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高級動物低級動物生存伴隨著競爭,戰爭是競爭的升級版。不管是進化論還是造物論,蕓蕓眾生無不順應自然法則,優勝劣汰物競天擇,競爭與戰爭詮釋叢林法則。
從進化論講,人類的野蠻競爭如狼似虎,說明弱肉強食的獸性復蘇。從神創論看,人類原罪與生俱來,必須祈禱懺悔自我救贖。儒釋道認為人有本欲,放縱欲望者自私貪婪,為了謀利鋌而走險,不惜違法犯罪。世上的罪惡莫過于反人類戰爭罪,必受正義審判。
當下中美關系惡化,雙方在敏感地區頻頻對峙,彼此試探摸底,兵戎相見,臺海、半島、中東、遠東云譎波詭,戰機一觸即發。俄烏和以阿早已開火,代理人戰爭越打越亂。中美能否直接出手,只是時間問題。歷來戰場如角斗場、生意場、交易場、名利場,斗獸斗牛斗雞斗狗斗蛐蛐,斗去斗來斗的是人心人性,航母艦隊熙來攘往,皆為利來為利而往。
通過多次高科技含量的兵棋推演,美軍明白跟解放軍開干得不償失,又何嘗不知打起來兩敗俱傷沒有贏家。朝鮮戰爭時,美軍與志愿軍較量沒占便宜,只能談判簽訂停戰協議。吃虧原因是戰略判斷失誤,尤其忽略毛主席神一般的能量場,他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其次是戰術上不了解志愿軍,不熟悉軍情,不適應戰法,不懂毛思想的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推導戰爭的視野往往有盲區,存在的卻看不見,發生的卻沒想到,過去的卻不總結,未來的卻無預判。萬物變化變通,某些時候,一片盲區沒準壞大事;某種情況下,一個死角說不定是拐點,可能改換趨勢走向。外在的死角可以消除,內在的盲區難于磨滅。移形換位觀察,死角便是亮點。反思反省反觀自照,盲區便是意境妙境化境。孫子目無死角,心無盲區,當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毛主席內外兼修,文韜武略經天緯地,當然算無遺策,料事如神。打仗是綜合型藝術,需要政治、軍事、哲學、歷史學問,毛主席正是集大成者。
地球分布大中小國家,有國家就有地緣政治,就有外交活動,就有經濟關聯,就有通商貿易,就有順差逆差,就有利益沖突,就有戰爭隱患。政治家是國家戰略決策者,謀求重要領域的長期規劃、長遠布局,以及大政方針。如果窮兵黷武,輕易發動侵略戰爭,那他只能是不入流政客。軍事家是戰役戰術的指揮者,統領千軍萬馬,有一將功成萬骨枯之說。兵者詭道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假若忽視戰場盲區死角,那么敗局注定,絕非將帥之才所為。盲區死角究竟有什么呢?主要是國家軟實力,涉及體制、思想、信仰、文化、教育、民族精神、道德素質、意識形態等方面,潛在無形的靈藏,摸不著的東西。
公有制國家優勢在民族大團結,全民凝聚力,思想境界高,革命信仰決定,精神斗志昂揚,這些因素足以轉化成強大的戰斗力,關鍵是人民子弟兵保衛人民利益,而不是統治階級剝削階級利益,當然不怕流血犧牲。劣勢在建制初始,發展期短,物質條件差,經濟存量有限。私有制國家優勢在科技水平高,經濟體量大,綜合國力強,戰爭資源充足。劣勢在階級分化、種族歧視、人心渙散,士兵不過是侵略工具,充當戰場上的鷹犬爪牙炮灰,動輒投降或逃跑,為精英統治資本家族賣命不值得??姑涝遣粚ΨQ交戰,志愿軍以劣勢裝備以弱勝強,打得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丟盔棄甲。優勢或劣勢是主動或被動的辯證哲思,是正義而不是非正義,是道德而非不道德,是榮譽而非金錢犒賞,是國際法而非叢林法。
戰爭的特性是侵略與自衛還擊,征服與反抗,是血與火的洗劫,是資本對外擴張的選擇需要,是霸權暴力索取的殖民經濟體現。“戰爭是一個關于金錢而非僅僅關于武力的問題,”“使戰爭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勢力的增長和因而引起斯巴達的恐懼,”“強者行其所能為,弱者忍其所必受 。”修昔底德陷阱燃燒歐洲的劫火,“和平是一場持續不斷的戰爭中的停戰。”凱撒說:我來了,我征服了??藙谌S茨認為 “戰爭是一種暴力行為,對這種暴力的使用不存在任何邏輯限制,戰爭在理論上必然會走向極端”。帕默斯頓說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拿破侖確信“不是被敵人征服,就是征服敵人。”他臨戰動員,“士兵們,從金字塔的頂上,40 個世紀注視著你們!”對比之下,西方海盜文化演變的戰爭觀點帶有進攻性,華夏文明專注本土防御,旨在保境安民。
隨著歷史轉折,昔日優勢降維,劣勢擴大化。朝野文恬武嬉,沉迷物欲,毫無憂患意識,對沒有硝煙的戰爭形式視而不見。不敢打仗就說軍備不如人,武器升級了又說打仗拖垮經濟,反正不想以開戰促和平。也許自己明白人為的盲區死角充滿不確定性,不能冒然進入戰爭狀態;或許被別人看見一盤散沙的盲區死角,步步緊逼步步驚心。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也是經濟的引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知彼,出奇制勝。“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總之,“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還要記住,兵民是勝利之本。
2024年12月15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