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讀到了《難道真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之別?》(2024-03-10 14:32:49 來源: 紅歌會網 作者:道一人)一文。作者指出:“盡管莫衷一是,確實有個相當一致的看法: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是為了獲取利潤和剩余價值,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是獲取使用價值。這個看法是相當一致的,無論社會主義者(哪怕是自稱的)抑或資本主義者,無論贊成馬克思學說或反對者,他們對此也相當一致看法。生產目的性的根本對立構成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特征區別:‘生產為了社會生活所需’就是社會主義的‘特有屬性’”。“他們將‘計劃經濟’替換為‘市場經濟’,如此一來反推,只能推出‘生產為了追求利潤和剩余價值’,決不可能是‘生產為社會生活所需’”。由此推導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可能或不成立。
既然作者提到社會主義有一個按勞分配的本質屬性,那這個屬性事實上就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可能性。按勞分配與按資分配相對應,它是體現勞動者勞動投入的個體性質的。既然社會主義也要體現勞動者這個主體的個體利益要求,那勞動者經營的企業作為完全可以作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存在和發展,因而也完全可以成為合格的市場主體。
在我國的經濟改革中,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從1993年至今,已經有30年時間的改革了,但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提法許多人并不認同。
在這里有幾種看法:一種看法認為市場經濟就是資本經濟,而資本經濟正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因而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說法并不成立;還有的一些人則認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把西方的市場經濟模式搬過來,因而需要盡可能地建立民營(私營),縮減國有經濟的比例,甚至有的研究人員提出了“只有國有資產,沒有國有企業”的主張。
這些認識其實都是錯誤的。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決不是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簡單組合。而是依據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的特性而形成的經濟體制。
當我們談及社會主義時,有兩個區別于資本主義的基本點:一是生產資料公有制,一是按勞分配。離不開了這兩個方面。所謂的社會主義也就是一句空話。
按勞分配,是與按資分配是相對應的分配制度。按資分配它是體現個人利益要求的,或者說它是體現個體所有制的。同樣的道理,按勞分配也是體現個人利益的,或者說它也是體現個體所有制的。只是按勞分配所體現的是全體勞動者的利益要求,體現的是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而不是只體現少數人的利益要求。
為什么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還要實現按勞分配,還要體現個人利益,還要體現個體所有制呢?
因為社會主義只是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而沒有消滅生活消費的個體性。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勞動者,在生活消費方面和勞動所有方面都具有個體的性質。因此,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勞動投入是具有個體所有的性質。因為這種個體性質決定了社會主義即使是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但還必須體現勞動所有的個體性,還必須體現勞動者的個人利益。
為什么社會主義可以是市場經濟?
原因就在于在生產勞動方面還存在著勞動者的個體所有制,因而社會生產還必須體現勞動者的這種勞動投入的個體性所產生的利益要求。這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提法可以成立的根據所在。
生活消費是個體性的,因而勞動所有方面也就具有個體性。因此,每個公有制企業的勞動者,無論是以個體方式存在還是以集體方式存在,在勞動所有方面都是具有獨立性的。勞動者作為勞動所有者所具有的獨立性,決定了每個公有制企業都是可以作為獨立的經濟實體一一勞動實體存在和發展的。因此,以公有制為基礎的企業一一我把它稱為勞權企業,都是可以作為合格的、獨立的市場主體存在和發展的。
因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是一種簡單的口號,也不是一種主觀的拼裝式的組合,而是基于社會主義所有制基本特征而形成一種新的商品經濟形式,即以勞動者為主體的、滿足勞動者消費需要為目的的商品生產形式。
“社會主義國家中有市場經濟成分但不是市場經濟國家,因為勞動者沒有全部成為商品。資本主義國家有計劃經濟成分但它不是計劃經濟國家,因為它的勞動者大部淪為商品,因此,世界公認的說法是,市場經濟國家即資本主義國家,計劃經濟國家即是社會主義國家,離開這一點共識,就無法討論經濟問題”(北京:李華亭,2023.5.18)。
這一說法是把市場經濟混同于資本經濟了。
資本主義生產是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商品經濟形式,即勞動力成為商品條件下的生產形式,因此,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必然是資本經濟。
社會主義生產是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商品經濟形式,即生產資料公共所有條件下的生產形式,因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是工本經濟。
市場經濟是因商品經濟的存在而存在。因此,既然社會主義在一定時期內還存在著商品經濟,那么市場經濟的存在也是必然的。
資本經濟是滿足生產資料私有制條件下資產者利益要求的經濟形式,即體現資產者對資產增殖要求的生產方式;而工本經濟是滿足生活消費個體性條件下勞動者利益要求的經濟形式,即體現勞動者對消費需要滿足的生產方式。
在歷史的、已有的社會經濟形式中,有與簡單商品生產相適應的市場經濟,也有與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相適應的市場經濟。而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產生之后,自然會產生第三種市場經濟,即與社會主義商品生產相適應的市場經濟,或者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國有企業改革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有效結合,最重要的是使國有企業形成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這個提法和要求是非常切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命題的。
但是,我國國有企業不僅是與私有制企業相區別的一種企業,而且是與西方國家不同的一種公有制企業。如何才能從我國國有企業的基本特點出發,建立能夠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呢?
很顯然,對于一個必須實現按勞分配的公有制企業而言,是以勞動所有者為主體的、全面體現勞動所有權的經濟實體,適用這種企業的改革理論必然是勞權經濟學理論,而不應該是產權經濟學理論,適用這種企業的改革思路應該是勞權思路,而不是產權思路。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種建立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一一消費價值生產方式基礎上的市場經濟。因此,它是一種全新的市場經濟形式,一種工本主導的市場經濟形式。因此,這種市場經濟模式決不是靠模仿或抄襲西方經濟模式能夠形成的。抄作業抄不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主體是勞動所有者。社會主義企業,實現按勞分配的公有制企業是體現勞動者對勞動所有權的過程和形式。因此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是作為獨立的勞動實體存在和發展的。適合這種企業的基本制度,是以勞動所有者為主體的、全面體現勞動所有權的基本制度。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屬性,包括了勞動所有者的主體、勞動所有權的基本要求、勞權制度、勞動實體、工本經營和消費價值生產方式等等社會主義經濟學范疇。它與資產所有者、資產所有權、資產實體、資本經營和剩余價值生產方式是有性質區別的。
如果說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經濟人”與“看不見的手”相結合,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勞動人”與“看不見的手”相結合!
社會主義可以是市場經濟,但必須首先要形成按勞分配的公有制為主體這個基礎,形成以勞動實體為主體的經濟基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必須是推行以勞動者為主體的、全面體現勞權所有權的勞權思路的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僅需要懂得市場經濟的專家,更要有真正的社會主義經濟學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