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經典,傳承文明
韓毓海 王登峰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9月29日
編者按: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取其精華,剔其糟粕,歷來是我們對待文化遺產的基本態度。8月上旬,教育部、中央文明辦和國家語委在江蘇泰州市舉辦了“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活動的目的旨在使傳統文化的優秀成分與當代生活相接、與科學精神相聯、與革命傳統相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樹立全民族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只有在此基礎之上,才能有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愛國歌曲大家唱”、優秀傳統經典和革命經典大家讀,這是當前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推動文化教育工作面向基層、為人民服務的一個抓手。
中國有5000年的燦爛文明,傳承并發揚我們民族優秀的文化,是當前教育工作應該擔負起的重要使命。
早在68年前,毛澤東同志就曾批評過“言必稱希臘,對于自己的祖宗,則對不住,忘記了”,“不去認真研究我們自己的歷史”的學風,今天,我們要繼續傳承文明遺產的工作,首先也需要糾正一些學風上的偏頗。例如,把傳統文化機械地與封建制度聯系、甚至等同起來,忘記了中國文化的真正創造者是廣大的勞動群眾,忽視了傳統文化的優秀因素依然活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再如,把傳統文化理解為少數精英的愛好和修養,閉門造車,將傳統文化精英化、博物館化,乃至商品化、庸俗化,從而脫離普通大眾和普通受教育者真正的、廣泛的文化需求。還有:過分強調“傳統”與“現代”的對立,造成中國傳統文化與科學世界觀的對立,甚至割裂傳統文化與現代革命文化、進步文化之間的聯系,從而有意無意地割斷中國文明發展的連續性和整體性。
最近,教育部和國家語委推出的“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實際上既是針對上述情況所作出的回應,同時也是新時期以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為表,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里的新實踐和新探索。在實踐過程中,作為舉辦者、參與者和學習者,我們對中國文明的燦爛輝煌,對于傳統文明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間的繼承發揚關系,對于傳統文明對于當代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和體會。
一, 中華文明是漢字鑄就的不朽文明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燦爛的書寫之邦,中華文明是用漢字建造的不朽文明。
文字的產生是文明發軔的最重要標志。從19世紀末期開始,河南安陽小屯出土了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這一發現將中國的書寫歷史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惟殷先人,有冊有典”,甲骨文的出土,也證明了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國就已經存在大量文字書寫的典籍。而與世界上其他文明不同的是:甲骨文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和瑪雅文明所創文字雖并稱“人類四大文字發明”,但是,后三種文字卻隨其文明湮滅而不復存在,并沒有什么經典和文獻流傳下來。
由于甲骨文與今天的漢字屬于同一書寫系統,從那個時候起,中國就有大量的經典文獻發明、誕生并流傳至今,并且,這些經典歷經滄桑,仍然還是當代中國人生活的旨圭,其中重要的格言和警句,依然活在中國人民言傳身教、為人處世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漢張良的《素書》,通篇不過132句,1360字,卻被稱為奠定有漢以來中國社會規范的法寶,其言詞樸素,含意深遠,故能深入人心,古今傳誦。現代華章,如毛澤東同志的《為人民服務》,長不過千余字,而浩然長歌,如日月經天,與漢語同輝。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民的生活方式,其實是與“經典”融和為一的,在人類文明史上,這是獨一無二的。由于我們今天所運用的漢字,與4000年前我們的前人的書寫相同,正是通過這樣的書寫,通過浩繁的文獻典籍,我們的先人對于人生的理解、對于宇宙的參悟,就得以超越時空,依然在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之中閃光。于是,歷史與現實的交融、當代生活與經典的交融,就鑄成了中國文明的基本特征:古老而又年輕。
