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網上已經被母親節相關的信息內容刷屏。對于只過中國傳統節日的我來說,對這種現象早就見怪不怪了。只是不明白為什么隨便一個西方傳過來的節日,一旦進了國門都會被炒得如火如涂?于是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母親節最早是在港澳臺地區流行起來的,之后才被傳入大陸。剛傳進來時,很少人不會把它當作一個節日看待,嚴格來說是不被大家所接受的。只是在接進港澳臺的一些南方城市,如廣州等地方偶爾有人在這天象征性地表示慶祝下。
從本世紀初開始,隨著中國與國際的交往越來越深入,母親節這一節日在中國大陸各地才日益推廣開來,隨著商家的瘋狂炒作助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跟著西方的步調起舞,把母親節過得比中國的一些傳統節日還上心。比如就拿剛過去不久的清明節來說,當時網絡上都是靜悄悄的一片,朋友圈也很難看到有人發祭祀祖宗、緬懷先人一類的刷屏信息。祭祀不輟、生生不息、尋根先祖一直是中華文明流傳下來幾千年的傳統。但幾一二十年來隨著西化思想的浸染,這一傳統正在漸漸地被人們所淡忘。為什么國人會對一個舶來的西方節日進行過度追捧呢?除了有人云亦云的因素外,另外中國自古以來就崇尚百善孝為先,人們也確是想找到一種能表達方式孝敬自己母親。但是幾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出于骨子里的含蓄和內斂,人們在對長輩的孝基本上都是體現在只做不說的層面。如今西方剛好傳來這么一個節日可以寄托自己的所思所想,還能通過網絡間接表達對長輩的愛意和孝心,避免了當面直說的難為情。畢境中國人在表達親情之間的愛意時還是很含蓄的,不習慣西方那套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的奔放風格。再加上商家的刻意炒作,所以舶來品母親節在中國便流行起來。但是當你了解了這個節日的真正本質后,也許你會從心底對這個節日產生鄙視與不屑,開始尋找真正屬于中國人自己的母親節。
西方的母親節,最早的源頭來自古希臘神話,在1月8日這一天,古希臘人向希臘眾神之母瑞亞(眾神:Rhea、Cybele,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亞的母親,故稱眾神之母)致敬。瑞亞本就是一個如Biao Zi般的Dang Fu,擅長亂搞。她不但喜歡跟自己的大淫棍兒子宙斯亂搞,還喜歡跟各種動物Jiao Gou,反正在她的一生中,一個“搞”字就可以概括掉所有。這就是西方最原始的母親節由來,到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至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而現代版的母親節,則來自于美國的南北戰爭,一個瘋瘋癲癲的基督徒女人賈維斯給戰死的美國人祈禱,講到戰役死去的人時,她進行祈禱說:“但愿在某處、某時,會有人創立一個母親節。”她就這樣絮叨出來了一個母親節,但這個瘋女人宣揚的不是孝道,而是基督教的活祭精神,這跟中國的孝道,不但格格不入還離題萬里。當下我們把別人的節日當自己的節日,把外國人的母親當華夏的母親,這不但是數典忘祖,還丟人顯眼。
非要跟著別人東施效顰,難道中國就沒有配得上母親的節日嗎?當然有,只是因為多年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和西華思想的侵蝕,所以才讓國外的節日有了可趁之機。什么樣的節日才能稱得上中國的母親節呢?母親節不但要體現出母愛仁慈的一面,同時還要體現出母親為了子女無私付出堅強的一面。女人柔弱,為母則剛,我們的亞圣孟子的母親剛好就具備這些優良品格。孟母三遷的典故在國內更是家戶喻小,所以把孟母的生日,即農歷四月初十定為中國人的母親節是再合適不過了,相信沒有人會反對。孟母的故事不但表現出了中國女性剛強、慈愛的一面,同時在對怎么引導孩子向極積健康的方向發展也給后人起到了示范作用?! ?/p>
孟母三遷的典故:(原文)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學為喪葬,躄[bì],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繼而遷于學宮之旁。每月朔(shuò,夏歷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這個典故主要記述了孟子幼年喪父,母親為守節而沒有改嫁。剩下他們母子相依為命的故事。小孟子家住在墓地旁,小時候的孟子看到別人家辦喪事,于是便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母看到了,氣憤地說:不行!我不能再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啦!孟子的母親就帶著孟子離開了墓地搬到集市旁邊去住。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了做買賣和殺豬的游戲。一會兒迎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一會兒學宰殺牲口,表演得像極了。孟母看到后又皺著眉頭說:這個地方也不適合居住。于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宮旁邊。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模仿學宮的人學會了很多社會禮儀。這個時候,孟子的母親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于是便定居下來。這個故事不但說明了環境對人的重要性,同時也說明一個優秀母親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要是根據現在舶來的西化快樂教育,孟子同小伙伴玩學哭喪和做買賣學屠夫宰殺的游戲很開心快樂,不搬家才對。但是孟母并不希望自己孩子的智力永遠禁錮在低層級里打轉,于是果斷搬家。所以說幾千年前的孟母教育早就甩我們現在那些邯鄲學步、追求快樂教育的所謂專家幾十條大街了。
除了孟母三遷的典故被大家熟知外,孟母斷機教子教育孩子學習的典故也非常精彩。一天小孟子放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隨口便問孟子:“今天學習怎么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說:“跟以前一個樣唄。”孟母見孟子無所謂的樣子,很生氣地用剪刀剪斷了自己正在織的布匹。孟子一看嚇壞了,問母親為什么要這么做?孟母對小孟子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現在剪斷這塊織好的布一樣。君子學習,是為了能博取功名,平定天下,建功立業。
如果男人從小荒廢學業,不增長知識,放松自己的修養和德行,那他以后做事就不能趨利避害,也不會成功。事情做不好,就只能靠小偷小摸混日子,最后還有可能去給別人做奴仆討生活。女人在織布途中停掉,就會讓自己的丈夫和子女無衣可穿而不能勉于受寒受凍?也沒有布匹賣來換糧食,整家人都會挨饑受餓。這和荒廢學習難道不是一樣的結果嗎?
孟子聽了母親的這番話,內心極其震動。自此,孟子從早到晚勤奮學習,拜子思為師,學成六藝,最終成為一代大儒。這樣的母親難道還不值得我們后人學習嗎!把她的生日作為我們的母親節難道不比西方傳過來的那個荒唐的淫祀拜鬼節日強嗎?對自己的傳統文化棄之不用卻把一個西方傳來的節日炒得鋪天蓋地,真是讓人怡笑大方。大家都行動起來,把孟母的生日農歷四月初十定為母親節,長期下去對后人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慢慢樹立起我們自己的母親節。而不是毫無主見、丟人顯眼的跟著別人亦步亦趨,鸚鵡學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