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說:“徹底的自然主義或人道主義,既不同于唯心主義,也不同于唯物主義,同時又是將這兩者結合的真理。我們同時也看到,只有自然主義能夠理解世界歷史的行動。”中醫文化就是徹底的自然主義和人道主義真理。】
【中醫的“病”和西醫的“病”不同,因此,中醫看病與西醫看病也不同,中醫治病與西醫治病更不同。中國人不需要人人都做中醫,但是,必須對中醫有一些基本的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了解做一名真正的中國人有多么值得自豪和慶幸。】
說氣
——中醫看病(十一)
氣,對于中醫和中國文化,那是太重要了,怎么形容其重要性都不為過。可以說,氣是中國文化的始源,中國人的一切文化活動,都是來源于對氣的認識和把握。也正是因為中國文化根植于氣,所以才能長生久視。近世中國的衰落,并非中國文化不夠先進,而是中國人不斷摧毀其文化根源的結果。可以斷言,什么時候中國文化這口“氣”絕了,中國也就死了,西方的所謂民主和科學救不了中國,只會加速中國的滅亡,就像西方的所謂放療和化療治不好所謂的癌癥一樣。相反,只要中國文化這口“氣”還在,中國就死不了。
那么,什么是氣呢?《道德經》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為天下母,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因此,這個“道”就是滋生萬物的元氣,也就是說,整個宇宙萬物都是道氣所化生。
那么,氣又是怎樣化生萬物呢?《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一就是太極,二就是陰陽兩儀,三就是陰陽兩儀和中氣,中氣就是元氣即道氣,因為有中氣,所以萬物變化而不失道性。也因為有中氣,所以陰陽兩儀才能交接而生四象,四象一出,則萬物生焉。
中醫文化與中國文化一脈相承,所謂陰陽四象、五運六氣、藏腑營衛、經脈氣血、表里內外、筋骨皮肉、精神魂魄、情志聲音,全在一氣周流,聚氣成形,散形為氣。
陰陽未判,道生太極,一氣混沌。清升濁降,天地攸分,陰陽就位。清濁之間,陰陽之中,是謂中氣。中氣即祖氣,即原始之道氣,是陰陽升降之樞軸。中氣運轉,陰陽交接,生濕于天,生土于地,人秉濕土之氣而生脾胃。中醫論脾胃,吾輩當知人之中氣在其中,故治土病乃至百病必兼顧中氣。
中土樞轉,左升清氣而化火氣,化火則生熱,熱氣無象于天,火氣成象于地,人秉熱火之氣而生心與小腸、心包與三焦。中土樞轉,右降濁氣而化水,化水則生寒,寒氣無象于天,水氣成象于地,人秉寒水之氣而生腎與膀胱。左升右降,如環無端,中醫論心腎,吾輩當知陰陽互根,水火同源,土氣在中,故治心熱必顧溫水燥濕。
當其半升,尚未成火,名之曰木,木之氣溫,溫而不升則生風,溫升不已則積溫生熱,熱浮于上則化火。木氣成象于地,風氣無象于天,人秉風木之氣而生肝膽。中醫論風,吾輩應知溫在其中,故治木病有涼升二法,溫熱則涼散之,風動則升達之。
當其半降,尚未成水,名之曰金,金之氣涼,涼而不降則生燥,涼降不已則積涼生寒,寒沉于下則化水。燥氣無象于天,金氣成象于地,人秉燥金之氣而生肺與大腸。中醫論燥,吾輩當知涼在其中,故治金病有溫降兩宜,涼澀則宜溫通之,燥結則宜清降之。
氣象輪轉,以年為周,年復一年,周行不殆,以其中氣不絕,陰陽交替。陽升于歲半之前,陰降于歲半之后。陽之半升則為春,全升則為夏。陰之半降則為秋,全降則為冬。春生夏長,春溫夏熱,木火之氣使然。秋收冬藏,秋涼冬寒,金水之氣使然。土無專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四個季月,即每季的第三個月),各十八日,其司令之時,則在六月間。
