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在本市圖書館聽孟憲實的《貞觀之治》講座,對制度論的有一些感悟。
錢鐘書的《圍城》里方鴻漸說“中國就是厲害,外國的好東西來一樣毀一樣”。
魯迅問: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難道只有外國的東西才是好東西,中國的東西都是壞東西嗎?
一個半多世紀的失敗就使中國人失掉幾千年的自信力?以為中國真的是像外國人說的什么“封建糟粕”、“私有制”、“迷信”、“唯心主義”、“保守”、“階級壓迫”或者是什么“獨裁”、“專制”、“黑暗”、“不平等”,一團漆黑,或者大部分一團漆黑?
就非要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西學為體、中學為用”、“馬學為體、馬學為用”、“馬學為體、中學為用”。
中國就不能實現自己的“文藝復興”,重建傳統文化道德標準,進行修補完善、吸取其他文化的有益經驗,實行“中學為體、中學為用”。
先說說一種“語言藝術”。
比如現在有人說要“指導思想多元化”,可能就惹來一些閑言碎語了。
可是如果引用韓愈《師說》里的話,說“圣人無常師”,那這個“圣人”估計就比較受用了嗎?
再比如陳獨秀1940年《我的根本意見》說“特別重要的是反對黨派之自由”,這話在現在估計也是比較敏感的,可是如果引用李世民和魏征的例子,說“特別重要是有提出反對的批評意見的自由,并且能夠聽取”,這個好像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吧。
再比如,現在有人說要“三權分立”,估計就不太妙了,可是如果說要吸取貞觀時期“三省六部制”的優良經驗就比較容易接受了吧。
孟憲實說貞觀時代是三省制。分設中書省、尚書省 、門下省。中書省是負責起草行政命令的決策機構。尚書省是負責執行行政命令的執行機構,由左右仆身和六部的尚書組成,合稱“八座”,論證怎么執行行政命令。而魏征開始當的是“諫官”,就是擔任專門批評李世民,提出反對意見的職務。后來擔任門下省的長官,是負責審核行政命令的審查機構。圣旨起草出來后,先交給魏征負責的門下省審核,審核通過了以后再交給尚書省執行。如果門下省沒有通過,可以駁回李世民的圣旨。
舉個魏征駁回圣旨的例子,唐代規定21歲成“丁”,達到兵役年齡,有服兵役或徭役的義務。16歲以上稱“中男”,一次李世民心血來潮決定加征一部分“中男”入伍,圣旨送到門下省,被魏征駁回來了,改成了18歲以上“中男”再次到門下省,還是被駁回來了。后來在朝堂上論證時魏征提出了駁回的兩點理由,一是兵貴精不貴多,他舉了以前李世民多次神奇地以少勝多,比如虎牢關大戰五千騎兵擊破竇建德十萬大軍,活捉竇建德,嚇得王世充投降,一戰定天下。這個有“馬屁”色彩意見讓李世民比較受用,提意見也是有藝術的。第二點才是最重要的,要留下后備力量。萬一什么時候有一些天災人禍,需要有救災的人力資源了,不至于措手不及。李世民最終接受了魏征的意見,作出最后的裁決,不征“中男”入伍了。
再比如,按國外的說法,君主制下“人民”是君主的“奴隸”,“共和制”下“公務員”是“人民”的“公仆”,或者叫“保姆”等等,但是“主仆”關系不也是一種“奴役”嗎?
后來又出現了“魚水關系”之類的說法,可是有古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也是有問題的。
而《貞觀政要》開篇第一段,是李世民說的,如果君主損害百姓的利益滿足自己的欲望,就像是有人肚子餓了,拿刀挖自己腿上的肉吃,肚子是填飽了,可是人也死了。
這種關系按國外的“思想家”的智慧,用各類外國語言來評價一下,君主和百姓之間,人與人之間是什么關系呢?
好的制度我覺得應該是能不斷選拔出“李世民”、“魏征”、“房謀杜斷”、李靖、李白、杜甫、“飲中八仙”、顏真卿、張旭、懷素、僧一行等等大人才,使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藝術、科技全面發達,而這些人才又能保護這種制度不至于崩潰、追求自然地新陳代謝。
最后,還望我們能如《唐明皇》主題曲的歌詞所唱的一樣:
談笑掃陰霾,爭一個錦天繡地滿目俊才。愿我煌煌大唐,光耀萬邦流芳千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