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諸侯蜂起、戰亂頻仍,有多少英雄豪杰奮力爭霸,欲稱雄天下,演出了一幕幕慷慨悲壯的歷史活劇。在這一過程中,也有一些小人物以自己的智慧、勇氣和眼光,成就了令后世稱道的業績,寧戚便是其中的一位。
寧戚飯牛
據道光《濟南府志》記載,寧戚本為衛國(今河南衛輝)人,本是一個毫無背景的窮小子,他聽說齊桓公不拘一格招納天下賢才,就想去拜見齊桓公謀個一官半職。因為實在太窮,連到齊國去的盤纏都沒有,于是他就找到一個去齊國的商隊,為商隊趕牛車,這樣才勉強到了齊國都城臨淄。商隊到臨淄的時候天色已晚,城門已經關閉,無法進城,一行人只好在城門外露宿。恰好這天晚上齊桓公到郊外迎客,城門大開,車馬隨從簇擁而出,火把照亮了城門,也驚動了不遠處正在喂牛的寧戚。寧戚想這是拜見齊桓公的好機會,但這種情況下又不能貿然前去,免得被當成刺客殺掉。情急之下,寧戚拿起木棍擊打牛角放聲高歌,希望以此引起齊桓公的注意。康熙《章丘縣志》記載了寧戚的那首《飯牛歌》,歌曰:“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短布單衣適至骭,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意思是說,南山的石頭斑斑駁駁,上好的白石反而枯爛,可憐的我啊就像那白石一樣生不逢時,沒有遇到堯舜那樣的圣帝明王。身上的短布單衣勉強能夠遮到小腿,從傍晚喂牛一直喂到了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才能天亮呢。果然,齊桓公聽到寧戚的歌聲對手下說:“異哉,歌者非常人也。”于是就命令手下把寧戚請到車上,一并回城。當天晚上,寧戚覲見齊桓公,向齊桓公講述了如何治理齊國,第二天又向齊桓公講述了如何稱霸天下。齊桓公聽了之后大為高興,決定重用寧戚。此時群臣進諫說:寧戚是衛國人,衛國距離齊國不遠,不如先派人去衛國考察一下寧戚的品行,然后再做決定。齊桓公說:不必了,如果派人去考察的話,難免會了解到寧戚的一些小缺陷,因為這些小缺陷而忘記了他的大才干,這就是人主與天下英才失之交臂的原因。于是齊桓公力排眾議,任命寧戚為齊國大夫。
寧戚使宋
據光緒《東阿縣鄉土志》記載,公元前681年冬天,魯莊公與齊桓公、宋桓公等諸侯國君在柯地會盟。柯地當時是齊國之邑,在今東阿縣境內。會盟之后,宋桓公隨即背叛盟約。于是公元前680年,齊桓公就以周天子的名義召集陳、曹、單等諸侯共同討伐宋國。寧戚進諫齊桓公說:“公侯雖然是奉天子之命討伐宋國,但是勝之以兵不如勝之以德,不如先讓臣出使宋國,勸說宋公與齊國講和。”齊桓公大喜,于是就派寧戚出使宋國。拜見宋桓公之后,寧戚首先向宋桓公指明了宋國當前所處的不利形勢。就國內局勢來說,宋國目前正值大亂之后,國內政局尚未穩定,不宜與諸侯結仇。原來公元前682年,宋國將領南宮長萬殺死宋閔公,另立公子游為新君。宋國公族不服,趕走南宮長萬,殺死公子游,共同擁戴宋閔公的弟弟御說為新君,也就是現在的宋桓公。寧戚認為,宋桓公新繼位,首要任務是平定內亂、整理國政,而不是與周天子以及各個諸侯國為敵。就國外局勢來說,齊桓公是奉周天子之命主持天下諸侯會盟,宋國參加會盟于前,又背叛盟約于后,這種行為既違背了周天子的命令又失信于天下諸侯,因而不待交兵而勝負已分。聽了寧戚的話之后,宋桓公為之愕然。見宋桓公被說動,寧戚趁機建議宋桓公與齊國講和,重修盟約。宋桓公權衡利弊之后,遣使與寧戚一起覲見齊桓公,宋齊重歸于好。于是,齊、陳、曹、單等諸侯從宋國退兵,各國相約擇期會盟。據《鄄城縣志》記載,公元前680年冬天,“單伯會齊侯、宋公、衛侯、鄭伯于鄄”,此次會盟即是寧戚極力促成的。寧戚初為齊國大夫,就能出使宋國立下大功,不戰而屈人之兵,他的膽識與智謀贏得了齊國朝野的贊賞。
助齊稱霸
據康熙《平度州志》記載,管仲對齊桓公說:開墾土地,積聚糧食,充分利用天時地利發展農業,這方面我不如寧戚,請您立寧戚為大司農,讓他主管農業生產,與我一起輔佐您。齊桓公聽從了管仲的建議,立寧戚為大司農,齊國農業因此得到長足的發展。具體來說,寧戚對齊國農業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寧戚秉承管仲“用優質金屬鑄造武器,用劣質金屬鑄造農具”的理念,大量鑄造金屬農具,在農業生產中推廣使用鐵犁鏵,用鐵犁牛耕代替木犁人耕,大大促進了齊國生產力的發展。二是,寧戚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并完善發展了管仲制定的“相地而衰征”的稅收政策,既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同時確保農民安心生產,從而達到促進農業發展、穩定國家稅收的目的。所謂“相地而衰征”,即根據土地的肥瘠程度等因素分等級征收農業稅,這是管仲為齊桓公設計的富國強兵、稱霸天下的方案之一。寧戚在長期的農業生產管理實踐中,發現“相地而衰征”的稅收政策尚有欠缺,比如年景的好壞對農民的收入有著巨大影響,因而他主張在土地肥瘠程度的基礎上增加年景因素綜合決定稅收的標準,這就使得齊國的農業稅更加契合農民利益,極大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管仲“相地而衰征”的稅收政策因為觸碰了齊國貴族的利益而遭到部分貴族的抵制,為了將這一政策貫徹下去,寧戚不惜殺一儆百,嚴懲抗稅不交的齊國大夫伯氏,從而確保了這一政策的順利推行。在寧戚等賢臣的輔佐下,齊桓公終成霸業,寧戚也因而被齊桓公譽為“齊國之棟梁,君臣之楷模”。
據光緒《山東通志》記載,寧戚城在章丘縣舊治繡惠鎮東北二十五里,齊大夫寧戚采邑。但寧戚冢卻在膠水東岸,即今平度市馬戈莊鎮境內。據光緒《平度縣鄉土志》記載,這是因為齊國征伐東萊,寧戚死于行軍途中,士兵用戰袍兜土筑成此冢。1984年,寧戚冢被列為青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