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中醫院教授張忠德團隊、鄭廣娟團隊在國際期刊《細胞增殖》(Cell Proliferation)上發表了題為《出院后早期康復改善新冠病毒感染后恢復期長期免疫功能損傷》(post-hospitalizationrehabilitation alleviates long-term immune repertoire alteration incovID-19 convalescent patients)的學術論文(影響因子8.755)。第一作者為中藥藥理研究團隊成員馮兵,通訊作者為中醫疫病多學科交叉創新團隊成員劉云濤。該研究顯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機體后天免疫功能在一定時期內仍存在異常,但應用中醫藥調理、呼吸訓練、適宜的體育鍛煉等方法盡早進行康復調理,可顯著改善感染后機體的后天免疫功能損傷,加快康復。這一關鍵發現可能會改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后的康復策略,對于后疫情時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長期潛在影響評估,探索促進免疫功能康復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免疫反應在病毒感染中至關重要,COVID-19發生發展過程中的免疫反應需要深入探索,尤其在重癥和長新冠患者中。有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康復后免疫系統會發生變化,但免疫系統變化的持續時間尚不清楚,且針對該變化幫助機體免疫功能恢復的有效干預手段也有待探索。對于上述問題,張忠德團隊及鄭廣娟團隊利用全景免疫組庫評估方法,針對疫情早期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后恢復期患者,對比80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康復者和12例健康對照者的免疫組庫特征,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6個月后機體淋巴細胞減少、T細胞受體和B細胞受體的多樣性降低,B細胞儲備激活,這些證據證實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后機體的后天免疫功能恢復可能需要較長時間。研究結果還表明:與未接受中醫藥等康復調理的人群相比,接受中醫藥調理康復者免疫功能有顯著改善,有助于加快康復。
張忠德團隊長期參與COVID-19臨床一線救治,發現不同特征患者疾病進展和預后存在差異。為明確這種差異背后的免疫學背景,張忠德團隊與醫院病理科、中藥藥理學研究團隊鄭廣娟聯合,先后開展了中醫藥防治新冠的免疫機制研究、新冠康復后隨訪及新冠疫苗接種后免疫水平動態監測等工作,聯合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冠應急專項及中醫疫病多學科交叉創新團隊項目,取得系列創新性成果。
據悉,中醫疫病多學科交叉創新團隊由張忠德牽頭建設,以多學科交叉平臺為支撐,圍繞理論創新、循證評價、機制研究、 新藥轉化四大研究方向,進行高水平人才培養。以鄭廣娟為學術帶頭人的中藥藥理研究團隊聚焦于中醫藥的作用機制研究,以心腦血管病、腫瘤、銀屑病、代謝綜合征及免疫相關性疾病為主要研究方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