中國自古以來在文化上就是統一的。“文化的大一統”作為中國文明的基本特征,是中國政治和行政統一的基礎。而中國文化的統一,正是基于中國文字的特點:即使是方言和次生語言所產生的差異,也會被以文字統一為基礎的語言統一性所消弭。同時,中國文字書寫的統一性和方言的多樣性,是中國文明“多元一體,和而不同”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產生的重要基礎,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組織方式的基礎,文字的統一性,更是我們推廣普通話,完成中國文化共同體由傳統向現代轉化的基本前提。
二, 中華文明與當代生活
通過經典誦讀活動,我們希望社會各界能夠體會到:中華經典中所傳達的道理,因為極其樸素,所以才會永恒,因為來自人民,表達了人民的心聲,所以才深入人心。誦讀活動的目的,更在于加強每一個中國人對于中華文明的自覺、自信,加強人們對中華文明與當代生活的密切關聯的認識,加強對于中國歷史和國情的了解,促成我們對于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起著重要作用的優秀文化因子的自覺傳承。而這其中就包括:
其一,我們自古以來就是“學習型社會”。我們文明的重要代表者是“教師”――孔子,孔子設想了作為美好的人際關系之一的師生關系,倡導尊重教育、尊重知識、堅持真理,這是中國文明優良的傳統。從“學而時習之”到“改造我們的學習”,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到“向勞動人民學習,向世界上一切先進的東西學習”,中華民族始終把追求知識與真理,把“求道”、“求學”作為人生的最高價值理想,這形成了中國社會不斷進步的動力。
第二,我們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勤勞節儉的社會。我們民族的始祖,乃是親耕和與民并耕的勞動者――神農氏,《呂氏春秋 愛類》中說:“神農之教曰:‘士有當年而不耕者,則天下或受其饑也。女有當年而不織者,天下或受其寒也?!噬碛H耕,妻親織?!泵篮玫纳鐣莿趧拥墓餐w,“不勞動者不得食”是我們社會的基本原則,勞動人民是我們社會的主人翁,這是為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所決定的?!耙匀藶楸尽?,“勞動光榮”既是當代的先進文化,也是我們文明中的優秀種子。毛澤東同志青年時代曾經這樣說過:“人情多耽安逸,而憚勞苦,懶惰為萬惡之淵藪。人而懶惰,農則廢其田疇,工則廢其規矩,商賈則廢其所鬻,士則廢其所學,業既廢矣,無以為生,而殺身亡家乃隨之。國而懶惰,始則不進,繼而退行,繼則衰弱,繼則滅亡,可畏哉!”勤儉建國,艱苦奮斗,這既是古老的美德,而且也是當代社會先進文化的要求。
第三,我們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勇于改革,不斷創新的文明?!爸茈m舊邦,其命維新”,中國文明把改革、革命和創新提高到“天命”的高度,把敢于繼承和勇于承擔這種“天命”者,稱為仁人志士,而中華經典對于當代青年最大的教誨和教益,就是要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為國家讀書,為人民服務。所謂“閉門求學,其學無用。若以天下國家萬事萬物而學之,則汗漫九垓,遍游宇宙尚已?!边@也正是今天的青少年最應該具備的情懷。
第四,我們文明的基礎和文明所追求的理想,是一個和諧的社會與和諧的世界。英國學者李約瑟曾經指出:世界上幾乎所有民族都認為宇宙和人類,乃是外在的造物主創造的產物,他們也都因此認為宇宙和人類社會是由造物主、上帝、第一因所決定的,而唯獨中國文明把世界理解為本然自生的,認為世界是有機的整體和萬物相關性的聯系,自遠古以來,中國文明就認為世界和人類社會是在陰陽、四季、五行的運動中生成的,因此,李約瑟將中國文明的宇宙觀稱為“沒有主宰卻和諧有序的世界”(an ordered harmony of wills without an ordainer)。上世紀60年代,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更指出了這種和諧世界觀對于現代科學宇宙論的重大啟發意義。1976年,為了紀念毛澤東的哲學著作《矛盾論》對中國和諧世界觀的繼承發展,以及對于現代科學世界觀和宇宙論的重大貢獻,在加拿大舉行的世界物理學大會,決定將最小的物質元素命名為“毛粒子”,借以張揚中國和諧的宇宙論對于現代世界的重大意義,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文明、中國宇宙論對于當代世界的重大影響和啟發作用。這更加表明:關于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和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是當代中國對于人類文化的重要貢獻,它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中華文明燦爛悠久,典籍浩如煙海,對于她的任何生吞活剝式的全盤繼承和全盤接受,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一切剝削階級和封建等級因素,都不是優秀的,而是必須批判和揚棄的。因此,我們的經典誦讀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則是:讓經典與當代生活相聯,與現代科學精神相接,與中國革命傳統相續,讓經典成為鼓舞我們當代奮進的重要動力,我們認為,這也是目前繼承、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歷史態度。
