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和孔子的“道”一致的在“克己”的文化價值基礎上殊途同歸。
老子思想,概念最抽象,思想彈性最大,可以各取所需,也可以正反理解。
因此老子思想無所不包,成為中國最博大精深的哲學。
如果說天地是個大倉庫,那么老子思想把這個倉庫給撐滿了,中國任何文化思想,想從這個倉庫中吸取價值,都要和老子思想的“道”發生瓜葛。
老子自比“道法自然”,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視同浩瀚無限的自然。
角度不一樣,或者立場不一樣,對老子思想的解讀就會相去甚遠,甚至水火不容。
中國文化如同一幅畫,畫要一氣呵成。
“道”是中國文化這幅畫的主題,孔子、老子是“道”的有為和無為的精神代表,老子、孔子同時歷史性的登場,中國文化的“道”實現有機統一,于是這幅“道”畫氣勢磅礴的一氣呵成。
老子和孔子不僅處于同一時代,而且他們彼此還進行了思想切磋,可以認為老子和孔子結成了思想同盟。
這個思想同盟后來成為中國文化最豐富的思想源泉,也因此,老子、孔子思想成為中國文化的歷史“圣跡”。
一種文化,必須讓心靈得到寄托,中國文化的“道”就是中國人精神寄托的目標;
一種文化還必須讓精神有張有弛,孔子的“道”就是幫助了中國人精神積極有為的“張”,老子的“道”則幫助了中國人的精神輕松自如的“馳”。
司馬遷《史記》記載了老子和孔子歷史性的見面。
孔子“道”的哲學意義小于老子的“道”,在歷史傳說中,孔子也是以學生的身份去拜見老子。
《孔子世家》寫道:
“魯南宮敬叔言 魯 君曰:‘請與孔子適周。’ 魯 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魯,弟子稍益進焉。”
《老子傳》寫道:
“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 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孔子非常崇拜老子,在古代交通十分艱難的情況下,孔子不辭辛苦,長途跋涉,專程請教老子,和老子見面后,孔子由衷的稱贊老子是龍。
龍是中國文化最高的圖騰崇拜,帝王才有此享譽,而孔子把這個至譽給了老子,可見老子在孔子心中具有精神王者的地位。
司馬遷說,從老子那里取經回來后,孔子的教學聲望陡然大增,這很有可能是孔子從老子那里得到了思想的頓悟。
怎樣分析老子對孔子的諄諄教導?他們有沒有形成共識?
以上《史記》記載僅僅數十語,但是文化價值的表達非常鮮明,老子反復教導孔子要克制自己,去掉身上的“驕氣與多欲”,而孔子奉行“克己復禮”不遺余力,孔子的畢生實踐和老子的教導是何其接近!
但是為什么要“克己”?孔子和老子對此認識角度是不一樣的。
老子的“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出發點是自私的明哲保身:
“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
“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的“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愛人”的思想,是推己及人的博愛他人的價值觀。
盡管孔子和老子“克己”的出發點不一樣,但他們都圓滿的說明了個人和他人利益之間具有利害關系的統一性。
他們各自分工,從正反兩個方向展開:老子的“克己”是策略性的利己,“退一步,海闊天空”;孔子的“克己”是戰略性的向仁愛的方向前進一步,“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正反克己理論(自利的角度和相反的利人的角度)的建立,是中國文化社會利益協調理論具有了系統性和成熟性的主要標志。
老子天地不仁的“道”,和孔子仁義的“道”,兩者在共同“克己”的目標下實現了“大同”聯盟。
正反“克己”思想,是中國“道”文化的主要內容。
中國“道”文化,是應對中國物質文化利益斗爭的協調機制,也是中國物質文化發展的糾錯機制。
老子“道”的文化是矛盾的文化,是“反者道之動”的文化,是虛“無”的文化。
老子揭露矛盾斗爭運動規律,目的是為了熄滅斗爭,調和矛盾。
老子矛盾的哲學是向社會警告矛盾斗爭的危害性;老子宣傳矛盾,是為了否定矛盾,為了躲避矛盾的斗爭性,維持矛盾的統一性。
這種矛盾哲學的主觀價值,最終必然邏輯的走向虛無,因為只有矛盾轉化進入“無”的“道”的世界,矛盾才會消失。
政治文化上,這種“無”的“道”,就是幻想社會回到小國寡民,社會文化進入無知無欲,無知無欲就可以萬事不求人,而萬事不求人,任何矛盾沖突就會煙消云散。
當然以上是老子哲學的邏輯徹底性和邏輯可靠性。
在實踐中,人類活動是不可能進入極端的虛無狀態,社會也不會回到小國寡民,但是終極價值虛無論,是老子“克己”價值哲學成立所必需的一種理論徹底性。
理論的邏輯徹底性,是理論可以有效為實踐服務并且經得起實踐詰難的最基本的條件。
老子的“無”的哲學,為人類克制欲望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依據。
老子思想,表面是云里霧里的虛無主義,但是實際上老子的哲學價值淺顯易懂,并且十分入世和理性,因此它和孔子“克己”思想一樣,很容易成為普適性的大眾文化。
老子的“無”,不像佛教完全否定物質世界,而是對物質世界的一種本質說明,老子認為物質世界就是有無相生,相安無事。
老子“道法自然”,是對物質世界的全面肯定,這種肯定,使老子的思想具有了世俗的基礎,而不像宗教不食人間煙火,脫離和否定世俗。
和孔子理論一樣,老子思想的物質世俗性,能夠融入到中國的世俗文化當中。
老子“清靜無為”的像嬰兒無知無覺的物質生活價值觀,既不屬于死亡一樣的物質靜止生活,也不是脫離塵世的精神絕對追求,而是向往大自然的“無為無不為”,追求充滿奧妙生機的天人合一。
“清靜”是自然矛盾的一種禮貌,清靜下面有矛盾,“樹欲靜而風不止”,靜是相對的,而動是絕對的,老子追求的是大自然和諧互動的優美旋律,老子的清靜是矛盾和諧相處的自然狀態。
孔子、老子都執著于“克己”的思想,他們提出了“中庸之道”和“反者道之動”的理論,這些理論主張和諧,瓦解斗爭,矛頭指向當時社會物質文化充斥的霸王強權理論。
中國文化“克己”理論的歷史背景,是中國物質文化的矛盾斗爭造成了社會的全面危機,危機的嚴重性到了一觸即潰的崩潰邊緣。
盡管中國物質文化危機,導致反危機的“道”的文化的創造和建設,但是中國歷史上“道”的文化,仍然不能有效的解救中國物質文化周期性的糜爛和崩潰。
——獨立思考 閱讀經典—— 蘇州雨果書店與您交流思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