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22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春秋時期魯國人。他不僅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儒家學派創始人,更重要的是,他開創了私人辦學,沖破了商周以來學在官府的格局,是我國古代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從事教育活動,培養了大批人才,據說他有“賢人七十二,弟子三千”?! ?/p>
他在《論語·衛靈公》篇第三十九章中提出了“有教無類”的命題。由于這章只有這干癟癟四個字,而《論語》又不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所以一直有學者對其有不同的解讀。更令這些人頭痛的是,在這本著作中的《述而》篇第七章又說道“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這不是與“有教無類”自相矛盾嗎?
雖然學者們對“有教無類”有不同的理解,如季解索根據《說文解字》認為這里的“有”不應該理解為存在、發生等義,而是通“域”,而“有教”則應理解為區域教育或者是國家教育。[①]對于“類”的理解的話,更是有不同的解釋。大致有以下三種解釋:一是認為應把“類”解釋為區別、差別,認為“有教無類”中少了一個“則”,所以“有教無類”的意思應該是“有了教育以后就沒有差別了”;二是,認為“類”應該是指以共同祖先和以姓氏為標準的族類,與所謂的“貧富貴賤”無關;三是,也是大多數人的理解,認為“類”的理解應該是“種類”的意思,也就是說教育應該不分區分貴賤。[②]然而,無論他們之間的理解差別有多大,對于“教”的理解卻是一樣的,都認為“教”是指“教育”,而“有教無類”也是關于教育的一個命題,認為這這句話體現了孔子關于教育平等和公平的思想?!坝薪虩o類”真的是這個意思嗎?
本人通過對《論語》中所有關于教育問題語句的仔細研究,發現“有教無類”
這個命題根本不是一個關于教育的命題。因為在《論語》中“教”不是指“教育”,而是指“教化”。如果你仔細讀《論語》的話,你會發現“教”總是和“民”一起出現,如《論語·為政》篇第二十章寫到:“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庇秩?,《論語·子路》篇第九章談到:“子適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唬骸雀灰?,又何加焉?’曰:‘教之?!边@里雖然沒有明確出現“民”,但是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這里的主體就是“民”,即一般的普通平民。再如,《論語·子路》篇第二十九章說:“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贝送猓凇墩撜Z》中的《述而》篇第二十五章、《子路》篇的第三十章和《堯曰》篇的第二章等所有關于“教”的命題都與“民”相關。這是什么原因呢?這是因為,“民”是“教”的客體,是“教”的對象。那為什么這里的“教”不能理解為“教育”而是“教化”呢?這就要考慮到孔子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了。在古代,我們都知道進學校讀書是一種權利,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讀書的權利,而只有在士以上的貴族才有資格進學校讀書。所以,很顯然,一般的普通平民是不可有進學校讀書的權利,只能理解為“教化”。也許有人會反駁說,孔子的許多弟子中不是有許多像曾子、顏回這樣貧困家庭出生的人嗎?不正是說明孔子教育不分貴賤嗎?然而,人們沒有考慮的雖然曾子、顏回等人家庭生活條件困難,但是他們卻奴隸主貴族出身,只是后來家族沒落了,因而生活拮據而已。以曾子為例,他是黃帝的后代,也是夏禹王的后代,是鄫國(繒國)太子巫的第五代孫。他父親是曾點(曾皙),也是孔子的弟子,故后與顏回之父顏無繇、孟軻之父孟孫激等人并祀于曲阜孔廟后部的崇圣祠。在此基礎上,孔子還提出了教化普通平民首先應該使他們富裕起來,然后用“文、行、忠、信”對他們進行教化,如果還沒有對他們進行教化就讓他們參戰的話,就是拋棄他們;如果還沒有對他們進行教化就殺了他們的話,就是暴虐的行為。