三, 經典誦讀:合眾聲為樂
漢語是單音節語言。漢語的這一重要歷史特征,深刻地決定了漢語的音樂性、節奏感,也決定了中國文章的可誦讀性。
講究語言的音樂性、可誦讀性,這是中華經典的一個重要特征,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傳統之一。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屈原、宋玉等人詠唱江湖芷蘭,鋪陳宗族神話,創造了以吟唱誦讀為特征的“楚辭”,而在被稱為“文的自覺”的魏晉時代,對文章的可誦讀性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從那時起,文章的直接應用價值被稱為“筆”,而其可誦讀性和音樂性則被稱之為“文”,這就是所謂“文筆之分”。梁代的沈約進一步強調文章的感染力在于其音樂性,他更指出:“宮商之聲有五,文字之別累萬,以累萬之繁,配五聲之約,高下低昂,非思力所學。”他這里所說的“宮商之聲有五”,是指古人把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稱為“五擊”或“五音”,而正是這種自覺運用漢語語言音樂性的傳統,最終促成了燦爛的唐詩、宋詞和元曲諸華章的推陳出新。
文化的統一既是中國歷史上政治統一和人民團結的重要基礎,而經典的誦讀活動,也一直是重要的社會組織和文化教育活動,這形成了中國文化的重要特色。在漫長的文明歷史中,從國家典章到民間鄉射,誦讀活動就一直是下情上達,以文化的方式將人民組織起來、團結起來的重要方式,是“合眾聲為樂”的重要手段。誦讀活動,既需要人民廣泛的參與,同時它更是以文化的方式將人民組織起來、團結起來,從而形成家家禮樂,戶戶弦歌的升平氣象的有力抓手。同時,只有認識到中國語言文字與音律之間的密切關系,才能真正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特征,早在1961年,教育部就曾委托北京大學王力教授主編《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以音律、歷法、天文、地理、衣食服飾諸方面為切入點,從切實的文化制度和社會制度的角度,對中國傳統文化加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普及講解,反響強烈,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今天,這樣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面向全社會的、真正的學術普及工作,依然需要繼續下去。只有這樣作,我們才能真正避免和制止那種將傳統文化商品化、庸俗化,甚至打著傳播傳統文化以推行和宣傳歷史唯心主義的錯誤傾向。
在現代民族解放戰爭和偉大的中國革命進程中,特別是在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指引下,街頭詩、群眾朗誦活動,正是由于自覺繼承了中華文明這一“樂”的傳統,才使文章、詩歌成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文化藝術活動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文化研究和批評與中國社會科學發展相結合、文化藝術創造的主體與當代社會的主體――人民大眾相結合,這就是繁榮中國文化、教育、藝術工作的必由之路。今天,我們希望以經典誦讀的方式,再次使得中華文明的優秀遺產,包括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所產生的新華章,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去,走進學校、城市、社區中去,成為我們團結向上,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精神動力。
我們正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歷史時刻。文化教育事業應該、也必須在這個歷史時期起到無愧于歷史和人民期望的作用。教育的人民性、教育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們一切行動的根本指南。最近,中共重慶市委和教育部聯合舉辦的“愛國歌曲大家唱”活動,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衷心擁護、熱烈參與,而中華傳統經典和革命經典的誦讀熱潮,也正在全社會逐步推開。歷史告訴我們這樣一條真理:只要得到人民的真心參與、真心擁護,我們的工作就一定可以向前邁進,我們的事業就一定會興旺發達。
(韓毓海: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登峰: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