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正義及如何“階級”
本篇是繼《“革命”正義及如何“革命”》、《“起義”正義及如何“起義”》兩文后的又一篇。有了前述兩篇的鋪墊,談論多少有點敏感的“階級”也許更容易接受一些。
之所以采用此次序,因為在進行自我超越的“革命”,推進更為艱巨的“起義”時,必然面臨著一個“起義”實施時的對象選擇問題。本文就是提醒不能稀里糊涂的把再正常不過的“階級”作為“起義”的對象。
“階級”一詞,最早出自漢代,王符的《潛夫論·班祿第十五》:
“是以先圣籍田有制,供神有度,奉己有節,禮賢有數,上下大小,貴賤親疏,皆有等威,階級衰殺,各足祿其爵位,公私達其等級,禮行德義。”
——所謂“班祿”,表達成現代語言,就是講整體社會關系下的各角色之人如何各司其責、各得其所、各思其義的情況下,如何合理分配以滿足不同個體生存發展的具體操作方法或指南。
衰cuī,從上到下的次序或由大到小依照一定的標準遞減之謂也;殺,不同也。
其實,“上下大小,貴賤親疏,皆有等威,階級衰殺”這十六個字表達的是同樣一個意思——人和人之間是存在差異(素質、能力、角色、貢獻……)的,那么各自實際承擔的“角色”不同及其差異也是客觀的,那么基于該差異,其相應的獲得也應該有所不同,也即“各足祿其爵位,公私達其等級”。也即,承認差異,承認“階級”,同時也承認在分配時需“足”、需“達”其相應階級或層次之角色。這是最底層也是最現實的邏輯。
然而,在實際的分配滿足具體操作中,則必須遵循“有制、有度、有節、有數”的分配原則以達到“禮行德義”這個最高目標。這里的“有制、有度、有節、有數”涉及到“籍田、供神、奉己、禮賢”等“公私”,也即是說,分配不僅僅是滿足個體自身的,尚有許多領域同時也需要滿足。
這種思想,是兼具原則性、靈活性、人性化和環境友好的。追根溯源,《中庸》“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之原則是其具體化操作的總指導思想。
這里的“萬物”可理解為整體系統內外的所有組成部分,“并育而不相害”指各個組成部分各得其所沒有不利的沖突,即便各個組成部分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和價值取向,也要做到它們相互之間“并行而不相悖”——小的、次要的、輔助的、外圍的部分之“小德”實現“川流”;大的、主要的、主導的、核心的部分之“大德”實現“敦化”。反映了天道人情整體均衡發展的總訴求。
再看看其他原始文獻,對“階級”的論述:
《三國志·吳志·顧譚傳》:“臣聞有國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異尊卑之禮,使高下有差,階級踰邈。”——踰,越也,度也;邈,距離遙遠也。再次承認人與人之間,角色和角色之間是存在“階級”的,而且更是強調了其差異之巨之大。
《舊唐書·高宗紀上》:“佐命功臣子孫及大將軍府僚佐已下今見存者,賜階級有差,量才處分。”——“賜階級有差,量才處分”,再次赤裸裸地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階級”性,其“處分”是和每個個體的“素質、能力、角色、貢獻……”相掛鉤的。
上述兩文獻,再次揭示了人的“階級”性是客觀的,如何處置人的“階級”性,其指導思想也是明確的。也即,在各司其責、各得其所、各思其義下“有制、有度、有節、有數”而已。
那么,100多年以來,人們耳熟能詳的“階級”一詞,最早是在什么時候被賦予了“截然對立、勢不兩立、你死我活”的內涵呢?作者能查到的,影響深遠的源自康有為《大同書》甲部第五章:
“階級之制,不盡滌蕩而汎除之,是下級人之苦惱無窮,而人道終無由至極樂也。”
