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感染新冠的人數暴漲,典型癥狀都有發燒、渾身痛等等。但是,發燒了體溫39°甚至40°,感覺卻是怕冷,還要多穿衣服、多蓋被子。這是為什么?
其實很簡單,因為新冠是寒性病邪。
同樣是感染了后發燒,卻有發熱怕冷、發熱怕熱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況。根據病原體入侵人體后的癥狀,中醫把病邪分為寒、熱兩種。非典、新冠病毒都是寒性病邪,而乙腦、麻疹病毒等等則是熱性病邪。
寒病用熱藥,熱病用寒藥。如果是發熱怕熱的熱病,那么就不能喝熱水、用熱性的藥物,而是要清熱解毒。比如乙腦、麻疹用熱藥發汗就必死。畢竟庸醫在古代現代都有。《瘟疫論》實際上主要是治熱性疫病的,因此它里面的方子就不用熱藥。
因為新冠病毒是寒性的,感染后最開始的發燒,是發熱怕冷。這種情況說明,這時候的發熱是生理性的,是人體主動升高體溫,與病毒作戰;但是因為陽氣不足,所以覺得冷。因此,只要用熱藥(比如熱水、熱姜湯、溫熱解表的中藥等等)幫助人體提升陽氣,蓋上被子,一兩幅藥就可以汗出燒退,再針對其他咽痛、咳嗽之類的對癥治療,幾天就全好了。參見:新冠感染者居家-中醫藥治療指導
順便說一句,連花清瘟這個藥雖然有炙麻黃,但整體是有點偏寒的,不是很對癥。至于鐘南山站臺的復方板藍根是清熱的,更不對癥了。清熱的藥,在新冠轉成肺炎之后才適用。
西醫不懂新冠是寒性病,它用抗生素、抗病毒這些副作用比較大的藥傷人陽氣;這是幫倒忙,因此病程變長、病情變重,本來簡單的呼吸道感染可能就變成了肺炎。
轉成肺炎之后,這時候的發熱就變成了發熱怕熱。這種情況說明,這時候的發熱是病理性的,是因為代謝廢物和毒素不能排出體外造成的。具體主要又分三種原因:
1、痰堵在身體里造成發熱;
2、大便堵在身體里造成發熱;
3、津液不足造成發熱,就好比冷卻液不足造成發動機過熱:
在很多情況下,這三種因素同時有。很明顯,西醫不管是用抗生素、抗病毒、激素還是退燒藥,都不能解決這三種情況,因此病情就繼續惡化變成重癥。
西方式思維不懂治病的戰略,不懂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重癥病人首先必須保命,以扶正為主;給重病人濫用藥物,就會繼續惡化,直至膿毒血癥、器官衰竭最終死亡。
就這樣,西醫往往把新冠輕癥治成肺炎,肺炎治成重癥,重癥治成死亡。因此,新冠疫情初期,武漢重癥病人28天內死亡率高達61.5%,隨著中醫藥的全面介入,才把死亡率降到了接近零。參見:治療方法決定新冠病死率,攬功諉過危害大 和 親歷|從非典到新冠,中醫藥力挽狂瀾的曲折內幕
我們繼續講新冠的治療。
古人說治病如用兵。《傷寒論》就是教你怎么治療新冠這種外感病的兵書。和外感病邪作戰,有六種不同的情況,適用的戰略戰術也不同,見下表:
一、《傷寒論》治病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分陰陽,也就是判斷敵我強弱,決定治病戰略是攻是守。病人正氣足的,屬陽,治療原則是祛邪為主,也就是進攻為主;病人正氣虛的,屬陰,治療原則是扶正為主,也就是防守為主。
二、《傷寒論》治病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判斷敵人的位置,決定治病的具體戰術。按病邪位置可以分三大類:體表,腸胃,臟腑。
三、《傷寒論》六大治法,即六經辨證:太陽、陽明、少陽、少陰、太陰、厥陰是六種戰術
三種陽性病,病人正氣足,戰略原則是祛邪/進攻為主,具體戰術如下:
1、陽病在體表,稱太陽病,戰術就用解表的方法排毒;
新冠初起,這時候正氣不虛,氣血充盈,體溫升高。
如果是發熱惡熱,就是熱性病,要清熱解表,比如《瘟疫論》中的達原飲、郭生白的透表湯等等。
如果是發熱惡寒,就用溫熱解表。
這時候如果有汗,用桂枝湯:
桂枝9g 白芍9g 炙甘草6g 生姜9g 大棗3個
桂枝湯還有14個變化,一共是15個方子,這里不細說了。
如果無汗,用麻黃湯:
麻黃9g 桂枝6g 杏仁6g 炙甘草3g
汗出燒退,燒退是疾病好轉的結果。如果用西藥強制退燒,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因此發燒反復是很正常的。
喝中藥講究的是“中病即止,不必盡劑”。比如麻黃湯,沒出汗就要再喝,出汗了就停,以免大汗傷津。
