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當年風氣好,有人怪腔又怪調:“風氣再好有啥用,當年飯都吃不飽。”以此否定老一輩,臟水隨意潑幾瓢。“當年飯都吃不飽”,這是他們一法寶,人們只要憶當年,其就抹黑出此招,自從改革開放后,這種論調從未消。
吃飽還是吃不飽,“飽”的含義要知曉,滿足了食量無餓感,這就叫做吃得飽。一人面粉有二兩,做餅下肚餓難消,要是做成稠粥喝,憋得從食管往外冒,這樣一頓二兩面,是叫吃飽還是吃不飽?
為何一日要三餐,所吃食物消化掉,之后胃里又空虛,饑餓感覺就來到,當年如今都一樣,饑后再食都需要,所吃食物不相同,出現饑餓有晚早,若不耐饑而饑餓早出現,若耐饑出現就遲了,那么對于上頓飯,飽與不飽咋知曉,飯后多久出現餓,才能稱為吃得飽,幾個小時為標準,是否精確到分秒?
要說讓人吃得飽,人均糧一年是多少?新中國剛剛成立時,人均糧食還很少,到達七十年代后,完全改變其面貌,人口增加近一倍,糧食產量大提高,人均超過三百公斤,是否能夠吃得飽·?直到2010年,四百公斤才達到,按照抹黑者邏輯,是否一直吃不飽?
“當年飯都吃不飽”,極其荒謬難站腳,若指三年困難時,情況特殊難預料,天災幾十年不遇,有人浮夸搞謊報,有的地區成饑荒,怎能將全局否定掉?當年吃的怎么樣,前后可以做比較,那時若與現今比,肉蛋油水相對少,饃飯菜蔬為常食,絕對安全與可靠,既無轉基因糧之憂慮,也無蘇丹紅蛋之困擾,,飯后渾身勁十足,精力充沛心情好,人人努力做貢獻,改天換地熱情高,無窮力量從何來,難道來自吃不飽?
如今吃喝都豐富,老輩功業莫忘掉,當年創業謀發展,凱歌陣陣貫云霄,進入經濟大國中,后人承業接力跑,大廈若未建底層,上層豈在空中飄?老輩不辭千般苦,就為后人生活好,有人不僅不感恩,反而抹黑胡編造,如此否定老一輩,背宗忘祖實不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