——康氏自稱早在1884年就開始“演大同主義”,1885年就“手定大同之制,名曰《人類公理》”。現在看來,南海先生是偏離了儒家經世濟國的傳統的,至少在學術延承上嚴重掩蓋了人與人之間“階級”性的本質。那么,在當時的中國社會處于嚴重低谷的狀態下,在各種社會或內外矛盾異常尖銳的情形下,在截然對立風格的唯物哲學或西方哲學漸次傳到中國的背景下,在理解消化帶有深深宗教背景的西方哲學都不完全的情況下……南海先生語境下對“階級之制”之撻伐之演變為階級對立,幾乎是一拍即合的事情。即便是譚嗣同的《仁學》也是以“任俠”“格致”為武器沖破“不平等”以尋求西式的“自由、平等、科學、民主”。
而其所理解的“階級之制”只不過是沖破頑固、棄舊圖新、救亡圖存之極端下的方便法門罷了,真的要為之奮斗去“滌蕩而汎除”“階級”本身恐怕是遙遙無期了。所以,需要后來者理解其所處歷史背景的約束。但,后來者不能以訛傳訛,一味地割裂本來優秀的處置“階級”的傳統。因為,即便在孔子的大同社會里: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階級衰殺”、“階級踰邈”、“階級有差”……依然存在,也即,只要人類社會還存在,人與人之間的階級性就是不可被抹殺的。至于其后消滅“階級”一說,就貽笑大方了。
如果不循“階級”正義,不“量才處分”,直至“小德川流,大德敦化”。那么,會出現什么樣的局面呢?
《潛夫論·班祿第十五》:
“……其后忽養賢而鹿鳴思,背宗族而采蘩怨,履畝稅而碩鼠作,賦斂重而譚告通,班祿頗而傾甫刺,行人定而綿蠻諷,故遂耗亂衰弱。
及周室微而五伯作,六國弊而暴秦興,背義理而尚威力,滅典禮而行貪叨,重賦斂以厚己,強臣下以弱枝,文德不獲封爵,列侯不獲。是以賢者不能行禮以從道,品臣不能無枉以從利。君又驟赦以縱賊,民無恥而多盜竊。
何者?咸氣加而化上風,患害切而迫饑寒,此臧紇所以不能詰其盜者也。”
——這里的表述形式雖然古老了一些,但古今不同現象背后的實質是一樣的。
到這里,人們該明白了一個道理,通常所講但不明就里人云亦云的“階級壓迫、階級剝削、階級對立、階級分析……”,實質上和“階級”本義沒關系。
這樣的分析,看起來像是在故紙堆里亂翻陳舊之物復古復辟一樣,之所以要把這個現今人們覺得平常得不能太平常,幾乎沒必要解釋的問題講清楚。其根本原因在于兩點:
一是,如果一直固執的扭曲掩蓋下去,就會在起點上造成人為的人與人之間的對立。也即,會在本來很正常的階級性上硬生生地塞進一個對立的背景,那么,就嚴重埋沒了事物的本來面目。
二是,更為關鍵的,是無形中割裂了我們原本久遠且持久的優秀傳統。消滅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莫過于消滅其文化。本國人民、本民族連自己的歷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根都不認同的時候,將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淪陷。更何況祂本身就是很優秀的。這里的分析,不是要聲討或否定一百多年來為中國的崛起而進行過不懈奮斗的無數前輩,而是在理解其應用背景的前提下,堅決予以糾偏,以更好的前行。
既然和“階級”沒關系。那么,到底和什么有關系呢?和“不受約束的資本、不行正道的權力、不懷好意的勢力、不再醇正的傳承……”有關系。是什么造成的呢?“忽養賢,背宗族,履畝稅,賦斂重,班祿頗,行人定……”。
怎么辦?
《潛夫論·班祿第十五》:
“必以正軌,既無厭有,務節禮而厚下,復德而崇化,使皆阜于養生而競于廉恥也。是以官長正而百姓化,邪心黜而奸匿絕,然后乃能協和氣而致太平也。”
因此,總體上采取承認階級,復正德行,統籌滿足的大原則,面臨現實問題,須約束資本、強化責任、引導勢力、敬建傳承……,評判的標準即是在各司其責、各得其所、各思其義下能否做到“有制、有度、有節、有數”的“公私”兼顧,以此公平公正,直至“協和氣而致太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