木火金水,四象一氣。土樞四象,是謂五行,其中火分君相,故實為六行。分而言之,則曰土樞四象,合而言之,不過陰陽中氣。分而言之,則曰陰陽中氣,合而言之,全是中氣之變化。氣之生化,之所以四象周行,如環無端,而非直線前進,或陰陽相悖而行,權在道也。《道德經》說:道之名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反者道之動。陽性升發,陽升之極則陰生,陰性降收,陰降之極則陽生,此謂遠曰反也,以其中氣為和。升降之間,又有散結,升散為風木,降結為燥金,故陽升不直上為熱火,陰降不直下為寒水,陰陽升降成為四象周行。土合四象,是謂五行,五行周流,以其相生相克。中醫論生克,吾輩必須了解,以氣而不以質,質無生克。
水谷入胃,化生氣血。氣統于肺而源于胃,凡藏腑經絡之氣,皆肺氣之所宣布,其在藏腑曰氣,其剽悍者行于經絡曰衛。血統于肝而本于脾,凡藏腑脈絡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其在藏腑曰血,其精專者行于脈中曰營。營衛者,經脈之氣血也。營衛運行,一日一夜周身五十度。營氣之行,常于平旦寅時,自手太陰寸口始,終于兩蹻、督任,是謂一周,合二十八脈,五十周畢,明日寅時,又會于寸口,周而復始。衛氣之行,則晝行陽經二十五周,夜行陰藏二十五周,衛氣入于陰則寐,出于陽則寤,日行五十,周而復始。
神發于心火,而當火未旺,血溫于肝木的時候,則現為陽魂;精藏于腎水,而當水未盈,氣涼于肺金的時候,則結為陰魄。火長而陽神光明,故志意遂達,是以喜,當其初生為木而未能茂長,則郁勃為怒;水藏而陰精閉蟄,故志意幽淪,是以恐,當其方收為金而未沉潛,則牢落而為悲。土氣凝滯,輪樞莫運,則木火失之生長,故喜怒不生,金水失之收藏,故悲恐弗作,而生憂思。心之志喜,故其聲笑,笑者,氣之升達而酣適也;肝之志怒,故其聲呼,呼者,氣之方升而未達也;腎之志恐,故其聲呻,呻者,氣之沉陷而幽菀也;肺之志悲,故其聲哭,哭者,氣方沉而將陷也。脾之志憂,故其聲歌,歌者,中氣結郁,長歌以泄懷也。
人有三氣,天氣地氣和人氣,統于六經。天氣分六,風熱暑濕燥寒。地氣五行,木火土金水,而火分君相,故實為六行。人氣五藏,肝心脾肺腎,另有心包,故實為六藏。六經者,縱貫人身之表皮腠理,由里及表,分別是厥陰、少陰、少陽、太陰、陽明、太陽。六經分別手足,合則十二經,司化不同。
厥陰者,在天之氣為風,在地之氣為木,在人之氣為肝,故稱厥陰風木。足經司令,手經從化,故手厥陰心包之相火從而化風。
少陰者,在天之氣為熱,在地之氣為(君)火,在人之氣為心,故稱少陰君火。手經司令,足經從化,惟足少陰腎之癸水不從丁火化熱,而從壬水化寒。故火永不勝水。
少陽者,在天之氣為暑,在地之氣為(相)火,在人之氣為三焦,故稱少陽相火。手經司令,足經從化,故足少陽之甲木從而化火。
太陰者,在天之氣為濕,在地之氣為土,在人之氣為脾,故稱太陰濕土。足經司令,手經從化,故手太陰肺之辛金從而化濕。
陽明者,在天之氣為燥,在地之氣為金,在人之氣為大腸,故稱陽明燥金。手經司令,足經從化,故足陽明胃之戊土從而化燥。戊土之燥,乃從化之燥,故不敵己土司令之濕。徹悟燥濕之消長,方能識仲景之堂奧。
太陽者,在天之氣為寒,在地之氣為水,在人之氣為膀胱,故稱太陽寒水。足經司令,手經從化,故手太陽小腸之丙火從而化寒。
十二經脈,猶如電纜,脈在中心,而經在外圍,相附而行。經脈循行,每時一經,陰陽相貫,如環無端,十二時辰一周,周而復始。首要酉戌,即下午五時至晚上九時,此時心腎相交,水火互濟,于人養生,至關重要。次在巳未,即上午九時至午后一時,彼時心脾相交,火土合德,亦甚重要。世說要在子午,非也。
辛卯年二月二十六日
關鍵詞:中醫 說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