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歐洲方向在俄烏沖突事情上,開始表演存在感。
首先是2月2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黎舉行的“支持烏克蘭國際會議”上表示,與會西方國家在是否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問題上沒有達成共識,但他認為不能排除未來派遣西方地面部隊的可能性。
馬克龍這話,自然引發軒然大波。
包括美國、北約、德國、英國在內的多方也接連否認,稱沒有計劃向烏克蘭派遣作戰部隊。
但其實馬克龍這話,也只是把西方遮羞布扯下來而已。
西方軍隊實際上早就已經參與俄烏沖突,只不過是以“雇傭兵”的形式參與。
只不過,美國不想名義上跟俄羅斯全面沖突,所以采取雇傭兵的形勢來遮掩,而俄羅斯方面也不希望把俄烏沖突擴大為跟北約的全面戰爭,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默許了雇傭兵這個說法。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活躍在俄烏戰場上的西方雇傭兵,很多都是來自于西方軍隊體系里。
只不過說,西方國家目前還沒有把正規軍成建制的公然派往俄烏戰場。
所以,馬克龍這個說法,只是把西方國家之前裝模作樣的遮羞布,給扯了下來。
在馬克龍說完不能排除向烏克蘭派遣西方軍隊的可能性之后,俄羅斯也不裝了。
3月1日,俄羅斯外長在土耳其安塔利亞外交論壇上說,西方國家的這些表態并不能改變西方已向烏克蘭派兵的事實。他說,西方國家名義上在烏克蘭有雇傭兵,實際上也有現役軍官,包括英國和法國的,“我們很清楚這點”。
事實上,在俄烏沖突爆發后,烏克蘭的情報和指揮體系,基本就接入北約體系里,北約給烏克蘭提供全方位的情報支援。并且歐美也在大力度的支援烏克蘭各類武器裝備。
所以,俄羅斯在過去兩年里,與其說是在烏克蘭打,還不如說是在跟整個北約體系作戰。
烏克蘭出人,歐美出錢出裝備出情報,并且還提供一些雇傭兵支援。
要不然,烏克蘭早就已經被打垮了,也沒辦法撐兩年之久。
但隨著烏克蘭最近這半年在俄烏戰場上越發無力,西方國家都得考慮一個問題,在俄烏沖突里,是要開始止損,還是繼續加大投入。
這是一個賭徒心理問題。
所以,近期西方國家這些異常表態,實際上就是在糾結這個問題。
馬克龍說不排除出兵可能性,之所以要撤掉這個遮羞布,更多也只是為了打開天窗說亮話。
讓歐洲各國面對這樣一個現實,要么就是公開出兵,把正規軍成建制投入到俄烏戰場里,如此加大投入,就需要考慮跟俄羅斯全面開戰的可能性。
要么就是選擇止損,去調停俄烏沖突。
而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西方國家,大都有一種不知道怎么給俄烏沖突收場的渾渾噩噩狀態,他們想的是,以當前這種支援模式,能拖一天是一天。
但問題在于,俄烏戰場的形勢,并不允許這樣繼續拖下去。
2月8日,烏克蘭解除扎盧日內的烏武裝部隊總司令職務。同日,現年58歲的瑟爾斯基被任命為烏克蘭武裝部隊新總司令。
這樣換帥,是基于烏克蘭在戰場上的不利形勢,而不得不做出的決定,總得有個人出來背鍋。
但這樣換帥能解決問題嗎?
顯然并不行。
瑟爾斯基上任后,俄烏戰場的焦點是圍繞著頓涅斯克重鎮阿夫杰耶夫卡的爭奪,這被形容為又一場巴赫穆特戰役。
2022年,俄烏雙方都在巴赫穆特投入重兵進行爭奪,烏克蘭不斷進行添油戰術,但事實證明這是烏克蘭在這次俄烏沖突里的一大敗筆,不但最后沒有守住巴赫穆特,而且極大消耗了烏克蘭寶貴的機動力量。
持續224天的巴赫穆特戰役,也被稱為絞肉機,烏克蘭在失守巴赫穆特后,就再也沒有發動像樣的大規模反攻。
以至于去年初就一直說的春季大反攻,拖到夏季大反攻,最后變成冬季大反攻,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扎盧日內也是因為堅持不進行大反攻,而最終被撤職。
西方基于政治需要,特別是美國今年大選,拜登需要烏克蘭大反攻來為選情加分。
但扎盧日內很清楚,當前烏克蘭并沒有進行大反攻的實力,如果強行進行大反攻,一旦打輸了,那么烏克蘭甚至可能出現潰敗的局面,連當前的戰線都維持不了。
比較諷刺的是,烏克蘭新任總司令瑟爾斯基就是巴赫穆特戰役的烏方指揮者,正是他在巴赫穆特戰役里搞添油戰術,結果把烏克蘭寶貴的機動兵力給消耗一空。
