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那篇文章發出之后,不出意外的,有的人對于我提出對中國少年教育的問題不以為然,甚至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應該接受所謂的英雄教育,請看截圖
這種父母的思考,只會讓我認為教育缺失的想法更加堅定,如果一個人在受教育階段,不能樹立起對于英雄的敬仰,那么這個人會有可能成為英雄嗎?而一個沒有英雄的社會,必然是惡行遍地的社會,就如在這次邯鄲少年虐殺案中,在它們霸凌別人的時候,如果有一個同學有一點英雄情懷,予以制止,或者去告訴老師,那么這起悲劇或許就能避免,而對于英雄的敬仰,本身就是個人品格走向優秀的基石!
看來我有必要就這個話題再深化一下,今天就換一個角度再說一說關于三個小惡魔衍生出來的思考。主要是對家長說的。
天下恐怕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獲得良好教育,得以成就事業(功業)的了,要不怎么會有“希望在孩子身上”這句話呢?
然而,不得不承認,教育孩子是一個深刻的問題,艱深的原因就在于怎么正確引導和及時矯正孩子的思想,至于吃穿住用之類的物質供應,在當今的中國恐怕都不是問題,固然,孩子是一張白紙,吃穿住用會影響到他思想的形成,三觀的建立,然而貫穿在吃穿住用中的正向積極的思考的引導才會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最終形成一個有價值的穩固的三觀。
孩子上大學之前,接觸最緊密的就是父母(爺爺、奶奶、外婆、外公),也就是說,孩子的有價值的三觀主要都是接觸最緊密的人幫助搭建的,當然老師、同學、朋友以及社會也會極大地影響孩子三觀的搭建,但基礎是接觸最緊密的人、核心還是父母給的。
如果你認同我以上的觀點,那么我們再來看看留言。
他說“家長這么想有什么問題嗎”,好,那我先問問這三個小孩的所作所為極端不極端?其父母在敲門兩個小時的情況下,無動于衷,極端不極端?可以想見,平時其父母的言辭間也是乖戾極端的,他們對于孩子莫名其妙的有錢花(這190元你會相信是他們僅是第一次搶劫嗎),有沒有過問?過問了得到結果了,有沒有正確引導,或許他們還會夸贊孩子有本事呢。
反觀受害者,得到的信息是性格柔順,還幫著父母賣蘋果,這說明他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也想自己出一份力,父母可能會說“不用你,你去學習吧”但無疑,他的父母是高興的,“懂事的孩子”的評價一定會在他父母的內心涌現。
如果一個家長平時的言語行事都極端自私自利的話,影響了孩子,你說有沒有問題?今天我們都說社會冷漠,難道冷漠不是源于自私嗎?從輿論到教育,乃至法律都強調個人利益,不重視社會利益,這就又回到了上一篇的主題,“我們的教育觀念丟失了什么,以至于法律都為什么有失公允”
至于說到幾個小英雄,你說是“讓一個孩子去承擔本不屬于他的責任”,這話有點不明就里,一個孩子應當承擔的責任是什么,你能告訴我嗎?是玩嗎?給孩子一個歡樂的童年?電玩游戲能給孩子歡樂,你能無限量地給嗎?你只要限量,他的快樂就會消失。
是快樂教育?學習西方,9點上學14點放學,不留作業,想干什么干什么。
是認真學習?!不錯就是認真學習天天向上,那追問一句認真學習又為什么?周恩來的回答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毛主席時代學生的回答最多的是”當解放軍“,這就是緣于毛主席時代樹立英雄為社會榜樣的原因,其次就是是“當科學家”“當老師”“當醫生”......
而現今的回答是什么呢?”賺大錢“”當老板“,甚至是“當貪官”“上美國”,我想問問你想讓你的孩子承擔的責任是什么,又是為什么而學習。
我要說“讓孩子學習是為了實現自身價值報效祖國”或許顯得矯情的話,那要這么說“學習是為了提升自身能力,可以做出有益于其他的人的事情,獲得高度的尊重”這總沒錯了吧
那么,這些小英雄還沒有獲得很多知識上的學習,卻獲得了那么多的人的極大尊重,這不好嗎?當然,我們也會告誡我們的孩子要量力而行,尋找最有效的手段,賴寧要是活在當下,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手機報警,而不是當下的孩子對這樣的事情的漠不關心
而且,即便是毛澤東時代宣揚這些小英雄,也沒見有關職能部門去鼓勵小孩子“上前線”,宣揚這些事跡,最大的功用就是想在我們的后輩中埋下一顆“愛國、報國,讓自己和所有的人生活得更好”的種子。
給你說個成語故事吧
有個成語叫“陳母問勇”,很多人或許以為這是一個近幾年才出現的成語,其實不然,這個成語說的是:明朝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倭患十分嚴重,倭寇搶掠百姓,擄走女人,戚繼光建軍抗倭。有個叫陳虎也和戚繼光抗倭去了。等到抗倭大軍回來,縣令告訴陳母說陳虎已經在戰場上壯烈犧牲了。陳母聽后昏死過去,眾人又急忙救醒,陳母痛哭流涕,醒來第一句:“吾兒勇否?”眾將士曰:勇冠三軍!
好一個勇冠三軍!
而這個詞語最新的由來說的是:2021年2月19日,在加勒萬河谷與印度的沖突中,犧牲的三位烈士中有個叫陳祥榕,部隊在慰問陳祥榕的母親的時候,問陳母有什么困難。英雄母親說:我沒有什么要求,我只想知道我家榕兒戰斗犧牲的時候勇不勇敢。
這里大家可能忽略了一個本不應該忽略的問題,那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對于英雄向來的敬仰和歌頌的,但這種可貴的傳承,卻在改開之后逐漸丟失,上面那位讀者的留言證明這點,他本身對于英雄無感,甚至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敬仰英雄,可是,在邯鄲這件悲劇里,如果出現一個英雄那該多好啊,假如是這位讀者的孩子面對霸凌,如果身邊出現了一個英雄讓孩子化險為夷,那他還會不感謝英雄嗎?可是,今天我們社會面臨的問題是,英雄不斷地被解構,甚至被抹黑,這難道不是教育的嚴重缺失嗎?!
當哈爾濱蹦迪的舞臺上,那一方“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手機屏幕出現的時候,只能把無限的尊重送給烈士及其母親。請問,這陳母此時是驕傲還是憤恨,恐怕還是有人會說,那有什么用,孩子還是死了。毛主席早就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沒有一個正常人會故意尋死,但是,如果當死亡來臨的時候,人們希望如何選擇,這不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嗎?!
而如果這三個小惡魔被處以極刑,人們只會說“惡貫滿盈”。面對人們的這種評價做家長的還有何面目見于世人呢?!
不僅是我們的孩子,包括我們自己,當我們終將離世的時候,“勇冠三軍”和“惡貫滿盈”,你更愿意得到什么樣的評價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