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種問題積重難返,大有集聚爆發令社會崩盤之勢。這樣說是不是故弄危機了?也可能是由于憂慮過重以致有所夸大吧,但說問題十分嚴重應該是人們普遍認同的。在眾多而復雜的問題中,我覺得最根本的問題是人們的思想亂了,信仰丟失了,價值顛倒了。國家民族大義已被利己之心吞噬了。不說一般的人,就當今的所謂社會精英和國家棟梁來看,還有幾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政治家?還有幾個殫精竭慮,默默奉獻的科學家?還有幾個“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教育家?更有甚者,曾被譽為改革開放的理論家的人竟然露出了漢奸的嘴臉。
我們的經濟是發展了,可為國的人少了,為家的人多了:奉獻的人少了,索取的人多了;不擇手段直至喪盡天良牟取私利的人多了,公而忘私,勇于犧牲的人少了……借著“解放思想”斗膽說,這都是由于“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指導所致,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黨和政府通過制定政策、法規、制度等,優先讓少數人先富起來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猶如打開魔瓶的潘多拉之手,一下子把私欲之魔,邪惡之鬼都放出來了,于是乎新中國掃滅殆盡的黃賭毒也堂而皇之的開始發家致富了,當然要成為億萬富翁不借助于權力是難以做到的,這也就為為什么億萬富翁中大多數都是高干子弟做出了解釋。
放肆點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談不上是指導社會主義發展的理論?其實這是缺乏對人性的基本了解,缺乏對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了解。如若不是,那就是旨在趨向資本主宰的社會。對人性的認識無須大動腦筋思考,答案早在上千年前就有了。司馬遷在《貨殖列傳》中講過一句話,他不講人性善,也不講人性惡,他說“富者, 人之情性,所不學而俱欲者也”,意思是說想要致富是人的情性,是不需要學習的本能欲望。進一步說人的這種本能情性不光是不需要學習,也是不需要鼓勵和提倡的,倒是應該合理引導,應該加以制度的約束和限制,不然的話就會惡性膨脹,成為傷害社會肌體的惡性腫瘤。正是基于此,我們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導致嚴重社會問題的根源所在。
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做注腳的一句話是“先富帶后富”。“先富起來”的那一小部分人會帶動幫助另外一大部分人再富起來嗎?
科學家根據對亞馬遜雨林自然物種的觀察研究,發現一個“累積優勢”的基本現象。
亞馬遜雨林是全世界物種最為多樣的地區之一。科學家已將亞馬遜地區的將近16000種樹種編入物種目錄。科學家不只是發現了如此顯著的物種多樣性,還發現占據主導地位的樹種其實只有227種,但這些樹種的分布面積卻幾乎占到了雨林面積的一半。那么為什么這些僅占1.4%比重的樹種卻占據了亞馬遜雨林整個地區的50%的面積呢?
想象一下,兩種植物一起生長。每天他們都要為陽光和土壤競爭。如果其中一種能比另外一種每天長的稍快一點,那么它就能長的更高,獲得更多的陽光、吸收更多雨露。接下來的每天,這些額外的能量,能讓植物生長的更多。這種形勢一直持續,直到 更強的植物聚集在一起,享受更多的陽光、土壤和養分。
借助這個優勢地位,獲勝的植物更加有能力將種子傳播出去,然后繼續復制這種模式,后代將擴大到更廣闊的地區。
這里說的很明白,那1.4%的樹種之所以能占據了整個地區50%面積,是因為它們搶占了更多的資源——陽光雨露和富營養土壤。而這些物種獲勝后沒有也不可能勻出部分優勢資源讓另一大部分樹種長起來,而是本能的將這種優勢遺傳給它的后代,讓它的后代去占據更廣闊的的地區。當然這是植物的本能,是自然而然的無意識行為,無須譴責,也無須做出道德評價。這里只是想以此為例來談談“先富帶后富”的問題。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刺激了人性中的貪欲,使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合法致富”遮掩下用非法的手段攫取了第一桶金,然后再不斷地滾動發展,一步步成為兩極分化的極富的那一端。這些人在先富起來之初沒有也不可能想著去“帶后富”,成為極富之后就更不會去分一杯羹給那些被他們盤剝的未富起來的人,不要忘了資本的本性就是侵吞,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就如同亞馬遜熱帶雨林那1.4%樹種不會勻出部分陽光雨露一樣,絕不會勻出他們占有的自然和社會資源給未富起來的那一大部分人,而且他們的掠奪和侵占性是自然物種所不可比擬的,看看他們致富過程中的斑斑劣跡,再看看中國社會已經出現的“階層固化”現象不就說明了這個問題嗎?
因此今天看來“先富帶后富”是多么的理想化,當然這是就其初衷善好而言,否則就只能看作是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找一個合理的托詞而已。
進入新時代了,我們應該丟掉“先富帶后富”的幻想,應確立公有制為主體、以按勞分配為主、靠勤勞致富的思想,確立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人生觀、價值觀及政策法規制度等,廢除“讓少數人先富”的政策法規制度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