葛根湯,解表兼去身痛
葛根12g、麻黃9g、桂枝6g、生姜9g、炙甘草6g、芍藥6g、大棗3枚
大青龍湯,不出汗煩躁,表寒里熱,痰是黃的
麻黃12g 桂枝6g 甘草6g、杏仁6g、石膏18g、生姜9g、大棗3枚
小青龍湯,心下有水汽,表寒里寒,痰是白的
麻黃10g 芍藥10g 細辛3g 干姜10g 炙甘草10g 桂枝10g 五味子3g 半夏10g
麻杏石甘湯,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方子,常用于在感冒中繼發肺炎:
麻黃9g 杏仁9g 石膏24g 甘草6g
2、陽病在腸胃,稱陽明病,戰術就用吐法、清法和下法排毒;
陽明病是發熱惡熱,怕熱喜歡涼。病邪造成胃腸不正常,積聚了代謝廢物,便秘等。痰、大便堵在身體里,這就是實;可用瓜蒂散催吐,祛痰藥祛痰,承氣湯通大便。其實,肺與大腸相表里,通便藥也可以祛痰。
藿香正氣水/丸不是傷寒論的方子,不治胃腸熱,而是治腸胃寒濕引起的上吐下瀉。
這里白虎湯很重要,治壯熱,治高燒非常靈。有些高燒需要補充津液,就像汽車發動機冷卻水沒有了,不補水燒退不下來,所以加梗米生津。
白虎湯
石膏50g 知母18g 甘草6g 梗米9g
出了大汗,體虛的,可以加人參9g。
調胃承氣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是瀉下治便秘引起的內熱發燒,用大黃、芒硝等。
3、陽病在臟腑,稱少陽病,戰術就要用和解、調理的方法。
特征是口苦、咽干、目眩、忽冷忽熱、默默不欲食、惡心嘔吐等等。
這里著名的小柴胡湯出場了:
柴胡30g 黃芩9g 人參9g 半夏9g 炙甘草9g 生姜9g 大棗4個
柴胡湯有各種加減變化,可以治肝膽脾胃等各種臟腑疾病。
三種陰性病,正氣虛,戰略原則是扶正/防守為主,具體戰術如下:
4、陰病在體表,稱少陰病,戰術是扶陽解表;
少陰病的特點就是脈細微,但欲寐,無熱惡寒。這就是身體很虛的人,得了感冒,怕冷,乏力,就想睡覺,卻基本不發燒,要扶陽解表。
有很多老人身體很虛,感染了新冠,就表現為少陰病,看起來發熱不高,癥狀也不嚴重,但是會突然惡化,就是這個原因。
如果是低燒,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6g 附子9g 細辛6g
這個方子很有用,加桔梗可以治慢性咽炎,加半夏、杏仁可以治久咳,加其他藥物還可以治鼻炎。久咳必虛,一般也是屬于少陰病。
如果沒有發燒,用麻黃附子甘草湯。
麻黃6g 附子9g 甘草6g
如果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真武湯:
附子9g 茯苓9g 芍藥9g 白術6g 生姜9g
如果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附子湯:
附子18g 茯苓9g 白術12g 芍藥9g 人參6g
5、陰病在腸胃,稱太陰病,戰術是扶陽溫里;
太陰病的典型表現是腹滿而吐,食不下,拉肚子等等。
這種情況下,就必須扶陽溫里。主要是四逆湯:
附子15~30g 干姜25g 甘草30g
6、陰病在臟腑,稱厥陰病,戰術是回陽救逆。
這時候身體很虛,病邪深入臟腑,手足冷,吃不下,嘔吐,拉肚子,心跳失常,昏厥,便膿血,腹水等各種重癥,是需要收進ICU的那種病人。
這時候就要大劑量人參、附子回陽救逆。參見:張伯禮:老年有基礎病不是借口,上海要發揮中醫藥的作用 和 《上海市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中醫藥救治工作專家共識》
三陰病的方子,扶陽救逆、回陽救逆,急救,都必須扶正為主,而不能再用傷人的方法。
中醫八綱辨證,陰陽、寒熱、表里、虛實,這里都有了。
本文有點復雜,如果還是搞不明白,可以看《新冠感染者居家-中醫藥治療指導》,這里面很多中成藥其實都出自《傷寒論》中方子的加減合并。
大家應該能夠明白,治病如用兵。沒有經過整體論、系統論、戰爭論訓練的指揮員,不是合格的指揮員。
而西醫就好像只學習了如何開槍就去指揮打仗的士兵,經常打敗仗是必然的。參見:雙盲試驗是對疾病本質無知的表現,你見過修汽車的做雙盲修理試驗嗎?
真正的中西醫結合,就是用中醫思想武裝醫生,用中醫之道指導西醫之術,這才是合格的醫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