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有兩個核心:一是霸王野心(講的好聽是英雄情結),這是物質功利的價值;二是圣賢認知,這是精神信仰的價值。
本文分析功利性的霸道價值與中國“面子”文化的交融,即中國人面子的物質霸道。
事實上每種文化、每個人都有物質價值和精神信仰價值兩個方面,分析功利性的霸道英雄文化,不代表對象完全泯滅了精神信仰,只是說明這種文化物質功利價值觀絕對的壓倒了精神信仰的價值觀。
成敗論英雄,識時務者為俊杰,一山容不得二虎,贏家通吃,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這些實用主義的物質功利文化,中國人太熟悉不過,也普遍的當作理所當然。
這種文化價值觀爭權奪利,弱肉強食,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這種物質競爭性的文化,客觀上成為中國不斷開疆擴土的強大動力,以及中國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政治文化命運。
有霸王文化,就必然有奴才文化,有英雄文化,就必然有狗熊文化,這種奴才狗熊文化在霸王強權面前,在英雄豪氣面前,便表現出有奶便是娘,狐假虎威,指鹿為馬,狗仗人勢,樹倒猢猻散,好死不如賴活,茍且偷生,仰人鼻息。
奴才文化是無恥的,但是奴才文化更是不幸的,誰愿意喪失自我?誰又不想張揚個性?但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有強者的勝出,就有無數的弱者倒下。“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生動的說明奴才小人物命不由己的悲慘人生。
因此中國底層的草民向往絕對正義精神信仰的王道文化、清官文化,正是有這種霸道文化否定面的存在,中國的文化才像一個不倒翁,具有了重心的平衡力量。
強權物質文化,終極價值觀是做人上人,魯迅的說法是人吃人。
人上人,是一種社會等級和物質利益比較關系,而物質利益等級是表面膚淺的,因此表皮的“面子”成為物質利益最天然的代表,和最充分的表達形式。
因此認識中國“面子”文化的謬誤,就是深入分析和批判中國文化強烈的物質功利價值的取向。
物質性“面子”文化,缺少公平正義,因為物質“面子”是以他人的渺小作為炫耀主體的條件;“面子”文化是膚淺的,因為它停留在物質的表皮層面,沒有精神信仰的深刻和崇高永恒性;“面子”文化更是貪婪的,因為它打開了人的無窮物質欲望的大門;“面子”文化又是微不足道的,因為物質是虛幻的,在虛幻的基礎上搭建的物質價值,必然是虛榮的。
《紅樓夢》中的“好了歌”,揭示了物質主義文化追求和虛無的兩種極端和矛盾,也是解讀中國“面子”虛榮物質文化的經典旁白: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好了歌”大徹大悟,徹底否定中國文化膚淺的追求虛無的物質。
中國文化為什么重視物質?進一步認識:中國文化缺乏深度,精神是一種深度的認識。
沒有精神深度的認識興趣,就很容易受淺度的物質世界的引誘,使人的感官停留在表面的物質世界駐足不前并且流連忘返。
精神的探索導致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識越來越深邃,越來越具有自我否定的懷疑,不斷去證偽探索新的物質世界,這就是西方文化走向自然科學的根本原因;流連于物質的文化則使人淺嘗輒止,自得其樂,自我陶醉,自我糜爛,中國古代帝王普遍的是在物質的糜爛中身不由己的自我掙扎,上行下效,中國百姓普遍價值觀也是物質追求,玩物喪志。
蘭德對中國文化的這種物質取向揭露的入木三分:
“中國人對于生活的平衡性和意義性并不感興趣,相反他們更執迷于對物質的索取,這點上要遠遠勝于西方人。大多數中國人發現他們不懂得‘精神靈性’,‘自由信仰’以及‘心智健康’這樣的概念,因為他們的思想尚不能達到一個生命(即肉體和靈性的并存)存在的更高層次。他們的思想還停留在專注于動物本能對性和食物那點貪婪可憐的欲望上。”
精神的追求,導致對不可靠物質世界根本的懷疑,這種懷疑精神是自然科學的第一推動;
精神的追求,堅定了精神的信念,又必然走向絕對信仰的神圣價值的精神殿堂。
物質的追求,導致中國無窮無盡的弱肉強食、貪婪自大,所以整個中國史就是一個英雄殺戮的歷史,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物質的追求,導致中國人對“無可奈何花落去”虛幻的物質命運根本的否定和拋棄,并因此而將中國人帶進精神的虛無主義。
其實這種老子式的精神虛無主義,同樣是物質主義,因為這種文化認識到物質虛空以后,精神就止步不前,這種虛無精神不能超脫物質,是和物質同進退,而沒有將精神提升到崇高的絕對價值信仰的神圣世界。
——獨立思考 閱讀經典—— 蘇州雨果書店與您交流思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