另外,我們也可以從反面來論證“教”不是教育而是“教化”的意思。在《論語》中關于教育弟子的闡述用的另外一個字——“誨”。如果“教”是“教育”的意思的話,為什么不直接用“教”字,而要另外再用一個“誨”字來表達呢?在《論語》中,我們可以發現“誨”字和另外兩個字聯系緊密:一個是“學”,另一個是“人”字。如《論語·為政》篇第十七章:“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述而》篇第二章說:“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又如,《論語·述而》篇第三十四章:“字曰:‘若圣與賢,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魅A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睆倪@些話語中,我們知道“誨”和“學”正如現在的教和學正好是一對互動的過程,而“人”是“誨”的客體和“學”的主體。這里要強調一點,這里的“人”并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意義上的每一個人,而是指“士以上的貴族”。一般的平民是不能稱為“人”的,只能稱為“民”?! ?/p>
在《論語·述而》篇第七章還談道:“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边@里的“脩”是指“十條干肉”,也就是說,自愿送上十條干肉的人,孔子從來沒有不教誨的。可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有條件的,有等級性的,并不是對所有人的。當然,孔子的教育思想更多的體現在關于“學”的論述之中。如《論語·學而》篇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瑾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薄墩撜Z·學而》篇第十四章:“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庇秩纭墩撜Z·為政》篇第十五章:“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钡鹊取T谶@些關于“學”的論述中,許多關于教育的思想如德重于才、學和思兼顧等直至現在都對我們有很好的啟示,但是我們也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學”的主體也是有等級性的,只有“人”即“士以上的貴族”才有資格進學校學習,他們的目的是“學而優則仕”。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僅沒有教育平等和公平的觀念,反而具有等級性、非平等性和非公平性。
然而,目前學術界有些人,想當然地認為孔子的“有教無類”體現了他的公平和平等的教育思想,想法設法來化解“有教無類”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之間的沖突,對“束脩”一詞進行不同的解釋,以消除其教育思想的等級性,美化孔子。[③]其實,這兩句話之間根本就沒有什么聯系??偠灾覀兛梢灾?,孔子的教育思想只是針對“人”即“士以上的貴族”而言的,是排斥一般平民的,具有等級性、不平等性和非公平,正好與現在的人們對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相反?! ?/p>
此外,對于“有教無類”中“類”的理解,上文提到有三種不同的解釋。顯然,第一種解釋不僅牽強,而且不合邏輯,人們有了教育以后怎么就會沒有差別了呢?我想差別可能反而是更大了吧?對于第三種,即一般人理解,季解索在其文章《釋讀“有教無類”與“自行束脩以上”——兼談孔子辦學指導思想》寫到:“據 趙紀彬 先生考證,‘類’字在春秋時期尚無‘階級的界限’或‘邏輯的類別’,而只是氏族范疇的族類(《論語新探》1976年版)?!倍?,根據上文對“教”的理解,這里的“類”也應該是指族類?! ?/p>
綜上所述,“有教無類”不是一個關于教育的命題,而是關于如何教化平民的政治命題,它的真實含義應該是“教化應不分族類”。并且,我們也了解到孔子的教育思想并沒有超出當時的歷史局限性,不可能具有平等和公平的教育理念。通過對“有教無類”這句話的辨析,告誡我們對于《論語》中話語的理解,應該放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應該放到《論語》的整體意境中進行理解,而不應該孤立地、想當然地進行理解?! ?/p>
[①] 具體參見季解索. 釋讀“有教無類”與“自行束脩以上”——兼談孔子辦學指導思想[J].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2007,(4).
[②] 具體參見巍峨. 有教無類——孔子施教的基本原則[J].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3).
[③] 具體參見汪秀麗,郎敏. 孔子辦學收學費商榷——兼論“束脩”與“有教無類”的矛盾及其解決[J]. 文史博覽(理論).2010,(10). 季解索. 釋讀“有教無類”與“自行束脩以上”——兼談孔子辦學指導思想[J].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2007,(0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