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養生落到養心之實處
一方面,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日益凸現,另一方面,中國人的錢逐漸集中到一部分先富的人,中華養生(以下簡稱養生)在中國蔚然成風,各路“神鬼”一哄而上,把本來恬淡簡樸的養生,搞得烏煙瘴氣,銅臭熏天。在資本市場的作用下,養生正在背道而馳。實際上,養生本是實實在在的簡樸生活。
首先,要認清養生的誤區。現在,養生已經被人誤導,很多人落入了養生的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養生被誤導為一個“新的市場”,因此,很多要投資的人紛紛進入,有大興土木的某某養生園,養生谷,養生旅游等項目建設,也有養生食品,養生保健品的所謂開發營銷,還有人干脆打著養生招牌,行損生勾當。實際上,但凡有市場營銷的所謂“養生”都是假的,甚至是坑人的。《道德經》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侯耀文說:但凡廣告,無不夸張。
第二,養生被誤導為富貴人家的奢侈消費,因此,很多人以為養生是有錢人的事,而且,是把養生變成了花錢的“滋補”,老百姓活命都難,哪里還敢奢求養生。實際上,但凡有錢人家,一味滋補,對養生弊多利少,而老百姓生活近于簡樸,這才是真養生。《道德經》說:人之生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也。譬如癌者,富人多死,窮人多活。
第三,養生被誤導為日常生活之外的體育活動,因此,很多人或跑步,或打球,或蹬車。實際上,這些脫離了生活的所謂體育活動,特別是列為競技的體育活動,對于養生來說,尤其對于已過中年者,弊多利少。《黃帝內經》告訴我們,養生就是法于陰陽的日常生活,所謂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忘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其次,要掌握養生的真義。由于被誤導,很多人反而忽略了養生的本來意義。養生的本來意義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是,要認識生命的意義,就是要知道人的生命是怎么來的,是怎么進行的,要進行到哪里去。《黃帝內經》告訴我們,人秉天氣、地氣和中氣而生,食天地之氣而活,絕天地之氣而亡。人生三氣,皆源于“道”,故人生之根據在“道”,順“道”則享生壽,逆“道”則患病夭。“道”有深淺遠近,人分真賢愚魯。古之真賢,視生命的意義,全在悟“道”,一切物質的生產和消費,不過維持必要的體能而已。后世愚魯,則把物質的生產和消費當做生命的本義,將悟“道”作為物質消費之外的生命奢求,反而覺得自己比古之真賢更加先進文明,實在是悲哀。人有天年,形下之肉身不能永恒,所有生命終將復歸于“道”,不同之處,有人識“道”而歸,此為真賢,永垂不朽;有人無功而返,此為愚魯,壽終正寢;有人背“道”而行,此為妄逆,死有余辜。
二是,要了解養心的意義,就是要知道養生的根本在于養心,而不是養身。《黃帝內經》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以此養生則殃,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所謂神明出焉,是說神和明皆出于心。人之所以能悟“道”,都是因為有心的神和明。能交通于天地之間為神,能分辨于日月之別為明,而神系于天,明開于目,故養心的機關在于養神與養目。
再次,要把養心落到實處,就是掌握一些養神和養目的簡單方法。其一,腎精為心神之根,因此,養神的第一個方法就是重視藏精,首要在節制房勞,次要在冥想入靜。其二,神為天地之使,因此,養神的第二個方法就是經常靜靜地仰望或者遙想深邃晴朗的天空,讓心神在天地(人就在地上)之間自由穿梭。其三,心欲苦,主喜樂,因此,不斷提醒自己保持快樂的心情,適當地吃點苦味的食物(也可以增進喜樂),這是養神的第三個方法。其四,圣人為腹不為目(《道德經》語),因此,要盡量屏蔽陰濁的影像,【現在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太多。】保持眼目的清凈,以免自由的心神受到污染,這是養神的第四個方法。其五,讓心神能夠隨著經典直奔宇宙的終極大道,為此,第五個養心的方法,是每日誦讀《道德經》,【我的經驗是睡前讀道經,隨道入寐;起床讀德經,以德正行。】這樣不僅有利于養心,還能增長智慧。
養生是中國文化獨有的內涵。在世界諸多文化之中,唯有中國文化將人的生死掌握于人類自己,所謂養心悟“道”,惟內求實證一途,斷無外索實驗二徑,因此,西人的物理科學求索,無論如何分析解剖,終難認識真“道”。西人的將生命托付“上帝”,更無法了解生命的真象。
辛卯年三月二十二
關鍵詞:中華文化 養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