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眾號交流,談及人民公社時,【文文】說,“那會國家不是綁的死,主要那會文盲多,有文化的人少,去工廠只能干一些苦力活比如糧食局煤礦都是面向全國招工,每年農村都有指標,只是當時好多人,嫌吃苦不愿意去干,去的人不多,我們村里就有二家去的,還有我們倆同學家爸爸就是長年在外打工(拉大鋸)的,他們家孩子多,但生活的都可以那會兒國家政策并不限制”。
在談及人民公社時,最多的指責之一,是人民公社外出要請假得到批準,農民不自由,特別是限制了農民到城里發展。
其實,在人民公社初期,我國的城市工業也非常薄弱,就業機會本就不多。要不,也就不會有城市人口下放到農村來的安排了,包括后來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農民到城市發展的真正的限制事實上并不是政策,主要是我國當時的農民主體以文盲為主,難以適應工商業的需要。在農村少量的、有文化的社員,大多擔任了生產隊或大隊的管理職務,而一般社員大多不識字。
我是59年的,我的家在江蘇武進,算是較好的地區。但我祖父母都不識字。在父母一輩,我父親和叔父有高小和初小的文化,但我母親和嬸嬸都不識字。在我1966年讀小學的時候,公社里還沒有初中和高中。之后不久,就建立起了學校,公社有了初中,而且還有一個班的高中。到了我們這一代(我家是兄妹四個,我叔叔家是兄弟四個)兄妹八人,三個人讀到了高中畢業,其余也都讀完了初中。這就是當時的基本情況。
我很小的時候農村還沒有通電,夏天中午天熱,就到竹園里去休息。后來電也通了,之后,公社給每家每戶裝了廣播,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可以從廣播里聽新聞,聽戲劇,了解村鄉之外的世界。同時,那里公社還開展掃盲運動,以改變許多社員不識字的狀況。
農村通了電,公社也有了放映隊,專門放電影。那可是業余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有新電影到鄉下來放,我們大多會在晚上結伙去別的生產隊或別的大隊去看露天電影。近的幾里地,遠的有八、九里路。記得開始放《智取威虎山》電影時,先在紅旗大隊露天放的。但放到第七場時,天下大雨,實在不得放了,后來就轉移到公社大會場重新從頭再放,等到電影看完時,已經是凌晨三、四點鐘了。
在我1976年畢業回隊務農時,那時在公社文化站的指導下,公社和大隊辦起了圖書室,供青年借閱。還有組織業余的宣傳隊,自編自演戲劇,到各生產隊巡回演出,區政府也組織比賽,鼓勵和支持各種文化活動等。
人民公社時期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它不僅使我國人口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的時期(從1956年到1983年我國人口從6億多人增加到10億多人,是我國人口增加最快的時期,沒有之一),而且是我國人口的文化素質發生根本變化的一個時期。從老一代的文盲為主,到第二代仍有一大半不識字,再到第三代普及中小學教學。這個轉變是根本性的。改革開放之后,我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工廠,這是因為人民公社為我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準備了有文化素質的幾億農民工,所謂的人口紅利,事實上正是這些農民工的為企業提供的剩余價值。
一方面是人民公社的發展,為我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準備了有文化素質的農村勞動力;另一方面是在人民公社基礎上我國實現了工業化,從而為進一步的發展打下了堅持的基礎。正是有了這兩個方面的條件,才談得上農民去城里發展的現實可能。這兩個前提條件是缺一不可的。如果僅僅實現了工業化,但進城的農民如果連字都不識,如何能夠滿足現代工業生產對勞動者的要求?又如何在城市立足?
在今天,孩子到了年齡就去上學,青年人畢業了,便想著到哪個企業去找工作,似乎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在沒有實現工業化的情況下,在農村沒有學可上的情景嗎?一個工業很薄弱的農業大國,一個文盲占了80、90%的人口大國,要完成從農業大國到工業大國的轉變,要完成文盲為主的人口狀況到普遍接受中學教學的根本轉變,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而這一切都是在人民公社的基礎上完成的。
在條件十分艱苦的條件下,普及農村中小學的教育,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從而使我國農民主體轉變為有文化素質的新型勞動者,是人民公社的一大歷史功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