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博看到一段視頻,很是感慨。
這段視頻是北京市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講的一段話,筆者在網絡上搜索了一下視頻的出處,應該是一個名為“大國良醫醫學人文垂范工程”的機構在2021年8月對劉清泉教授的采訪。
原出處的視頻打出來一個問題:“中醫大夫還有聲音嗎?”
截取的這段視頻中,劉清泉教授說:“我最關心的是中醫人才問題,沒有人你還能干事嗎?很多西醫的專家在跟我聊天的時候,說的一句話說得非常有意思——(他們說)我們不反對中醫,我們非常喜歡中醫,中醫確實有它非常好的優勢和特點,但是我們找不到中醫大夫。全國注冊真正中醫大夫是60多萬,西醫大夫是600多萬,相差10倍,中醫大夫還有聲音嗎?這60多萬大夫們,真正能掌握中醫的能力的人,又不是說全部如此,所以說中醫的人才是關鍵,人才問題培養以后,去哪啊?醫院又這么少,他得有道場啊。三四百家三級甲等中醫院,跟三四千家綜合醫院不包括專科醫院來比,那你中醫院培養人才沒有基地。中醫的人才是最大的問題,怎么去培養我們合格的標準的中醫人才,實際上是我們面臨最艱巨的任務。解放前培養的一批老中醫,基本上都過世了。初期培養的這批老中醫也90多歲了,所以說中醫的人才面臨著中間的斷檔,后續無人乏人,中藥更是如此。”
劉清泉院長的這段話應該也戳中了現在中醫藥人以及普通人的痛點。
2020年武漢疫*情的時候,支援抗疫的中醫醫護人員4900余人,也只有支援抗疫的西醫醫護人員的十分之一左右,僅從數量來看,對比是十分懸殊的。另外,中醫是門實踐性非常強的醫學,要成為一名好中醫,是需要不斷學習實踐的,就像劉清泉教授說的,注冊的中醫大夫里面不全是真正掌握了中醫能力的人,那么能堅持用中醫思維中醫方法治病救人的也就更少了。
知名中醫肖相如教授也講過,從人們現在的就醫習慣和意愿來說,絕大部分的人首先想到的是西醫院。因為西醫院數量多,規模大,設備好,在全國所有的地方,所有的行政區域,最好的醫院基本都是西醫院。從數量上來講,西醫院比中醫院要多幾十倍。比如一個縣,最多有一所中醫院,一般都條件較差,有的只是為了完成國家規定縣里必須有中醫院的任務,將一個很差的衛生院換個牌子而已,有名無實。實際上,城市里很多中醫院為了生存,一樣存在明顯的“西化”現象,就算是三甲中醫醫院里,真中醫又有多少呢?這就是客觀條件,這些客觀條件使絕大多數人就醫的時候會首選西醫院。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就是老百姓不容易找到好中醫。這一點就太有感受了。當我們明知道中醫藥是非常優秀的醫學,從理論上來講中醫藥不僅可以治很多很多的常見疾病,可以治很多很多的疑難雜癥(當然實踐中也是如此),如若自己就醫,愿意首選中醫,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很可能找不到好的中醫大夫,這是讓人十分無奈的一種現狀。經濟發達一些的城市中,優質醫療資源也容易集中,找到好中醫的概率大很多,但更多的小城市、縣城、農村,就很難了。講到這里,筆者又想起一些愿意“還醫于民”的優秀的中醫大夫們,內心對他們充滿敬佩。
還有中醫藥人才培養的問題。劉清泉教授講的是中醫藥院校的學生畢業以后去哪培養的問題,中醫院培養人才沒有基地,沒有道場,這是個大問題。筆者關注的好些中醫醫生都感慨過,他們一起畢業的中醫同學中,到現在還能夠繼續堅持中醫藥執業的都是鳳毛麟角,一個班幾十個同學能有幾個都是不錯的,而且他們還都是畢業于雙一流的中醫藥院校。當時看到的時候就特別感慨,筆者還記得有數據統計,過去幾十年,中醫專業畢業的學生有幾十萬,可真正從事中醫的人數不超過10%,這個比例太讓人心酸。
從中醫藥專業畢業的學生不會用中醫藥看病的大有人在,后續培養仍然非常重要。但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就業導向。就像選擇專業的時候,絕大多數的人首要考慮的應該是這個專業畢業以后好不好找工作,能不能掙到錢,就是經濟價值,而不是這個工作的社會價值。而醫學、教師等本身具有一定的道德光環的職業也已經如此,這就是資本的腐蝕力量。但這不能怪到個體的身上,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得讓醫療回歸公益化,要依靠“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政策力量。
另外,我國還有很多民間中醫大夫,他們中有很大一部分沒有行醫資格證,這是一個很大的限制。《中醫藥法》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讓民間中醫有一定的機會考證,變成合法行醫,不過還是不夠的。如果能把民間中醫這部分力量安全有效地發展起來,中醫藥人隊伍必將壯大不少。
看了劉清泉教授的這段話,確實很感慨,寫下這些感慨,零零散散,并不全面,也不見得深刻,但卻是真實感受。視頻的評論區,也有很多網友的感慨,能看到有多年中醫臨床醫生、有中醫院校畢業學生、還有西轉中的臨床醫生、更多的還是普通老百姓,大家都在關心中醫藥的發展。
雖然還有很多問題和困難,但同時也還有很多希望。
中醫藥的發展需要這些聲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