而扎盧日內反對固守巴赫穆特,且主張不應把阿夫杰耶夫卡變成第二個巴赫穆特。
結果扎盧日內反倒是背鍋下崗。
更諷刺的是,瑟爾斯基上任后僅過了9天時間,2月17日就宣布撤出阿夫杰耶夫卡。
顯然,當家之后才知道柴米油鹽貴。
負責阿夫杰耶夫卡防御作戰的烏軍指揮官表示,根據收到的命令,烏軍部隊已從阿夫杰耶夫卡移防至指定陣地。在俄軍以10比1的炮火優勢進攻和不斷轟炸下,撤軍是烏軍唯一正確的決定。
瑟爾斯基還給自己找補稱“烏軍士兵有尊嚴地履行了軍事職責,令俄軍最精良部隊和裝備遭受重大損失,并稱烏軍正在采取措施穩定前線局勢,無論如何都會奪回阿夫杰耶夫卡”
俄國防部表示,“成群結隊的烏軍士兵在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下達命令之前潰敗逃離。俄羅斯炮兵精確打擊正在逃跑的烏軍有生力量和裝備。”
從結果來說,俄羅斯國防部的說法更可信一些,因為按照瑟爾斯基的說法,那烏軍就沒必要撤出阿夫杰耶夫卡。
戰報可以騙人,但戰線騙不了人。
所以,當前俄烏戰場上,烏軍正處于比較不利的局面。
澤連斯基在2月25日還公開表示,自2022年2月以來,已有3.1萬名烏克蘭軍人在這場戰爭中犧牲。
但這個數據有點太糊弄人,恐怕烏克蘭國內都沒有多少人會信。
要是烏克蘭只陣亡3.1萬人,就沒必要總動員那么多輪,連未成年人和老人都被拉去戰場上。
澤連斯基公布的這個陣亡數據,我覺得起碼得乘以10,可能才差不多。
曾在特朗普執政時擔任美國國防部長顧問的麥格雷戈在接受采訪時說,烏軍至少有30萬至35萬人喪生。
俄羅斯國防部上個月公布數據顯示,自沖突以來,烏克蘭士兵傷亡人數已高達40萬人。
俄羅斯公布的這個數據是傷亡人數,按照正常的傷亡比例,烏克蘭陣亡人數起碼也是十幾萬人。
相比澤連斯基公布的3.1萬人陣亡數據,我感覺俄羅斯公布的數據更符合當前俄烏戰場形勢。
要按照澤連斯基公布的陣亡數據,那烏克蘭應該已經平推到莫斯科了。
當前因為烏克蘭處于比較不利局面,所以歐洲各國才需要正視一個問題,是加大投入,還是及時止損。
所以才有了馬克龍扯下遮羞布的行為。
此外,2月28日,英國媒體報道稱,英國國防參謀長托尼·拉達金成為幫助烏克蘭制定對俄作戰計劃的關鍵人物。
烏克蘭軍方的一名消息人士說,拉達金一直在幫助烏克蘭制定作戰計劃,策劃了擊毀俄羅斯軍艦并解除俄對黑海封鎖的軍事行動。
還有德國最近出現錄音泄密事件。
3月1日晚,今日俄羅斯總編輯西蒙尼揚在網絡上曝光一段錄音,時長38分鐘,內容是德國聯邦國防軍4名高級官員討論如何向烏克蘭交付“金牛座”巡航導彈、如何將其用于襲擊克里米亞大橋以及難度。
這些德國軍官還提及烏如何使用法、英援助的巡航導彈攻擊克里米亞大橋等俄方目標,說西方軍人正在烏克蘭改裝烏軍戰機,使其能夠攜帶這類巡航導彈,包括“金牛座”。
德國國防部是已經承認“空軍領域一段對話被竊聽”,這等于承認了這段錄音的真實性。
德國總理朔爾茨在3月2日在談到錄音事件時表示,這是一起“非常嚴重的事件”,將盡快作出澄清。
其實大家可以發現,最近這些事情,都指向同一件事情,就是歐洲在深度參與俄烏沖突之中,這屬于大家都知道的秘密,只不過之前歐美和俄羅斯之間還有一層遮羞布擋著,各方維持一個微妙的平衡。
現在各方等于是把這個遮羞布扯下來。
那么現在遮羞布沒了,就意味著歐洲需要面臨一個艱難選擇,是加大投入,還是盡快止損。
如果從賭徒心理來說,止損是很難的事情,賭徒往往會選擇加大投入來奢望有翻盤的機會。
但從現實角度來說,歐洲各國很清楚,如果加大投入,跟俄羅斯全面開戰的風險會大增,這對歐洲各國來說,加大投入是無底洞,而且很可能是深淵,所以及時止損是一個現實需要,也符合歐洲各國現實利益。
從美國角度來說,還得分民主黨和共和黨。
從民主黨角度來說,如果歐洲在俄烏沖突里選擇止損,那么基本意味著拜登無法連任,因為這是拜登任內的重大挫折,所以民主黨會無所不用其極的去逼迫歐洲,不讓歐洲止損。
從共和黨角度來說,俄烏沖突能給美國帶來的最大的一波利潤已經被共和黨背后的軍工資本、油氣資本榨干。繼續維持俄烏沖突,對軍工和油氣資本所帶來的收益,邊際效應會越來越強,也就是已經不劃算了。再加上選戰需要,共和黨現在是反對繼續維持俄烏沖突,會支持歐洲止損。
所以,歐洲是加大投入,還是選擇止損,也得看美國兩黨之爭的結果。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