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新社3月30日報道,俄烏沖突之后,澤連斯基首次表示,即使不恢復1991年的烏克蘭邊界,莫斯科和基輔也可以開始“和平談判”。
澤連斯基此前是堅決反對和談的,為了向美西方表明反對和談的決心,還特地在2022年10月通過了一項旨在禁止烏克蘭與俄羅斯進行談判的法案。
從反對談判到接受談判,這意味著澤連斯基的思想發生了重大的轉變,而促成澤連斯基轉變的,大概有以下三點原因。
首先,由于澤連斯基拒絕進行選舉,俄羅斯表示將在5月20日之后不再承認其為烏克蘭的合法總統,這意味著澤連斯基隨時可能會成為俄羅斯的“合法打擊目標”,澤連斯基不能不考慮退路。
其次,去年被美西方寄予厚望的烏克蘭“春季大反攻”失敗之后,烏克蘭就一直處于單方面挨打的狀態。更讓澤連斯基絕望的是,烏克蘭的兵源迅速枯竭,前線的兵力和裝備急劇消耗,澤連斯基和俄羅斯掰手腕的本錢越來越少。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美西方的援助遲遲無法落實,這徹底摧毀了澤連斯基的心理防線。
以前是烏克蘭出人,美西方出錢出裝備,過去,澤連斯基只要一句“我,澤連斯基,打錢”,美西方就乖乖把援助送上。現在烏克蘭人越打越少,兵源到了只能靠抓壯丁補充的地步了,美西方的援助反而越來越少、越來越慢,澤連斯基等不及,也等不起了。
事實上,要不是美國攔著,澤連斯基可能早就與俄羅斯和談了,但美國所謂的“安全承諾”始終停留在口頭上,澤連斯基的耐心被耗盡了。
烏克蘭的未來,澤連斯基未必在乎,但澤連斯基不能不為自己的未來早做打算。澤連斯基不是傻子,他必須趁著在他還有利用價值,還有和俄羅斯討價還價的本錢之前行動起來,要不然過了5月20日,他連最后的籌碼也要沒了。
對烏克蘭人來說,澤連斯基是個可恨的人,但對美西方來說,澤連斯基則是個可憐的人。澤連斯基對美西方的態度有目共睹,為了“保衛歐洲”、保衛所謂的“共同價值觀”,他也算竭盡所能了,但換來的只是美西方的無情拋棄。忽悠他的是美西方,拋棄他的還是美西方。
真相就是這么殘酷。澤連斯基愛美西方,但美西方并不愛澤連斯基,更不愛烏克蘭人。澤連斯基對美西方掏心掏肺,不惜“戰斗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但美西方從頭至尾都只是把他和烏克蘭人當成消耗俄羅斯的工具。
為了最大程度利用好這個工具,美西方確實夠“誠意”,不僅援助了大把的錢,還援助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但這不是無償的,荷蘭防長直白地表示援烏抗俄是“最便宜的方式”,更不要說,美國還趁火打劫,“零元購”了大量烏克蘭的優質國有資產,別說烏克蘭打輸了,就算打贏了,也不會有任何翻身的希望。
所有人對此心知肚明,澤連斯基也不會例外,但這并不妨礙澤連斯基無條件配合西方,畢竟,澤連斯基是猶太人,上前線送死的是烏克蘭人,他還能借此成為西方和公知口中的“歐洲史上最偉大的總統”、“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英雄”、“當代世界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他憑什么心疼?關鍵是烏克蘭人的態度。
不得不承認,美西方的洗腦能力是一流的。很多烏克蘭人是向往西方的,他們是真心以為只要全面倒向西方就能過上西方的好日子的,所以,俄烏戰爭剛開始時,很多烏克蘭人是自愿走上戰場的,在他們看來,他們是在為“未來”戰斗。他們很可悲,但也很可憐。
現在,沒有烏克蘭人愿意上戰場了,他們不是突然怕死了,而是他們清醒了,所謂的“共同價值觀”只是別人給他們洗腦的工具。俄羅斯用血與火給烏克蘭人狠狠上了一課,讓烏克蘭人明白,對美西方來說,他們只是工具、只是炮灰,輸了是地獄,贏了等待他們的依然是地獄。
烏克蘭人清醒了,但清醒的代價太高了,他們在為他們曾經對美西方的幻想買單。他們的苦難,拜他們的思想所賜。
美西方是靠不住的,對烏克蘭人來說是如此,對潤人來說同樣如此。
我從未聽說過有哪個潤人在美國當了官,又或在美國發了財的,我聽說的潤人的故事,沒有最悲慘,只有更悲慘。
沒錢的潤人,到美國后要么刷盤子、要么流浪,對他們來說,吃不上飯、住不起房、看不起病是家常便飯,辛辛苦苦攢一年的錢,還不夠去醫院15分鐘“話療”的。
稍微有錢的潤人,到美國后倒不用刷盤子,他們受不了的是美國無處不在的種族歧視、槍支暴力,對他們來說,命都隨時可能沒了,空氣再“香甜”又有什么用?
特別有錢的潤人,你以為他們到美國后住著別墅、開著豪車,就能安心享受“香甜的空氣”了?做夢去吧。去問問趙老板,去問問覃老板,看看美國割韭菜的鐮刀快不快,割韭菜的效率高不高吧。
無論是沒錢的潤人,還是有錢的潤人,又或者稍微有錢的潤人,他們潤美國都是奔著想象中的所謂的“民主”“自由”的美國去的,可惜迎接他們的是真實的美國,與他們想象中的美國有那么億點點不一樣。
對潤人,我是同情不起來的,就像我很難同情烏克蘭人一樣。這不是我沒有同情心,腳底下的泡都是自己走出來的,他們的思想,配得上他們的苦難。
現在能明白為啥公知那么恨國,但絕不出國了吧。他們不傻,他們也知道,一旦離開中國,他們就啥也不是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