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毛主席要大辦人民公社?
寒牛出欄認為,主要有以下五個原因:
一是跳出歷史周期怪圈,二是新中國工業化所決定,三是農業本身發展需要,四是開創農村全新治理模式,五是農村共同致富的需要。
我們來逐條分析。
1.跳出歷史周期怪圈
中國歷史上都是分田上戶,單干了2000多年,盛世王朝周期就是300年左右。
前面50年,休養生息,恢復生產力,到了建國100年左右,基本走向繁盛。
第二個100年,就開始內卷,出現嚴重的土地兼并,失業流民逐漸多起來,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因素。
如果朝廷銳意改革,抑制地方豪強,控制土地兼并,保護農民利益,矛盾就會得到緩解,就能延長社會穩定局面。
如果土地兼并情況失控了,就會加劇社會分化動蕩,繁衍出各種疑難雜癥,誘發社會動亂,陳勝、黃巢、朱元璋、李自成等人就會橫空出世。
農村是中國基層政權,是國家治理的終端,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
換句話講,農村搞得好,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國家才會繁榮昌盛,國家才有強大力量。
如何跳出歷史周期律?
毛主席在延安的窯洞里,同黃炎培進行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并給出了歷史性的答案,那就是“讓人民來監督政府”。
這是政治層面的答案。
但是,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還需要從經濟角度,破解這個歷史性難題。
建國后,毛主席總結了歷史發展經驗,決定從著手改革農村基層政權與經濟管理模式來切入,即通過先改變上層建筑,改變社會的生產關系,來為生產力大發展提供前提條件。
于是從農業互助組,過渡到農業合作社,最后升級為人民公社,一步又一步地推動生產關系的變革。
毛主席早在延安時期就曾講過:
“在農民群眾方面,幾千年來都是個體經濟,一家一戶就是一個生產單位,這種分散的個體生產,就是封建統治的經濟基礎,而使農民自己陷于永遠的窮苦。克服這種狀況的唯一辦法,就是逐漸地集體化;而達到集體化的唯一道路,依據列寧所說,就是經過合作社。”
毛主席搞人民公社,志在從經濟的角度,讓中華人民共和國跳出歷史的周期律,永葆紅色江山不變色。
這是一個遠大的政治理想,也是秦皇漢武都沒有完成的偉大事業。
2.新中國工業化決定
當時,新中國國情比較特殊。
新中國剛成立時,國家“一窮二白”。
這里要解釋一下,所謂一窮二白,不是說中國沒任何東西,而是指物質基礎差,工業底子很差,文化和科學落后。
以鋼產量為例,1949年新中國粗鋼產量15.6萬噸,占全球粗鋼產量的0.1%,居世界第26位。
現在年輕人沒有經歷那個時代,感受不到那份艱難與窮困,只有了解近代史的人,或白手起家創業者,才能感知怎么回事,才能體驗到毛主席的難處。
毛主席曾經講過:
“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
新中國要完成中國工業化,需要農業提供原始積累,沒有其它更好的法子。
中國人不能完全學西方國家工業化的路子。西方國家的工業原始積累,主要靠侵略與戰爭完成的,中國肯定學不了,無論是國際環境,還是中國文化基因,以及當時的國家實力,都學不來。
也不能完全照搬蘇聯的工業化模式。蘇聯是以犧牲農業和輕工業為代價,來實現國家工業化,有蘇聯特殊國情和人口結構的因素。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該怎么辦?
毛主席有辦法,除了死亡之后,天下就沒有什么事,能難得住教員,他老人家總是能想到解決方案。
毛主席經過頭幾年經濟建設探索,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路徑,那就是依靠農業來孵化工業,完成國家工業化原始積累。
最終目的是幫助中國完成產業轉型,從過去農業國轉型到工業化國家,為中國再次騰飛打下歷史基礎。
人民公社,從經濟的角度講,它是農村公有制、集體制經濟模式,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
在新中國建設時期,發揮了巨大的歷史作用,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提供了總計8000余億元的原始積累,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前所未有的。
當年農民“窮”,是因為把錢拿去支援國家搞建設了,農民為新中國工業化建設,做出很大貢獻與犧牲,值得我們尊敬與歌頌。
拿毛主席時代的“窮”來說事,來否定前30年的歷史成就,都是沒有文化,沒有腦子和沒有良知的,正常人都不會全盤否定前三十年的經濟建設成就。
有些人良知缺失,這邊享受著社會主義帶來的光明,那邊又極力中傷辛苦掌燈的人。
可惡!可恨!可憎!
