月8日,在武昌賣水的徐海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來,他參加了“黃麻起義”,在紅軍中歷任游擊隊長、團長、師長、副軍長。徐海東在戎馬生涯中,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先后9次負傷,身上有17處傷疤,可謂遍體鱗傷,左腿為二等殘廢。1934年12月10日,徐海東率主力團向國民黨軍反擊,一顆子彈從他的左面頰穿進,又從左耳后面穿出,一槍留下兩個彈孔,由于失血過多,被抬到醫院時已昏迷不醒。徐海東整整4天都處于昏迷狀態,呼吸困難,生命垂危,由于醫療條件簡陋,醫生束手無策。經過18歲的女護士周東平的精心照料,徐海東才轉危為安。周東平,原名周少蘭。1935年9月15日,已任紅15軍團軍團長的徐海東和周東平結為伴侶。
此時,蔣介石脅迫東北軍組織了5個師對陜甘根據地進行第3次圍剿。蔣介石認為,中央紅軍轉移到陜北,已經潰不成軍,乘其立足未穩,重新調整部署,一舉消滅之。蔣介石的部署是:首先構成由合水至富縣的東西封鎖線,而后北接甘泉、延安,構成洛河南北封鎖線,逐漸向北壓縮,限制紅軍向南發展,圍殲紅軍于葫蘆河、洛河西北地區。
東北軍按照蔣介石的部署,兵分兩路:西路的第57軍董英斌指揮106、108、109、111共4個師,自甘肅慶陽、合水出動,經太白鎮葫蘆河向富縣東進;東路的67軍王以哲指揮117師由洛川西進至富縣,接應57軍。
10月27日,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博古4個政治局常委在吳起鎮開會。毛澤東說:
“我們的部隊大量減員,現在隊伍雖小,但它是將來發展的基礎。現在環境改變了,二萬里長征結束了,將來再不會有二萬里長征了,應當向我們的干部解釋發展前途。目前主要作戰方向是南邊,要先將董英斌4個師消滅。25、26軍在甘泉、富縣集中配合作戰。如能再對楊虎城、孫蔚如由南城開渭水的一路,繼續給予打擊,能打兩個勝仗,即可打破圍剿。要在嚴冬之前粉碎敵人圍剿。”
會議著重研究了常委在黨政軍工作上的分工問題,確定由張聞天負總責,毛澤東負責軍事工作,博古負責蘇維埃工作,周恩來負責中央組織局和后方軍事工作。
會議決定:在吳起鎮留下1個開辟邊區的工作團,并安頓200多個傷病員。非戰斗單位和戰斗部隊分開行動。
10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發布《告紅二十五、二十六軍全體指戰員書》(據上述徐海東讓傅家選寫信給陜甘支隊的資料說,手槍團偵察員第二天帶回了毛澤東寫給徐海東等人的信,其中引文與下述文字極其相似。二者說法雖然不同,應為同一文件),全文如下:
紅25、26軍全體英勇的指戰員
親愛的弟兄們:
我們經過了兩萬余里的長途遠征,經歷了11省的地區,粉碎了一切國民黨軍閥的堵擊、追擊、截擊,越過了無數的天險要隘、高山大河,為的是要與親愛的紅25、26軍弟兄們會合,開展西北蘇維埃運動的大局面,替中國蘇維埃運動定下鞏固的基礎,迅速赤化全中國。
現在我們已經勝利地完成了黨所給我們的這一光榮任務,到達了陜北蘇區,與親愛的弟兄們會面了,帝國主義國民黨任何阻止我們的企圖完全失敗了。我們久已聽到了26軍同志們在陜甘邊長期斗爭的歷史,25軍同志們在鄂豫皖的英勇斗爭和在河南、山西、陜西、甘肅的遠征,聽到群眾對于你們優良紀律和英勇戰斗的稱贊,最近更聽到你們在合水會合的消息和奪取清澗、瓦窯堡消滅白軍和地主武裝的勝利,這些使我們非常喜歡。今天我們能親自和你們會面,和你們握手,使我們更加興奮。親愛的同志們!記著!我們的會合是中國蘇維埃運動的一個偉大勝利,是西北革命運動大開展的導炮!
正因為陜甘革命運動的巨大發展,因此我們的會合震撼了地主資本家的反動統治,國民黨正在準備用新的圍剿來對付我們,但是我們有著會合了的力量和豐富的戰斗經驗,有著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有著廣大群眾的擁護,我們必定能夠取得勝利。
親愛的同志們!我們親密地團結起來,為保衛和擴大陜北蘇區,粉碎敵人新的圍剿,開展西北蘇維埃運動的大局面,開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戰爭,武裝保衛蘇維埃而斗爭。
同志們!我們手牽手勇敢前進!偉大的勝利就在前面!
蘇維埃新中國萬歲!
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全體指戰員
10月30日,陜甘支隊所有非戰斗單位,前往陜北蘇區中心瓦窯堡,毛澤東等則率領戰斗部隊離開吳起鎮,向甘泉前進。
欲知毛澤東率部如何打敗張學良的東北軍,請接著看本傳第四卷《風流人物》。
東方翁曰:關于本章中所說毛澤東贈彭德懷一詩的內容、時間、背景問題,由于《戰友報》的錯誤解釋,后來被搞得挺復雜的。早在1947年8月1日,冀魯豫軍區政治部主辦的《戰友報》以《毛主席的詩》為題,首次公開發表了《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但編者在注釋中說,這首詩是1935年9月臘子口戰斗之后,毛澤東寫在發給彭德懷的作戰電報中的詩句。1954年建軍節,《解放軍報》沿用《戰友報》原文原注,再次發表了這首詩。1957年,《東海》文藝月刊編輯部也準備刊登這首詩,在2月6日給毛澤東的信中仍沿用《戰友報》的原注,請求校閱詩稿。毛澤東在2月15日回信說:“編輯部同志們:記不起了,似乎不像。臘子口是林彪同志指揮打的,我亦在前線,不會用這種方法打電報的。那幾句不宜發表。”盡管如此,1986年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選》還是將《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正式收錄于書中了。毛澤東的衛士李銀橋針對有人提出的毛澤東“重書六言詩”一說,曾在回憶錄中證實,1947年沙家店大捷后,毛澤東并非重書《六言詩》,只是書寫了兩句,他說:“毛澤東很是興奮,揮毫給彭德懷寫了12個大字:‘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但書寫地點不是在“軍事會議”上,而是在梁家岔住地。湊巧的是,毛澤東書寫這12個字,是與伍修權的回憶相同的,所不同的是,他也說時間是在1935年。綜上所述,可以肯定:毛澤東的“六言詩”后兩句是真,而詩的前兩句及成詩的時間、背景、地點(包括彭德懷回憶錄說),則尚需后人繼續考證了。
咨詢微信: qunfeiyang2014, 1393777629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