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是喉舌,是輿論的主戰場,是宣傳思想的主渠道,是政權取得和維護的“筆桿子”。共產黨的媒體(黨報)應當講馬列主義,為社會主義發聲、斗爭;應當講人民的話,為人民發聲、斗爭。否則,還叫黨媒嗎?
抗戰時期,共產黨發行了一個刊物——《共產黨人》肩負起了“幫助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的艱巨任務和歷史使命,做出了黨報(媒)應有的樣子。【中共中央的黨內刊物《共產黨人》(1938年10月創刊,1941年8月停刊)】
《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
《共產黨人》是適應當時客觀實際和斗爭發展需要而生的。一方面,當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投降危險、分裂危險和倒退危險日益發展著;另一方面,當時的中國共產黨已經走出了狹隘的圈子,變成了全國性的大黨。
而黨的任務是動員群眾克服投降危險、分裂危險和倒退危險,并準備對付可能的突然事變,使黨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變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損失。
在這樣時機下,《共產黨人》有了成立的必要。
這個黨內刊物定名為《共產黨人》。可謂旗幟鮮明,主旨明確。它的任務是什么呢?它將寫些什么東西呢?它和別的黨報有些什么不同呢?
“它的任務就是:幫助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迫切地需要建設這樣一個黨,建設這樣一個黨的主觀客觀條件也已經大體具備,這件偉大的工程也正在進行之中。幫助進行這件偉大的工程,不是一般黨報所能勝任的,必須有專門的黨報,這就是《共產黨人》出版的原因。”
這就把這份黨報的歷史使命揭示了出來,就是進行黨的建設,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把我們的黨員、黨的干部、黨的組織建設的更加強大,更加布爾什么維克化,讓我們的黨成為真正的布爾什維克化的黨,能夠肩負起新的更偉大的斗爭,在斗爭中取得新的更大的勝利。
《共產黨人》就要肩負起宣傳黨的理論的使命,通過這種宣傳,教育改造我們的黨員干部。一方面,將大批的新黨員所形成的很多的新組織,改造為廣大群眾性的,改造為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都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另一方面,對于老黨員,負責提高他們的水平,將老組織,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進一步鞏固和進一步布爾什維克化。
所以,《共產黨人》最終的歷史使命就是解決好:“我們要建設一個偉大的完全布爾什維克化的”。
《共產黨人》的主要內容
《共產黨人》發表的文章主要包括兩類,第一類是黨內發布的文件,第二類是黨員干部根據黨的建設情況、黨內文件和工作情況所創作的文章。
黨內發布的文件有:《中央政治局關于鞏固黨的決定》(創刊號)、《中央關于干部學習的指示》(第5期)、《中央關于辦理黨校的指示》(第5期)、《中央關于開展抗日民主地區的國民教育的指示》(第6期)、《中央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第19期)等。這些文件涉及黨的鞏固、增強黨性、黨員干部教育、國民教育、青年工作、宣傳鼓動工作等內容,對保證宣傳思想工作的政治方向,統一全黨的思想和行動,規范黨組織、黨員的工作和活動。
黨員干部所創作的文章圍繞鞏固黨、黨的建設目標,涉及黨的組織機構、黨的紀律、共產黨員的權利與義務、增強黨性、干部的學習教育、戰區青年工作、國民教育工作、加強宣傳部門的組織工作、調查研究、群眾工作、黨與非黨員群眾的關系、統一戰線、根據地建設、武裝斗爭等內容,注重政治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注重理論分析和實踐工作相結合,注重輿論引導和動員群眾相結合。比如毛主席的文章《<共產黨人>發刊詞》(創刊號)、《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第4期)、《沒有調查者沒有發言權》(第18期)等。
黨報明確了歷史使命,能不能肩負起歷史使命,就要看其宣傳的內容,堅定地馬列主義理論宣傳,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圍繞服務黨的建設的總目標,為黨員干部提供最可靠、最透徹的理論。
牢牢把握塑造黨的思想觀念的主動權和領導權,使黨員始終堅定信仰,敢于斗爭,敢于勝利。
毛主席說,輿論陣地,無產階級不去占領,資產階級一定要去占領,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是要造成輿論,總是要做意識形態領域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
《共產黨人》用實踐證明了,他不但肩負起了自己的歷史使命,而且還牢牢地占領了無產階級的輿論陣地和主動權。
當前黨媒肩負起了歷史使命了嗎?
當前中國進入新媒體時代多年,新媒體和自媒體往往在網絡爆料、撕裂性和陰謀論話題炒作,以及監督性、反腐性話題上占有優勢。這實際就是網絡輿情的特點。
具體說,現在一個網絡輿情,就一定混雜這各種聲音,造謠也相伴而生。往往混淆視聽,擾亂民心,蒙蔽民智。比如最近的“油罐車混裝油”和“摜蛋游戲圈子文化”等就是典型。
但是,我們發現,這些熱點輿情出現后,我們的主流媒體,尤其是黨媒黨報很少發聲,或者被動發聲,或者發聲左搖右擺,和稀泥,立場搖擺,態度曖昧,缺乏理論深度。
黨媒(報)也很少發表具有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深刻理論文章。對于社會上的各種思想潮流,尤其歷史虛無主義的泛濫,缺乏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徹底說理的文章。面對損害人民群眾幸福的事情,缺乏為人民群眾發聲的勇氣和講人民群眾愛聽,能聽懂的文章。
如此,黨媒,還有黨媒應該有的樣子嗎?
當前,新媒體發達,但是傳統黨媒依舊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這個優勢就是借助為人民服務的公信力,一錘定音的優勢。
人民群眾會喜歡新媒體信息的豐富和信息的自由流動,但是關鍵時刻會懷疑新媒體和自媒體的可信度,而黨媒此時就要從事實、深度和理論方面進行報道,一錘定音。
這就是黨媒的背后是中央、是黨委政府、是體制的公信力。但是我們的媒體要擔的起社會主義黨媒的歷史使命,要有像《共產黨人》那樣的樣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