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幟鮮明地傳揚中華民族的“普世價值”——仁
西方文化對人類文明的最大貢獻,是發展出了“自由”、“平等”、“民主”、“人權”的價值觀念,并不斷堅持傳揚著、實踐著這些觀念。至于西方國家傳揚和實踐這些觀念的程度如何,是真傳揚還是假傳,是真實踐還了假實踐,那可以另當別論。至少這些口號、這些追求可以成為各國普通民眾實現自己權利的重要依據。
中國文化對人類文明的最大貢獻是什么呢?是“仁”的價值觀念。也許會有不少人反對這個觀念,一提起這個觀念,就會想起假仁假義,想起不切實際的“仁義大旗”。實際上,“仁”與假仁假義是勢不兩立的。四面討好、假仁假義被孔子視為“德之賊”,是“仁學”最大的敵人,是做人首先要克服的對象。孔子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曾子說“脅肩諂笑,病于夏畦”, 孟子說“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他們高揚的是人的真性真情,擯斥的是假情假意。宋襄公的“仁義大旗”之所以不能取勝,并不在于“仁義”本身,而在于宋襄公機械地、斷章取義地理解和利用了“仁義”。
“仁”的實質是什么?就是以自己的真性真情為依據去為人處事,它包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想要做成的(立),也要允許別人做成;自己想要表達的、主張的、得到的(達),也要允許別人表達、主張、得到;自己所不愿意承受的,也不要讓人家承受。這里面充分體現了對他人權利的尊重、充分體現了人格的平等、充分體現了每個人的自主和自由。西方文化中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權,實際上是對“仁”的價值觀念基本內容的最好的詮釋。在長期封建專制統治下,這些要素沒有得到展開,沒有得到挖掘和發揚,這不是“仁”的價值觀念本身的錯,而是沒有展開和發揚的外部條件。
除此之外,“仁”的價值觀念還有擴展的內容,那就是“與天地萬物為一體”。人與天地萬物都是一“氣”化生的,得其清者為天,得其濁者為地,得其駁者為物,得其精者為人。他們之間是氣息相通的。如果一個人看到環境的污染、植物的枯萎、動物的傷害、他人的疾難而不傷感心動的話,那他就是與天地萬物氣息沒有相通,就是“麻木不仁”。就像一個偏癱的病人,手足萎痹,氣血不通,對于外面的刺激毫無反應一樣。在“仁”的價值觀中,人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而是與天地萬物緊密相聯的個體,“我”是一個大寫著的“我”,天地萬物都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仁”的價值觀并不是不講功利,而是著重于公眾利益,“厚用利生”、“生財有道”一直是它所關注的內容。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孔子對管仲之仁給予了高度的肯定,認為“民到于今受其賜”,像他那樣“博施于民而能濟眾”的人,不僅僅是“仁”,而幾乎可以說是“圣”了。
因此,“仁”的價值觀具有最博大的情懷,最能“嘉善而矜不能”,最具“博愛”精神。我們應當旗幟鮮明地堅持它,發展它,傳揚它,把它推向世界,讓它成為“普世價值”。
向海 [email protected]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