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讀到了《吳敬璉:為什么中國GDP不斷增長,而老百姓掙的錢越來越少?》(中企思智庫)的介紹文章。原文是這樣說的:
“吳敬璉是中國經濟學泰斗式人物,今年已經88歲了,但仍然思維敏捷、觀點明確。
吳老的許多觀點不僅獨到創新,還具有可操作性,因此被歷屆政府所重視。
今天我們發表的《為什么中國GDP不斷增長,而老百姓掙的錢越來越少》,就是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闡述了這個問題的癥結所在!
中國GDP增長了,為啥老百姓掙的錢越來越少?根本問題是我們的增長模式有問題。從投入方面看,資本的比重越來越高,勞動的比重越來越低。結果在分配上,資本的收入就越來越高,而勞動的收入越來越低。
而資本又是普通老百姓根本擁有不了的,資本的擁有者第一位是政府,第二位是企業,企業又以國有企業為主,私營企業是一些受到政府扶持的企業,結果收入分配就向政府傾斜,向國有大企業傾斜。
中國要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就是要降低投資在整個增長中的貢獻,要提高效率,或者技術進步。具體來說,就是要提高在增長中有知識、有技術的勞動力的比重和專業人員的比重。從分配上說就是勞動者的比重要進一步提高。
近幾年,中國在互聯網應用方面有幾個數字,已經連續三年在世界的排名下滑。中國平均帶寬還達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80%,上網人數占全民的比例正在下降,原因是什么呢?
就是因為中國的信息化成本太高,比如說我們的光纖基干網,以我們的人數,一條就夠了,算上戰備,兩條就夠,但我們全國過去弄了六條,現在正在另建廣電的一條,這就導致信息成本的提升。
美國就一個商務部,商務部是管市場的,不管企業,我們不是,一直管到企業去了。不僅是商務部,科技部、財政部、工信部都這樣,因為有了權就有錢。最終就是企業面臨層層壓制,導致職工收入也增長不上去。”
在吳敬璉先生看來,我國出現GDP不斷增長,而老百姓掙的錢卻越來越少的根本原因是我國的經濟增長模式有問題。這顯然沒有抓住問題的實質。
為什么“從投入方面看,資本的比重越來越高,勞動的比重越來越低。結果在分配上,資本的收入就越來越高,而勞動的收入越來越低”呢?因為我國進行的是產權改革,建立的是產權制度。所謂產權,就是資產所有者的權利。我國在經過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之后,就已經消滅了資產階級,社會的唯一生產主體,就是勞動階級,就是勞動所有者。所謂的全國人民,其主體就是勞動所有者。因此,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從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出發,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目標出發,遵循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我們應該進行的是體現勞動者利益要求的改革,進行的應該讓勞動者當家作主、按勞分配的改革,應該是建立全面體現勞動所有者權利要求的制度的改革一一即勞權思路的改革。但是,我國的改革卻走上產權思路的改革,走上了強化和推廣產權制度的改革的道路。
產權改革的結果,一方面使我國的經濟發展增長采用了追求資產增殖的方式,這使我國的經濟發展形成了高投資低消費的格局;另一方面,產權改革除了大力發展私營經濟之外,還把鄉鎮企業、大集體企業和中小型國有企業都私有化了,而私有化的結果就是兩極分化,讓少數人發財,多數人走向貧困。據統計,到2005年,民營經濟(私營經營占我國GDP的比重達到了65%,超過了公有制經濟,經過20多年的改革,使我國經濟實現了公有制為主體到私有制為主體的轉變,而從1983年到2005年,我國勞動報酬占GDP的比例為由56.5%下降到36.7%,連續22年下降。這些統計數據清楚地告訴我們,正是所謂的產權改革導致我們勞動者收入隨經濟總量增長不斷下降的趨勢。我國有十三億多人口,勞動者的比例達到了70%左右,勞動者報酬占GDP比例不斷下降,也就意味著我國90%以上的人口的消費水平是不斷下降的。這正是我國長期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經濟發展只能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的根源所在。
從國有企業到私營企業,從集體企業到私營企業,原本在公企的職工實現了身份轉換,從名義上的主人轉變為雇傭勞動者,其待遇也必然降低了;私營企業是以老板的盈利的最大化為目的的,職工的工資待遇能低自然是盡量低,勞動者的收入自然不可能象公有制企業那樣,隨著企業的發展有所增長的。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勞動者的報酬水平不是向上走,而是向下行(或者是絕對減少,或者是相對減少)。不僅如此,還有房改醫改教改,又使勞動者有限的勞動收入被二次掠奪,使得老百姓的消費水平進一步降低。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卻出現了生產過剩的危機,這說明了什么呢?說明了我國的改革陷入了一個重大誤區,這就是產權改革的誤區。
產權改革,使我國形成了以私營經濟為主體的經濟格局,而私有化必然會造成兩極分化,使窮人更窮,富人更富;這也必然會引發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這是人類社會幾千年來,特別是資本主義產生的幾百年來的歷史發展所告訴我們的常識。既然我國進行了如此規模的私有化改革,那出現“GDP不斷增長,而老百姓掙的錢越來越少”又有什么奇怪呢?
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而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之后,我國卻出現了產能過剩、經濟下行的局面,這說明我國的市場化改革掉入了資本主導的市場經濟的陷阱。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誰都知道,社會主義要讓勞動者當家作主,要實現按勞分配。因此,按照最基本的常識,我們要建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應該建立以勞動者為主體的、全面體現勞動所有權的基本制度一一即勞權制度;但在實踐中為什么反而進行了消滅公有制,否定勞動者當家作主和按勞分配的產權改革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我國只有市場經濟改革的專家和指導,而沒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專家與指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