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許多人說,晚近四十年來,人們的價值觀日趨多元化。
這樣說,是不對的。
在我看來,至少從九十年代開始大踏步跨入市場社會以來,國人的價值觀已經高度單一化了。
這種單一的價值觀,可以被概括為一句話:“要有錢!”
有了錢,就可以過上讓人羨慕的生活,就成了“人生贏家”。
當然,有權也很重要,但權最終還是要兌換為錢才有意義。這也是腐敗分子如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長一茬的重要原因。
總之,一切成就,學術、藝術、技能……如果沒有兌換成錢,就沒有意義;一切美好的品德,善良、誠實、勤勞……因為無法兌換成錢,所以也沒有意義。
價值觀的單一化,所導致的后果是嚴重的,因為會把盧瑟(即失敗者)逼得無路可走。
中國的文化,本來就不太重視來世、天堂之類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比較重視現世。
那么,現世如何才算活得好、活得值呢?
也沒有絕對的、獨立的、超越性的標準,大體來說,只有通過與他人的比較,才能判斷自己活得好不好、值不值。
在單一價值觀的背景下,媒體對“人生贏家”的宣傳,“人生贏家”的各種自我炫耀,就把大部分人都變成了盧瑟。
并且,盧瑟無法在心理上為自己搭建一個避難所——你沒有錢,說別的都沒用。
這里存在的巨大風險在于:從一個盧瑟的角度看,如果確定自己不能贏過“人生贏家”,那么還有一個辦法來使自己獲得心理平衡,就是把“人生贏家”也變成失敗者!
這相當于自己并沒有輸。
這種心理特征,導致了許多問題,大大增加了社會成本。
在極端情況下,還會形成反社會人格,造成一些非常慘烈的事件。
02
今天,至少應該明確一點,那就是:如果市場經濟無法避免的話,最低限度我們可以拒絕一個市場社會。
因為,在市場社會里,錢是唯一的上帝,“要有錢”就會成為唯一的價值觀。
具體而言,應該從兩個方面入手:
其一,是健全社會保障,讓那些沒有錢的人,也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其二,在這個基礎上,打破“要有錢”的單一價值觀。
比如,一個人,雖然沒有錢,但他熱情、善良、樂于助人,就也能得到社會尊重,也有姑娘愛他……
這些,本來就應該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社會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
03
把“要有錢”作為唯一價值觀,其實就是人的片面化、工具化的一種折射,是人的異化,人的非人化的一種反映。
根本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制度條件下才有可能。
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所描述的那樣,
“而在共產主義社會里,任何人都沒有特定的活動范圍,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
在這樣的社會里,沒有盧瑟,也沒有“人生贏家”,因為“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