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我寫了一篇文章,講述了一位鉆研慢性腎病40余年的老醫生屈建明老師的事跡。這篇文章發出后,這一年多來,有過一些讀者朋友通過我找到屈建明老師進行治療,這期間也有收到過一些好消息。
今天想對其中一例進行一個簡單的分享,也談談對此的一點感想?! ?/p>
2021年11月初的時候,一位讀者朋友找到我,他說自己身體出現了腎炎,尿血4+,尿蛋白4+,肌酐439,醫院讓做腎穿刺活檢,想問問有沒有好的治腎病的老中醫。
看到這個求助問題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屈建明老師,便讓他先看看我寫的那篇文章,了解一下屈老師,看是否合適。
10天以后,他又來問我,是否見證過某地某位老中醫治療過尿毒癥這個?。?/p>
他提到的那位老中醫,我不知道,便如實告訴他了。
他這次問我的時候,我猜測10天前他第一次問我時,可能并沒有去看我寫的關于屈建明老師那篇文章,于是我把那篇文章找出來發給他了,讓他看看。我說:如果需要,我可以提供屈老師的微信。他說:需要,謝謝。
那個時候,我不知道他后來有沒有去找屈老師,但我也只能幫到這里了。
2022年1月初的時候,屈老師給我發來消息,他說:11月份通過你找到我的那位患者,治療效果很好。那位患者服藥三天后血壓就下降了,精神也好轉!11月20日開了藥方,24號患者收到藥。
隨后屈老師給我發了幾張截圖,是給患者的診治過程。
患者給屈老師發了醫院的檢查報告單,屈老師看了后,說的是:患者已經到五期了,11個腎小球只有1個好的,按照這個報告(醫院常規治療)患者只能等透析治療了?! ?/p>
患者之所以要找中醫,就是不希望透析,因為多數情況下,只要開始透析,后面就只能一直透析了。
到11月底的時候,患者已經喝了6天屈老師開的中藥了,他告訴屈老師,他的同事跟他說,這兩天他的臉色都比以前好看很多了,多少有一點血色了。他自己感覺也是(臉色好一些了),前一段時間臉都是黑中帶綠黃?! ?/p>
屈老師還給我發了一張患者一些檢查指標的跟蹤表,從表中可以看到,到2022年1月3日的時候,患者的尿隱血變成2+(11月初時是4+),肌酐值降到了302.9(11月初時是439)?! ?/p>
我并不太懂這個病,但我知道這個病里肌酐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我聽一位尿毒癥患者講過,他在肌酐值升高到300多的時候,醫院便讓他透析治療了。
所以,這位患者在經過一個多月的中藥治療后,肌酐值能下降100多,人的精神狀態也好轉很多,這應該是很好的治療效果。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這位患者還患有乙肝,原來肝功一直異常,通過屈老師的調理,現在肝功能倒先正常了(在那張跟蹤表中可以看到肝功的指標),這是一個意外的收獲!
我當時還問了屈老師:您在治療他的腎病時,要兼顧他肝臟方面的病情嗎?
屈老師告訴我:基本上以腎病喂豬,因為用了大量的活血化瘀藥后,患者內臟的微循環改善了,肝細胞的新陳代謝增強后病就好轉了。
這也說明,正確的辨證論治,中藥對肝病不但無害,還會有很大的益處。
但屈老師也告訴我,這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治療成果,最后這位患者能好到什么程度,現在還不知道。
我知道,這是個很難治的病。并且,我還想說的是,有時候病能不能治好,并不全依賴醫生,患者的高度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確地看待治病過程中的曲折,堅持走下去,現實遠比想象中難。
那天,這位患者也給我發了信息,對我表示感謝。他說,他現在在屈老那邊調理腎衰竭,經過一個多月吃藥,肌酐現在降到302。他還說,感覺有希望康復!
我也很感謝他給我發這個信息,我非常真誠地為他感到高興。希望他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屈老師一起,戰勝疾病!
后來的一天,我在微博看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腎病科醫生劉寶利老師在1月18日分享的一則微博#經方治療膜性腎病#,他說:膜性腎病青年,堅持2月內停掉激素,血白蛋白24,顧慮、緊張、著急都是不可避免的…繼續努力,堅持后,終于迎來了曙光!
這條微博附了9張圖,里面有治療過程中患者和劉醫生的對話,有患者的化驗指標等。
2021年11月某天,劉醫生在和患者的交流中說:這個病真的很難治,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起效的,而且西醫治療就是反反復復,中醫要想起效,至少得一年到一年半。
2022年1月17日,這位青年脫膜成功。劉醫生說:每一點成功的取得,都是不懈堅持的結果。那位患者感慨:“開始我很慌,尿蛋白不降就很擔心,所以問您很多,能不能好,什么時候好之類的。后面知道了要堅持,要相信您,所以就一直堅持到現在,也迎來了病好的這一天,真的非常感謝您…”
其實,我對這個病不了解,但是我看到這個案例的時候,是很受觸動的。
因為很多慢性病的治療過程就是這樣的,過程很曲折,患者的各種焦慮、緊張、著急都是難以避免的,這個過程非??简炨t生和患者(還有患者家屬)。
不一定每個案例都會成功,但是正確的堅持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屈老師分享的這個案例和劉寶利醫生微博分享的這個案例有相似的地方,相似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疾病治療過程中醫患對待疾病的態度。
一年多過去了,我仍沒能去實地拜訪過屈老師,但我們一直保持聯系,屈老師年逾70,研究慢性腎病40余年,他想為社會作貢獻的熱心一直都在,可敬可佩。
希望這個案例能讓大家有所觸動有所啟發。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