從哲學角度看,這是因為他們哲學思維貧瘠,不懂萬事萬物都有發展的基本規律,都要經歷從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過程。
任何事物發展都有一個過程,人們都要經歷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才會有一個較為正確的科學的認識。
他們不懂得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不懂得生產關系對生產力有反作用,不懂馬克思政治經濟的基本原理,才會咋咋呼呼地亂說一通,像麻雀一樣地叫個不停。
稍微有點哲學基礎,有點政治經濟理論基礎的人,都會敬服毛主席的經濟戰略布局,對老人家佩服得五體投地。
3.農業發展本身需要
農業是立國之本,是解決全國人吃飯問題的根本所在。
新中國剛成立,毛主席重視農業發展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也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常態化工作。
毛主席把全國農民團結起來,集中優勢勞動力,可以形成更大的力量,除了農業分工提高生產效率之外,還可以從事大規模的農業水利基礎建設。
根據相關學者統計:
毛主席時代,在全國范圍內先后共建成大、中、小型(庫容量為10萬立方米以上)水庫86000多座。各類塘壩(庫容量為10萬立方米以下)640萬口,總庫容4200多億立方米。
人工河渠延長到300多萬公里,各類堤防總長度為16.5萬公里,配套澆灌機井220萬多眼(口)。
與此同時,還疏浚修繕了黃河、長江、河海、淮海、珠江等大江大河,完成了覆蓋全國的水利網絡工程。
除了水利工程之外,還有農機站、農業科技站、農村廣播網、農村醫療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基礎教育等。
這些涉及農村各方面的公共事業工程,都是靠農村人民公社集體提留、公益金來完成的,都是依托人民公社集體經濟,在短時間內迅速建成的。
當時國家窮,都要向農村拿錢去搞工業化、搞國防建設、搞科技研發,哪里有剩余資金投向農村基礎建設呢?全靠農民艱苦奮斗、自力更生!
正所謂: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物。
后來,農村搞單干,就能吃飽飯,敞開肚皮吃,這是事實。
但大家吃飽飯的核心原因:是水利設施完善、良種推廣種植、化肥普及使用、農機大量使用、農技農藥發展等因素相互疊加的結果。
而這幾大因素,都是在人民公社時期就開始戰略布局的,是在毛主席主導下完成的技術變革。
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各種基礎設施和技術層面的優勢,才逐漸顯現出來,像井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有泉水冒出來。
帶大家挖井的人是毛主席,帶大家打水的是鄧小平。
沒有井,哪里來的井水?
飲水不忘挖井人啊!農村老太太都知道的道理,很多城市的高知群體卻不懂。
很多人只看到表面現象,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把農村吃飽飯歸咎于單干,屬于典型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4. 開創全新農村治理模式
人民公社,集工、農、兵、學、商為一體,政經合一。
從治理形式上講,是先秦“三寶模式——大農、大工、大商”的升級版本。
毛主席對人民公社的定義,就是強調在農村也要發展工業,要逐步建立自己的產業,讓農民生活水平同城市差不多,意在縮減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均衡發展。
毛主席預判,農業機械化普及之后,農村會釋放很多剩余勞動力,如果這些勞動力全部去大城市,會造成城市人口大膨脹,不一定是好事。
如果要想就地解決農民就業問題,那么人民公社就要搞工業,要創辦社隊企業,還要建自己的學校,培養知識分子。
我們來看段真實史料:
“在社會主義工業化過程中,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業人口會減少。如果讓減少下來的農業人口,都擁到城市里來,使城市人口過分膨脹,那就不好。從現在起,我們就要注意這個問題。要防止這一點,就要使農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樣,或者還好一些。
有個公社,這個問題就可能得到解決。每個公社將來都要有經濟中心,要按照統一計劃,大辦工業,使農民就地成為工人。公社要有高等學校,培養自己所需要的高級知識分子。做到了這一些,農村人口就不會再向大城市盲目流動。”
