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內涵的原始究竟
《申辯篇》,由柏拉圖記錄的,年屆七十生平第一次走上法庭面對生死指控的蘇格拉底,再次也是最后一次公開傳道,與其說是法庭上的自辯辭,倒不如說是蘇式風格或其思維方式的再一次突出并全面系統(tǒng)的展現(xiàn)。
其中,“以上是我針對第一部分原告的指控進行的辯護。現(xiàn)在我準備反駁墨勒圖斯的指控,據他宣稱,他是出于高度原則性和愛國熱情對握提出指控的,然后,我再一一反駁其他人的指控。”
那么,如何才是真正的“出于高度原則性和愛國熱情”?
蘇格拉底對“愛國熱情”究竟是如何界定的呢?
“忒提斯的兒子寧死也不愿受辱?他渴望殺死赫克托耳,但他的身為女神的母親這樣警告他:‘我的兒子,如果你要為至友帕特羅克洛斯之死復仇殺死赫克托耳,你也會因此而喪生,赫克托耳死后,厄運就會降臨。’即便聽到這樣的警告,由于不愿忍辱偷生而要為朋友復仇,他蔑視死亡和危險。他說:‘讓我為朋友復仇后立即去死吧,這勝似躲在戰(zhàn)船上受人恥笑,成為大地的負擔。”
“尊敬的陪審員們,這一故事的真諦是,一個人只要找到了他在生活中的位置,無論這是出于對自己有利還是出于服從命令,我相信為了榮譽,他會正視危險,不惜付出生命和一切。”
“尊敬的陪審員們,當初你們選出的官員們命令我去波提代亞、阿姆菲波利斯或得利烏謨的某一崗位,我也像別人一樣堅守崗位正視死亡,然而后來,我確信神指派我的職責是度過愛智的一生,檢查我自己和他人,如果我由于懼死或怕?lián)渌娘L險而放棄神所委派的職責,這將極大地違背我的本性。”
“不論是神還是人,做壞事或者不服從上司都是邪惡和可恥的。”
“如果我宣稱我比周圍的人明智,那是因為我自覺意識到我不具備陰間的任何知識;我所具備的這一點就是我高于眾人的本質所在。”
——包括蘇格拉底引用的這段故事在內的幾段庭前陳詞,所表達的內涵和實質,就是一再強調在“完善人類的天性”之時,如何“完善社會的性質”,而且這兩種完善是同步的互為條件進行的。這里所講的“完善社會的性質”所表達的“完善”是指:
“不愿忍辱偷生;
找到了他在生活中的位置;
堅守崗位正視死亡;
度過愛智的一生,檢查我自己和他人;
做好事;
服從上司;
神所委派的職責”。
也即,一個人必須要勇于擔當和切實履行自己的社會角色——生活中的位置、某一崗位等,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或忠孝悌義,一個人的社會角色不是單一的,而是集眾多角色于一體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實質,就如俗話所講的盡“本分”有“擔當”:
君要盡到君的本分和擔當,像個君或領導的樣子;
臣要盡到做臣子的本分和擔當,像個臣子或下屬的樣子;
父要盡到做父親的本分和擔當,像個父親或長輩的樣子;
子要做到做兒子的本分和擔當,像個兒子或后輩的樣子;
……除特殊情況外,幾乎每個人都是集不同角色于一體的,即便如今的社會關系要豐富得多,但基本模式仍超不出這個范疇。那么,對此一體化角色的擔待,既不能懈怠不盡本分,也不能超越責任而僭越。去滿足自己本具的社會屬性的內在要求,做到了,就是“出于高度原則性和愛國熱情”。
簡化一點,角色擔當即體現(xiàn)高度的愛國熱情,同時也體現(xiàn)了“高度原則性”。例如:
是戰(zhàn)士,就要把保家衛(wèi)國的角色履行好;
是將軍,就要把指揮運作的責任實施得當;
是統(tǒng)帥,就要把運籌帷幄的意志體現(xiàn)出來;
……直至“群龍無首,吉”。因為履行或擔當這些角色,是“神所委派的職責”,否則,“這將極大地違背我的本性”,“才真正是不信神和違背神諭的”,“這種無知,即以不知為知,是最糟糕的無知”。
至此,針對近現(xiàn)代以來,究竟何為“愛國主義”,如何體現(xiàn)并做到“愛國”……概念的原創(chuàng)者——蘇格拉底已說得很直白了。因為,簡單得實在很好理解,“愛國”就是社會中的任何一個個體的社會角色擔當或責任履行。
結論:后來者應該不會再有虛無縹緲之惑而幡然醒悟了,至于動輒拿“愛國”上綱上線之徒也更應該幡然悔悟了。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