只不過,這個宏大的國家戰略,需要更具體的策略,更需要時間來逐步實現。
人民公社化初期,國家策略是城市工業化與農村社隊企業化同步進行,由于我們國家經濟底子太差了,城鄉同時發展工業不現實,不具備足夠的資金與資源,所以早期農村辦工業是折戟沉沙,沒有搞成功。
后來,毛主席調整了方向。
集中力量優先發展城市工業,先完成國家重點工業項目建設,給農村社隊企業按下暫停鍵。
到了70年代初期,人民公社本身有了一定集體積累,國家工業化建設開始產生效應,毛主席又把農村發展社隊企業的事情提上議程。
在毛主席“五七精神”指示下,很多人民公社紛紛建起了自己的社隊企業。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
1971年全國新建了社隊企業53100多個,年產值39.1億元。
1972年全國社隊企業為56000多個,年產值46.0億元。到了1976年,全國社隊企業為106200個,年總產值為123.9億元。
人民公社解體之后,很多社隊企業通過改制都變成民營企業,村集體企業變成私人企業了。
國內很多著名企業的前身就是社隊企業、街道辦企業。
比如浙江納愛斯集團、浙江陽光照明電器集團、福建福耀玻璃集團、廣東美的集團、廣東海天集團等等,其前身都是地方的社隊企業。
人民公社模式,本質上要縮減與城市差距,做到城鄉同步發展。
5.農村需要共同致富
中國農村廣闊而復雜,有著她自身不可回避的特點:
一是,人口基數大,總體人口多。
二是,地域廣闊,分布零散,綜合治理難度大。
三是,方言不同,習俗不同,物產不同,具有特殊性。
四是,宗族文化,根深蒂固,有利也有弊。
五是,文化道德,素質水平,參差不齊。
六是,生活所需,大部分農民,只顧眼前利益。
一體兩面,優點和缺點同時存在。
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注定農村治理工作,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鄉賢模式,如今被人吹捧太離譜,其實弊大于利。
容易滋生地方豪強,宗族勢力,欺壓弱勢農民,把控農村基層政權,壟斷地方經濟資源,尾大不掉,后患無窮。
毛主席就是洞察了這點,所以就是要徹底消滅這種依附人治的鄉村管理模式。
老人家希望通過改革上層建筑,改變農村生產關系,來帶動生產力大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提升農民生活水平。
正如毛主席所言:
“從世界的歷史來看,資產階級工業革命,不是在資產階級建立自己的國家以前,而是在這以后;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的大發展,也不是在上層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這以后。都是先把上層建筑改變了,生產關系搞好了,上了軌道了,才為生產力的大發展開辟了道路,為物質基礎的增強準備了條件。”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又有反作用。
農村治理,要想解決本質問題,唯一的方法就是幫助農民解決經濟問題,發展集體經濟,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為什么農村要共同致富呢?
農村存在陋習,導致部分農民容易犯“紅眼病”。
看到某個人致富了會眼紅,有的人會積極學習跟上,有的人就會暗地使壞,搞小動作,這是農村難于根治的痼疾。
在農村,搞過大型種植,大型養殖項目的人,就會有類似的深切體會。有些農民,平時看上去老實巴交的,到了關鍵時候也會給你來幾手。
農村大部分農民,本身沒有什么技能,也沒有什么資本,只有發家致富的樸素夢想。
這類農民本質上都是好的,需要有個給力的致富帶頭人,把他們組織起來。沒有組織起來的農民,就是一堆散沙碎土,要么隨波逐流,要么跟風揚塵,形成不了強大的生產力。
唯一辦法,就是大家一起致富,一起發財,只有大家都有錢,日子都好過,農村就會變得和諧,基層治理就落到實處了。
事實勝于雄辯,人民公社模式的好處,已經得到歷史驗證。
如今,全國100強富裕農村,90%以上是人民公社模式。當然,是改良后的人民公社模式。
但是,她們都保留了人民公社的精髓,都是靠發展集體經濟,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成為全國富裕文明農村的發展典范。
毛主席為什么大辦人民公社?
上述五個主要原因,是寒牛出欄研究毛澤東思想和人民公社歷史的個人見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